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506486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格式:PPTX
  • 页数:57
  • 大小:3.0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目的 教育制度 课件
    资源描述:

    1、 主讲:李丹主讲:李丹 教育学教育学的学习内容的学习内容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教育工作教育工作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课程课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本章内容本章内容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 概念概念(作用与影响因素)(作用与影响因素)1 层次层次23 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理论理论4 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 概念概念(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2 发展形式发展形式3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史我国学制的发展历史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广义的教

    2、育目的是指的是指人们人们对受教育者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期望,即,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的是指国家国家对培养人的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总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成: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一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二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二、教育目的的作用二、教育目的的作用1 1导向

    3、作用导向作用2 2激励作用激励作用3 3评价作用评价作用三、教育目的的层次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1.1.国家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2.2.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培养目标3.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4.4.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图宏观宏观微观微观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四者关系四者关系: :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总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的长期目标,工作的长期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具体化,它的实现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操作才能完成。它的实现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操作才能完成。要实现培养目标

    4、,必须靠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靠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标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核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具体手段。四、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四、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二)个体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二)个体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三)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三)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美国美国是一个追求所谓是一个追求所谓“民主、平等民主、平等”的社会,

    5、美国民主主的社会,美国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义的教育目的包括四个主要方面:自我实现的目标自我实现的目标,如探究,如探究听、说、读、写、数、见闻、健康知识、健康习惯、公共卫生、听、说、读、写、数、见闻、健康知识、健康习惯、公共卫生、修养、认知兴趣等;修养、认知兴趣等; 人际关系的目标人际关系的目标,如尊重人性、友好、,如尊重人性、友好、协作、礼仪、爱好家庭等;协作、礼仪、爱好家庭等;经济效率的目标经济效率的目标,如工作、职业,如工作、职业知识、职业选择、效率、调整、爱好、个人经济、消费者的判知识、职业选择、效率、调整、爱好、个人经济、消费者的判断、顾客的效率、消费者的保护等;断、顾

    6、客的效率、消费者的保护等;公民责任的目标公民责任的目标,如社,如社会正义、社会活动、社会理解、批判性、宽容、遵守法律、政会正义、社会活动、社会理解、批判性、宽容、遵守法律、政治责任等。治责任等。英国英国所向往的理想人物是所向往的理想人物是“绅士绅士”,比较重视文化,比较重视文化素质,因此其教育的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素质,因此其教育的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养的人;德国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同当时较先进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同当时较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竞争,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增强国力,因此它注的工业化国家竞争,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增强国力,因此它

    7、注重重科学技术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各种人才具有,要求培养出来的各种人才具有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思想和开拓精神开拓精神。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要点:(1)(1) 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

    8、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会条件。(3)(3)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5)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唯一方法。 不同的主体从不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利益出发选择或同的利益出发选择或提出不同的教育

    9、目的,提出不同的教育目的,进而在观念上或实践进而在观念上或实践中去构建符合各自理中去构建符合各自理想的教育形态。想的教育形态。所以,所以,教育目的本身体现着教育目的本身体现着不同主体的不同价值不同主体的不同价值取向。取向。宗教本位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辩辩证统一论证统一论生活本位生活本位论论(斯宾塞、杜威)(斯宾塞、杜威)文文化本位化本位论论(狄尔泰、斯普(狄尔泰、斯普朗格)朗格)五、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五、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一) )宗教本位论宗教本位论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皈

    10、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阿奎那等。( (二二) )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要观点:主要观点:l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l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l教育是国家事业;教育是国家事业;l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孔德、斯宾塞

    11、、孔子等。巴格莱、孔德、斯宾塞、孔子等。( (三三) )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主要观点:主要观点:l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l注重教育对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个人的价值;l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卢梭、人本主义者、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卢梭、人本主义者、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孟轲等等。齐、孟轲等等。( (四四) )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主要观点:主要观点:l强调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

    12、强调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什么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杜威。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五)辩证统一论五)辩证统一论主要观点:主要观点:l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既要考虑人的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既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要素,也要把个体发展放在一定的社会身心发展的各要素,也要把个体发展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范围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统一起来。历史范围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统一起来。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马克思等。马克思等。六、我国的教育目的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一)新中国

    13、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在表述上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在表述上的变化 1957 1957年年,毛泽东在,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问题中提出我国第一个教育方针中提出我国第一个教育方针: : 我们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 , 应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 成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1958年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

    14、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 党的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动相结合”。建国后第一次明确表述建国后第一次明确表述 1982 1982年年,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

    15、等方面全面发展。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 1985年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新知,具有实事求是,

    16、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神。”“四有、两爱、两精神四有、两爱、两精神” 19861986年年, ,通过的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31993年年2

    17、 2月月1313日日, ,正式印发的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展纲要提出: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的方针。方针。 19951995年年 3 3月月, ,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中对 纲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 , 重新表述为重新表述为: : “教育必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18、建设服务, ,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 ,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与接班人。 19991999年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力为重点, , 造就有理想、有道造就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2006年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

