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悬吊技术的临床应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450169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格式:PPTX
  • 页数:182
  • 大小:9.4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悬吊技术的临床应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悬吊 技术 临床 课件
    资源描述:

    1、悬吊技术的临床应用基础篇o 简介o 使用方法 o 技术原理o 测试评估o 训练技巧简介o Neurac简介o 肌肉-骨骼系统疾患o Neurac治疗机理o 本章小结简介oNeurac 的前身来自于一种被的前身来自于一种被称为称为S-E-T(悬吊治疗技术)的(悬吊治疗技术)的训练技术,训练技术, 这种训练技术最早这种训练技术最早由挪威的物理治疗师及医师发明,由挪威的物理治疗师及医师发明,并逐渐在应用中完善和进步。并逐渐在应用中完善和进步。Neurac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相关的临床和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相关的临床和应用研究。目前,应用研究。目前,Redcord的的研

    2、究项目分布在挪威、美国及其研究项目分布在挪威、美国及其它国家,其研究内容涵盖它国家,其研究内容涵盖Redcord 临床疗效的实验室研临床疗效的实验室研究以及其治疗技术的生理学及生究以及其治疗技术的生理学及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物力学机制研究。 肌肉-骨骼系统疾患o 作为导致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骨关节疾病及相关的肌肉-骨骼问题困扰着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http:/www.boneandjointdecade.org); 然而,幸运的是,针对骨关节疾病的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正在开展 Neurac治疗机理o神经肌肉系统与感觉运动系统(视觉、前庭觉、本体感觉)作为运动的控制与修正中枢是人类在进化过

    3、程中逐渐固定并编码遗传下来的。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疼痛或长时间的废用有促使稳定肌“关闭”的倾向(Moseley & Hodges, 2005 Botti et al. 2004, Graven-Nielsen et al, 2002, Le et al. 2001, Moseley & Hodges, 2006),从而导致运动质量、肌力及神经肌肉系统控制能力的降低,进而降低生活质量。此时即使最初的疼痛得到缓解,稳定肌的“关闭”依然会持续,并可能导致再次损伤与疼痛,这种恶性的循环由于缺乏主动治疗的介入最终会造成慢性损伤。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健康指导原则推荐应用主动运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原因之一o N

    4、eurac的治疗核心是激活“休眠”或失活的肌肉,恢复其正常功能。完成失活肌肉在无痛情况下的再激活主要依靠感觉运动刺激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大脑、脊髓或肌肉内感受器发出或接收的信息重新整合并对运动程序重新编码。简而言之,就是唤醒之前“休眠”的肌肉,重建其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经控制模式。技术核心o 1. 应用Redcord吊索、吊绳及平衡垫等在不稳定环境下精心设计上下肢和/或躯干(头部)的运动;o 2. 应用闭链运动(CKC)开展无痛的、高强度的肌肉训练;o 3. 对吊绳及吊索应用震颤技术;本章小结o 1.Neurac技术最早由挪威的物理治疗师及医师发明,并逐渐在应用中完善和进步。Redcord 公司于

    5、1991年创建,其发展得益于Redcord工作站的临床应用、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相关的研究工作进展。o 2. Redcord强调主动训练的理念,其技术核心为渐进的规范的神经肌肉训练技术。训练和治疗的过程中始终借助重力为治疗手段,在不稳定环境下应用吊索、震颤技术,应用闭链运动(CKC)进行无痛的、高强度的肌肉训练。使用方法o Redcord 的使用方法o 生物力学原则的实际应用o 助手原理o 本章小结o 吊带的正确使用o 手插入吊带:手从吊带的小口插入,然后用虎口握住吊带。o 足插入吊带:足从吊带的小口插入。安全提示o1. Redcord训练系统的正确放置:应将Redcord训练系统放置在足够大

    6、的空间内,以方便在各个方向实施治疗。o2.天花板的高度:安装支架的天花板合适的高度应在220cm260cm(87102英寸),带滑轨的悬吊支架适合安装在较高的天花板上。o 3. 在悬吊系统应用“跳跃试验”进行安全测试之前,请勿进行任何训练。o4. 测试承载负荷量:将一只脚放入吊带内,抓紧绳子,进行跳跃测试;用同样的方法测试另一侧。o5. 训练:切记应始终在训练系统有明确标识一侧的前方实施训练和治疗。o6. 扣锁机制:在使用Redcord 训练系统前,应先学习如何将绳索锁住和解开。o7. 最大承载量:250公斤(大约550磅)。 o8.确保训练设备远离其它设备及任何大的直立物体;确保儿童远离训练

