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

  • 上传人(卖家):青草
  • 文档编号:2500310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9.3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由用户(青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届高三 第二次 联考 语文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化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派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

    2、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

    3、、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

    4、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

    5、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材料二: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

    6、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这正是空

    7、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中意境的创造手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不写之写”艺术手法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借以体现作品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B.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而以机械的方式理

    8、解其中的虚实空白艺术。C. “写”和“不写”影响读者感受:“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若所有细节都交代清楚,作品就显得死板。D.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不写之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不能喧宾夺主;二者应主次分明,相得益彰。B.“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由作者完全掌控的,还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C. 红楼梦通过设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理的情节来制造矛盾

    9、,以此形成空白,引发读者质疑,进而推想缘由,探求真相。D.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等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就肯定无法完全领会作品的意旨。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手法的一项是(3分)A.第十三回,秦可卿的死讯传出来后,身为公爹的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并表示“尽我所有罢了”来料理丧事;而对作为丈夫的贾蓉有何表现却未作交代。B.第三十五回,傅家两个嬷嬷受差遣看望挨打的宝玉时私下谈论他“连一点刚性也没有”,后文只写宝玉与莺儿闲话打络子一事,却不再对嬷嬷作其他描写。C.第四十回,刘姥姥在宴会上逗笑,作者逐一展现了湘云、黛玉、宝玉、贾母、王夫人、薛姨

    10、妈、探春、惜春等人的情态,却没有写宝钗和迎春二人的反应。D.第七十五回,中秋赏月,贾政要求限一“秋”字即景作诗。看了贾兰的诗,贾政“喜不自胜”并“讲与贾母听”;宝玉作完,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4.请简要分析文本中设置的空白在读者感受方面的作用。(4分)5.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写了黛死钗嫁的相关情节,林黛玉咽气之际声声叫着:“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你好”留下了空白,能引发读者对黛玉的心理、性格,以及宝黛爱情的丰富解读,堪称“不写之写”的典范。请结合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在“空白”处补写两条内容,并对其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

    11、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时间怎样地行走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 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 。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地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我们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 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

    12、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放纵地提着灯笼在白雪地上玩个尽兴,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它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经得起

    13、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时间藏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雪雨、潮起潮落。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我们的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行进得那么清脆悦耳,“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手表里的时间总给我们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从这里走出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声色而少了几分气势,这样的时间仿佛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

    14、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玩具里放置着时间,时间就有了几分游戏的成分;至于计算机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时间还会变戏法,它能让一个活

    15、生生的人在瞬间消失在他们曾为之辛勤劳作着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这样,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再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侯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增添的新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又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只要我们在行走,

    16、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是一对情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文本二: 当我读完迟子建散文时,那种温馨、恬静,放射出穿透时空的光辉,带着精神的圣洁照亮了我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立体、丰厚、富有生命实感的审美品格。无论小说还是散文,她的创作都执着于一个主题诗意和温情。作家一次次带着初生牛犊的勇气,用她那只充满灵性的笔拨开阴霾,在生活的边界和存在的缝隙中,捕捉着温情而诗意的光亮。迟子建散文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面对命运不屈的顽强,她带着一种温暖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在光明与黑暗的无间之隙寻找灵魂的安居之所。她的散文大气豁达,在柔肠中透出坚硬的质感,以文学的方式将个人的

    17、经验融化到大千世界中,让我们在光明和温暖中获得了对“美”的重新理解和认识,从而呈现出“独有的美的特质”。 选自梁海诗意与温情读6.下列有关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A.文本一概述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依次写了时间在钟表中、生活中、生命中行走,让读者,尤其是身为高三学生的各位同学深有感触。B.文本一写到白发“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这让作者发现了时间的足迹,感受到时光流逝、岁月凋零。C.文本一写作者到了上课时间还要磨蹭一会儿再进教室,又写随着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时间越显匆匆,表达了因浪费时间而产生的一丝遗憾。D.文本二准确评价了迟子建的散文,其中的“诗意与

