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石圈 地表 形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1页/共96页第2页/共96页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一、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第3页/共96页第4页/共96页1、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 地震波地震波纵波(纵波(P波)波)primary速度快,能在固体、液体、气态速度快,能在固体、液体、气态中传播中传播横波(横波(S波)波) secondary 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二、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二、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第5页/共96页地震波与地球内部结构特点地震波与地球内部结构特点1 1地震波及其特性地震波及其特性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
2、周传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P)和横波和横波(S)(S)之分,其详细情况之分,其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如下表所示:项目项目地震波地震波分类分类横波横波(S(S波波)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纵波纵波(P(P波波)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传播传播特性特性纵波纵波(P(P波波) )传播速度快传播速度快, ,可在固、液、气体中传播可在固、液、气体中传播横波横波(S(S波波) )传播速度慢传播速度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只能通过固体传
3、播共性共性横、纵波的传播速度均随所通过地层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横、纵波的传播速度均随所通过地层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意义意义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 ,划分划分内部圈层内部圈层; ;研究地震的能量和研究地震的能量和震级的划分震级的划分考点考点1 1第6页/共96页6000400030001000200050000 深度深度(千米千米)速度速度(千米千米/秒秒)3615912地核地核内地核内地核外地核外地核莫霍面莫霍面地幔地幔古登堡面古登堡面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纵波纵波(p)横波横波(s)地壳地壳第7页/共96页2.2.
4、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归纳如下表所示如下表所示 第8页/共96页主要成分密度分布特点氧、硅、铝、钠、钾氧、硅、铝、镁、铁、钙2.72.9陆厚洋薄甚至缺失都有分布硅镁层2、地 壳硅铝层3、岩石圈的结构特点地壳厚度不均不均硅铝层不连续不连续不连续连续第9页/共96页地壳“厚薄”歌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第10页/共96页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软流层软流层岩石圈: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岩石圈: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3、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结构第11页/共96页岩石圈岩石圈结构:结构:岩石圈
5、岩石圈 地壳全部地壳全部 上地幔顶部上地幔顶部组成:组成: 岩石岩石岩浆岩岩浆岩沉积岩:沉积岩:变质岩:变质岩:第12页/共96页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答案D第13页/共96页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组成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组成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生成,周而复始,构成了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可用下面的石,又到新岩浆生成,周而复始,构成了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可用下面的模模式图表示:式图表示:考点考点2 2第14页/共96页侵入:花岗岩喷
6、出:玄武岩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第15页/共96页岩浆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岩岩浆岩常见常见岩浆岩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流纹岩流纹岩 安山岩安山岩第16页/共96页第17页/共96页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第18页/共96页裸露岩石裸露岩石沉积岩沉积岩特点特点层理结构层理结构 (一层一层的沉积一层一层的沉积)常含有化石常含有化石常见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第19页/共96页第20页/共96页砾岩砾岩 砂岩砂岩石灰岩石灰岩页岩页岩 第21页/共96页第22页/共9
7、6页变质岩的形成过程第23页/共96页已成岩石已成岩石变质岩变质岩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举例举例石灰岩石灰岩大理岩大理岩页岩页岩板岩板岩花岗岩花岗岩片麻岩片麻岩砂岩砂岩石英岩石英岩第24页/共96页石英岩back片麻岩板板 岩岩大理岩大理岩第25页/共96页1.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点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点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具体内容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如下表所示:类型类型形成形成特点特点岩岩浆浆岩岩( (火火成成岩岩) )侵侵入入岩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 ,沿沿
8、岩石圈岩石圈薄弱地带侵入薄弱地带侵入到到岩石圈岩石圈上部上部, ,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形成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形成致密坚硬。如:花岗岩致密坚硬。如:花岗岩喷喷出出岩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 ,沿岩石圈薄弱地带沿岩石圈薄弱地带喷出地喷出地表表后冷却凝固而成后冷却凝固而成有流纹或气孔构造。如:玄有流纹或气孔构造。如:玄武岩武岩沉积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层状结构层状结构, ,含有化石含有化石。如:如: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变质
9、岩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产生的高温地壳运动等产生的高温、高压、高压作用下作用下, ,使原来的成分、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成使原来的成分、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成如: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如: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考点考点2 2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第26页/共96页侵入型喷出型岩浆岩岩石风化碎屑岩浆沉积岩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高温高压变质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接触岩浆后重熔、再生 第27页/共96页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基础图第28页/共96页变式图变式图变式图2第29页/共96页 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技巧
10、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通过变形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式。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通过变形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式。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 (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
