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59页).docx

  • 上传人(卖家):宇zoey
  • 文档编号:246624
  • 上传时间:2020-01-21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383.1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59页).docx》由用户(宇zoe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教案 课后 作业 设计 59 下载 _三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 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屠、苏”等 7 个字,会写“旧、符”等 12 个字。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明 。 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表达,充分展示自己的 个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教学 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 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屠、苏”等 2 个字,会写“旧、符”等 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

    2、课文。 3.理解“屠苏” “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 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 钟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 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 (板 书:元日) “元”是开始的意思, “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 【设计意图: “元日”这 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 陌生,而“春节”是人 所共知的

    3、,以“春节” 引入, 不但学生感兴趣, 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 ,请 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 3) 王安石,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 1021 年) ,卒于元佑元 年(西元 1086 年) ,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 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 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 其瘦硬” ,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 精绝, 亦有情韵深婉之作。 著有 临川先生文集 , 谥号 “文” 。 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

    4、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 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 家” 。 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 题。 】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 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 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 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4 4:生字):生字) 屠 苏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

    5、议,多媒体出示 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5 5)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 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 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 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 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6 6) 旧 符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

    6、符 “日+丨=旧”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旧 ”左窄右宽, “符 ”上窄下宽。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 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 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 怎么过节。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7 7)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 上 12 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 B:吃饺子和年糕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 的开始,预祝来年一

    7、年更比一年好。 )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 可以归纳出这几点: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8 8) 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 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 的理念。对重难点生字 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 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 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 下基础。 】 【设计意图:本处设计 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 们怎么过春节,帮他们 理解诗中的 “爆竹” 、“屠 苏”和“桃符”这几处 词。其实是为了理解诗 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 了古今时候,人们过春 节的方式没

    8、有太大的区 别,说出了这些,这首 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 一大半了。 】 (二)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 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 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 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 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5.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 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

    9、诗中欢 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四、联系“元日” ,迁移学习四、联系“元日” ,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 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 “屠苏酒” “桃符” ) (板书:爆竹 屠苏酒 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 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 如,现在我们叫“春节” ,面古时候叫“元日” ,也有 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 现在的“鞭炮” 、 “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 。 像这种

    10、从古时就有, 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 我们称为 “传 统节日” 。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 的主要活动。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9 9:中秋、端午等节日简介)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 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 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 意识。 】 五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010) :) :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 瞳瞳日 ,总把/新桃 /换旧符。 (板

    11、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4.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六、检查背诵,体会感情。六、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元日 ,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 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 情。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 (范读练读指名读 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语文应该 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 务于生活的,联系“元 日” ,迁移学习,让学生 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 个进一步的了解。 】 板书内容

    12、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 瞳瞳日 ,总把/新桃 /换旧符。 放爆竹 饮屠苏酒 贴桃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成功之处: 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本课 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 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 (1)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 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 教师提问: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

    13、 过春节时放爆竹、吃年夜饭、贴对联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 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 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2)结合拓展内容进行教学。当古诗学完之后,我们一起交流了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的生活习俗,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对元日这首诗歌理解更深了。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 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魂、酒”3 个生字,会写“魂、欲”等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

    14、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 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清明 。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清明) 3简介诗人杜牧: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212) 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 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 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 杜” 。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 “杜樊川”

    15、 , 著有樊川文集 。 【设计意图:复习旧 知,出示作者简介图 片,引入课题,使学生 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 情景。 】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 学。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313)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 一读下面的拼音。 hn ji m 魂 酒 牧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 “魂”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 (出示第一二行) 。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课件出(课件出 示示

    16、 1414)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 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515)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 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 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 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 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 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 名读、齐读) 。 (7)

    1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 (生试 讲, 师概括: 抓住重点字词, 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 【设计意图:学习古 诗,抓住重点词语,结 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 基础上,再来想象画 面,体会诗情,读出诗 味。层层推进,很好地 完成了古诗教学。 】 。 理解诗意。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 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616)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2) 点击重点词语: 借问、 遥指。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717) 借问:请问。 遥指:远远地指着。 (3)这两行诗的

    18、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 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818) 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 可酒馆在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酒馆,牧童指着远 处的杏花村里有酒馆。 (4)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 呢?(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牧童遥指杏花村” 的“遥”妙在何处?(还要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店, 心里更加烦闷。 )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课件出示(课件