    7、设备;确保吊带可以轻松的从任何位置进行调整。 o 力臂的概念:施力点与支点间的垂直距离 o 力矩=力距离(W = F x D) o 左图的例子可以解释为以下两种运动形式: 1.正在实施肉眼可见的关节运动(如肌肉正在向心收缩)o 2. 仅有运动倾向而无肉眼可见的关节运动(如肌肉等长收缩或静力性收缩) o 悬吊点由膝部移动到足踝部,可以增加力臂,从而躯干和肩部需要用更大的力以保持姿势稳定。 下面举例说明o 运动轨迹为水平面;o 各向活动均无重力参与;仅在较大范围的运动,肢体做升降运动时重力参与。 o 关节受到轻微压力(取决于绳子的长度)。轴向悬吊o 尾端悬吊 o - 运动轨迹为凹面;o - 运动过

    8、程阻力不断增加;o - 回到起始位的运动阻力不断下降;o - 运动过程中关节被动减压; o - 运动范围较轴向悬吊减小。 o 头端悬吊 o 运动轨迹为凸面; o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断下降;o 回到起始位的运动阻力不断增加;o 运动过程中关节承受压力;o 运动范围较轴向悬吊增加。 髋关节外侧悬吊示例o体位o仰卧位o手臂放于体侧o悬吊点在髋关节的外侧o吊带系于踝部o拉高吊带使腿微微高于水平位o侧方悬吊o朝向悬吊点的运动阻力不断下降;o远离悬吊点的运动阻力不断增加;o倾斜的运动轨迹决定运动为复合运动。髋关节内侧悬吊示例髋关节内侧悬吊示例o体位o仰卧位o手臂放于体侧o悬吊点在髋关节的内侧端o吊带系于踝部

    9、o拉高吊带使下肢微微高于水平位o内侧悬吊 o朝向悬吊点的运动阻力不断下降;o远离悬吊点的运动阻力不断增加;o倾斜的运动轨迹决定运动为组合运动。髋关节中立位悬吊示例髋关节中立位悬吊示例o体位o侧卧位o头枕于臂或垫之上o悬吊点位于髋关节的远端并垂直悬吊o吊带系于踝部,窄带系于膝部o拉高吊绳使下肢水平o中立位悬吊 o运动轨迹为凹面o运动过程中阻力不断增加(取决于吊带的长度); o回到起始位的运动阻力不断下降;o关节既不受压亦无减压; o稳定的悬吊方式 技术原理o 局部肌与整体肌o 开链运动与闭链运动o 前馈机制o 力线及地面反作用力的重要作用o 稳定性:结构与功能的异同o 肌肉萎缩局部肌与整体肌局部

    10、肌与整体肌 局部肌与整体肌的不同特点: 局部肌局部肌整体肌整体肌引起微弱或不引起运动 收缩引起较大范围的运动 张力性激活 自然激活(开/关) 低负荷稳定性高负荷稳定性节段稳定性无节段稳定功能I型纤维II型纤维前馈机制较局部肌比前馈机制减少肌梭数目相对多肌梭数目相对少肌肉发力的顺序前馈机制前馈机制o 中枢神经系统必须不断的感知身体稳定性及各种节段运动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实验证实前馈机制(feedforward mechanism ,FFM)为运动的一个重要机制。部分研究(Falla D & all, 2004, Hodges PW, Richardson CA, 1997, Hodges PW

    11、, Richardson CA, 1999)报道背痛和颈痛患者的前馈功能下降,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重建前馈机制非常重要。力线及地面反作用力的重要作用o 地面反作用力的定义: 与人体通过足部施加在支持面上的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o 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反作用力定律),力总是成对存在的,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o图中手下方足部的黑点处为足舟骨最突出的部位。足部呈中立位,治疗师的手放在距骨处,注意此时受试者未完全负重,其足趾背屈以使足弓曲线充分显现。右图中受试者完全负重,足趾平放于地面,足弓最大程度伸展,测量两种体位下足弓高度的变化。足弓是人体吸收震荡的重要结构,如果足部对线不良,整

    12、个运动链都将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冲击,尤其是当弱链存在时,往往导致骨骼肌肉系统疼痛。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设计相应的矫形鞋垫帮助纠正足部序列,上图中舟骨下降试验就是用来评价足弓功能的。 o 地面反作用力作用于足部,最终转化为运动力传递到运动器械和工具上,如作用于高尔夫球棒、铁饼、标枪或网球拍等,同时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一致、共同参与运动,通过生物力学及神经机理的调整,获得协调的目的性运动。 稳定性:结构与功能的异同稳定性:结构与功能的异同根据根据Panjabi (Panjabi MM, 1992a and Panjabi MM, 1992b) 的研究结论,稳定性的维持依靠以下三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o