    19、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规定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 努力提高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质量, ,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发展, ,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0102010年年7 7月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2020年年) ) 再次强调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20、:再次强调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进程体现了我国教育事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进程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历史业曲折发展的历史, ,也是对我国政治、经济、文也是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反映。化发展的客观反映。从最初新中国成立时单纯的从最初新中国成立时单纯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新民主主

    21、义,培养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新民主主义,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到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会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教育目的的改变。这些教育目的的改变都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的。都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的。19571957年年19581958年年19821982年年19851985年年19861986年年19931993年年19951995年年19991999年年20062006年年20102010年年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22、是由毛泽东于(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由毛泽东于( )提出的。)提出的。A.1957年年 B.1958年年 C.1966年年 D.1964年年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A.生产相结合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2.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 1999年年6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关于深化

    23、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其中提出教育要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1)坚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与科学文化知识能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力的统一。的统一。(2 2)坚持)坚持德智体美劳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等方面全面发展。(3 3)坚持)坚持个性个性

    24、与与社会性社会性的统一。的统一。(二)我国的素质教育(二)我国的素质教育1.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以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的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实现个体的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实现个体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 本质:本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

    25、素质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宗旨 2.2.面向面向全体全体学生学生 3.3.促进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全面发展发展 4.4.促进学生促进学生个性个性发展发展 5.5.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精神( (核心

    26、核心) )和实和实践能力为践能力为重点重点 6. 6.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渗透教育各个方面教育各个方面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3.3.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1 1)转变旧的教育观念)转变旧的教育观念(2 2)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建立新的教育模式(3 3)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4 4)培养新型的高质量教师)培养新型的高质量教师(5 5)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机制练习练习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唯一方法是( )。)。【201

    27、5下】下】A.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 智育与体育相结合智育与体育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 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 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 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 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2.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孵出

    28、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这体现了教育目便能使学生孵出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的的( )。)。 A.导向作用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指导作用7.简述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简述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2014上上】 4.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涂尔干 B.卢梭卢梭 C.赞科夫赞科夫 D.福禄倍尔福禄倍尔 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面向全体学生面向

    29、全体学生5.“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于(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系有机构成的总

    30、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则或规定的总和。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机构与组织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规则则,如各种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如各种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广义的教育制度指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综

    31、合。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综合。 狭义狭义的教育制度指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简称学制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其中,学制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中,学制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也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与实质。也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与实质。 二、二、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确立教育制度的依据)(确立教育制度的依据)1.1.社会生

    32、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4.4.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的改革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的改革5.5.人口状况人口状况 三、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三、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非正式教育到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教育再到正规正规教育的演变。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育。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一)前制度化教育(一

    33、)前制度化教育 从人类早期的教育到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从人类早期的教育到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实体化教育教育,学校产生于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奴隶社会初期,是实体化教育的重是实体化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在要标志。我国在夏朝夏朝时就有学校。时就有学校。 教育实体具有以下教育实体具有以下特点特点: 1.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主体确定 2.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3.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 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5.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2)

    34、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近代近代学校系统学校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废科举,兴学校” (3)(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一种思潮一种思潮 库姆斯库姆斯等人的等人的“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概念概念、 伊里奇伊里奇的的“非学校化非学校化”主张主张都是非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思想。都是非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思想。 “

    35、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四、现代学制类型四、现代学制类型(一)双轨制(一)双轨制 双轨制出现最早,双轨制出现最早,18世纪已初露端倪,世纪已初露端倪,19世纪开始世纪开始定型,主要代表是二战前的定型,主要代表是二战前的德、法、英德、法、英等欧洲国家。等欧洲国家。 双轨制:以纵向的学校系统战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双轨制:以纵向的学校系统战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指为统治阶级子弟和劳动人民子弟分别设立学校是指为统治阶级子弟和劳动人民子弟分别设立学校系统,并存,互不相通的学制形态。系统,并存,互不相通的学制形态。(二)单轨制(二)单轨制 19世纪后期,体现教育民主的单

    36、轨学制最早在世纪后期,体现教育民主的单轨学制最早在美美国国确立。确立。 单轨制:单轨制:以横向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以横向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属单轨制。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构属单轨制。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连续没有特定的限制,中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连续没有特定的限制,中等以上教育阶段中分化出来的,普通教育和职业等以上教育阶段中分化出来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学校系统在入学提交和学习年限上基本教育两个学校系统在入学提交和学习年限上基本系统,且都与高等教育相通。系统,且都与高等教育相通。美国现行学制美国现行学制(三)分支型(三)分支型 中间型

    37、中间型学制又称学制又称“Y Y”型学制,也叫型学制,也叫“分支型分支型”学制,是学制,是一种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相对出现最晚,以一种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相对出现最晚,以二战前的二战前的日本、前苏联以及中国日本、前苏联以及中国为代表为代表。 试图试图融会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在义务融会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单轨制,再往上则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教育阶段为单轨制,再往上则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但保留适当的贯通性,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一定条轨,但保留适当的贯通性,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报考大学件下仍可报考大学。 各国

