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市场经济体制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场经济体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第一节 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一、资源配置方式一、资源配置方式1. .资源的含义及特性:资源的含义及特性:资源资源指人们可以掌指人们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特性:特性:稀缺稀缺。原因:。原因:1 1)有用;)有用;2 2)数量有)数量有限。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限。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因为:因为:1 1)数量有限且有用之物涉及到产权)数量有限且有用之物涉及到产权界定问题;界定问题;2 2)数量有限且有用之物涉及到)数量有限且有用之物涉及到交易问题;交易问题;3 3)数量有限且有用之物往往
2、是)数量有限且有用之物往往是可以通过生产增加其数量的。可以通过生产增加其数量的。2. 2.资源的配置方式资源的配置方式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用,这就有个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用,这就有个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问题。迄今为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问题。迄今为止,人们曾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有止,人们曾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两种: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3. 3.机制和经济机制机制和经济机制 机制机制原指的原指的 是机器机械的构造及运行是机器机械的构造及运行原理。后被引入很多领域,形成了诸如,原理。后被引入很多领域,形成了诸如,经济机制、法律
3、机制、政治机制、生物经济机制、法律机制、政治机制、生物机制等。机制等。 经济机制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由于经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由于经济机制是在经济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发挥济机制是在经济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功能的,因此它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功能的,因此它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4. 4.计划机制计划机制:是指反映社会生产和:是指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编制计划指标,有计划地实现社编制计划指标,有计划地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比例,会资源的分配
4、比例,自觉调节自觉调节经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包括计划的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包括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实现形式(指令性制订、计划的实现形式(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计划的宏计划、指导性计划)、计划的宏观调节。观调节。计划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计划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称为节称为计划调节计划调节。 5. 5.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反映社会生产和:是指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价格、竞争和供求之间的相互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比例,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比例,自自发调节发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称
5、为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称为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实际上就是价场调节。市场调节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也被称为值规律的调节,也被称为“看不看不见的手见的手”的调节。它最早在西方的调节。它最早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采用。资本主义国家被采用。 6. 6.两种资源配置机制孰优孰劣?两种资源配置机制孰优孰劣?从纯从纯粹理论的角度看,自觉的、经过精确粹理论的角度看,自觉的、经过精确计算的、由一个权威机构按照计划实计算的、由一个权威机构按照计划实施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是最优的资施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它可以避免波动、源配置方式,因为它可以避免波动、是最节约的、效率最高的配置方式。是最
6、节约的、效率最高的配置方式。但是但是,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具备如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具备如下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完全信息。第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完全信息。第二,单一利益主体。二,单一利益主体。 市场经济有如下优点:市场经济有如下优点:第一,决策是由每一个参与市场活动的主第一,决策是由每一个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分散作出的。每个经济主体只需要获得体分散作出的。每个经济主体只需要获得与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不必与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不必获得全部信息。这样就解决了计划机制所获得全部信息。这样就解决了计划机制所要求的信息完全这一问题。要求的信息完全这一问题。第二,各种资源配置决策不
7、是靠行政权力第二,各种资源配置决策不是靠行政权力由上至下地贯彻,而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由上至下地贯彻,而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当事人根据市场信号,通过自的经济活动当事人根据市场信号,通过自己的考虑自主地做出并自愿执行的,因此己的考虑自主地做出并自愿执行的,因此在执行上也不存在困难。在执行上也不存在困难。第三,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使一种产品的第三,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使一种产品的市场供求趋于均衡,并确定均衡价格和产市场供求趋于均衡,并确定均衡价格和产量。厂商按照消费者所希望的品种和数量量。厂商按照消费者所希望的品种和数量生产,即符合马克思所说的第二种含义的生产,即符合马克思所说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
8、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得到优厚的利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得到优厚的利润成为强势,不符合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成为强势,不符合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则被淘汰,使得生产中的动时间的生产者则被淘汰,使得生产中的浪费和无效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再一点,浪费和无效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再一点,价格作为公共信息牌,其涨落可以把社会价格作为公共信息牌,其涨落可以把社会需求及其变化传递给生产厂需求及其变化传递给生产厂商,厂商据此商,厂商据此配置资源,稀缺资源总能被配置到最配置资源,稀缺资源总能被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有效率的地方。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基本生产关系
9、;的生产关系,基本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基本生产关系的具体:基本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即保证经济运行的具实现形式,即保证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体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经济机制:经济机制: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制约的关系及功能。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方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和市场经济体制式和市场经济体制1. 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市场市场经济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
10、源配置的基础性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手段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形式。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三个阶段简单商品简单商品经济经济扩大商品扩大商品经济经济发达商品发达商品经济经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确立的确立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商品化商品化股份公股份公司出现司出现股权商股权商品化品化区别:区别:1 1)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不)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不同。商品经济历史古老,原始社会同。商品经济历史古老,
11、原始社会末期;市场经济年轻,在资本主义末期;市场经济年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才出现。生产方式确立后才出现。2 2)生产要素是否市场化。)生产要素是否市场化。3 3)市场体系是否形成。)市场体系是否形成。2. 2.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机理描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机理描述第一,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独立决策,第一,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独立决策,分散经营。分散经营。第二,生产者所需要的要素均来自市场。第二,生产者所需要的要素均来自市场。第三,生产者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由市第三,生产者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由市场来检验。场来检验。第四,生产者自负盈亏,自担市场风险。第四,生产者自负盈亏,自担市场风险。 3.
