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含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 文档编号:2500062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898.6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含答案.pdf》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山东省 德州市 下学 期二模 历史 答案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数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 8 页)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 8 页)2 20 02 22 2 届届高高三三联联合合质质量量测测评评历历史史试试卷卷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 1、答答题题前前,先先将将自自己己的的姓姓名名、考考号号填填写写在在试试卷卷和和答答题题卡卡上上,并并将将准准考考证证号号条条形形码码粘粘贴贴在在答答题题卡卡上上的的指指定定位位置置。2 2、回回答答选选择择题题时时,选选出出每每小小题题答答案案后后,用用 2 2B B 铅铅笔笔把把答答题题卡卡上上对对应应题题目目的的答答案案标标号号涂涂黑黑;回回答答非非选选择择题题时时,用用签签字字笔笔写写在在答答题题卡卡上上对对应应的的答答题题

    2、区区域域。写写在在草草稿稿纸纸和和答答题题卡卡上上的的非非答答题题区区域域均均无无效效。3 3、考考试试结结束束后后,请请将将答答题题卡卡按按顺顺序序上上交交。第第卷卷( 4 45 5 分分)一一、选选择择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1 15 5 个个小小题题,每每题题 3 3 分分,共共计计 4 45 5 分分. .把把正正确确的的答答案案涂涂在在答答题题卡卡上上. .1 .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部分人物的活动事迹,据表可知()人物国别活动事迹子夏晋国人孔子弟子,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李悝魏国人子夏弟子,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乐羊宋国人魏国国相的门客,后成为魏国名将吴起卫国人弃儒学兵,指挥魏军屡

    3、次败秦,被视为兵家代表人物A .社会主流思想变化迅速B .儒学成为各家思想来源C .百家争鸣中有共通之处D .魏国注重招揽各方人才2 .在四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中有很多是有关酒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四川彭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砖酒肆(如下图),图中有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作为一项史证,画像砖酒肆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A .商业突破了严格的时空限制B .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C .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了松动D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市场繁荣3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权。据统计唐代公主再嫁者达二十三人,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素宗女

    4、一,三嫁者四人。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改嫁是可耻的不道德的行为,民间妇女改嫁之事也很常见。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至唐代()A .社会开始产生对女性的束缚与偏见B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婚姻观念C .儒学节烈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 .封建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4 .邝埜(ye),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埜(ye)奉命往南京察访阻滞钞法者,众谓将起大狱,埜(ye)仅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已通矣。”邝埜(ye)的做法旨在()A .刑政清简,维护货币金融流通稳定B .推动赋税制度的改革C .宽刑省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

    5、展5 .分析下面两幅图表,图中数据反映的现象导致了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年份1840184318441845货值524198145618023036192394827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万镑)年份184318451853出口量17871322062894A .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B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C .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D .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 .1908 年,清政府进行资政院和咨议局选举,首开部分社会成员通过选举机构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渠道。武昌起义前,国内公开出现的现代性党会团体共有 668 个,此外尚有

    6、秘密的党会团体 100 多个。到 1913 年底,国内新兴的公开党会团体 682 个,但是中国从未真正形成代议民主制度。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A .中国没有实行直接民权B .代议制民主的社会基础发展不充分C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D .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7歌曲和地图都能够反映特定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图是一幅近代某一场战争的示意图,下列歌词能反映这场战争的是()高三历史试题第3页(共 8 页)高三历史试题第4页(共 8 页)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C“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

    7、”D“我背上了子弹带,勇敢向前方,我挎上了手榴弹,要消灭那蒋匪帮。”8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大量派遣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先后有近 4 万名中国公民赴苏学习,使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科技队伍,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这些政策()A全面贯彻了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B有利于独立自主地发展科学技术C着眼于纠正苏联工业化模式弊端D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9 .下图为 1972 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据此可以推知()(注:选取部分年份;数值保留 1 位小数;单位:亿美元)年份197219741976197819801985199120012011进口28.676.265.81

    8、08.9200.2422.5637.92435.517434.6出口34.469.568.597.5181.2273.5718.4266118986进出口63.0145.7134.3206.4381.4696.01357.35096.536420.6A. 国内外形势变化影响对外贸易B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助推对外贸易发展D我国贸易市场日趋多元化10 .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A . 契约理