11、变质岩;三大类岩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的。方法技巧第30页/共96页变质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冷却凝固岩浆岩岩浆岩侵蚀、搬运、堆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积等作用沉积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侵蚀、搬运、堆积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等作用重重熔熔再生再生重熔重熔再生再生重重熔熔再再生生三出一进三出一进三进一出三进一出二者互转换二者互转换岩浆岩岩浆
12、岩岩浆岩浆沉积岩沉积岩变质岩变质岩第31页/共96页课堂达标练习课堂达标练习1、地球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2、下列各组岩石中都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岩 、玄武岩、板岩B砂岩、大理岩、石英岩C石英岩、砾岩、页岩D页岩、砂岩、石灰岩3、岩浆岩到沉积岩未经过变化的过程是(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变质C D D第32页/共96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理石(岩)等各类建材已进入普通家庭的装潢回答4-5题课堂达标练习课堂达标练习4、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岩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变质岩5、大理石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 )A大
13、理石价格昂贵,用其装潢显示富有B大理石质地坚固,美观耐用C大理石能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D大理石能调节室内气温,使室内冬暖夏凉 D B第33页/共96页【真题真题7 7】(2007(2007上海上海)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完成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完成(1)(1)(3)(3)题。题。(1)(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 ) ) A A侵入岩侵入岩 B B喷出岩喷出岩 C C沉积岩沉积岩 D D变质岩变质岩(2)(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 ( )
14、 ) A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CD(3)(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 ) )C第34页/共96页地表形态地表形态:也叫地形、地貌也叫地形、地貌;指地表高低起伏;指地表高低起伏 的状态。按自然形态分为的状态。按自然形态分为高原高原、 山地山地、平原平原、丘陵丘陵、盆地盆地等。等。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物质组成和内部引起地表形态、物质组成和内部 结构发
15、生变化的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作用。 按能量按能量来源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岩层永久性变形、 变位变位。考点考点3 3内外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内外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第35页/共96页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能量来源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影响影响二者关系二者关系地球内部地球内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变质作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沉积和固结成岩使地表高低起伏使地表高低起伏使地表趋于平缓使地表趋于平缓共同塑造
16、地表形态;共同塑造地表形态;以内力作用为主以内力作用为主第36页/共96页如果水平的岩层受到挤压力作用如果水平的岩层受到挤压力作用时时, ,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1、褶皱的形成、褶皱的形成第37页/共96页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褶皱褶皱背斜背斜向斜向斜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褶皱隆起常形成山脉:褶皱隆起常形成山脉:第38页/共96页背斜向斜因因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受受张力作用张力作用, ,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
17、地,而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向斜槽部因受因受挤压挤压,岩,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第39页/共96页第40页/共96页第41页/共96页第42页/共96页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新,两侧岩层老。第43页/共96页新新老老AB探究:阅读下面两幅图,明确背、向斜岩层间的新老关系背斜:背斜:中心老,两翼新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向斜:中心新,两翼老中心新,两翼老岩层新老关系第44页/共96页地质构造地质构造褶皱褶皱背斜背斜向斜向斜判判断断方方法法从形态上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
18、向下弯曲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岩层新老关系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图示图示( (未侵蚀未侵蚀) )构构造造地地貌貌未侵蚀的地貌未侵蚀的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的地貌侵蚀后的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背斜顶部受张力, ,物质疏松物质疏松, ,常常被侵蚀成谷地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核部受挤压向斜核部受挤压, ,岩性坚硬岩性坚硬, ,不易被不易被侵蚀侵蚀,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山岭图示图示( (侵蚀后侵蚀后) )实例实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质构造与地形第45页/共96页向斜、背斜三字经
19、背上拱,成山岭;向下弯,成谷盆。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山谷。向斜槽,受挤压;抗侵蚀,成山岭。第46页/共96页(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甲乙丙 (2)图中甲、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什么,其形成的原因呢? 甲 丙(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处开采最合适;其中 处最不合适建设大型工程。向斜向斜断层断层背斜背斜山岭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遭受侵蚀成为山岭受侵蚀成为山岭谷地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遭受侵蚀成为谷地遭受侵蚀成为谷地第47页/共96页2 2、断层、断层 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
20、作用,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错动和和位移位移,形成断,形成断层。层。 下降岩层会形成下降岩层会形成谷地谷地(渭河平原和汾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河谷地),上升岩层会形成),上升岩层会形成断块山断块山,通常,通常伴有陡崖(伴有陡崖(华山、庐山和泰山华山、庐山和泰山)。)。第48页/共96页第49页/共96页第50页/共96页地垒地垒地堑地堑第51页/共96页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断层断层地垒地垒地堑地堑断层构造带断层构造带判判断断方方法法概念概念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
21、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图示图示( (未侵蚀未侵蚀) )构构造造地地貌貌未侵蚀的地貌未侵蚀的地貌两条断层之间岩块两条断层之间岩块上升上升, ,两边下降两边下降, ,形形成地垒,表现为断成地垒,表现为断块山块山两条断层之间岩两条断层之间岩块下降块下降, ,两边上升两边上升, ,形成地堑,表现形成地堑,表现为凹陷地带为凹陷地带岩石破碎岩石破碎, ,沿断沿断裂线常发育成沟裂线常发育成沟谷谷, ,有时有泉、有时有泉、湖泊形成湖泊形成侵蚀后的地貌侵蚀后的地貌图示图示( (侵蚀后侵蚀后) )实例实例庐山、泰山、华山庐山、泰山、华山渭河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汾河谷地死海、死海、贝加尔湖贝加尔湖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