12、 3.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第一,市场主体是经济人第二,产权关系清晰4. 4.市场调节积极作用市场调节积极作用第一,推动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商品的提高,第一,推动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商品的提高,促进效率提高。促进效率提高。第二,引导生产者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第二,引导生产者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实现产需衔接。的组合,实现产需衔接。第三,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能增进商品生产者第三,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能增进商品生产者的经营能力。的经营能力。5. 5.消极作用消极作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 第一,自发性、盲目性第一,自发性、盲目性第二,对垄断产品调节乏力第二,对垄断产品调节乏力第三,
13、无法解决外部性第三,无法解决外部性第四,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第四,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第五,不能解决收入不公平问题第五,不能解决收入不公平问题三、有国家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三、有国家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1. 1.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管理的:国家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即有政府干预、宏观调市场经济体制,即有政府干预、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的职能: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的职能:第一,培育市场,创新市场机制。第一,培育市场,创新市场机制。第二,影响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第二,影响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第三,制定计划、实施经济政策,调
14、节第三,制定计划、实施经济政策,调节产业结构、调控经济总量和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调控经济总量和结构,影响经济运行周期。经济运行周期。2. 2.政府失灵:政府失灵:公共决策失误(在公公共决策失误(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共政策过程中 , ,利益集团倾向于利益集团倾向于“与民争利与民争利” ” , ,而不是增进公共利而不是增进公共利益)、政府工作效率低(官员的行益)、政府工作效率低(官员的行为既无成本约束为既无成本约束 , ,又缺乏利润动机)又缺乏利润动机)以及政府部门扩张(行政费用剧以及政府部门扩张(行政费用剧增)、增)、“寻租活动泛滥寻租活动泛滥”。3. 3.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最佳结合市场调节与国家
15、干预的最佳结合 国家干预侧重于宏观领域,调节和控国家干预侧重于宏观领域,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的均衡运行,弥补市场调制社会经济的均衡运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侧重于微观领域,节的不足;市场调节侧重于微观领域,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刺激经济发展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刺激经济发展的活力。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市场机活力。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市场机制是政府有效调控下的市场机制,有制是政府有效调控下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基础效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基础上的。上的。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经济体制的选择一、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一、社会主义
16、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然性1. 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 1)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存在;的存在;2 2)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生产资料的私有制2. 2.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 1)社会分工存在;)社会分工存在;2 2)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所有产品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所有二、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二、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1. 1.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效率低、僵化、缺乏活力,主要是效率低、僵化、缺乏活力,主要是效率低效率低原因:原因:第一,资源
17、配置难合理。第一,资源配置难合理。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标志,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标志,宏观上看总供求是否均衡,微观上看,企业生产的宏观上看总供求是否均衡,微观上看,企业生产的商品是否适销对路。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可以给商品是否适销对路。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可以给生产者提供资源配置信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生产者提供资源配置信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也有商品价格,但那种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的,然也有商品价格,但那种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国家物价管理局定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国家物价管理局定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和供求之间没有联动关系,从价格上得不到需求任和供求之间没有联动关系,从价格上得
18、不到需求任何信息。所以,对于高度个性化、易变化的需求没何信息。所以,对于高度个性化、易变化的需求没法把握,由此所作的资源配置很难合理。法把握,由此所作的资源配置很难合理。第二,第二,“一平二调一平二调”的经济运行方式否定企业和个的经济运行方式否定企业和个人利益的,挫伤积极性;人利益的,挫伤积极性;第三,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第三,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没活力。没活力。2. 2.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第一,它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第一,它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第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第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要
19、。第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不断发第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和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展和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第四,是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不断发展第四,是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不断发展的结果。的结果。第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第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发展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78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年十一届三中全会8383年: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阶段,第二阶段,84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年十二届三中全会9191年:年:有计划化的商品经济。有计划化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第三阶段,92
20、92年十四大年十四大20022002年:建立社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阶段,第四阶段,2003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和特征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和特征实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实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的。特征:第一,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征:第一,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第二,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第二,同以按劳分配为
21、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相结合;分配制度相结合;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节结合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节结合起来。起来。 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四个基本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规范的市场主体、现代化成要素:规范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
22、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什么样的市场主体是规范(一)什么样的市场主体是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化的市场主体? 1. 1.市场主体: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市场主体: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个人或群体。交换的个人或群体。2. 2.特征:(特征:(1 1)享有清晰的产权,)享有清晰的产权,遵循市场规则;(遵循市场规则;(2 2)自主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负盈亏;(3 3)自我积累、自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发展;(4 4)自担风险)自担风险(二)什么样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的市场体系?(二)什么样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的市场
23、体系?1. 1.市场体系:各种市场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有市场体系:各种市场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机统一体。2. 2.特征:完整性、联系性、开放性特征:完整性、联系性、开放性完整性:各类市场齐全。不仅有商品市场,还要完整性:各类市场齐全。不仅有商品市场,还要有要素市场;不仅有现货市场,还要有期货市场;有要素市场;不仅有现货市场,还要有期货市场;不仅有有形市场,还要有无形市场;不仅有国内不仅有有形市场,还要有无形市场;不仅有国内市场,还要有国际市场。市场,还要有国际市场。联系性:各类市场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联系性:各类市场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开放性:地方市场相互开放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开
24、放性:地方市场相互开放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融入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融入国际市场。 (三)什么样的宏观调控系统是灵活有效的?(三)什么样的宏观调控系统是灵活有效的? l1. 1.宏观经济调控: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宏观经济宏观经济调控: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要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预测、计政策为主要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预测、计划、干预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划、干预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构成宏观调控系统。构成宏观调控系统。l2. 2.特征:
25、原则明确特征:原则明确引导市场机制的作用方向引导市场机制的作用方向和后果;不是取代市场机制。和后果;不是取代市场机制。l 目标清楚目标清楚保持总量基本平衡、保证保持总量基本平衡、保证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国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际收支平衡 手段合理手段合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行政手段为辅。(四)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的(四)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的? 1. 1.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权利给予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