    9、念的萌发B世俗权力的加强C.“民族情感”的缺乏D新生产方式的孕育11 .“有一种强大的光在全世界散播开来,特别是在英国和荷兰这两个自由国度文学与知识必将空前地大步前进”;他们大多持世界主义的观念,他们谈论的只是全人类;他们都怀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大多把英国视为理想政府的典范。上述思想和现象产生于()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新航路开辟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12 .右图是 1871 年的漫画一颗奇怪的行星。画中一轮覆盖整个地平线的巨日下面写着“3 月 18 日”,法夫尔和梯也尔(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该漫画反映了()A巴黎公社胜

    10、利的必然性B作者对新兴力量的认可C巴黎公社践行“主权在民”原则D巴黎公社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13 .以下三幅图片中的信息反映了一战后()图一:中国国民大革命图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图三:苏加诺宣布印尼独立A反对殖民侵略成为亚洲各国共同诉求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C新兴力量成为革命的领导者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14 .1948 年,美国在巴黎专门成立展览部,先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巡展,以解释美国的“和平目的”和生活方式,宣扬“美国市民生活中享受的无阶级性、繁荣和权益”,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的这一做法()A . 拓宽了冷战的领域B是马歇尔计

    11、划的延续高三历史试题第5页(共 8 页)高三历史试题第6页(共 8 页)C强化了对欧洲的控制D缓和了美苏间的紧张局势15 .下表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世界经济发展得益于新的经济秩序的确立B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C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D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框架构建第第卷卷( 5 55 5 分分)二二 解解答答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4 4 个个小小题题,共共计计 5 55 5 分分. .把把答答案案填填在在答答题题卡卡的的相相应应位位置置. .16.(14 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材料一: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

    12、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过秦论中篇材料二:图:西晋内迁各族示意图材料三:随着顺治帝在北京登基,他正式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而后清政府迅速接管了明朝疆城并继承了其统治秩序,实现了“大清”即是“中国”的角色转变。康熙帝重视落实各项文化工程官方着手编修史籍。其中的大清一统志(以下简称一统志)为确立国家疆域界线,构建国家的疆域一统观,甚至为消解“华夷之辩”起到

    13、了重要作用。而且一统志专设“外藩蒙古统部”,将边疆地域纳入“大一统”疆域范围,从观念世界中构建了新的疆域版图,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乾隆中期,清代疆域达到极盛,续修一统志昭示了疆域“一统无外之盛”,继续塑造了中国疆域广阔的空间观念摘编自李金飞清代疆域“大一统”观念的变革以为中心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以秦汉、魏晋、明清朝代为例,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1905 年在清末的各年份中看似平常,但实际却是充满躁动与梦想的一个年份。历史事件经过影响日俄战争日俄以中国东北为战场,清政府宣布“局

    14、外中立”,俄国战败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排满革命”呼声渐起,君主立宪思想风行废除科举制清廷发布谕令“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即停止”推动新式教育发展和大批学生留学,新式知识分子数量激增与分化,使清政府在思想文化上的控制力削弱邹容之死由于大力宣扬反清爱国的革命思想,邹容遭到清政府的逮捕而被迫害致死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使革命思想传播更广,使更多的人走上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孙中山与严复会晤交谈的中心内容为如何改造中国,严力主改良,孙主张革命严与孙的分歧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分道扬镳,更多的人转向革命派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围绕 1905 年的相关史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15、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基本特征表现一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体,跨国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成为了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表现二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发展表现三国际投资迅速增加,范围遍及全球,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高三历史试题第7页(共 8 页)高三历史试题第8页(共 8 页)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三线建设是中国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严峻的国际局势下,基于战备需要而对全国工业布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调整。1964 年,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

    16、、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400 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建起了 1100 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深刻改变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格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三线建设集中分布的区域,并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三线建设的看法(要求: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看法体现唯物史观,史论结合)19 .围绕“英国工业革命”这一探究主题,某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 分)材料一材料二:1713 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独占西属美洲殖民地黑奴的贩卖权,

    17、从法国手中夺得北美阿卡狄亚、纽芬兰、哈得逊湾一带地方。18 世纪中期,英国夺得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夺得了西班牙的佛罗里达。18 世纪 80 年代,英国又宣布澳大利亚为其殖民地。摘编自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三:没有一个曼彻斯特(注:英国城市)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19 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材料四: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如每织 1 尺布,平均需要 14 道工序。分工的发展使得生产工具日益专门化,如英国伯明翰的五金工场,可以生产 500 多种不同形状的锤,以满足各种特殊

