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课件:叶圣陶思想的介绍.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培训课件:叶圣陶思想的介绍.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培训 课件 叶圣陶 思想 介绍
- 资源描述:
-
1、 致力教育致力教育 奠基语文奠基语文 走近一代师表叶圣陶走近一代师表叶圣陶 郯城县杨集镇小学教研室郯城县杨集镇小学教研室 徐徐 娟娟 一、一、 坚实笃定的教育实践经历坚实笃定的教育实践经历 叶圣陶(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省苏州人。臣,江苏省苏州人。 我国著名的作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政家、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叶老是卓越的文学家和治活动家。叶老是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从理论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更有极为卓越的贡献。到实践更有极为卓越的贡献。 儿时的叶圣陶家境清苦,儿时
2、的叶圣陶家境清苦,1912年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家中写文言小说发表在闲居家中写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礼拜六等杂志上。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语文,并为商务印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语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8年在年在妇女妇女杂志杂志第第4卷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春宴琐谭春宴琐谭。 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并在新潮新潮上发
3、表小说和论文。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编辑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文学研究会丛书,提倡,提倡“为人生为人生”的文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一个诗刊诗诗。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集隔膜隔膜。1923至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于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于1927年年5月开始主编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同时继续文学创作。1923年出版的年出版
4、的稻草人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倪焕之。1930年,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主办的他转入开明书店,主办的中学生中学生杂志杂志 。与此。与此同时,叶圣陶还担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同时,叶圣陶还担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参与编写或主编参与编写或主编中学生中学生、中学生文艺中学生文艺、国文八百课国文八百课以及课外读物以及课外读物文心文心等。等。 青年叶圣陶青年叶圣陶叶圣陶(左)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叶圣陶(左)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诗。 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年初,
5、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回到北京,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回到北京,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
6、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等重要职务。并被聘为中国语言民进中央主席等重要职务。并被聘为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名誉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会长。 前排左起顾颉刚、王伯祥,后
7、排左起叶圣陶、章元善、俞平伯前排左起顾颉刚、王伯祥,后排左起叶圣陶、章元善、俞平伯 老年叶圣陶伏案写作老年叶圣陶伏案写作叶圣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吕叔湘(左)、张志公(右)讨论教育问题叶圣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吕叔湘(左)、张志公(右)讨论教育问题 二、求真务实的教育观二、求真务实的教育观 包括教育改革思想、以人为本思想、包括教育改革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教为不教思想、养成习惯思想和创新教育教为不教思想、养成习惯思想和创新教育思想等。思想等。 “教为不教教为不教” 叶老说:叶老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也就是我们常
8、说的“授之以渔授之以渔”,而不是,而不是“授之以鱼授之以鱼”。 关于这一思想,早在关于这一思想,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看法。看法。 1962年,他又指出:年,他又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
9、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1977年年12月给月给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杂志的题词:“我想,教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教了吗?而学
10、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在这里,叶老对这一观在这里,叶老对这一观点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一是辩证指出教与学的关系,二是点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一是辩证指出教与学的关系,二是指出教与学应达到的境界,三是实现这一标准的具体方法、指出教与学应达到的境界,三是实现这一标准的具体方法、途径。途径。 教师
11、的教师的“导导”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导者,多方。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深,乃为善教者也。” 叶老叶老1977年在给年在给人民教育人民教育编辑部题的诗里所言:编辑部题的诗里所言:“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或
12、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惟令自举足,不虞颠仆患。既而去扶携,犹恐足未健,则惟令自举足,不虞颠仆患。既而去扶携,犹恐足未健,则复翼护之,不离其身畔。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翼护复翼护之,不离其身畔。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翼护亦无须,独行颇利便,他日行千里,始基于焉奠。似此寻亦无须,独行颇利便,他日行千里,始基于焉奠。似此寻常事,为教倘可鉴。常事,为教倘可鉴。” 学生的语文习惯学生的语文习惯 “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终身以之。”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
13、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养成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养成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出发点在知知,而终极点在,而终极点在行行;到能够;到能够行行的地步,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 “语文教学之提高,与教师之水平关系至巨。教语文教学之提高,与教师之水平关系至巨。教师辅导学生者为阅读与作文二事。教师善
14、读善作,深师辅导学生者为阅读与作文二事。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 “教师之所必须自励者,一则自己善读善作,心教师之所必须自励者,一则自己善读善作,心知其所以然,二则能真知语文教育之为何事知其所以然,二则能真知语文教育之为何事(如何以须如何以须教学生阅读、何以须教学生作文之类教学生阅读、何以须教学生作文之类),而不旁骛耳。,而不旁骛耳。”三、卓越恒久的的语文教育思想。三、卓越恒久的的语文教育思想。 1、语文教育的真谛。、语文教育的真谛。 叶老在叶老
15、在1962年年10月发表的文章中,这样说:月发表的文章中,这样说:“什么叫语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从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从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的。年下半年用起来的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为语文。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放以后才统称为语文。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
16、言的本领的。的。” 叶老又说:叶老又说:“这门功课里包含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门功课里包含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这门功课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在这门功课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说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说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样本领都要学好。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样本领都要学好。” 听听 说说 读读 写写2、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阅读是
17、什么一回事?叶老这样说:是吸收。阅读是什么一回事?叶老这样说:是吸收。 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实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实表达得准确;意思务实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实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密认真、一丝不苟的态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密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度等。 3、学好语文的四要素。、学好语文的四要素。 听
18、听 说说 读读 写写 “听听”和和“读读”是一路,都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是一路,都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说说”和和“写写”是一路,都为了表达思想叫别人了解。了是一路,都为了表达思想叫别人了解。了解和表达又是互相影响的:提高了解的能力,表达的本领解和表达又是互相影响的:提高了解的能力,表达的本领就能加强;提高表达的能力,了解的本领就能加强。就能加强;提高表达的能力,了解的本领就能加强。 (一)阅读教学(一)阅读教学精心吸收精心吸收 阅读教学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在教阅读教学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的点拨、引导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中适时的点拨、引导将达到事半功
19、倍的效果。 1、精读的指导、精读的指导 通读全文。通读全文。 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吟诵,一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种是宣读。 认识生字词语。认识生字词语。 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 吟诵吟诵 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缓急三类。 高与低:高与低: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得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唤的文都得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