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7817电子政务密训高频考点汇总.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考07817电子政务密训高频考点汇总.pdf》由用户(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高频考点复习资料
- 资源描述:
-
1、目录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1第二章 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2第三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2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3第五章 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公务处理.3第六章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5第七章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6第八章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7第九章 电子政务法制建设.8第十章 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9第十一章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9第十二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10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1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节节内容内容1.2电子政务的实质1.从政府治理结构的角度看, 政府的治理结构是由政治决策、 行政执行和
2、社会需求形成及实现三个环节构成的。电子政务的范围涉及上述三个部分的所有方面。2.电子政务是使整个社会能分享信息化机遇和成果的主导力量。1.3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1.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 (1)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构成电子政务形成、发展的技术背景; (2)政府改革运动是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3)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背景。2.最早提出电子政务概念的是美国。1996 年,美国政府发起“重塑政府计划”。3.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 建设重点放在了“金关”、“金卡”和“金税”等“三金”工程的建设上。4.官僚制组织是基于工业技术的
3、组织有其独特的组织结构,马克斯韦伯认为,政府的官僚体系是将社会行动转化成为理性组织化的行动手段。它的组织运行特征是“命令支配型”。组织方式强调的是层级制的执行效率,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是“职能划分规定权限资源独占规范化流程”,其信息管理的基本方式是信息独享。5.新型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是环境敏感、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讲求整体绩效,组织运行的基本方式是“目标协作”型。1.4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1.电子政务呈现两类模式趋向。 一类是以提高政府处理各类事务和服务对象需要的能力的模式。另一类是需要广泛协商的决策过程。2.政府以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为基本职能。3.信息化的基本技术方式归
4、纳为四类: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知识化。(1)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基本内容。(2)自动化是信息技术为电子政务提供的另一种基本战略选择。(3)网络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政府的最为重要的技术方式。(4)知识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基本诉求。4.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孕育期、导入期、发展期、成型期、拓展应用期等五个基本发展阶段。(1)孕育期主要是指在政务活动的某些环节引入信息技术,或者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政务活动的某些工作过程和环节。(2)导入期提出了电子政务的概念,系统地导入全新的政务活动模式,是本阶段的主要特征。美国是最早提出电子政务概念的国家。(
5、3)发展期是指政府顺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全面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1999 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掀起了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4)成型期主要特征是:经过了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各国的电子政务确立了基本的模式。最主要的发展特征是各国先后确立了整体性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5.电子政务为政务活动提供的核心解决方案就是建立政府网站, 政府网站就是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电子政务基本模式提供的解决方案概括为:分组模式、集成模式(是电子政务基本模式的最为基本的手段)、知识应用模式(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模块:规则知识库、要素知识库、知识控制器)。1.5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1.美国的成功经验:(1)加强组织
6、领导,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并注重绩效评估。(2)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3)以公众为中心的美国政府门户网站。 (4)制定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2.瑞典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方面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参考。(1)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构。(2)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指导标准。(3)信息共享四步走。(按照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服务、网上交易和按项目进行功能整合四个步骤逐步实施的。)3.英国自 1994 年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平民化”色彩较浓是英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最为突出的特点。4.2007 年 9 月 20 日,欧洲电子政务奖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社会影响与社会凝聚力”奖项由法国贝桑松市开发
7、的 Besancon.clic 网站获得。5.2011 年 6 月,新加坡政府发布了新加坡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同时也是新加坡智慧国 2015(IN2015)。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相结合,以“两杠杆、一纽带”为特征的运作机制是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26.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建设历经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921999),以“IT 2000 计划”为标志,明确提出将新加坡建设成为“智慧岛”的目标。(2)第二阶段是融合阶段(20002006),实施“信息通信 21 世纪蓝图(20002003)”和“
8、联系新加坡(20042006)”等计划。 (3)第三阶段是定制阶段,目前正在实施“智慧国 2015 (20072015)”,推出“3I 策略”,提出“多个部门,一个政府”的口号,努力提高政府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节节内容内容2.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1)初始期。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工程,在国内引起办公自动化热。(2)起步期。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启动了一些工程,主要如 1993 年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卡”、“金关”和“金税”工程。(3)发展期。199