    19、出示 1919)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 写的 。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 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 诗意-品诗味。 (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 懂诗意-品诗味)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 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 个生字。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 古诗的方法,就是遵循 “受人一鱼,不如受之 一 渔 ” 的教学理念。 】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 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 字写 2 次,争取第 2 个比第 1 个写得好。 )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

    20、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2020: ): )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 “云+鬼” 是 “魂” , “酉+氵” 是 “酒” , “谷+欠”是“欲” , “昔+亻”是“借” , “牛+攵”是 “牧” 。 形近字比较:魂一魄 洒一酒 猎一借 牧一牡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 提示重点笔画。 (1)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2)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 (3)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牧” 左右等宽, “欲”左宽右窄。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 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

    21、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 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 避 免 啰 嗦 无 重 点 的 “说” ,给足时间让学 生去识字、写字,提高 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搜集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和同学讲讲,诗里的内 容。 板书 内容 清明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学习传统文化,目的是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理 解并背诵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清明时,我注重了让 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古诗 时,采用多种方式读,如:自由读、同桌读、范读,小组读

    22、、男女赛读,使学生熟读成诵。 从而使学生慢慢喜欢上古诗。在教学诗意时,我结合制作的课件,让学生看到春天花红柳 绿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不足之处: 学生在老师示范下,能读准节奏、停顿,但是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还不够。再如: 我认为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没有预料的高,教学时,可能自己的激情还不够。 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兄、倍”2 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

    23、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 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 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2.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 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课件(课件 出示出示 2 23 3)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二九相重, 称为 “重九” 。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 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 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 【设计意图:开门见 山,介绍诗题和作者, 激发学习兴趣。

    24、 】 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 , 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 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 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 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 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2简介诗人王维: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4 4) 王维(701761)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 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 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 ,在华山之东。 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 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

    25、画、书法,精通音乐, 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 自学。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5 5)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 一读下面的拼音。 xin bi 兄 倍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 “兄”是后鼻音, “异”整体认读 音节。 开火车读,齐读。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6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26、人。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 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 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 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 意,读准诗的节奏。 】 弟 )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 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 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 独自一个人在外地, 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 感到寂寞

    27、。 )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7 7:图文):图文) 茱萸(zh y) :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 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 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 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 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

    28、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 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 :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 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 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 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 理解感悟的过程。 】 第二层(后两句) :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 高的情景。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思考: 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 之情? (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 节倍思亲? 生 1:每当

    29、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生 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 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 3.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 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 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 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 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 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 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 适逢重阳佳节, 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5.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

    30、思念家 乡、 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 (生: 李白的 “静 夜思” )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8 8 生字田字格课件生字田字格课件) ) 兄 独 异 佳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比较:独一蚀 异一导 佳一挂 只一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 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 感,增加积累,真切地 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 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独、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异”上 下结构,上窄下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

    31、异”上面是“巳”不是“已” ,更不是“己” 。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搜集关于重阳节习俗的资料,说一说你见过的重 阳节时的情景。 板书 内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成功之处: 古诗教学,少不了“指导朗读” 。为让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 其中的感情,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想象读再到深情诵读,把 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思念家乡,思 念亲人的情感,品出

    32、了诗句蕴含的味道。同时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诗句的含蓄之处, 丰富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在边读诗边想象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你一言、我 一语”的沟通交流中,一起走进了那浓浓的乡愁之中。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 由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组织管理做得不太好,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有些乱。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元日这首诗就是王安石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 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 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 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清明诗是杜牧做

    33、刺使前的早期作品。唐代安史之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出现 了“荒草千里” 、 “万室空虚”的萧条荒凉景象。直到晚唐,长期得不到恢复。杜牧清明 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 ,并非由于天阴下雨,正是反映了北方农村这种耕稼缺人的荒芜现 象。同一个时期,杜牧在并州道中五律诗: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 极目无人迹,回 头送雁群。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15 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 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 17 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 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王安石王安石(1021 年 12

    34、 月 18 日1086 年 5 月 21 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 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 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 年) ,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 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 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 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 年) ,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 ,赠 太傅。绍圣元年(1094 年) ,获谥“文” ,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进步的哲学思 想支配,他认为世界 万物是由金木水火