    13、1. 中枢神经亚系(神经控制亚系);o 2. 骨骼韧带亚系(被动亚系);o 3. 肌肉亚系(主动亚系)。Panjabi认为,神经系统具有下述作用: o 1. 接受肌肉内感受器的传入冲动;o 2. 脊柱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o 3. 控制主动亚系功能,重获稳定性。测试与评估o Redcord弱链测试o Neurac 治疗技术o 阶梯递进原则o 等级、治疗与训练o 本章小结. Redcord弱链测试弱链测试o 弱链的定义:弱链是生物力学链中的薄弱环节,表现为神经肌肉控制减弱,稳定性下降,肌力下降,以及由于恐惧性逃避反应所导致的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弱链测试阳性的三个指征:弱链测试阳性的三个指征:o

    14、 1. 不能正确完成动作;o 2. 出现疼痛;o 3. 出现双侧运动不对称。Neurac治疗技术治疗技术Neurac 定义:应用Redcord进行高水平的神经肌肉刺激以激活肌肉组织。定义的深化: o Redcord 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Redcord训练系统进行一对一训练- 训练前保持中立位进行弱链测试- 以低于弱链的水平进行训练 力臂不变,减少弹性o 高水平训练- 每组3个动作,重复4-5次,或长时间坚持- 每组训练中负荷逐渐增加以提高难度o 神经肌肉刺激- 闭链运动 不稳定支持面 震颤技术 使用口令- 集中强化训练 o 激活肌肉组织- 强化中枢募集 无疼痛 Neurac 1阶段的两种训练方

    15、法: o 方法1o 1. 低重复(4-5次)高负荷o 2. 每组训练间休息30秒o 3. 每组训练负荷逐级提高o 4.如果具备两个条件(1)不引起疼痛(2)训练可以正确完成,该训练程序可以重复进行。o 5. 重复测试。o 训练经验总结: - Neurac 训练5-10分钟- 重新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之前弱链测试及功能测试相比较。o 方法2: o 长时间保持(尤其对于颈腰椎训练)o 强调功能调整- 轻度减少生理曲度患者反馈o 下述两种情况出现时,患者应及时告知:o 1.出现疲劳o 2.需要休息 o 此时测量并记录训练时间。训练程序重复进行,直至下述情况出现:o 1. 坚持时间可以延长;o 2.

    16、无疼痛出现;o 3. 可以正确完成训练。 训练经验: - Neurac 训练5-10分钟- 重新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之前弱链测试及功能测试相比较。Neurac临床训练流程阶梯递进原则(由易到难)阶梯递进原则(由易到难)技术篇颈部开链训练颈部开链训练 o 颈部侧屈训练颈部侧屈训练 o 颈部旋转训练颈部旋转训练 o 颈部屈曲颈部屈曲/伸展训练伸展训练o 斜方肌上部被动牵伸训练斜方肌上部被动牵伸训练o 仰卧位颈部牵伸训练仰卧位颈部牵伸训练颈部侧屈训练颈部侧屈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o 头枕于中分带o 绳夹夹住两绳o 调节中分带高度至患者感觉舒适对患者的指导o 头缓慢侧移,完成颈部侧屈o 可行主动训

    17、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颈部旋转训练颈部旋转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o 头枕于中分带o 绳夹夹住两绳o 调节中分带高度至患者感觉舒适 对患者的指导o 头部缓慢转向一侧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颈部屈曲颈部屈曲/伸展训练伸展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侧卧o 头枕于中分带o 绳夹夹住两绳o 调节中分带高度至患者感觉舒适 对患者的指导o 头部缓慢屈伸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斜方肌上部被动牵伸训练斜方肌上部被动牵伸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o 头枕于中分带o 调节中分带高度至患者感觉舒适操作要点操作要点o 治疗师一手放于头下,另一手放于肩o 使头侧屈的同时向下压肩o 患者

    18、可感觉到斜方肌上部受到牵拉仰卧位颈部牵伸训练仰卧位颈部牵伸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o 头枕于中分带o 调节中分带高度至患者感觉舒适操作要点操作要点o 轻柔牵伸颈部o 本体位同样适用于其它手法背部开链训练背部开链训练 o 背部屈曲背部屈曲/伸展运动训练伸展运动训练 o 背部侧屈运动训练背部侧屈运动训练 o 背部旋转运动训练背部旋转运动训练 o 腹肌力量训练腹肌力量训练o 仰卧位背部牵伸训练仰卧位背部牵伸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坐于训练器之下o 宽带置于臂下,患者伏头于臂o 宽带高度根据所要松动的脊柱节段调整对患者的指导:o 向前推宽带使背部伸展o 屈曲背部回至起始位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

