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城市-第二课时-城市化-.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492287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格式:PPTX
  • 页数:33
  • 大小:4.6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城市-第二课时-城市化-.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高考 地理 一轮 专题 复习 课件 城市 第二 课时 城市化
    资源描述:

    1、主讲教师:1.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2.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考 纲:知识梳理: 近年高考新课标卷中城市类考题的分布情况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等级体系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4年大纲卷,6;2016年新课标卷,5、6;2017年新课标卷,6;2019年新课标卷,1-3;2020年新课标卷,4-6;2016年新课标卷,4;2017年新课标卷,4、5;2019年新课标卷,36(1);2020年新课标卷,36(3)(4);2016年新课标卷,4-6;2018年新课标卷,4-5;2018年

    2、新课标卷,3-4;2014年新课标卷,1-2;2015年新课标卷,1;高考城市类考题主要考查方向p 城市空间结构p 城市等级体系p 城市化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影响第 2 讲考点梳理:卷 名题 号分值设 问考 向2018年卷4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城市化推拉理论54该直辖市是城市化进程空间差异2018年卷34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与产业活动4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54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3、2016年卷4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城市化推拉力因素54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城市化进程64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城市化发展方向近五年全国15套高考试卷中,有关“城市化”的考点涉及了8个选择题和主观题的3个问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今后高考可能会以城市发展的热点事件为切入点,以区域图、统计图等为载体,要求考生探讨与城市发展有关的新鲜事物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等。考查方式为选择题型,难度中等。城市化概述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进程差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概念标志意义时间差异

    4、地区差异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城市化知识体系动力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比重)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概述3.城市化发展推拉力因素一、城市化的概述4.城市化的意义l 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乡村景观转为城市景观;l 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等;l 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城市化的概述城市人口比重/%时间20406080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5、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530以下,低30一70,较高70以上,高缓慢迅速缓慢,甚至停滞缓慢快继续增大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时间差异)4321城 市 化乡村郊区城市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 城 市 化郊区城市化逆 城 市 化再 城 市 化再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发 达 国 家高度城市化地区( 二 次 城 市 化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人口迁往远郊以及周边的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

    6、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重新实现内迁2.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征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800185019001950200001020304050607080城市人口比重/%发达国家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后期阶段加速阶段初期阶段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减缓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加快60%2019年3.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晚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较小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一般较低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

    7、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1)虚假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南美洲南美洲国家国家“虚假城市化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的状况最为突出(2)滞后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印度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印度尼西亚(3)同步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习题链接习题(2019年全国,1 3)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

    8、城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 3小题。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型中的多数城市A. 海港规模大B. 沿长江分布C. 集聚长江口D. 行政等级较高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 均衡性 B. 边缘性 C. 集中性 D. 对称性3.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 空间位置邻近B. 发展模式相同C. 城市性质相似D. 产业部门接近【解析】考查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特征、分布及变化情况。1.读左图,2016年

    9、协调发展水平型 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型);读右图,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错;结合右图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对。D习题链接习题(2019年全国,1 3)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

    10、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 3小题。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型中的多数城市A. 海港规模大B. 沿长江分布C. 集聚长江口D. 行政等级较高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 均衡性 B. 边缘性 C. 集中性 D. 对称性3.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 空间位置邻近B. 发展模式相同C. 城市性质相似D. 产业部门接近【解析】2.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舟山位于上海的东南部,以上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

    11、布分散于长三角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总体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故A、C、D错;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对。B习题链接习题(2019年全国,1 3)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 3小题。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型中的多数城市A. 海港规模大B. 沿长江分布C. 集聚长江口D. 行政等级较高2.

    1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 均衡性 B. 边缘性 C. 集中性 D. 对称性3.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 空间位置邻近B. 发展模式相同C. 城市性质相似D. 产业部门接近【解析】3.读左图,2016年呈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由型变为型)、扬州、嘉兴(由型变为型)、舟山(由型变为型)等;结合右图可知这些城市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邻近上海,与上海距离都较近,A对;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为直辖市),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市级城市,因此职能、城市性质不同,C错;城市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城市经济的发展

    13、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B、D错。A合理过快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化改善环境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绿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改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表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洪涝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干岛效应城市风交通问题住宅问题就业问题社会秩序混乱交通阻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

    14、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棚户区;习题链接【习题】 (2012年天津卷)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1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上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B【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水循环的构成环节a、b、c、d分别表示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使用透水材料铺设地面后,将

