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503417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格式:PPTX
  • 页数:67
  • 大小:5.2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 地理 图版 一轮 复习 课件 第三 自然 地理环境 中的 物质 运动 能量 交换
    资源描述:

    1、必修1自 然 地 理第1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地地 理理内 容 索 引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二热力环流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常考综合题 建模(二)考点呈现体系构建大气的受热过程考向解读以等温(压)线图、气象要素统计图为载体,结合具体实例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和风的方向及大小判断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大气热源(1)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_。(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_。太阳辐射地面辐射2.受热过程 项目具体过程过程1 太阳辐射经大气削弱后辐射到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过程2地面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向外辐射形成地面辐射,低层大气中

    2、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_,使大气增温过程3大气增温向外放出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称为_,弥补地面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物体温度越低,辐射波长越长,因此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温度越来越低,波长越来越长。(2)地面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3)同样是“高处不胜寒”,不同地形的原因不同。平原高空气温低是离地面较远,接受到的地面辐射较少造成的;高山地区气温低是地面热源太小而“供热不足”以及高空风力和云雾较多、削弱作用强造成的;高原上气温低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

    3、温作用弱造成的。基础基础反馈反馈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图1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图2示意北极地区的海鸟。据此完成第12题。1.鸟粪影响的北极地区气温主要环节是()A.增强B.增强C.增强D.增强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 1.A2.B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

    4、粒物会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降低北极的气温,A项正确。第2题,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数量较多,鸟粪被微生物分解的量较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较多,对降温影响最明显,B项正确。(2020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月考)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减少病虫害等方面。据此完成第34题。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

    5、对太阳辐射的吸收4.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 3.A4.C解析 第3题,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减弱了地面辐射,A项正确。第4题,山东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增大水果着色面积,C项正确。能力突破能力突破1.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应用(1)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

    6、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2)分析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3)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4)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与青藏高原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1

    7、)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3)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因此夏季气温低;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冬季气温较高。(4)青藏高原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低: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于热量的积累,且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所以年均

    8、温较低。2.气温的分布和变化(1)气温的垂直变化: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在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2)气温的水平分布。区域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北半球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海陆分布造成的海陆热力差异区域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南半球 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地表性质均一)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

    9、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经过处气温低,暖流经过处气温高地形(地势高低)、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即北方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冬季风(大气环流,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南方太阳高度角大,北方白昼时间长)(3)气温的时间变化。日变化一般陆地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般高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低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年变化就北半球而言,陆地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1月;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大

    10、约推迟1个月;一般气温年较差高纬度大于低纬度,陆地大于海洋真题通关真题通关(2020全国卷,68)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3题。1.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白天温度低蒸发(腾)多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A. B.C. D.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答案 1.

    11、C2.A3.C解析 第1题,图中06时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表温度的影响,地表温度差别越大,地面辐射差别越大,图中显示绿洲与沙漠地表温度差值最大的时间接近15时。傍晚沙漠地表温度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上午绿洲地表温度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第2题,由于沙漠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而绿洲升温慢,因此沙漠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大于绿洲,但仍可能出现沙漠气温高于绿洲的现象(绿洲夜间温度也会下降,但由于白天气温低,因此夜晚气温下降后,温度会更低),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夜间损失的热量多

    12、,温度较低,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第3题,图中沙漠地表最高温度约38,最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的78月。(2013全国卷,67)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第45题。4.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 B.海陆分布C.地形 D.大气环流5.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地 B.地C.地D.地答案 4.C5.A解析 第4题,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为我国台湾岛,图中区域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较密且呈环状由四周向中心递减,说明气温变化较明显,低温中心处应位于台湾山脉;受地形的影响,西部等温线较稀疏,气温变化幅度小,说

    13、明地势较为平坦。所以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5题,地位于山脉顶部,受夏季风抬升作用的影响,夏季降水较多;两地都位于夏季风背风坡,但地地势更低,气温更高,水汽更不易凝结,夏季降水更少;冬季地由于地势低平,抬升冷却不够,降水少于两地。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地降水少于地。故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应是地。常考图形之5等温线图 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判读内容等温线特征判读示例数值大小及变化可判断区域所在半球:向北递减北半球,向南递减南半球;可判断不同区域温差大小由南向北气温递减,说明位于北半球;从气温高低可以判读图中所示为北半球夏季等温线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

    14、射影响);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图示区域等温线的走向与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大体一致,100E附近受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疏密程度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冬季密,夏季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地密,海洋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密,平原、高原面疏图示区域东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小,等温线稀疏;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等温线密集判读内容 等温线特征判读示例弯曲状况向高纬凸:陆地夏季、海洋冬季、暖流流经、地势低;向低纬凸:陆地冬季、海洋夏季、寒流流经、地势高。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气温低;反之,气温高图中处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气温