    19、助被动练习o 可于背部最大伸展位前/后按压相应脊柱节段背部侧屈运动训练背部侧屈运动训练起始体位o 患者坐于训练器之下o 宽带置于臂下,患者前倾,伏头于臂o 宽带高度根据所要松动的脊柱节段调整对患者的指导:o 上身侧移完成背部侧屈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背部旋转运动训练背部旋转运动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坐于训练器之下o 宽带系于穿过滑轮的黑绳上o 宽带置于臂下,患者前倾,伏头于臂o 宽带高度根据所要松动的脊柱节段调整 对患者的指导:o 扭动上身完成背部旋转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腹肌力量训练腹肌力量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坐于训练器之下o 宽带系于弹性绳上o 宽带置

    20、于臂下,患者伏头于臂对患者的指导:o 上身下压使腹肌收缩对患者的指导:o 上身下压且扭转使腹内外斜肌收缩仰卧位背部牵伸训练仰卧位背部牵伸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o 髋关节轴向悬吊o 吊带系于踝部o 拉高绳子使骨盆离开床面对患者的指导:o 尽量放松下背部下肢的开链训练下肢的开链训练 o 髋关节外展髋关节外展/内收运动训练内收运动训练 o 髋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伸展运动训练伸展运动训练o 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伸展运动训练伸展运动训练o 髋关节伸展力量训练髋关节伸展力量训练 o 髋关节内收力量训练髋关节内收力量训练 o 膝关节伸展力量训练膝关节伸展力量训练 髋关节外展髋关节外展/内收运动训练内收

    21、运动训练 起始体位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位o 双臂抱胸o 髋关节轴向悬吊o 吊带固定踝,窄带置于膝部o 拉高绳索使腿微微高于水平面 对患者的指导:o 髋关节行外展/内收训练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o 屈膝抬腿是牵拉髋关节的适宜体位髋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伸展运动训练伸展运动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侧卧位o 头枕于臂或垫之上o 髋关节轴向悬吊o 吊带固定踝,窄带置于膝部o 拉高绳索使腿处于水平位 对患者的指导:o 髋关节行屈曲/伸展训练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o 本训练亦可屈膝进行o 牵拉屈髋肌的适宜体位 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伸展运动训练伸展运动训练 起始体位起始体位

    22、o 患者侧卧位o 头枕于臂或垫之上o 膝关节轴向悬吊o 吊带固定踝,窄带置于膝部o 拉高绳索使腿处于水平位对患者的指导:o 膝关节行屈曲/伸展训练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髋关节伸展力量训练髋关节伸展力量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位o 双臂抱胸o 弹性绳系窄带于大腿远端o 吊带高于床面30cm 垂直悬吊对患者的指导:o 1.保持腿伸直o 2.用力下压吊带晋级训练o 逐渐增加弹性绳的弹力以增大阻力o 逐渐向远端移动悬吊点以增加力臂髋关节内收力量训练髋关节内收力量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位o 双臂抱胸o 弹性绳系窄带于大腿远端o 吊带高于床面50cm 垂直悬吊对患者的指导:o 用力

    23、下压吊带晋级训练o 1.逐渐增加弹性带的弹力以增大阻力o 2.逐渐向远端移动悬吊点以增加力臂膝关节伸展力量训练膝关节伸展力量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位o 双臂抱胸o 弹性绳系窄带于膝,保持膝部屈曲o 吊带高于床面30cm 垂直悬吊对患者的指导:o 1.保持足跟于床面上o 2.膝部用力下压吊带晋级训练o 1.逐渐增加弹性绳的弹力以增大阻力o 2.吊带系于足跟上肢开链训练上肢开链训练 o 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训练内收运动训练o 肩关节屈曲肩关节屈曲/伸展运动训练伸展运动训练 o 肩关节水平位外展肩关节水平位外展/内收运动训练内收运动训练o 肩关节伸展力量训练肩关节伸展力量训练 o 肩关

    24、节内收力量训练肩关节内收力量训练o 肩关节下沉力量训练肩关节下沉力量训练 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训练内收运动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位o 肩关节轴向悬吊o 吊带固定手,窄带置于肘部o 拉高绳索使手臂微微高于水平面对患者的指导:o 1.肩关节行外展/内收训练o 2.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肩关节屈曲肩关节屈曲/伸展运动训练伸展运动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侧卧位o 头枕于臂或垫之上o 肩关节轴向悬吊o 吊带固定手,窄带置于肘部o 拉高绳索使手臂离开身 对患者的指导:o 肩关节行屈曲/伸展训练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o 手法松动肩胛骨的适宜体位 肩关节水平位外展肩