    18、操作工序之需。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五:地理上的得天独厚以及一个有知识的工人贵族阶级、一个不太有知识的高原人和爱尔兰人的广大基层、和低劣的、不太清洁的居住条件的传统汇合在一起,已使格拉斯哥区域随着新经济力量的解放和扩大其作用而一变再变,已使新工业文明的最好和最坏产物在那里继续争荣并茂成为势所必然。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1)材料一这种史料对研究该主题是必须的吗?请说明理由?(4 分)(2)请具体说明材料二、三、四分别从哪些角度对该主题进行了研究?(7 分)(3)如何理解材料五中“新工业文明的最好和最坏产物争荣并茂”这句话(6 分)12 20 02 22 2 届届高高三三联联合合质质量量测测

    19、评评历历史史试试卷卷答答案案1.D【解析】从表格中的材料可以看出尽管战国时期部分人物的国别不同,但其活动事迹主要时围绕魏国展开,所以选 D;材料表明是战国时期,属于百家争鸣的年代,故排除 A;B 项说法绝对;C 项找共同点,材料有重视儒学,也有重视法家思想,故排除2.D【解析】材料中体现图中有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信息,是汉朝时期的市场较为繁荣的表现,这主要和生产力发展有关,D 项正确;宋朝的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排除 A 项;中国古代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3.C【解析】根

    20、据“据学者统计,唐代公主改嫁者甚多,民间改嫁之事很常见,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改嫁是可耻的不道德的行为”可以看出,当时女性改嫁现象较为普遍,反映出儒家的节烈思想影响有限,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C 项正确;当时对女性已经有思想行为上的约束了,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商品经济的影响,排除 B 项;D 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D 项。故选 C 项。4.A【解析】根据材料“野奉命往南京察访阻滞钞法者,众谓将起大狱,野仅执一二市豪归”可归纳出通过刑政清简(或宽刑省法) ,目的是为了维护货币金融流通稳定,故选 A5 .B【解析】 从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和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都在增多的这两个表格

    21、可以看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问的是这种现象导致了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 B。A.C 这三个选项的程度词都难以体现这一时期的现状,故排除。D 项是材料的表象,故排除。6 .B【解析】根据材料“20 世纪初中国党会团体众多,但是中国从未真正形成代议民主制度”及所学知识可得,中国的代议制与西方的代议制有明显的不同,西方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情况下,资产阶级追求政治权力实行代议制。但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代议制民主的社会基础发展不充分,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直接民主的问题,排除 A 项;材料并不时强调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导致革命失败

    22、的情况,排除 C 项;材料强调分析中国本身情况,并不是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7 .B【解析】根据图片内容“根据地、人民军队进军路线”等信息及图片指示路线可知,材料图片反映的是人民军队向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进发,与这图相符的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到敌人后方去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所以 B 项歌词符合题意,故选 B;A 项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C 项反映的是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D 项反映的是解放战争,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B。8 .B【解析】材料指出:中国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大量派遣人员出国学习考察,这有利于独立自主地发展科学技术,B

    23、正确。A 项全面贯彻表述不当。材料没有涉及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谈不上纠正,排除 C;材料现象与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排除 D9 .A【解析】从 1972-1978 年我国对外贸易曲折发展,1978 年后对外贸易快速增加,和不同时期国内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A 正确;B 项是材料的表面现象,与问题不符,排除。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于 21 世纪初,和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 C;材料无法得出贸易市场多元化,排除 D10 .C【解析】材料“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表明欧洲封建社会中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C 正确;A 项萌发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体现世俗权力相对

    24、弱小,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的生产方式,排除 D。11 .D【解析】从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人们相信进步、具有世界主义观念、强调怀疑批判精神、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这与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主张吻合,D 正确;A、B、C 均与材料思想主张不符。排除12 .B【解析】从材料可知, 1871 年 3 月 18 日无产阶级建立巴黎公社,犹如地平线升起的巨日使得旧的政府领导人目瞪口呆, 表明漫画作者见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对新兴力量建立政权的歌颂与肯定,B 正确。A 巴黎公社最后失败了,A 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主权在民” ,排除 C;巴黎公社时期,资本主义还在上升期,资本主义发展是历史趋势和潮流,排除