    35、土五种元素组成,还把“新故相除”看作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 树立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这些进步思想在他的文学 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 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 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 横。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部分都已佚失,今存的只有王临川集 、 临川集拾遗 、 三经新义残卷及老子注若干篇(条) 。 杜牧杜牧(803 年约 852 年)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 26 岁中进 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

    36、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 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 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 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 “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王维王维(701 年761 年,一说 699 年761 年) ,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 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 年) ,王维状元及 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

    37、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 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 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 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 400 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 、 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 、 画学秘诀 。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 描写春节的吧: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

    38、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描写元宵的: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描写七夕的: 七夕 五代后唐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4.描写端午的: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描写中秋的: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其他资料】【其他资料】 “唐宋八大家” ,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

    39、 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 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 新。 “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小李杜”之于晚唐诗坛的作用,我们总是不禁要 拿来与大“李杜”在盛唐的作用相类比,如果说李白、杜甫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的一个几乎 无可企及的巅峰,那么李商隐和杜牧则在晚唐业已没落的诗风中添上瑰丽的一页。 “诗佛”是指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 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

    40、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 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 21 岁中进士, 得到张九龄提拔,官至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他便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标出。 兄(xin xn) 魂(hn hi) 屠(f t) 苏(sh s) 异(y ) 欲(y y) 二、结合诗句,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二、结合诗句,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千门万户曈曈 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 ) A.太阳落山时 B. 天刚亮时 C.傍晚时

    41、分 2.每逢佳节倍 思亲。 ( ) A.加倍 B. 一倍 阅读能力大提升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三、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一连。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一连。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牧童要遥杏花村 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思维创新大拓展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话。四、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一、 兄(xin) 魂(hn) 屠(t) 苏(s) 异(y) 欲(y) 二、 1.B 2.A 三、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牧童要遥杏花村 向人询问酒

    42、家哪里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四、 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人们 做好各种好吃的,准备辞旧迎新。 课题 纸的发明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创、携”等 11 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 ,会写“术、伟” 等 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43、。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 重点 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 难点 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本课“创、携”等 11 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 ,会写“术、 伟”等 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 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 (有书写纸、包装纸、餐巾纸、卫生纸)

    44、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 生活实际,激情导入, 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 钟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各种用途的纸)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文章 纸的发明 ,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纸的发明)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 (1)纸是谁发明的? (2)纸的发明经过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到新课的学习中。 】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 3)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 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

    45、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纸的什么故事? (一) 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 预习反馈: 1. 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4 4) 创 造 携 带 蔡伦 朝鲜 欧洲 社 会 积累 保存 制 造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5 5)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平舌音“蔡、存” ,翘舌音: “制、创、洲、 社” ;前鼻音: “伦、鲜 ” 。 另外, “鲜、累”是多音字, “鲜”在这里读“xin” , 还有一个读音是“xin” ,组词为“鲜花” ; “累”在这里读 “li” ,还有一个音

    46、是“li” ,组词“劳累” 。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结构特点:创 伦 洲 蔡 熟字带生字:隽一携 区一欧 土一社 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自主识字,自主预习,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 念。 】 师: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 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总分总的 结构,划分段落如下: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6 6) 第一部分(1 自然段)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 献之一。 (总)

    47、 第二部分(24 自然段) :纸的发明过程。 (分) 第三部分(5 自然段) :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总) (板书:伟大贡献之一 发明过程 影响了全世界) 4.小结:文章叙述,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 一次读读这篇文章。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7 7)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约 验 阿 欧 洲 社 1. 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熟字加部件(偏旁) : “木+丶=术” , “呆+亻=保” “州+ 氵=洲” “土+礻=社” 减一减: “绿-纟=录” “药-艹=约” “啊-口=阿” “删-刂 =册” 形近字比较:苇一伟 有

    48、一存 脸一验 1.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书写这些生字时要 注意什么? 2.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册”横在横中线上,右边的部分稍高一些。 “验” : “马”当偏旁时 ,底下的一横变成提。 “洲”右边的部分,三个点的方向不一样,左边的点朝 左下,右边的两点都朝右下。中间的竖稍短,右边的竖稍 长。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 星。没有得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 【设计意图:以自然段 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 概括段落的内容的同时 理清课文的顺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 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 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 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 率。 】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小组活动:做一个折纸玩具,和同学说一说,佝是怎么折成癿。要 求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每一部都做了什么。 板书内容 10 纸的发明 伟大贡献之一 发明过程 影响了全世界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成功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59页).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662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