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24普通逻辑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考00024普通逻辑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pdf》由用户(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考点精华汇总
- 资源描述:
-
1、 1 / 11 第第二二章章 概念概念 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 内容内容 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和外延 1. 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具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的集合。 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2. 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正概念和负正概念和负概念概念 3. 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成为正概念。 4. 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成为负概念。 同一关系同一关系 5. A、B 两个概念之间有同一关系,当且仅当它们的外延完全相同,即所有的 A 都是 B,同时,所有的B 都是 A。 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 6. A、B 两个概念
2、,所有的 B 都是 A,但有的 A 不是 B,那么 A 与 B 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两者之间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小的叫种概念,真包含关系是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的欧拉图如右:例如: “命题”和“复合命题” 。 真包含于关真包含于关系系 7. A、B 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 A 都是 B,但有的 B 不是 A,那么 A 与 B 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交叉关系 8. A、B 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仅有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即有的 A 是 B,有的 A 不是 B,而且有的 B 是 A,有的 B 不是 A,那么 A 与 B 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交叉关系
3、是指 A 的部分外延与 B的部分外延重合。 全异关系全异关系 9. A、B 外延完全不同,即所有的 A 都不是 B,那么 A 与 B 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异关系。全异关系又叫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矛盾关系 10. 矛盾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 A、B 两个概念,它们都包含于另一个概念 C,如果 A 与 B 的外延之和等于 C 的全部外延,那么 A 与 B 之间就是矛盾关系。外延之间的关系相当于 A+BC。 反对关系反对关系 11. 反对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 A、B 两个概念,它们都包含于另一个概念 C,如果 A 与 B 的外延之和小于 C 的全部外延,那么 A 与 B
4、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异关系。外延之间的关系相当于 A+BC 概念的限制概念的限制 12.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对概念进行限制的基本方法是由属概念增加内涵过渡到种概念。 概念的概括概念的概括 13. 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对概念进行限制的基本方法是由种概念减少内涵过渡到属概念。 定义项和被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延必须是同一关系一关系 14. 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定义过窄” 、 “定义过宽” 、 “定义交叉”和“定义全异”等逻辑错误。 定义项不能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包含被定义15.
5、 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 2 / 11 项项 什么是划分什么是划分 16. 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通常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划分三要素: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划分的标准。 按照划分次按照划分次数的不同,数的不同,划分可以分划分可以分为一次划分为一次划分或连续划分或连续划分 17. 根据划分标准,将母项分成若干子项而一次完成的划分是一次划分。 18. 把母项分成若干子项之后,再把子项作为母项继续划分,这样连续划分下去,直到满足需要
6、为止是连续划分。 划分后的各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母项的外延相等相等 19. 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 违反这一划分规则, 就会犯 “划分不全” 或 “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每次划分必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标准进行 20.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第三章第三章 简单判断简单判断 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 内容内容 判断及其基判断及其基本特征本特征 21. 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判断。 22. 判断的基本特征: (1)判断都有所断定。 (2)判断都有真假。 命题和命
7、题命题和命题形式形式 23.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逻辑常项,二是变项。 24. 命题形式:所有 S 都是 P;有的 S 是 P;有的 S 不是 P;要么 p,要么 q 简单判断和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复合判断 25.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中不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 性质判断的性质判断的结构结构 26. 逻辑常项包括联项、量项,如“所有” 、 “有些” 、 “是” 、 “不是” 。变项指的是主项、谓项、词项变项、命题变项等。 27. 主项:断定的对象。 28. 谓项:对象的性质。 29. 联项:主谓项的联系。 30. 量项
8、:对象的数量和范围。 按量分按量分 31. 性质判断按量分,可以分为单称判断、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 32. 断定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性质的判断是单称判断。标准形式是:这个 S 是(不是)P。 33. 断定某类对象的全部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是全称判断。所有 S 都是(不是)P。 34. 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性质的判断是特称判断。有的 S 是(不是)P。 按质量结合按质量结合35. 按质量结合分,可分为单称肯定判断(这个 S 是 P) 、单称否定判断(这个 S 不是 P) 、全称肯定 3 / 11 分分 判断(所有 S 都是 P) 、全称否定判断(所有 S 都不是
9、P) 、特称肯定判断(有的 S 是 P) 、特称否定判断(有的 S 不是 P) 。 四、同素材四、同素材的性质判断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之间的真假关系关系 36. 同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如图: 五、五、性质判性质判断主、谓项断主、谓项的周延性的周延性 37.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 A、E、I、O 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下表: 对称对称 38. 关系判断有各种性质,其中最重要的对称性和传递性。 39. 对称:关系的对称性分为对称、禁对称和非对称。 40. 对称关系:是指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 a 和 b,如果 R(a,b)成立,则 R(b,a)一定成立,那么关系 R 是对称的。 41.