    25、关节水平位外展/内收运动训练内收运动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坐于训练器之下o 肩关节轴向悬吊o 吊带固定手,窄带置于肘部,保持肘关节微屈o 拉高绳索抬高手臂至患者舒适的高度对患者的指导:o 肩关节行外展/内收训练o 可行主动训练也可由治疗师辅助被动练习肩关节伸展力量训练肩关节伸展力量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仰卧位o 弹性绳系窄带于上臂远端o 吊带高于床面30cm 垂直悬吊对患者的指导:o 臂用力下压吊带晋级训练o 逐渐增加弹性绳的弹力以增大阻力o 逐渐向远端移动悬吊点以增加力臂肩关节内收力量训练肩关节内收力量训练 o 起始体位o 患者侧卧位o 头枕于臂或垫之上o 弹性绳系窄带于上臂远端o 吊带高于

    26、床面50cm 垂直悬吊 对患者的指导:o 臂用力下压吊带晋级训练o 1.逐渐增加弹性带的弹力以增大阻力o 2.逐渐向远端移动悬吊点以增加力臂肩关节下沉力量训练肩关节下沉力量训练 起始体位o 患者坐于训练器之下o 弹性绳系窄带于前臂近端o 拉高绳索至肩部抬高对患者的指导:o 肩部向下用力,使臂下压吊带晋级训练o 1.逐渐增加弹性带的弹力以增大阻力o 2.逐渐向远端移动悬吊点以增加力臂闭链训练闭链训练 o 膝立位腰部控制训练膝立位腰部控制训练 o 核心区闭链训练核心区闭链训练 o 身体上半部的闭链训练身体上半部的闭链训练 闭链运动基本原则闭链运动基本原则 o 训练原则:训练原则:o 4次重复为一组

    27、;o 每次4组训练;o 每组训练间休息30秒。o 患者能够轻松完成四组或更多训练时,应增加运动强度o 闭链运动起始训练水平应为患者能够正确完成训练而不诱发疼痛的水平。膝立位腰部控制训练膝立位腰部控制训练 适应症:o 下背部疲劳,关节活动度减少,僵硬,不适或疼痛o 下背部运动痛o 下背部深层稳定系统活性下降o 下背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起始体位:o 患者膝立于训练器下o 髋部伸直o 腰椎保持中立位o 吊带系于前臂近端,肘关节屈曲90度o 患者必须保持无痛,如果不能维持膝立位,训练亦可在站立位下进行测试测试“保持时间保持时间”:o1.测试者手置于腹内外斜肌上;o2.测试前保持腹内外斜肌放松;o3.

    28、患者缓慢前倾,腰椎保持中立位,直至感觉到腹内外斜肌收缩;o4.回到起始体位;o5.重复上述动作,在刚刚触摸到整体肌收缩之前停止运动;o6.告诉患者微微用力保持此姿势;o7.记录患者保持此姿势的时间直到:o-患者腰部感觉疲劳o-患者需要休息o8.最大保持时间为120秒,如果疼痛发生,测试需停止。测试意义:测试意义:o 腰部功能正常、无下背痛者至少能够保持中立位120秒,在120秒之前出现腰部疲劳和/或要求休息,是判定腰部深层稳定系统功能下降的一个指征,提示需要治疗。训练目的:训练目的:o 增加腰椎在中立位的保持时间,训练过程保持无痛。如出现疼痛则停止训练。操作要点:操作要点:o1.治疗师手置于腹

    29、内外斜肌上;o2.训练前保持腹内外斜肌放松;o3.患者缓慢前倾,腰椎保持中立位,直至感觉到腹内外斜肌收缩;o4.回到起始体位;o5.重复上述动作,在刚刚触摸到腹内外斜肌收缩之前停止运动;o6.告诉患者微微用力保持此姿势;o7.记录患者保持此姿势的时间直到患者下背部感觉疲劳;o8.在中间带(neutral zone)范围内轻微调整腰椎姿势;o9.记录患者在需要休息之前保持此姿势时间;o10.休息30秒。出现下述任一情况均可尽量延长训练时间:出现下述任一情况均可尽量延长训练时间:o 疲劳发生前下背部姿势保持时间较前延长;o 患者需要休息前下背部姿势保持时间较前延长;o 训练未诱发疼痛;o 训练可转

    30、换成功能测试。o 每三组训练后,重复功能测试以判定治疗效果。核心区闭链训练核心区闭链训练 o 立位前倾训练立位前倾训练 o 仰卧位搭桥训练仰卧位搭桥训练 o 俯卧位搭桥训练俯卧位搭桥训练 o 侧卧位搭桥训练侧卧位搭桥训练 立位前倾训练立位前倾训练 适应症:适应症:o 稳定性降低o 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o 疲劳、关节活动度降低、僵硬、不适或疼痛o 运动痛起始体位:起始体位:o 患者立于训练器下o 吊带系于前臂近端,肘关节屈曲90度o 吊带高度齐腰对患者的指导:o 1.保持身体直立;o 2.肩关节屈曲,身体前倾;o 3.回到起始体位 晋级训练晋级训练o 足逐渐后移;o 逐渐降低吊带高度o 整个过程