    15、直接导致下渗增加,进而使地下径流增加,而地表径流会减少;由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地表土壤层的持水量增大,从长期来看,蒸发量可能会增大。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习题链接【习题】(2015年新课标2卷,1)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D【解析】1.基塘转化为建设用地后,湿地面积缩小,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减

    16、少,大气湿度降低,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表摩擦力比原来变大,所以风速减小。习题链接【习题】(2014年新课标2,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DB【解析】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多,中心城市地价高,当地农民修建“握手楼”用来出租以增加收入。2.因地处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的

    17、周边,说明因中心城市地价高,房价昂贵,人们只得去房租相对较低的周边农村居住。习题链接习题链接 习题习题 (2016年全国卷,4 6)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

    18、城市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A. B. C. D.6.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析解析 4.“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反映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升级,传统工业比重下降,技术导向型企业和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水平和技能。“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反映传统工业正向周边地区转移。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达不到要求,只能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所以选择A。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上

    19、海产业升级,考查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外来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就业岗位变化密切相关,就业岗位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有关。易错点城市人口规模越大,越容易出现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有的同学可能选择C或D。A习题链接 习题习题 (2016年全国卷,4 6)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

    20、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A. B. C. D.6.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析解析 5.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中小城市就业机会增

    21、加。就业机会为什么增加?那是因为它们承接了上海的产业转移。所以选择C。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产业转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人口随着就业机会的转移而迁移。上海正在产业结构升级,传统工业正在向周边转移,所以人口也向周边转移。易错点大城市由于产业和人口过于集中,环境质量下降,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正确。C习题链接 习题习题 (2016年全国卷,4 6)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

    22、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A. B. C. D.6.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析解析 6.上海正在产业升级,资源密集型

    23、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都属于传统产业,它们正在向周边城市转移,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所以选择D。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产业结构调整,考查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只要知道上海产业升级的方向,就可以作对。D习题链接习题(2018年全国,3 4)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

    24、此完成35题。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解析第3题,加工企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由图可知,中心集镇周围乡村较多,结合材料可知,该县农民以务农为主,为兼顾农活,农民一般选择在距离较近的工厂打工,因此中心集镇更易招募周边劳动力。A错:县城为区域的中心,其基础设施更完善。B错:在山区的县城一般是一个县中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中心集镇以当

    25、地优势资源为基础加工出来的产品,应该在县城的销售量会更大。C错:县城是区域经济中心,资金比中心集镇更充裕。第4题,兼顾务工务农的农民,农忙时节在农村忙碌,农闲时节可能到中心集镇打工,因此“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对他们而言最适合。A错: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一般会定居在商业活动频繁的中心集镇或县城,而不在农村居住。B错:留守子女指长期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这些孩子上学时一般固定在学校及附近小范围区域,不可能在农村和中心集镇之间频繁移动。D错:扩大种田规模的农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更适宜在农村定居。DC习题链接【习题】(2015年安徽卷,2526)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

    26、2526题。 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稳中有增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延长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DC【解析】25.该题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A错误;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B错误;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错误;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26.首先

    27、从上题分析或者从图中看出建设用地发生什么的变化,即面积持续增加,带来的影响应从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A错误;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B错误;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表,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D错误。习题链接【习题】(2019年江苏卷,1112)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

    28、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 . 1015千米 B . 1520千米C . 2025千米 D . 2530千米1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地下水位上升 地表气温升高 生物多样性增加 地表径流增多A . B . C . D . 【解析】11.读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读图判断即可。12.读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城

    29、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正确,错误。选C。BC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宅拥挤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城市化问题问题措施严格控

    30、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减轻大城市发展压力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推进郊区城市化缓解城市中心区压力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处理好功能分区的关系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绿化意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eg.北京市四周的大兴、昌平、通州等eg.雄安新区eg.建设生态城市eg.工业区的布局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31、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收,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海绵城市生态城市雨水花园习题链接【习题】(2015年全国卷,1 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

    32、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解析】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故选C。解题思路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其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易错点雨水花园可以提供园林观

    33、赏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但题干强调的是核心功能。C习题链接【习题】(2016年上海卷,111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1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CD【解析】11.海绵城市是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排水。海绵城市利于下渗,提高地下水位,可减缓地面沉降,故选C。12.绿地可以增加下渗,故选D。BC无法做到蓄水放水排除,A选项适宜农业用地排除。祝同学们不断进步!期待下次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城市-第二课时-城市化-.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9228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