9、9 年被定为“政府上网年”。(4)整体发展期。中国第一个信息化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系统指导、科学规划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我国政务网站的四级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2006 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运行。2.2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2.电子政务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将发挥“助推器”作用。3.2008 年 5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2.3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1.电子政务的效益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政府通过实施电子政务而节约政府开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是政府利用电子手段行使管理职能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2.“三金三金”工程工程(1)1993 年
10、,国务院提出实施“金关工程”。1999 年起,我国在建设“电子海关”的同时,启动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专项工程,有力地打击了逃汇套汇等不法行为。(2)“金税工程”始于 1994 年,是整个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称。2001 年开始运作的“金税工程”二期,主要监控对象是增值税专用发票。2005 年 9 月国务院第 105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建议书,标志着“金税工程”三期正式批准立项。(3)“金卡工程”即金融电子化工程。1993 年 6 月国务院启动。金融电子化主要包括银行清算系统、联网信息系统、柜台业务系统,以及个人的信用卡和储蓄卡应用等方面。4.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通常是电子政
11、务发展关键性的第一步和启动器。2.4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1.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2.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推行电子政务”的战略任务:(1)改善公共服务。(2)加强社会管理。(3)强化综合监管。(4)完善宏观调控。3.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按照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的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4.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信息采集和更新、信息公开和共享、基础信息资源。第第三
12、三章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节节内容内容3.1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影响:(1)电子政务给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为方式带来的变化基础能力得到延伸与增强。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2)电子政务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素质能力的新要求: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公众回应能力方面的要求;领导者专业化方面的要求。2.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目标的影响。(2)电子政务削弱以至取消了决策者与执行者之
13、间的严格分界。 (3)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3.电子政务对行政方法的影响。 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必然引起行政方法的3变革,这种创新性变革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1)改善现有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 (2)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4.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中间管理层的缩减。(2)管理幅度的增宽。(3)行政组织绩效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3.2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的特征1.知识化:(1)20 世纪 90 年代初,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我们正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资本的比例已大于资金资本。(2)从泰勒创立“
14、科学管理”到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五次大的飞跃。如今的知识管理-K 管理。2.信息化: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已将我们带入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在于信息及其相关管理与技术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3.虚拟化。4.数字化:(1)比尔盖茨在其所著的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中概括了政府数字化的五个步骤。(2)在实践中,数字化管理最广泛的应用是“数字化城市”的建立。“数字化”城市将满足五项需求:满足客户的上网需求;网上办公需求; 办公自动化; 资源共享;协同共享。(3)1995 年美国麻
15、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提出“数字化生存”的概念,他的一句名言“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迅速传遍全球。5.全球化。6.集成化。7.敏捷化。8.科学化。9.规范化。两个方面的含义:(1)电子政务的规范化。(2)对电子政务管理的规范化。10.人本化。3.3电子政务促进或引发的政府管理模式变革1.奈斯比特早就科学地预见到信息时代需求的治理形式是“共同参与制”。2.政府组织结构的更新。3.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电子政务将引起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由集中威权方式走向分权民主方式。权力的转移将改变“命令控制”的管理方式。第第四四章章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节节内容内容4.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
16、容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 2.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活动达成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具体而言,主要指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它包括数量、质量、效果、影响、能力、公众满意度等多方面的要求。3.系统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注意以系统的思想、系统的方法认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4.政府职能基本上可以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两类。4.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行政环境是政府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总称。行政