    38、各国在施行中又根据情况有所偏倚,或倾向单轨,或倾向在施行中又根据情况有所偏倚,或倾向单轨,或倾向双轨。双轨。 四、我国学制发展的历史四、我国学制发展的历史学制学制名称名称颁颁布布时时间间颁颁布布政政府府特点特点地位地位1.1.壬寅壬寅学制学制19021902年年清政府清政府清末在官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清末在官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系统文件,统下拟定了一系列系统文件,统称为称为钦定学堂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以日(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本的学制为蓝本);壬寅学制规定儿童从壬寅学制规定儿童从6 6岁起入蒙岁起入蒙学堂(学堂(4 4年),年),1010岁入寻常小学岁入寻常小学堂(堂(3 3年),年

    39、),1313岁入高等小学堂岁入高等小学堂或是简易实业学堂或是简易实业学堂中国首次中国首次颁布的第颁布的第一个现代一个现代学学制制;未实施未实施(一)建国前的学制改革(一)建国前的学制改革学制学制名称名称颁布颁布时间时间颁布颁布政府政府特点特点地位地位2.2.癸癸卯卯学制学制奏定奏定初等小初等小学堂学堂章章程程19041904年年 清政府清政府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招招收收7 7岁的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岁的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 5年;年;教学宗旨教学宗旨“以启人生应有之知识,以启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

    40、,令其发育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分分完完全和简易两科;全和简易两科;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实行班级实行班级授课制;授课制;盛行的新式教科书是由张元济,盛行的新式教科书是由张元济,高梦旦,蒋维乔等人主编的最高梦旦,蒋维乔等人主编的最新教科书,包括初高校的各类新教科书,包括初高校的各类课程课程中 国 开中 国 开始 实 施始 实 施的 第 一的 第 一个 现 代个 现 代学学制制;实实 行 新行 新学 制 的学 制 的开开端端学学制制名名称称颁颁布布时时间间颁颁布布政政府府特点特点地位地位3.3.壬壬子子癸丑癸丑学学制制1912-1912-19131913年年南南京临京临时政府时

    41、政府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并将学堂改为学校;学龄期为学龄期为6 6至至1414岁,小学教育岁,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售以生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售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我 国 教我 国 教育 史 上育 史 上第 一 个第 一 个具 有 资具 有 资本 主 义本 主 义性 质 的性 质 的学制学制学学制制名名称称颁颁布布时时间间颁颁布布政政府府特点特点4.4.壬壬戌戌学制学制新学制新学制或六三或六三三学制三学制19221

    42、922年年民国民国政政府府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高中三年年;幼幼儿园也被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儿园也被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接;小小学取消修身学取消修身课,增加公民,卫生课,将手工改为公共艺术,课,增加公民,卫生课,将手工改为公共艺术,图画改为形象艺术,又将初小的卫生,历史,图画改为形象艺术,又将初小的卫生,历史,公民,地理合为社会科,设自然园艺科,将国公民,地理合为社会科,设自然园艺科,将国文改为国语(包括语言,读文,作文,写字),文改为国语(包括语言,读文,作文,写字),体操改为

    43、体操改为体体育育。壬戌学制进步体现在:壬戌学制进步体现在:女子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女子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缩短了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受教育权利;缩短了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1949年年 (二)建国后的学制改革(二)建国后的学制改革 1.19511.1951年的学制改革年的学制改革 19511951年年1010月,新中国政务院颁发了月,新中国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44、。 2.19582.1958年的学制改革年的学制改革 19581958年年9 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布了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学制改革的,提出了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三个结合”、“六个并举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的具体办学原则。3.19853.1985年颁布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改变教育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改变教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状况,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状况,1985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

    45、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有:主要有:1 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2 2)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首次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首次提出);3 3)中等教育改革;)中等教育改革;4 4)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4.19934.1993年的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确定了确定了20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

    46、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为简称为“两基两基”、“两全两全”、“两重两重”。5.19995.1999年的学制改革年的学制改革 1999 1999年学制改革是在贯彻落实年学制改革是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和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基础上提出来的,来的,主要目标是主要目标是2000200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完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完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6.20106.2010年学制改革年学制改革 2010 20

    47、10年年6 6月月 21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2020年)年),这是,这是21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练习练习3.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2015下】下】A.1982年年 B. 1986年年 C. 2000年年 D. 2006年年1.

    48、1. “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哪一种教育所推崇是哪一种教育所推崇的理想。的理想。( ) 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C非非制度教育制度教育 D素质素质教育教育2.在我国历史上,以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体为用中学为体,西体为用”为指导思想,以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的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的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是( )。 【2014上】 A壬寅学制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壬戌学制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2016上上】幼儿教育幼儿教育 初等教育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A. B. C. D.5.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2016下下】答案:答案:双轨制双轨制 以英国为代表以英国为代表单轨制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以美国为代表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以中国、日本以中国、日本为代表为代表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0648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