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pdf》由用户(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考点精华汇总
- 资源描述:
-
1、目录第一章 绪论. 1第二章 行政组织的演变.2第三章 科层制组织理论.3第四章 人本主义组织理论.4第五章 网络型组织理论.5第六章 行政组织目标.6第七章 行政组织结构.7第八章 行政组织体制.8第九章 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自身管理.9第十章 组织激励.10第十一章 创建学习型组织.11第十二章 政府流程再造.12第十三章 行政组织改革.13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1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知识点名称内容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组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组织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实现共同目标的工具。最初出现的人类组织是家庭、氏族、部落。在词源上,中文的
2、“组织”是指将丝麻纺织成布。英文的“组织”来源于“器官”一词。行政组织(广义):行政组织(广义):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立法、司法机关。(狭义)(狭义):国家的行政机关。【例如:政府、国务院】狭义的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1)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2)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行政组织的性质职位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元素和细胞;职能目标是组织结构建立的依据,是组织的层次和部门划分、职位配置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组织结构是
3、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阶级性是其核心。权威性:公民必须服从行政组织一切合法的规定和命令,不得与行政组织相抗衡。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行政组织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的载体。行政组织的功能立法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功能政治功能:最集中地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防御外来的入侵。经济功能经济功能:是我国行政组织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文化功能文化功能:(1)进行统治阶
4、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2)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现阶段,我国政府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社会功能社会功能:(1)提供社会保障;(2)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3)控制人口增长;(4)环境保护。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1)广泛性与有限性;(2)稳定性与变异性。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行政组织的综合性研究:行政组织的综合性研究:(1)研究行政组织的性质、要素与作用,及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等一般性原理。(2)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行政组织动态研究的内容:行政组织动态研究的内容:(1)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2)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行政组织静态研究的内
5、容:行政组织静态研究的内容:(1)研究行政组织的目标。(2)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3)研究行政组织的体制。行政组织理论的学科性质行政组织的政治性决定了对同一种行政组织现象,各个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不同,会持 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行政组织的社会性,决定了各个阶级对同一种行政组织又有着某些相同的评价。行政组织理论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 行政管理学先于行政组织理论产生,行政组织理论是从行政管理学中独立出来的。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系
6、统分析的方法, 就是要求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着重从整体和部分、 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来把握行政组织的整体。静态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对行政组织结构、制度、规章和权力分配的研究,因而又被称为结构的研究方法。动态的研究方法着眼于组织中的行为主体人的因素以及组织环境条件对组织发展的影响,进行动态的研究。纵向研究:从纵向的历史角度去考察和研究行政组织的起源与发展。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2第第二二章章 行政组织的演变行政组织的演变知识点名称内容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古埃及古埃及古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是最高统治者,既被看成是君主,又被看成是神的化身
7、。特点特点:高度混同;有分工但不明确;法庭未与行政机关相分离;祭司占有显著地位。古希腊古希腊雅典是其主要代表。雅典是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政体的典型。十将军委员会负责军事。 五百人会议负责行政事务。 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权选举和监督执政官。执政官负责日常国事的治理。古罗马古罗马人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元老院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古罗马共和国的高级长官:执政官、检察官、保民官、营造官。执政官高级长官中的最高官职, 拥有最高军事权和行政权, 负责召集和主持元老院会议、人民大会。检察官职责主要是负责税收,负责对公共工程的监督等。保民官平民的代言人,其职责是维护平民的利益。营造官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治
8、安。从公元前 30 年屋大维登上罗马政治舞台开始,古罗马确立了绝对专制的元首制度。克劳狄王朝时期,中央政府机构包括元首顾问会议、秘书处、司法部、财政部等机构。大约在公元 4 世纪,古罗马帝国被统一划成高卢、意大利、伊里利亚和东方四大行政区。封建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英国英国(1)早在公元 9 至 10 世纪,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起,就开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行政组织形式:国王和贤人会议两个权力中心。(2)威廉时期,逐步形成了召集贵族会议和御前会议的惯例。(3)14 世纪中叶,御前会议演化为上下两院。(4)都铎王朝时期,国王建立了小型精干的班子协助处理政务,后来演变成枢密院。英国地方行政组织由郡、百户
