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模拟考试(第七届)语文Word版含答案 .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模拟考试(第七届)语文Word版含答案 .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模拟考试第七届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 2022 届高三 下学 调研 模拟考试 第七 Word 答案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七届湖北省高三第七届湖北省高三(4(4 月月) )调研模拟考试调研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2022.4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l.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
2、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 (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持续推出了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以近来备受关注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为例。 只此青绿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跟随一位现代故宫研究员的视角,进入千年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内心世界,以画中主色调“青绿”为视觉线索,深入探查画作形成的篆、绢、颜料、笔、墨等工艺的产生,古往今来的工匠精神与中国式的古典美学交相辉映,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
3、的崇高敬意。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别出心裁,从画作的成型工艺入手,将其演绎为一幅国之工匠的人文画卷。剧中描绘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历代勤勤恳恳的工匠形象,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正是由这些平凡劳动者创造的。舞剧为他们画像,用他们的故事唤醒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将舞台艺术与非遗工艺相结合,为时代背景下的文旅融合赋予更丰富深刻的内涵。 在创作手法上, 只此青绿向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寻根溯源,通过诗性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平衡,引发当今创作者对于戏剧本体的思考。作品打破舞台上常规的线性叙事手法选择淡化戏剧情节与冲突,强调人物超越古今的内心情感,也更突出“舞蹈诗剧”的诗化色彩。在舞蹈编排上,作品较多
4、运用“颗粒状”的动作连成舞蹈句子,形成与众不同的质感、风格、韵味和舞蹈语汇。 在审美风格上,作品传达了千里江山图中表现的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服饰和道具突出淡雅、简约的“理性之美” 。舞台画面通过“出画入画” 、客体与主体观感的链接,从不同角度引领观众感受传统绘画之美。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润物细无声的特性和方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断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 只此青绿首演 3 场就成功“破圈” 、首轮巡演未半便引发热议,其成功不仅因为创新性的艺术表达,也得益于创新性的传播手段。而这两者,又都源于制作理念及模式的创新 2021 年
5、12 月 31 日,作品以舞段形式亮相哔哩哔哩跨年晚会,播出时间段内,实时在线观看观众达 1.8 亿。2022 年 1 月 31 日除夕夜, 只此青绿选段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节目一经播出,相关话题便开始频繁登上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的热搜。节目中高难度的“青绿腰”也成功出圈,引发了一大批专业舞者和爱好者的模仿和挑战。 此外只此青绿充分发掘利用线上传播渠道走出国门。人民网在海外平台的多元化媒体宣传,初步在海外市场上营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巡演期间,一共以 9 个外文语种发布海外报道数十篇,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讨论热潮。 摘编自景小勇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材料二:材料二
6、: 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宋韵文化的沉浸感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表达。 所谓“沉浸感” ,在绘画中可以名为“空间意识” 。观富春山居图最为人称道者,莫过于其散点透视带来的沉浸之感,人观画如在画中,人随景移,又阔大高远,使人失却在景中;而千里江山图的独特在绢本设色,以青绿山水呈现江南风貌,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这种动静结合、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以宋人郭熙林泉高致中的名言论,即“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 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
7、疑都是妙品,只是其妙何以体现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今人对此种理论概括,难免有隔靴搔痒之痛。 而春晚的节目只此青绿与忆江南就把这种沉浸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舞蹈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忆江南更将“家在富春江上”的生存体验通过演员的直接演绎,表现为毫无阻隔感的“诗意地栖居” ,使中华美学的韵味扑面而来。其实,人们对宋韵并不陌生,陆游、苏轼的诗词可谓妇孺皆知。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在宋代,中华传统美学就是丝绸、茶酒、瓷玉、园林,就是饮食、服饰、花饰、香道,就在普通人的寻常生活之中。今
