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5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5第五章: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5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建设 工程施工 环境保护 节约能源 文物保护 法律制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章: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章: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5分11第一节第一节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P167)一、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一、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二、废气、废水污染防治二、废气、废水污染防治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四、法律责任四、法律责任2一、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一、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1.施工现场坏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施工现场坏境噪声污染的防治(一)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一)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定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为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
2、间为 70dB(A),夜间为),夜间为 55dB(A)。夜间噪声最)。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幅度不得高于大声级超过限值幅度不得高于 15dB(A)。)。【注意】夜间,是指晚【注意】夜间,是指晚 22 点至早点至早 6 点之间的点之间的期间。期间。3答案:C 答案解析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为 70dB(A),夜间为 55dB(A)。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幅度不得高于 15dB(A)。参见教材 P167。 【单选题】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的规定,昼间噪声限值是( )。A.85B.75C.70D.654(二)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须申报的规定
3、P168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15 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项目情况。 公布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的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设备名录。环境保护行政主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部门5【例题单选题】在城市市区范围内,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 )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A.10B.15C.20D.30答案答案B答案解析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答案解析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
4、单位在工程开工前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 15 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项目情况。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项目情况。参见教材参见教材 P168。6(三)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施工作业的规定(三)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施工作业的规定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
5、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以上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以上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告附近居民。 【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是指医疗区、,是指医疗区、 文教科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四)政府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的规定(四)政府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的规定7【单选题】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因特殊原因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
6、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但以下夜间施工无需取得证明的是( )。A.配合建设单位 24 小时联动试车 B.为避免冬期施工进行抢工 C.自来水管道爆裂进行抢修 D.全运会项目开幕时间临近必须抢工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城市市区噪声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答案解析在城市市区噪声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 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
7、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同时必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同时必须公告附近居民。抢修、抢险作业不需要提供证明。参见教材须公告附近居民。抢修、抢险作业不需要提供证明。参见教材 P168。8【多选题】某施工单位在某学校教学楼扩建项目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进度,拟在夜间进行连续施工作业,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必须满足以下( )条件,方可进行。答案答案 BDA.取得建设单位同意B.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证明C.征得附近居民的同意D.公告附近居民E.征得城管部门同意92、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制制 度度内内 容容 环境影响报告制度环境影响报告
8、制度建设单位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环境保护行建设单位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项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验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制度收制度项目的投入生产或使用之前,噪声防治设施必须项目的投入生产或使用之前,噪声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9、部门验收门验收10【例题单选题】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由( )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A.建设单位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施工单位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A答案解析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建设单位提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参见教材 P168。113.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辆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警报器。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警报器。 4、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企事业单位的规定
10、、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企事业单位的规定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保持防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12【例题单选题】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在拆除或(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时,必须事先经过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A.维修 B.检测 C.闲置 D.使用答案C答案解析产生环境噪声污
11、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参见教材 P170。13二、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二、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P170)1.大气污染的防治(一)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的,可采取措施封闭严密,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1.5 米,不扩散到场区外;(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0.5 米;(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
12、无扬尘要求,可采取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封闭等措施;(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和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6)在场界四周隔挡高度位置测得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 0.08 毫克/立方米。【注】大气污染重要是防止扬尘污染。 14【多选题】为了有效地防治扬尘大气污染,施工现场采取比较得当的措施包括( )。A.运送土方车辆密闭严密 B.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 C.堆放的土方洒水、覆盖 D.建筑垃圾分类堆放 E.地面硬化处理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D 与扬尘无直接关系。参见教材 P171。15【单选题】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
13、不扩散到厂区外。A.1m B.2m C.1.5m D.0.5m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目测扬尘小于 0.5 米,土方作业,小于 1.5 米。 见教材 P171。16(二)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的防治(二)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的防治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保部门验收,达不到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保部门验收,达不到规定的,不得投规定的,不得投 入生产或者使用。入生产或者使用。172、水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 P172(一)施工现场水污染的防治(一)施工现场水污染的防治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向水体
14、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弃物。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在风景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在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当基坑开挖
15、抽水量大于 50 万立方米时,应进行地下万立方米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水回灌。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18【单选题】下列各项,水污染防治法未作禁止规定的是( )。A.向水体排放热水B.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 C.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物 D.向水体排放和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答案A答案解析向水体排放热水并没有做禁止规定。 参见教材 P173。19(二)建设项目水污染的防治(二)建设项目水污染的防治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
16、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物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
17、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量。20【单选题】根据水污染防治法,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 )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 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参见教材 P173。21(三)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
18、性事件的规定(三)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的规定 发生事故后,启动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发生事故后,启动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环境保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护部门报告。22三、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三、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P174) 1.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一)一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转移废物出省域的,应向移出的地省级环保部门申请,移出地的省级环保部门应当经接受地的省级环境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移出。23【2012年 下单】位于甲省的某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欲移至乙省某地填埋,途经丙省,下列
19、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甲省环保部门申请,经甲省环保部门同意 B.向乙省环保部门申请,经甲省环保部门同意 C.向乙省环保部门申请,经丙省环保部门同意 D.向甲省环保部门申请,经乙省环保部门同意 答案D答案解析转移废物出省域的,应向移出的地省级环保部门申请,移出地的省级环保 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的省级环境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移出。参见教材 P17524(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 P1751.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2.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
20、,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危险废物排污费用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费。危险废物排污费用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治。3.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4.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方可使用。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方可使用。5.相关单位应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相关单位应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环保部门备案。并向环保部
21、门备案。25【单选题】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对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做了有关规定,下列选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禁止境外废物进境倾倒、堆放 B.禁止将危险物与旅客用同一运输工具运载 C.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类废液 D.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 C 属于水污染防治的内容。参见教材 P175。26(三)施工现场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回收再利用(三)施工现场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回收再利用1.每万平方米建筑垃圾不宜超过每万平方米建筑垃圾不宜超过 400 吨;吨;2.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 30%;3.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
22、收率大于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 40%;4.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力争再利用率大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力争再利用率大于 50%。27【单选题】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 利用率大于( )。A.30% B.40% C.50% D.60%答案C答案解析施工现场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 率达到 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 40%,对于碎石、土石方类 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 50%。参见 教材 P175。28二、建筑项目固体
23、废物污环境的防治二、建筑项目固体废物污环境的防治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需要配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9【单选题】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A.立项 B.审批 C.设计 D.施工 E.投产使用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参见教材 P176。30【例题单选题】某建筑公
24、司实施了以下行为,其中符合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规范的是( )。A.将建筑垃圾倾倒在季节性干涸的河道里 B.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混合开采 C.冬季工地上工人燃烧沥青、油毡取暖 D.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必须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可以参见教材 P176。31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节约能源制度施工节约能源制度(P180)一、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规定二、施工节能技术进步和激励措施三、法律责任32一、施工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规定一、施工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规定 1.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一般规定 P180(一)节能的产业政策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
25、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33(二)用能单位的法定义务(二)用能单位的法定义务1.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2.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3.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4.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注】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注】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34【单选题】根据节约能源法的规定,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