    25、D13 .B【解析】材料表明,一战后亚洲各国革命既有反对殖民统治的革命,也有反封建的斗争,体现了民族民主革命出现高涨,B 正确;A 项亚洲各国共同诉求表述有误,排除;并非所有国家都由新兴力量领导革命,排除 C;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是二战后,排除 D14 .A【解析】由材料可知,美国在巴黎先后举办了“和平之车” “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巡展,其意在宣扬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影响西欧并与苏联展开文化冷战,故 C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为经济援助西欧,对抗苏联,且与题干都是同一时间,故 B 排除;材料体现对西欧2的影响,不是对整个欧洲的控制,故 C 排除;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

    26、5 .B【解析】材料表明,冷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依存度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程度更加深入,B 正确;冷战结束直到今天,新的经济秩序没有完全确立,A 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政治一体化,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多边贸易框架,排除 D16 .示例:自秦汉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以来,统一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各民族都为实现并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 221 年, 秦王赢政采取远交近攻策略, 完成了统一大业, 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两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汉武帝北击匈奴

    27、,设河西四郡;张骞通西域,形成“丝绸之路” ;设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4 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虽陷于分裂局面,中央王朝更迭频繁,但边境各族与中原王朝之间,仍保持着牢固的政治、经济联系。五族内迁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以后隋、唐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4 分)隋代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强盛的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巩固。明朝时,政府修长城,戚继光和俞大猷领导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政府还击沙俄侵略并与之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回部贵族叛乱,在西南推行改土归

    28、流,实行驻藏大臣制度等,稳定了对边疆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既出现过大一统的全国性王朝,也出现过地方割据的分裂政权。两者交替反复,贯串着整个历史时期。但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统一始终成为历史的主流。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亲密团结,共同进步,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 分)17 .示例论题:1905 年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2 分)闸述:1905 年主要战场位于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结束,清政府在战争过程中宣布“局外中立” ,使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朽,一些对清政府寄予幻想的立宪派

    29、也转向革命阵营,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1905 年,邹容的去世使革命军一书为更多人所知,其反清革命思想, 警醒了国民, 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大大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 年,孙中山对革命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全面阐发了三民主义思想,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科学的革命纲领。(8 分,正确阐释两组史实即可)综上所述,1905 年,清政府的腐朽日益暴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走向成熟,民主革命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必由之路。(2 分)18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线建设集中分布的区域主要是西南地区。 (2 分)从背景:国际关系日益紧张,中美关系依然紧张,美

    30、国继续在国际上围堵中国,从印度、越南、台湾、日韩方向威胁我国。中苏关系恶化,从意识形态斗争,发展到军事对峙,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形成对我国的最大威胁。经过十几年建设,我国经济重心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国家经济布局不平衡,在紧张的国际环境中面临极大安全问题。 (4 分,3 选 2 即可)从目的:为加强国防,增强战略纵深,有效应对美苏军事威胁。为改善工业、教育人才、国民经济结构布局,加快我国经济科学合理建设。 (2 分)从建设内容:主要是工矿军事工业,铁路公路交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从影响: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

    31、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 (4 分)19 .(1)是必须的(1 分) 。材料一属于一手史料,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1 分)可以直接研究工业革命的成就以及工业革命对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影响。 (2 分)(2)材料二、四从工业革命背景角度进行研究, (2 分)材料二反映了 18 世纪英国殖民扩张的情况,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材料四反映了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分工和流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积累(3 分) 。材料三从工业革命影响角度进行研究,反映了伴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工人进入工厂做工时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工作纪律。 (2 分)(3)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机器生产成为新文明的表征,它推动生产力飞跃;产业工人队伍成长壮大;城市化进程加速;教育逐步普及,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发展的新方向。与此同时,为追求利润,工厂主血腥剥削雇佣工人,造成贫富悬殊、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工业文明飞速发展之际,由于缺乏对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意识,导致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综上可见, 在工业革命中, 一面是技术智慧的光明, 另一面是人际伦理与环境意识的暗黑, 确实是 “最好和最坏产物争荣并茂” 。 (回答时注意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 4 分,消极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含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00062.html
    四川三人行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