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频主观题汇总.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频主观题汇总.pdf》由用户(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考点精华汇总
- 资源描述:
-
1、目 录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第三章 辛亥革命.3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6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7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9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11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3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14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6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1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 一 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简答题)经济
2、: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其基本生产结构。政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第 二 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论述题)(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3、,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生活极端贫困化。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简答题)口诀:苦、少、穷(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3)主要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2、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简答题)(1)受到外国资本主义
4、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2)力量薄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论述题)口诀:近代中国两矛盾,国仇家恨总在变,外敌入侵国仇强,内外勾结主家恨。(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两大历
5、史任务及其关系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论述题)(1)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相互关系:区别:前者要推翻中国原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落后的地位与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而完成第二大任务是完成第一大任务的最终目的。第 三 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1、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论述题)(1)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2)外国彼此之间有许多矛盾、冲突,甚至可能爆发战争。
6、(3)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2立的斗争产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4)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简答题)(1)社会制度腐败,根本原因。清王朝维护自身统治,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实行“防民甚于防寇”的政策。(2)经济技术落后,重要原因。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第二章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 一 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资
7、政新篇中关于政治和经济的主要内容。(简答题)(1)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设“暗柜”,监督官员,改革弊政。(2)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2、简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个重要纲领及其特点。(简答题)(1)1853 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2)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论述题)(1)沉重打击了封建
8、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3)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它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第 二 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洋务派的形成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简答题)(1)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洋务事业:兴办
9、近代企业,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70 年代开始兴办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论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简答题)助记:围绕“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发挥即可(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简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简答题)口诀:缝衣服玩(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第 三 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1、19 世纪末
10、,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论述题)(1)主要问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2)意义: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3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简答题)口诀:思改国资(1)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维新派掀起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
11、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4)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第三章第三章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 一 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简答题)(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3)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 1906 年起废除科举考试;(4)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1、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简答题)(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2)其骨干力量是一批资产阶级、小
12、资产阶级知识分子。(3)这个群体是随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而逐渐形成的。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兴中会的成立及其誓词。(简答题)(1)成立: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2)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三民主义学说1、论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论述题)(1)主要内容: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指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
13、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2)意义: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1、 1905 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意义。 (论述题)(1)论战主要问题: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2)这场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3)意义: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论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论述题)口诀;思变清帝国(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
14、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3)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4)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4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简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简答题)口诀:党、人、纲都不行(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反对北洋军阀的
15、斗争1、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所进行的斗争。(简答题)(1) 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 “善后大借款” , 发动 “二次革命” 。 (2)反对袁世凯称帝,发动护国运动。(3)反对北洋军阀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拒绝恢复国会,发动第一次、第二次护法运动。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 一 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1、试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论述题)(1)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主要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提倡个性解放, 平等自由。 科学, 狭义指自然科学,广义指社会科学, 即提倡以科学
16、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新文化运动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主张文学革命。(2)意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 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备, 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简答题)(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于思想文化。(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 但脱
17、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 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其目标难以实现。(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论述题)(1)给中国先进分子一个启示,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 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 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4)十月革命后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18、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论述题)(1)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2)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第 二 节早期马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及其代表人物。(简答题)5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
19、共产党诞生克思主义者的队伍(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其代表是李大钊、 陈独秀。(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1、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表现和历史特点。(论述题)(1)表现: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2)特点: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
20、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忠于民众,到民间去,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1、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论述题)(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 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 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 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3)中国共产党一开
21、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 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论述题)助记:“四个一”一个核心、一个思想、一个联系、焕然一新(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目标、革命前途和胜利之路。(3)它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 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4)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第 三
22、 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中共三大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简答题)(1)主要内容:集中讨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强调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 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2)意义: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1、1926 年至 1927 年,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简答题)(1)北伐的直接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2)北伐的战略方针:首先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然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解决张作霖
23、。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答题)(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6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2)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第五章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 一 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府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简答题)(1)建立庞大的军队,严密控制和镇压广大人民。(2)建立密布全国的特
24、务系统,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3)大力推行保甲制度,保甲内各户实行联坐。(4)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第 二 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发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简答题)口诀:一把火一条路(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2)从实践上开辟了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2、简述八七会议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简答题)(1)内容: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
25、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2)地位: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3、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简答题)(1)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2)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3)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4、论述南昌起义及其历史作用。(论述题)(1)1927 年 8 月 1 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