    18、温情”在文本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鼓舞人心的力量帮助读者找到灵魂的安居之所。7.下列名句最能体现文本一对时间的认识的是(3分)A.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挖掘深沟浅槽。莎士比亚B.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时间。库尔茨C.时间像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还,毫不留恋。塞万提斯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8.文本一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4分)9.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中“独有的美的特质”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尚书虞书皋陶谟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呈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

    20、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勅我五典五惇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禹曰:“俞!乃言厎可绩。”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文本二: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

    21、,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趾、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节选自史记五帝本纪【注释】叙,同“序”。时,通“是”。绌,通“黜”。北,同“背”。

    22、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B. 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C. 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D. 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

    23、代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典,就是“三纲五常”中的“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B.谟,意为谋划。谟是尚书六种文体(典、谟、训、制、誓、命)之一。C.三年丧,是臣为君的三年丧期,对臣的服饰、言语、饮食等方面要求严格。D.大理,是古代官名,主管天下刑罚狱讼,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2.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皋陶和禹考察古时的立治之道。皋陶指出,真诚地遵行先贤的德行,就能使谋略美善,群臣也齐心协力。禹对皋陶的观点表示认可。B.皋陶认为,每日能表现出三德,日夜恭敬努力,卿大夫就能保持封地;每天能

    24、庄严地实践六德,用以辅助政事,诸侯就能保持邦国。C.皋陶“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 “迩可远,在兹” “庶明励翼”等语,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一对应。D.舜知人善任,安抚四海。在他的治理下,天下政治清明。禹创制九招歌颂舜的功德,招来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 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2)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14.文本一中皋陶提出了三条基本方针。试概括之,并据文本二举例。(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诗经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

    25、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注释】这首诗是“周颂”的第一篇,写的是周人祭祀周文王的场景。於穆,犹“穆穆”。雝,同“雍”。骏,通“逡”。不,通“丕”;承,通“烝”。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颂,是宗庙的乐歌。这首诗表现了周人对周文王的敬畏之情。B.只有秉承文王的功德,才能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从而巩固统治。C.第五句意指祭祀祖先要诚心诚意,才能报答文王的在天之灵。D.祭祀宗庙和祖先不仅是形式,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诫后人。16. 孔子曾说:“清庙,王德也,至矣!敬宗庙之礼,以为其本;秉文之德,以为其蘖。” (节选自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你对他的比喻有什么理解?请结合诗

    26、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 ”表达了羁旅中无奈、孤独的心情。(2)赤壁赋中苏轼用“, ”剪影式地再现了曹操自信豪迈、文武双全的风姿。(3)“潇湘”是湖南的简称,也常常出现在中国古诗文中,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雅鲁藏布江自西南向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就在这114公里的雅江两岸,产生了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15个县级非遗项目,有32位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犹如拉孜人的灵魂与,花开遍野、枝繁叶

    27、茂。这里不仅有拉孜折嘎、吉如谐钦、拉孜堆谐等11个拉孜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和音乐,还有藏刀、六弦琴、唐卡等传统技艺。这一切,无不体现着拉孜县非遗文化的厚重 。近年来,拉孜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新要求,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拉孜县柳乡孜龙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次旦旺加年岁已高,其儿子尼玛旺拉接过了父亲的衣钵,继续进行锻制孜龙藏刀的事业。作为孜龙藏刀第七代传人,尼玛旺拉感到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尼玛旺拉现在正和父亲一起 合适的学徒人选,“学习藏刀的人,最重要的是品行 ,有耐心。”次旦旺加说。让非遗项目“走出去”,进入校园、社区、农村,“飞入寻常百