    31、均可在足下放置平衡垫以增加难度仰卧位搭桥训练仰卧位搭桥训练 适应症:适应症:o 稳定性降低o 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o 疲劳、关节活动度降低、僵硬、不适或疼痛o 运动痛起始体位起始体位: o 患者仰卧o 双臂抱胸 o 窄带系于腓骨近端 o 吊带高于垫面30cm 垂直悬吊 替代体位o 1.手臂平放于体侧o 2.双手后伸过头抓握以激活背阔肌对患者的指导:o 1. 保持身体伸直,上抬骨盆o 2. 回到起始体位晋级训练o 悬吊点逐渐向踝部移动o 吊带系于踝部o 吊带系于踝部,双髋外展o 整个过程均可在肩胛间放置平衡垫以增加难度俯卧位搭桥训练俯卧位搭桥训练 适应症:适应症:o 稳定性降低o 神经肌肉控制能

    32、力下降o 疲劳、关节活动度降低、僵硬、不适或疼痛o 运动痛起始体位起始体位: o 患者俯卧o 前臂支撑 o 腹下放垫防止腰椎过度前凸 o 窄带置于双股部o 吊带高于垫面40cm 垂直悬吊对患者的指导:o 1. 保持身体伸直,上抬骨盆o 2. 回到起始体位晋级训练晋级训练o 悬吊点逐渐向踝部移动o 吊带系于踝部o 吊带系于踝部,双髋外展o 双手支撑o 整个过程均可在臂下放置平衡垫以增加难度侧卧位搭桥训练侧卧位搭桥训练 适应症:适应症:o 稳定性降低o 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o 疲劳、关节活动度降低、僵硬、不适或疼痛o 运动痛起始体位起始体位: o 患者侧卧o 头枕于臂或垫之上 o 上位上肢平行或者

    33、屈曲于体侧 o 宽带置于下位腿的膝关节处o 吊带高于垫面30cm 垂直悬吊对患者的指导:o 1. 保持身体伸直o 2.上抬骨盆o 3.回到起始体位晋级训练o 1. 悬吊点逐渐向踝部移动o 2. 侧卧搭桥时外展上方腿o 3. 前臂支撑o 4. 伸直手臂支撑上半身Neurac测试与治疗测试与治疗 o 腰部局部稳定肌的测试与治疗腰部局部稳定肌的测试与治疗 o 颈椎局部稳定肌的测试和治疗颈椎局部稳定肌的测试和治疗 腰部局部稳定肌的测试与治疗腰部局部稳定肌的测试与治疗 触诊腹横肌触诊腹横肌 o体位:o患者屈膝仰卧o操作:o腹式呼吸,嘱患者做吸气和呼气动作,于吸气相触摸腹横肌;o触诊位置为髂前上棘内下2英

    34、寸,呼气相轻微按压,始终保持主动按压;o嘱患者收缩盆底肌并保持住,这样一般能够引起腹横肌的主动协同收缩,但不会对触诊产生任何抵抗;o继续下压直至感觉到肌肉紧张;o2秒钟后嘱患者放松盆底肌,手指所触摸到的肌肉紧张感随即消失,此时所触摸的肌肉就是腹横肌。注意:o 应确信患者能够认识到如何主动激活下背部深层稳定系统。o 常见错误:o 未按压到足够的深度;o 过度收缩盆底肌导致腹内、外斜肌联合收缩,此时手指很容易感觉到阻力,从而影响对腹横肌的触摸;o 不能正确收缩盆底肌,以下压盆底肌或收缩臀大肌。对患者的指导o 提肛;o 想象小便时突然憋住的感觉。临床应用:临床应用:o 1.作为诊断工具。对盆底肌做治

    35、疗前的功能测试,以评估激活下背部深层稳定系统激活的作用;o 2.作为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辅助工具。当患者的前馈机制功能不完善时,可以借此减少或者避免疼痛;o 3.作为训练技术可以改善功能或减少疼痛。腰椎中立位控制训练(俯卧位)腰椎中立位控制训练(俯卧位) o 针对下背部深层稳定系统的训练o 延长腰椎中立位保持时间 适应症:适应症:o 下背部疲劳,关节活动度减少,僵硬,不适或疼痛o 下背部运动痛o 下背部深层稳定系统活性下降o 下背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起始体位:起始体位:o 患者俯卧 o 黑色弹性绳系中分带支撑头部o 非弹性绳系宽带,置于胸部o 弹性绳系宽带,置于腹部,折叠宽带以防髂前上棘受