8、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学,要紧的就是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 摘编自林玮只此青绿 忆江南:宋韵文化的当代呈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舞台画面通过“出画入画”、客体与主体观感的链接,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感受传统绘画之美。 B.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成功,不仅离不开创新性的艺术表达,也得益于创新性的传播手段。 C.宋韵文化的沉浸感在二维空间变成三维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表达。 D.陆游、苏轼的诗词给人的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9、 中华民族历代勤勤恳恳的工匠创造了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唤醒了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 B.为了通过诗性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平衡来引发当今创作者对于戏剧本体的思考, 只此背绿选择在创作手法上向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寻根溯源。 C.只此青绿亮相哔哩哔哩跨年晚会时的实时在线观众达 1.8 亿,在央视春晚播出后频繁上热搜,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制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D.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都体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但只有后者体现了动静结合、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 3.下列案例中,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河南卫视推出的脱胎于洛阳龙门石窟佛像艺术
10、的节目 龙门金刚 , 一经播出便受到了观众广泛好评。 B.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古剑奇谭改编自同名仙侠类古装游戏,在制作上力求完美,几乎幕幕有特效,处处藏玄机。 C.东方演艺集团以中国生肖文化为基点,创作了以打击乐演奏和舞蹈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 。 D.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汲取了昆曲、秦腔、评剧和川剧等经典剧目的精华,创作了舞剧惊鸿 。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 分) 5.屈原是从长江流域走出的第一诗人,湖北省歌舞剧院拟将屈原的作品改编成优秀的舞蹈诗剧,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改编的建议。(6 分) (二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小题,小题,
11、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寻找安详寻找安详 郭震海 秋深,黄昏,风起。 苍茫的群山之中,林深似海,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 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 “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为了寻找安详,我早上从市里出发,坐了个上午的长途客车,午饭简单吃过,我们开始入山。不承想这一走就是六个多小时在逃天蔽日的松柏树下,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 “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 ,详细的详 。”我说。 “是哩,他确实叫安详,是不是个画家不晓得,但俺知道,
12、他是个守山人。”老乡说。 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想起他的山水画,下笔灵动,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如行云流水,功力深厚,在几次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被爱画者出高价争相收藏。奇怪的是,几次颁奖现场,他均是缺席。大家只是通过署名得知他叫“安详”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安详是谁?谁是安详? 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有人说安详住在京城,有别墅,有私家花园;也有人说,安详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十分低调等等,总之被传得神乎其神。 夜里 11 点多,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的一丝光亮,听到了狗吠声。老乡告诉我,那是守山人居住的防火瞭望塔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月光下发出的亮光。我们
13、朝着亮光走去。 “安详,安详”走近了,老乡高喊着。狗吠声愈加猛烈。借着老乡手电筒的光亮,我看到从石砌的瞭望塔中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农。 他真的是画家安详?我更加怀疑。 “安详,有人找你。”老乡喊道。 安详喝住狗,问道:“找我有事吗?” “您是著名画家安详?”我急切地问道。 “不,你应该是找错人了。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 ,只是一个守山人。”他的回答如此干脆,让我十分绝望。 “先弄些水喝,嗓子都冒烟了。”老乡嚷嚷着,毫不客气地向屋里走去。 瞭望塔内部地方不大,分三层。一层陈设简单而整洁,一个荆条编织的茶几摆在正中,周围是几个荆条编织的凳子。通向二层的旋转楼梯上挂着几把明晃晃的锄头,还有两
