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6.1-气象灾害-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公开课课件)6.1-气象灾害-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开课课件 公开 课件 6.1 气象 灾害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六章 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原因及分布)气象灾害一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气候因素:分布于亚热带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洪涝灾害(危害)气象灾害一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洪涝灾害(危害)气象灾害一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洪涝后还易发疫情。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洪涝灾害气象灾害一我国洪涝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
2、河的中下游平原以及山区。 干旱灾害气象灾害二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非洲 干旱灾害气象灾害二干旱极易造成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干旱灾害气象灾害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江淮地区江淮地区 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干旱灾害气象灾害二 其中华北地区旱灾最为频繁、影响最严重。试分析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的原因。简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简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提示:提示:自然原因
3、: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用水量大。降水不足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干旱产生的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干旱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旱灾的成因:旱灾的成因:降水因素降水因素: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水资源因素水资源因素:水土资源的不
4、平衡状况水土资源的不平衡状况(北方北方春旱严重,耕地面积广,以旱农作物为主,春旱严重,耕地面积广,以旱农作物为主, 春季是作物生长关键期,需大量水灌溉春季是作物生长关键期,需大量水灌溉-旱上加旱上加旱;旱;南方南方伏旱严重,耕地不如北方,以水田为主,伏旱严重,耕地不如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农业发展需水量大旱情严重)旱情严重)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人口的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工业用水量增多增加,导致生活、工业用水量增多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
5、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旱灾应如何防御?旱灾应如何防御?节流:节流:开源:开源:1 1、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2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3 3、修建水库;、修建水库; 4 4、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5 5、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植树造林,涵养水源;6 6、人工增雨。、人工增雨。1 1、节约用水;、节约用水; (发展节水农业)(发展节水农业) 2 2、改进技术水平,提高水源利用率;、改进技术水平,提高水源利用率;3 3、培育抗旱品种;、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