    36、压o 非弹性绳系窄带于股部调整:调整:o 降低治疗床高度使患者支撑于悬吊带上,前臂不承重;o 身体保持水平,腰椎轻微前凸;o 保持腹部弹性绳足够紧张,使治疗师只需很小的力即可轻松纠正脊柱前凸;此体位下患者应无痛并感觉放松和舒适 测试测试“保持时间保持时间”:o 1.治疗师一手置于腰骶部一手置于腹部;o 2.双手轻轻相互挤压以减少脊柱前凸大约2mm,即“腰椎中立位控制”;o 3.缓慢移开手,嘱患者轻微用力保持此姿势;o 4.记录患者保持此姿势的时间直到:o -患者腰部感觉疲劳o -患者需要休息o 5.最大保持时间为120秒,如果疼痛发生,测试需停止。测试意义:测试意义:o 腰部功能正常、无下背痛

    37、者至少能够保持中立位120秒,在120秒之前出现腰部疲劳和/或要求休息,是判定腰部深层稳定系统功能下降的一个指征,提示需要治疗。Neurac治疗目的治疗目的o 增加腰椎在中立位的保持时间,训练过程保持无痛。如出现疼痛则停止训练。操作要点:操作要点:o 1.治疗师一手置于腰骶部一手置于腹部;o 2.双手轻轻相互挤压以减少脊柱前凸大约2mm,即“腰椎中立位控制”;o 3.缓慢移开手,嘱患者轻微用力保持此姿势;o 4.记录患者保持此姿势的时间直到患者腰部感觉疲劳:o 5. 嘱患者主动收缩腹横肌和/或抖动吊绳;o 6.记录患者在需要休息之前保持此姿势时间;o 7.休息30秒。 出现下述任一情况均可尽量

    38、延长训练时间:出现下述任一情况均可尽量延长训练时间:o 疲劳发生前下背部姿势保持时间较前延长;o 患者需要休息前下背部姿势保持时间较前延长;o 训练未诱发疼痛;o 训练可转换成功能测试。每三组训练后,重复功能测试判定治疗效果。颈椎局部稳定肌的测试和治疗颈椎局部稳定肌的测试和治疗 颈椎中立位控制训练颈椎中立位控制训练o 作用于颈椎深层稳定系统o 增加颈椎中立位保持时间适应症:适应症:o 颈部疲劳,关节活动度减少,僵硬,不适或疼痛o 颈部运动痛o 颈部深层稳定系统活性下降o 颈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测试意义:测试意义:o 颈椎功能正常、无颈痛者至少能够保持中立位120秒,在120秒之前出现疲劳和/

    39、或要求休息,是判定颈部深层稳定系统功能下降的一个指征,提示需要治疗。训练目的:训练目的:o 增加颈椎在中立位的保持时间,训练过程保持无痛。如出现疼痛则停止训练。出现下述任一情况均可尽量延长训练时间:出现下述任一情况均可尽量延长训练时间:o 疲劳发生前颈部姿势保持时间较前延长;o 患者需要休息前颈部姿势保持时间较前延长;o 训练未诱发疼痛;o 训练可转换成功能测试。o 每三组训练后,重复功能测试判定治疗效果颈椎中立位控制训练(仰卧位)颈椎中立位控制训练(仰卧位) 起始体位 o 患者仰卧o 中分带固定支撑头部o 膝下置滚筒调整:调整:o 抬高患者下肢至最舒适的体位(如抬高治疗床下段或腿下置支持物)

    40、o 中分带一边置于枕骨处,另一边置于近头顶处o 降低治疗床上段高度,使患者头部重量完全靠中分带支撑o 调整中分带高度至最舒适的体位o 于中间带范围内维持颈椎正常前凸此体位下患者应无痛并感觉放松和舒适。测试测试“保持时间保持时间”:o 治疗师双手拇指和大鱼际置于双侧胸锁乳突肌上o 缓慢屈曲双手,其余四指环绕颈椎o 手轻微下压以减少颈椎前凸大约2mm,即“颈椎中立位控制”;o 缓慢移开手,嘱患者轻微用力保持此姿势;记录患者保持此姿势的时间直到:o -患者颈部感觉疲劳o -患者需要休息Neurac治疗治疗o 治疗师双手拇指和大鱼际置于双侧胸锁乳突肌上o 缓慢屈曲双手,其余四指环绕颈椎o 手轻微下压以