    15、比两侧低,大致呈南北走向,为山脉所在地;处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气温比两侧高,为河谷位置局部闭合等温线表示局部区域内气温出现特殊值,如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判读原则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图中地位于20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0、24,由此可判断气温值1620,地应为云贵高原。图中地位于28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4、28,由此可判断气温值28PC,PBPD。因地面冷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PCPD,PBPA。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气压高低相反,若近地

    16、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真题通关真题通关(2015四川卷,78)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思维思维流程流程 地中海温带季风高上升大低高空近地面答案 1.D2.A3.(2014山东卷,8)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

    17、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思维思维流程流程 高空高低答案 B 从高空等压面倾斜情况看,38N高空等压面向高处凸,而37.5N高空等压面向低处凹,可以判断38N高空的气压较37.5N高空气压高。故38N近地面气压低于37.5N近地面气压,再加上北半球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甲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及风向如图所示。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风) )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_力)和F2(_力)共同影响F1(_力)、F2(_力)和F3(_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_与等压线_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_。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

    18、地转偏向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摩擦平行成一夹角基础反馈基础反馈下图示意某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完成第12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或B.或 C.或D.或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或B.或 C.或 D.或答案 1.A2.C解析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方向斜穿等压线;高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能力突破能力突

    19、破1.风向和风力的判断(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西北风是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南风是从南吹向北的风。(2)风向表示方法:可用四种方法表示风向,如下图所示。(3)在气压场中画风向的方法。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画出实际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近地面偏转3045,高空偏转90。下图所示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画法。(4)风力大小判定: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在不同等压线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气压

    20、梯度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5)风向的应用: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定南北半球、定气压高低、定三力、定近地面或高空。2.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因素对风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摩擦力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植被冬季植被少,风力大地形起伏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有狭管效应,风力大,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真题通关真题通关(2012大纲全国卷,910)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120千米/天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第12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

    21、西北风D.西南风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思维思维流程流程 M东南辐合上升强对流答案 1.B2.C常考综合题常考综合题 建模建模( (二二) )模型建构模型建构(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影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太阳辐射(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太阳高度角、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高低和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多少(天气状况),进而影响气温高低;云雨多则昼夜温差小,云雨少则昼夜温差大天气系统不同天气系统控制或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部位控制下的阴雨、晴朗、风力影响气温影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下垫面地形地势同一纬度高原

    22、和平原、盆地相比,高原的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冬季风迎风坡气温低,背风坡气温高;谷地地区气流易下沉增温;同一山地山顶和山谷相比,山顶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海洋性或大陆性强弱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小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地表性质不同地表(如海洋与陆地,绿地与裸地)比热容大小不同,气温不同;不同地表反射率的差异影响气温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阳伞效应(大气中的烟尘增多,一方面使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另一方面微尘作为凝结核导致低云、雾增多)等模型应用模型应用(2015海南卷,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

    23、积达1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套用模型图文信息:文字信息(死谷的地形、夏季气温)、图示信息(死谷的经纬度位置、地形)、设问信息(死谷夏季炎热)对接模型:从宏观到微观,宏观扫描大区域的地带性因素,微观聚焦小区域的特殊性因素。(1)宏观的地带性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是地带性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其思维路径是死谷的位置夏季受_控制降水_,晴天_太阳辐射强。(2)微观的特殊性因素:非地带性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形、洋流、地表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其思维路径是死谷深且狭长盛行_气流热量不易散失;地表缺少植被夏季增温_大气吸热快

    24、,气温高副热带高气压带少多下沉快答案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太阳辐射强;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模型迁移模型迁移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城市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9.34.77月气温()17.125.7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迁移应用根据表格数据从冬季、夏季、年较差三方面归纳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根据图示信息从冬季、夏季分别解释甲、乙两城市气温差异的原因。(1)宏观的地带性

    25、因素。两地纬度基本相同,排除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影响。甲、乙两城市分居大陆西岸和东岸大气环流不同甲城市冬季受温暖的_风控制,气温较高;乙城市冬季受北方_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受来自海洋的_风影响,气温较高。西冷东南(2)微观的特殊性因素。地形差异决定甲、乙两城市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程度不同甲城市因东侧、北侧高山阻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_,乙城市因美国东部山地低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_。沿岸洋流性质不同影响甲、乙两城市夏季气温差异甲城市受_影响,乙城市受_影响。(3)整合构建:分别从夏季、冬季两方面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对甲、乙两城市气温的差异做出合理阐释。小大寒流暖流答案 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0341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