14、个新编好的荆条箩筐。 “快,喝口水,我去给你们烧火做饭。”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沏茶。金色的花瓣在茶碗里翻腾,满屋子都是花茶的清香。 品茶深聊,我得知,男人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下属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苦累不说,主要是极度枯燥,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中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然后烧火做饭、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按照中华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
15、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 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 老乡在一旁笑道:“这算啥!人家安详家两个娃娃都很有出息,儿子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女儿更厉害,是博士哩,工作在深圳。” “是吗?”我惊叹道。 “没啥,我们只是普通人家。”安详的女人接话道,并招呼我们吃饭。饭后,我们被安排到三层休息。躺下后我依然在想,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夫妻,这个安详会是我要找的画家安详吗? 清晨醒来,红日初升,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高高飘扬在瞭望塔的上空。 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头天晚上我们睡觉的三层,竟然是一个画室,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山水画,地上的荆条圆筐里塞满了画卷。 “他就是安详,我确定,他就是我要寻找的著
16、名山水画家安详!”我对老乡喊着,很兴奋。 “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 ,只是一个守山人。” “不,您的山水画自成一派,每一幅都是灵动的,山是活着的,松柏是活着的。您知道这是多少画家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高度吗?” “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 微风吹过,群山茫茫,松柏吟唱。 他依旧在安静地编着手里的箩筐。 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
17、,每一株松柏似乎看有了灵魂。 选自百花园2022.2 有删减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看到“五大三粗”的农人安详后,“我”更加怀疑,觉得他的外表跟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山水画的作者格格不入。 B.这对夫妻长年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忍受枯燥、苦累,同时教育的子女也很优秀,让“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 C.安详说“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告诉我们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并不是高超的技巧,而是拥有安详的内心。 D.小说以“我”和老乡艰难寻找画家安详为核心事件,并辅以安详复员守山的情节,意在表现守山人的寂寞与艰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8、 A.作者擅长运用多种手法如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B.小说环境描写寥寥几笔,而意境全出。如首段“秋深,黄昏,风起”既渲染了苍凉的氛围,又烘托了人物心理。 C.小说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简练而不乏意蕴,人物语言富有个性,老乡、安详的话都符合其身份特点。 D.小说结尾段表明“我”真正懂得了安详画作浑然天成的缘由,也领悟到艺术创作的真谛,深化了文章主旨。 8.小说以“寻找安详”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 分) 9.请分析本文在叙述上的特征。(6 分)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5 分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19、 小题,小题,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援朝鲜神宗万历二十年五月,倭酋平秀吉寇朝鲜。时朝鲜王李公湎于酒,弛备,吉乃分遣其渠行长、清正等,率舟师数百艘,逼釜山镇。五月,潜渡临津,分陷丰、德诸郡。时朝鲜承平久,怯不谙战,皆望风溃。朝鲜王仓卒弃王京,令次子珲摄国事,奔平壤。倭遂渡大同江,绕出平壤界。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请援之使,络绎于路,廷议以朝鲜属国,为我藩篱,必争之地,遣行人薛潘谕其王以匡复大义,扬言大兵十万,已擐甲至。贼抵平壤,朝鲜君臣势益急,出避爱州。 七月,游击史儒等师至平壤,不谙地利,且霖雨,马奔逸不止,儒战死
20、。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渡鸭绿江援之,仅以身免。报至,朝议震动,以宋应昌为经略,员外刘黄裳、主事袁黄赞画军前。 八月,倭入丰、德等郡,我兵稍集。而行长等颇习兵,诈谓不敢与中国抗,以缓我师。兵部尚书石星亦谓诸将未得利,计无所出。议遣人探之。嘉兴人沈惟敬应募。惟敬者,市中无赖也。惟敬至,执礼甚卑。行长跪曰:“天朝幸按兵不动,我亦不久当还。当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尽归朝鲜耳。 ”惟敬既还奏,廷议以倭多变诈,未可信。我师利速战,乃趣应昌等统兵进击。 十二月,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上悯东征将士寒苦,特发冏金十万犒慰,且重悬赏格。羽檄征兵七万余,如松率军至辽阳。而惟敬归自倭,称行长愿退平壤迤西,以大同江
21、为界。如松大会将吏,叱惟敬佥邪当斩。参军请间曰:“籍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 ”应昌、如松以为然,乃置惟敬标营。 二十五日,誓师东渡。我师无一不当百,是役凡得级千二百八十五,余死于火,及从城东跳溺无算。二十一年正月,平壤大捷。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六十二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 B.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 C.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 D.是时倭已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