    41、减少颈椎前凸大约2mm,即“颈椎中立位控制”;o 缓慢移开手,嘱患者轻微用力保持此姿势;o 记录患者保持此姿势的时间直到患者颈部感觉疲劳;o 轻微抖动吊绳;o 记录患者要求休息时保持此姿势的时间;o 休息30秒。颈椎中立位控制训练(俯卧位)颈椎中立位控制训练(俯卧位) 起始体位 o 患者俯卧o 中分带固定支撑头部o 踝下置滚筒调整:调整:o 中分带一边置于枕骨处,另一边置于近头顶处;o 降低治疗床上段高度,使患者头部重量完全靠中分带支撑;o 调整中分带高度至颈椎放松;o 于中间带范围内维持颈椎正常前凸;此体位下患者应无痛并感觉放松和舒适。测试测试“保持时间保持时间”:o 治疗师双手2-4指指尖

    42、置于颈椎中部横突下;o 轻轻抬起颈椎中部,减少颈椎前凸2mm,即“颈椎中立位控制”;o 缓慢移开手指,嘱患者轻微用力保持此姿势;记录患者保持此姿势的时间直到:o -患者颈部感觉疲劳o -患者需要休息。Neurac治疗治疗o 治疗师双手2-4指指尖置于颈椎中部横突下;o 轻轻抬起颈椎中部,减少颈椎前凸2mm,即“颈椎中立位控制”;o 缓慢移开手指,嘱患者轻微用力保持此姿势;o 记录患者保持此姿势的时间直到患者颈部感觉疲劳;o 嘱患者轻微收缩下巴并保持此姿势;o 记录患者要求休息时保持此姿势的时间;o 休息30秒。颈椎的弱链测试和颈椎的弱链测试和Neurac治疗治疗作用于颈椎和上段胸椎作用于颈椎和

    43、上段胸椎适应症:o 颈部疲劳,关节活动度减少,僵硬,不适或疼痛o 颈部运动痛o 颈部深层稳定系统活性下降o 颈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起始体位 o 患者仰卧o 中分带固定支撑头部o 弹性绳系宽带置于胸下o 弹性绳系宽带置于骨盆下o 膝下置滚筒调整:调整:o 中分带一边置于枕骨处,另一边置于近头顶处;o 降低治疗床上段高度,使患者头部重量完全靠中分带支撑;o 调整中分带高度至颈椎轻度屈曲;o 胸椎和骨盆的弹性绳必须足够紧张,使治疗师只需很小的力就能轻松托起患者上半身。弱链测试:弱链测试:o 开始测试前应用弹性绳使身体减重,确保患者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正确完成测试。如果患者根据口令不能正确保持姿势,

    44、应辅以手法指导,帮助患者正确完成。o 确保所有测试均在颈椎中立位完成。如果测试不能正确完成或诱发疼痛,应在不抬高骨盆的情况下进行。判断标准:判断标准:o 颈椎活动度o 运动质量和控制能力o 身体保持伸直o 记录患者不能完成测试的水平,并测试对侧进行对比。进行Neurac治疗时应首先关注弱链一侧。同时应考虑到许多患者双侧均存在弱链。o Neurac治疗治疗目的:o 1.每次训练双侧均可完成相同的动作;o 2.每次训练整体功能均能得到改善。o 功能的改善体现在功能测试和日常生活能力两方面。基本训练原则基本训练原则o 所有训练均在颈椎中立位完成;o 每个动作在保证良好的身体控制和运动质量的基础上重复

    45、4次;o 每组训练间休息30秒;下述情况下可以继续坚持训练下述情况下可以继续坚持训练 o 患者训练过程中活动度增加;o 训练未诱发疼痛;o 训练可转化成功能测试。每四组训练后,重复功能测试判定治疗效果。颈椎后伸颈椎后伸 o 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必须手托患者头部和中分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必须手托患者头部和中分带带对患者的指导:对患者的指导:o 伸髋使身体平直伸髋使身体平直o 头部下压,使上半身离开床面头部下压,使上半身离开床面o 尽可能伸展颈椎,使身体尽可能抬高尽可能伸展颈椎,使身体尽可能抬高o 回到起始体位回到起始体位替代体位o 此体位骨盆不抬高颈椎侧屈颈椎侧屈 o 绳夹夹住双侧吊绳,或将中分带系于穿过悬绳夹夹住双侧吊绳,或将中分带系于穿过悬吊器滑轮的黑绳吊器滑轮的黑绳 对患者的指导对患者的指导:o 伸髋使身体平直o 头部下压,使上半身离开床面o 颈椎尽可能侧屈o 回到起始体位替代体位此体位骨盆不抬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悬吊技术的临床应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5016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