10、禁对称关系:是指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 a 和 b,如果 R(a,b)成立,则 R(b,a)一定不成立,那么关系 R 是禁对称的。 42. 非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 a 和 b, 如果 R(a,b)成立,但 R(b,a)不成立,那么关系 R 是非对称的。 传递传递 43. 传递:关系的传递性分为传递、禁传递、非传递。 第四章第四章 复合判断复合判断 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 内容内容 什么是联言什么是联言判断判断 44. 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 并且 q,写作 pq,其中 p、q 称为联言支,并且表示联结词,并且用符号表示,读作合取。 4 / 11 联言判断真联言判断真假的确定假的
11、确定 45. 联言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 “pq”的真值特征:只有 p、q 都真时, “pq”才真,其余均假。真值表如下: 相容选言判相容选言判断断 46. 相容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并且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 47. 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 或者 q,写作 pq,其中 p、q 称为选言支,或者表示联结词,或者用符号 V 表示,读作析取。 48. 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 “pq”的真值特征:只有 p、q 都假时, “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不相容选言不相容选言判断判断 49.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要么 P,要么 q,写作 p q,读作 p 不
12、相容析取 q。 50.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 “p q”的真值特征:只有 p、q 的值不同时, “p q”才真,其余均假。真值表如下: 充分条件假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言判断 51.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52.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 p,那么 q,写作 pq,其中 p、q 分别称为前件和后件,如果、那么表示联结词,读作蕴涵。 53.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 “pq”的真值特征:只有 p 真、q 假时, “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必要条件假必要条件假54.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
13、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5 / 11 言判断言判断 55.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 p,才 q,写作 pq,其中 p、q 分别称为前件和后件,只有、才表示联结词,读作逆蕴涵。 56.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 “pq”的真值特征:只有 p 假、q 真时, “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充分必要条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件假言判断 57.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58.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 当且仅当 q,写作 pq,其中 p、q 分别称为前件和后件,当且仅当表示联结词, 读作等值。 59. 充分条件假言
14、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 “pq”的真值特征:只有 p、q 值相等时, “pq”才真,其余均假。 简单判断的简单判断的负判断负判断 60. 负判断含义:负判断就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又叫判断的否定。负判断是一种复合判断,它不同于我们在简单判断中讲到的性质判断的否定判断。 61. 负判断的逻辑形式:并非 P,写作 P,其中 P 是支判断,并非表示联结词,并非用符号表示,读作“非” 。 62. 负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 P 与 P 的真值相反。 复合判断的复合判断的负判断负判断 63. (pq)等值于(p)(q) ; 64. (pq)等值于(p)(q) ; 65. (pq)等值于(pq)(pq)
15、 ; 66. (pq)等值于 pq; 67. (pq)等值于pq; 68. (pq)等值于(pq)(pq) 。 模态判断之模态判断之间的真假关间的真假关系系 69. 模态判断的真假关系如图所示: 第五章第五章 逻辑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 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 内容内容 概念要明确概念要明确 70. 就概念而言,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某一对象的属性要有明确的反映,即在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具有确定性。 6 / 11 混淆概念混淆概念 71. 混淆概念: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来使用。 偷换概念偷换概念 72. 偷换概念:有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
16、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来使用。 转移论题转移论题 73. 转移论题: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一个论题转换为与之不同的另一个论题。 矛盾律的内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容和要求 74. 矛盾律的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律用公式表示:A 不是非 A,或(PP) 。 75. 矛盾律的要求:概念要相容,判断要一致。 判断要一致判断要一致 76. 矛盾律要求在同意思维过程中,不能既断定某对象是什么,又断定它不是什么。 77. 根据矛盾律的要求,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判断都是真的,其中必定有一个是假的。 违反矛盾律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所犯的逻辑错误错误 78.
17、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自相矛盾。 排中律排中律 79. 排中律的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可以表示: “A 或者非 A” 、 “PP” 。 80. 排中律的要求:概念要清晰,判断要明确。 81. 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模棱两可。 第六章第六章 演绎推理(一)基于词项的推理演绎推理(一)基于词项的推理 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 内容内容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82. 根据思维进程的方向不同,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必然性推必然性推理、或然性理、或然性推理推理 83. 根据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