9、区、村社三级组成;商业集中的地方设立自治市;“地方自治之乡在英国”。法国法国中世纪法国君主制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监察官的设置,是法国完成中央集权化的行政框架的重要标志。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组织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就政府组织形式来看,其中最典型的有三种:英国的内阁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半总统制。英国英国中央行政组织:枢密院、内阁和政府各部。(1)枢密院:形式上的最高行政机关。(2)内阁。它是英国实际上的最高行政机关,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首相是内阁的首脑。(3)政府各部。部是中央行政的职能部门。美国美国美国是
10、联邦制国家, 又是实行三权分立制最典型的国家, 同时也是总统制特征最突出的国家。美国市政府的组织形式大致有四类:市长市议会制(最古老和最通行)、市经理制、委员会制和大都会区制。总统直属机构:直接受总统领导,是总统的咨询、参谋、辅助机构。1789 年联邦政府成立之初,政府仅设三个部,即:国务院、财政部、陆军部。白宫办公厅、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是地位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部门。独立行政机构其任期一般比总统长, 因此总统不能无故免去其职务。 美国联邦政府第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独立行政机构是 1887 年成立的州际商业委员会。美国独立行政机构的特点:(1)专业性强;(2)具有独立性;(3)行使混合权力;(4)
11、办事效率高。法国法国1958 年,法国的宪法规定,总统和政府总理都享有最高行政权,这种现象被法国行政学者称为“行政二头制”。3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夏夏、 商商、周周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实行的是“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商朝已开始按职能设官定制:(1)“司徒”主力役之征;(2)“司空”主工;(3)“司寇”主刑;(4)“小熎(藉)臣”主农。远在夏朝,中国就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秦、汉秦、汉明朝的地方行政组织设省、府、县三级。汉末有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建制。秦朝的地方行政组织设郡、县两级。在朝廷内,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秦汉时期,丞相地位最高,为“百官之长”,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隋
12、、唐隋、唐从魏晋至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行政组织体制。三省职权划分明确,中书省取旨决策,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承旨执行。三省长官即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共行宰相之权。其中尚书省是全国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辖吏、户、礼(礼仪、祭祀、教育及科举)、兵、刑、工六部,每部又各设四个司。宋宋、 元元、明、清明、清中书省废除以后, 明、 清设内阁作为皇帝的咨询、 辅助机构, 清朝在内阁之外增设军机处,作为中央的中枢机关,但它们都不能直接行使行政管理的职能。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路、州、县三级。“路”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设的,路是以军政为主,也兼理民政,是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行省制度由元朝首创。宋
13、、元设枢密院掌军事,中书省管政务,元朝增设御史台管监察。这是当时中央最重要的三大机关。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南京临南京临时政府时政府临时政府采取总统制,总统为行政首脑,国务院总理为国务员的首领。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重新设计政府。改总统制为参议院下的内阁制。北洋政北洋政府时期府时期1913 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次年 5 月,公布新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国务院被撤消,改设政事堂。国民政国民政府时期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由五院组成,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其中行政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行政院设院长、 副
14、院长各一人, 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中华民国地方行政组织一般设省、县两级,在省与县之间,有一级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组织中央中央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暂行国家最高权力,统辖新中国最高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是典型的议行合一体制。地方地方行政特区是在工矿区、林区、风景名胜区等地为开发这些资源而设立的。如湖北省的神农架林区、贵州省的六枝特区等。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为着某种政治需要而设置的地方特别行政建制,如香港、澳门。区域自治的行政组织有省级的自治区、地级的
15、自治州、县级的自治县。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有省、县、乡三个层级,撤销了大区行政组织。省是地方行政组织中的最高层级,与省同级的有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层级制。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第第三三章章 科层制组织理论科层制组织理论知识点名称内容科层制组织理论的产生科层制,亦称官僚制。法国学者古尔耐于 1745 年首先使用。“科层制”,最早作为正规术语在官方文献中出现是在德国。马克斯韦伯,是科层制组织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实行科层体制的国家行政管理的最古老的国家是埃及。419 世纪后期, 英
16、国文官制度的出现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科层制作为一种行政体制而正式进入政治领域,但是它的快速发展却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科层制组织兴起的条件:(1)社会分工的出现;(2)货币经济的存在;(3)大众化教育的普及;(4)理性精神的普遍认可。科层制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科层制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包括:(1)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政治厌倦症”“非政治的精神”成为德国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实践基础;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构建学理上的支持;(2)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运动及科学管理理论实践基础;(3)文官制度的确立:人事管理原则实践基础。科学管理理论对于科层制理论体系构建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对事不对人的管理;制
17、度和程序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分工与分权。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1)专业化;“高度明确以及精细化的分工”,不允许个人超越职权随意扩大其行动的范围并表现出所谓的“能动性”。(2)层级化;建立所谓的“权威秩序等级”。(3)规则化;(4)非人格化;被视为科层制组织的“特殊美德”。(5)技术化。科层制组织的要素体系科层制组织的要素体系主要包括:(1)科层制组织的机构;(2)科层制组织的角色;(3)科层制组织的价值。科层制是紧紧围绕一套价值规范构建的,其核心要素包括:(1)效率;(2)功利;(3)工具目标取向的合理;(4)服从。科层制组织的理论预设合理性是韦伯科层制理论重要的学理预设,是他设计理想型科层制