17、环境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指的是那些有形的物质条件,如各种办公设施、工具等;软件部分指的是思想观念、制度方法等。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1)电子政务所依托的网络平台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而信息对于政府管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的政务公开,加强了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同时也加快了依法行政的步伐。 (3)电子政务的运营为行政经费的节约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4.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第第五五章章 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公务处理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公务处理节节内容内容5.1政府通用事务处理的电子化办公自动化1.在
18、中国,办公自动化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阶段出现时间主要标志/特征内容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期办公套件(主要标志)我国政府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文档写作电子化,即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的纸介质方式转向比特方式。4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20 世纪 90 年代网络技术和协同工作技术 (特征)政府部门开始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即将收发文从传统的手工方式转向工作流自动化方式。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知识管理 (核心)2002 年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
19、清晰”的一年,政府信息化从“割据”向“统一”发展。2.传统的办公系统和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相比, 最本质的区别是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媒介不同。3.办公自动化的模式可分为三种,即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策型办公自动化系统。模式主要内容负担任务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基础层)执行例行性的日常办公事务,涉及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处理任务管理型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间层)是把事务型办公系统和综合信息及其数据库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具备事务型办公系统的全部功能,同时增加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决策型办公自
20、动化系统(最高层)是在事务处理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决策或辅助决策功能的最高级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具备管理型的功能,增强辅助决策功能DDS, 具备由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保障的决策5.2政府通用管理活动的电子化不管政府部门承担的具体职能是什么,组织、计划、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活动都是普遍存在的。一、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1.是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并在 80 年代获得发展的。2.包括如下典型的组件:(1)数据库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库通常包括在数据仓库中。数据仓库是用于管理决策支持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
21、、稳定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的概念,到90 年代中期已经形成潮流。数据仓库技术是在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为决策服务的数据组织和存储技术。一般数据仓库由基本数据、历史数据、综合数据和元数据组成,能够提供综合分析、时间趋势分析等辅助决策信息。(2)模型管理系统(3)知识管理系统(4)用户界面子系统(5)用户。3.常用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1)原始数据层。原始数据层是系统所有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数据来源:本政府部门业务数据、本政府部门之外的其他政府业务数据、其他非政府业务的数据。(2)数据仓库层。数据仓库层是将各种来源的数据按照系统设计的规范组织和管理
22、起来,形成数据仓库,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完整的数据源。(3)数据集市层。根据数据仓库提供的数据,通过业务分析系统和预警机的处理,形成为前端联机分析所需的所有模型元。(4)前端展示层。4.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特色:(1)个性化页面生成系统。(2)强劲的数据维护支持能力。(3)多维分析工具。二、专家系统专家系统1.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专家系统以逻辑推理为手段,以知识为中心解决问题。2.传统的专家系统有固定的组成结构,包括(1)知识库,储存专家用以解决问题的知识。(2)推理机,针对当前问题的条件或已知信息,反复匹配知识库中的规则,获得新结论。(3)使用者接口,提供使用者与专家系统的
23、接口。(4)解释机,提供使用者友善的解释说明及咨询功能。(5)知识获取接口,提供编辑、增删知识库功能。(6)工作记忆区,储存推理过程中的事实。3.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结合起5来,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三、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1.结构:电子信息资源库管理子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管理子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子系统三大模块。2.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1)分布式处理(2)信息采集与交换(3)信息管理(4)信息内容发布与利用(5)安全维护。四、政府知识管理系统政府知识管理系统。1.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的开发、管理与利用。2.一般而言,政府组织中
24、的知识分为结构化知识和非结构化知识。 存在于各种单位中的结构化知识一般包括资料、信息和知识三个层次。3.对结构化知识的管理一般也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料管理。第二阶段:建设资料分析与信息挖掘队伍。第三阶段:提升本单位的知识挖掘与管理能力。4.政府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1)知识管理的基础措施(2)政府部门业务流程的优化(3)知识管理的方法(4)知识的获取和检索(5)知识的传递(6)知识的共享和评测。5.政府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管理职能:外化知识、内化知识、中介、认知过程。5.3政府业务处理与管理活动的电子化1.根据公务处理系统覆盖范围不同, 专用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专门机关系统 (举
25、例:“市公安派出所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部门系统(举例:被称为“金财”工程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专项业务系统(举例:领域内,比如政府人事管理系统等;跨领域如“金关”工程中的大部分应用系统,以及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等。)、专项功能系统四类。2.应急指挥系统大都具有五大核心功能:(1)信息收集;(2)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3)建立应对各类灾害的预案;(4)完备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5)决策分析系统。第第六六章章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节节内容内容6.1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概述1.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机构充分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向社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的过程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