    28、姓家”。在拉孜镇中心小学,赤列加措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课间跳着堆谐。作为学校“非遗进校园”活动负责人,赤列加措告诉记者,县里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后,堆谐作为学校特色教育之一被引入课堂,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根脉 底蕴 物色 端正B.根脉 气韵 访求 正直C.血脉 底蕴 访求 端正D. 血脉 气韵 物色 正直19.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B.孩子们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

    29、,成为非遗文化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承者。C.孩子们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承者。D.孩子们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爱好者、传承者。20.请为文段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要求对仗工整且能涵盖文段主要内容。(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

    30、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再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

    31、次飞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一个正确的认识,( ),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这样多次的重复B.往往需要经过由精神到物质,由物质到精神,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C.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这样多次的重复D.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32、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 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从挑战方面看,这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而且,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材料二 芬兰赫尔辛基的涅米宁听说养老院的老人缺少陪伴,便利用空闲时间用小车带老人外出兜风。多年不爱说话的老人开始分享自己

    33、和这个地方的故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变得不那么烦躁;盲人告诉他,他们闻到花香,听到鸟语,感到微风吹进他们的耳朵。于是,他也听到了许多人生故事,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城市,似乎与老人形成了某种神秘的联系。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D (A.逻辑混乱;B.“机械的方式”于文无据;C.“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错)2.B (“理解能力”错)3.B 4可以设置种种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34、使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每点2分)5示例一:“宝玉,宝玉,你好狠心!”“狠心”二字,可以将黛玉在获悉宝玉与宝钗的婚约之后万念俱灰、伤心欲绝的怨恨之情尽情传达。示例二:“宝玉,宝玉,你好苦命!”“苦命”二字,既写宝玉,又写自己,五味杂陈,融为一团,“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助之感自然流露。示例三:“宝玉,宝玉,你好好保重!”黛玉寄人篱下,孤苦无依,含蓄内敛,对宝玉一往情深,但在弥留之际却只能留下斩不断的丝丝牵挂,一声“保重”,万般不舍,可见一斑。(每条3分,能答出其中任意两条即可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6.C (C.“遗憾”于文无据)7.B (由主旨推得B

    35、正确)8.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时光飞逝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每点1分)9.所用的表现手法具有“美质”。作者将时间人格化,“行走”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又把鱼尾纹比作眼角绽放的花朵,形象贴切。所思所感具有“美质”。作者认为时间并不是无情地抛弃我们,而是我们的情侣,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我们应该热爱、珍惜时间,让生命在时间里充满意义,绽放光彩。语言风格具有“美质”。文章语言灵动,晶莹明亮,有一种温暖的鼓舞人心的诗意和温情。(每点2分,3点6分)10.B11.B (B.尚书六种文体分别是:典、谟、训、诰、誓、命)12.

    36、C (C.“迩可远,在兹”对应平天下;“庶明励翼”对应治国)13.(1)能识别人才算明智,才能用人得当;能安定民心才是仁爱,百姓才会归服。(“官”“惠”“怀”各一分;大意一分)(2) 上天听取意见,观察问题,要依附于百姓的视听;上天明察可畏,要由百姓扬善惩恶的行为决定。(“聪”“(聪)明”“畏”各一分;大意一分)14.修身。举例:舜居妫汭,内行弥谨。知人。举例: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安民。举例:方五千里,至于荒服。(每条一分,概括和举例都对才能给分;意思相近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5.B (B.条件和结论颠倒)16.孔子指出:祭祀祖先的礼仪是根本;秉承文王的功德是枝叶。“於穆清庙,肃雝显相”“骏奔走在庙”都是“敬宗庙之礼”:恭敬肃穆,感念先人的伟业。“秉文之德”,就是要“济济多士”“无射于人”:培养人才,毫不懈怠地继承先人的功德。(1点2分,3点6分)17.(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示例一: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示例二: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18.A 19.C20.示例:雅江(1分)河畔歌声(歌舞)(1分)美,拉孜(1分)非遗(1分)魅力足句式1分21.D22.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而(但)在社会斗争中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23.参考2021年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0031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