18、模式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他认为合理性有两种形式,即形式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合法性权威的类型为了构建合法性的现代统治类型,韦伯将合法性权威分为三种类型:(1)传统权威:来源于宗法与家族,即古代家庭的传统。(2)魅力权威:建立在特别神圣、个人英雄主义和非凡品质、规范模式或规定秩序的信念基础之上的权威。(3)法理权威:合法而理性化的权威。不同权威下的组织类型传统型组织:以传统权威为核心、以先例或惯例为基础的组织。特点:(1)统治者和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某些天然的亲缘关系;(2)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人”与“臣仆”之间的关系,维系两者之间的是出于个人的忠诚与义
19、务,即所谓封建家臣制。(3)绝对性,即在支配者那里,以言代法,权力不受限制,具有至高无上性。(4)组织行为缺乏经济理性。(5)组织具有强烈的守旧性和宗教性。魅力型组织又称神秘化组织或卡里斯马型组织,组织形态基于领导者的“超凡魅力”而产生,特点:维系组织的基础是非理性的;组织内部管理的非专业化;组织的不稳定性。理性合法型组织又称科层制组织。这类组织以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为基础,人们对权威的服从以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为依据。科层制组织理论的延续和发展(1)米塞斯将科层制度界定为“一种行政技术和组织原则”。(2)默顿提出“反功能”这一概念。布劳认为,科层制的反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低效率;二是保守性和对革
20、新的抵制;三是对社会阶级差别的固化。(3)古德塞尔将对科层制的职责和批评分为来自大众媒体的指责和来自学术界的批评。他总结了学术界对科层制提出的“三大罪状”:低效率、政治权力的滥用、对个人的压抑。(4)菲利普塞尔兹尼克对科层组织内部的授权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授权是科层制实行控制的需要。第第四四章章 人本主义组织理论人本主义组织理论知识点名称内容人本主义概念的源起人本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主义。而组织人本主义则是指在组织内,组织的出发点和目标都着眼于人,认为人 性是积极的、建设性与社会性的,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人5有享受幸福、追求美满、成就自我的动机与需求,提倡调动人的积极性
21、,挖掘人所蕴藏的潜能,制度应与人文关怀共存,不断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组织理论的提出所谓人本主义组织理论,是以社会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理论和研究为主要依据,对人在组织中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和动机以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组织理论,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中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行为动机、工作者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激励方法及效果、人性与组织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马斯洛、赫茨伯格、麦格雷戈、阿吉里斯、戈尔姆比斯基等。人本主义组织理论以注重人际关系为标志,重点研究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主持过著名的“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
22、研究的序幕)。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主要观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巴纳德的非正式组织理论巴纳德: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巴纳德的组织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巴纳德提出了“组织人”的概念,对行政人员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忠诚,或者受“组织人格”的控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 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感情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两个基本论点。第一,人
23、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 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第二,人的需要都有高低层次,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 激励因素:属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是指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自我实现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它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责任和进步等五种因素。2.保健因素: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可以分别采用以下两种基本做法:(1)直接满足:又称
24、为工作任务以内的满足。(2)间接满足:又称为工作任务以外的满足。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X 理论是麦格雷戈关于把人的工作动机视为获得经济报酬的“实利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命名。把 Y 理论称为“人员管理工作的新理论”,是“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的理论。第第五五章章 网络型组织理论网络型组织理论知识点名称内容网络型组织的源起最早提出最为接近网络组织概念的是奥利弗威廉姆森。里卡德拉尔森通过深入研究组织间的关系以后,建议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组织的三级制度替代传统的市场与科层两极制度框架。网络型组织产生的深层根源网络型组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与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密不可分。具体而言,主要有经济 学与管理学
25、两大学科的六种理论: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资源外取理论;共同管理经济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团队生产理论。网络型组织的治理机制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是网络有效治理机制的核心。隐含契约包含着四个主要因素:(1)限制性进入;(2)共同文化;(3)信任;(4)声誉。网络型组织的构成要素网络型组织的构成要素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1)有形要素:网络结点、信息技术平台、其他有形资源。(2)无形要素:网络战略目标、管理运行机制、网络组织文化、其他无形资源。信息技术平台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型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及其含网络型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1)第三方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是网络型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