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优质精品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册优质精品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高中地理 必修 三全册 优质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区域一、区域 1、概念 人们在地理差异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延伸:区域划分基础:差异 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性质 区域是一个空间单位,具有一定 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特点差异性:同等级区域之间,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整体性:区域内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变性:有些边界明确,有些不明确; 边界可能发生变化。层次性:区域具有等级,区域是上一区域的构成部分。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相同点 平原、东部季风区、区域等级和面积大致相同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 区域区域长江
2、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松嫩平原农业活动农业活动耕作类型耕作类型主要作物主要作物作物熟制作物熟制商业贸易商业贸易工业工业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水稻、油菜、棉花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发达发达相对落后相对落后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海陆位置海陆位置 水热条件水热条件 耕作类型耕作类型气候气候 水热组合水热组合 作物差异作物差异 土壤土壤纬度位置纬度位置 热量热量 作物熟制作物熟制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商业商业地形、地理位置地形、地理位置 交通交
3、通 工业工业 资源资源思考:思考:1、推测两地的饮食习惯会有何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作业:作业: 我国国土辽阔,一般我们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方的分界线。根据常识或查阅资料,选择人类活动中的一个方面(如饮食习惯、农业活动、少数民族服装、建筑等)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对其影响)。 要求:独立完成; 条理清晰,100字以上。 参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人类活动差异参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人类活动差异表,阅读表,阅读P2-P3P2-P3关于两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关于两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列表列表进行对比进行对比。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4、环境特征 水水系稠密、土土质黏重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史记.货殖列传2 2、不同时期发展特点、不同时期发展特点发展早期 状况: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水:交通阻隔 原因 土:开垦困难 农业社会 状况:粮食主要产地,主要桑蚕、棉花生产基地 水:天然水道,扩大交通 原因 土:种植水稻,农业发展 为什么“水”与“土”的条件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却不再是耕作业发展的限制,反而成为促使耕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因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把以往的限制条件变成了发展的优势。工商业社会状况:粮仓地位让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棉花地位让于南疆、华北平原 水:耕地分割破裂,不利于机
5、械化推广原因 土: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作业:作业: 地图册P74页导读、题。区域地理研究区域地理研究 一、区域地理学是中国地理学的伟大传统 1、区域地理研究历史悠久 2、区域地理研究资料丰富 3、区域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核心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目的 通过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分异和区域联系的研究,来探究人类活动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原理,人类与环境应该维持怎样的关系。即协调人地关系,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 五个“W”: 1、where 位置的描述 2、what 区域里有什么 3、why 原因、原理 4、when 时间的变化 5、how 怎样发展人地关系四
6、、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1、传统方法: 定性描述、定量分析、实地考察、资料查阅等2、现代方法:3S技术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 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气候、水文、地形、植被、土壤资源、自然灾害气候、水文、地形、植被、土壤资源、自然灾害原始数据的获取原始数据的获取空间定位空间定位叠加、整合叠加、整合模拟区域自然过程、预测、预报模拟区域自然过程、预测、预报 区域的动态变化、描述人地关系区域的动态变化、描述人地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数据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数据各类数据各类数据历史数据历史数据RSGPSGIS你知道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哪
7、一天吗?导入新课 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DaytoCombatDesertificationandDrought)。人类社会直接面对荒漠化问题至少已有了5000年的历史。在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中,荒漠化位居首位。荒漠化是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巴比伦、古埃及文明都曾遭其毒手。近代北美、前苏联、北非多次领教其险恶。世界范围内,阿根廷、巴西、智利、印度、中国、非洲主要地区、中亚、中东等国家与地区为主要受害地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知识目标: 理解
8、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发生过程。 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之间的关系。 掌握西北地区发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学会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有关地图分析西北地区的范围。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的发生过程和形成原因。 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气候和植被景观的关系,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
9、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仍是总体扩张的趋势,因而防治荒漠化又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 重点: 难点: 荒漠化的过程、成因。 我国西北地区发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沙漠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化的景观。2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3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变异
10、(2)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4具体表现林地退化耕地退化草地退化 在荒漠中开花的仙人掌 5荒漠化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活动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
11、的位置和地形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西西 部部贺贺兰兰山山东东 部部地形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陆盆地高高 原原特征特征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三山夹两盆夹两盆”辽阔坦荡辽阔坦荡地形区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2西北地区的地形3西北地区的气候西北地区的气候(1)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位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山脉和
12、盆地相间分布干旱湿润气流难进入山岭重重阻隔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的不同,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贺兰山200mm200mm()西北地区降水分布降水由东到西随着距离海洋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属于经度地带性规律的变化。东西天山中部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 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点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13、逐渐减少。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点拨: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4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西西 部部东东 部部降降 水水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载畜量载畜量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沙漠、戈壁沙漠、戈壁荒漠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农业特色农业特色绿洲农牧业绿洲农牧业草原牧业、灌溉农业草原牧业、灌溉农业以下 200mm以上少多距海远近
14、小 大半干旱地区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漠荒化的自然原因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盛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基本条件物质基础动力因素包含着漠荒化的潜在威胁(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活动根据图,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上图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点拨: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荒漠化的发展过程气候变异等自然条件发展创造条件过程分散
15、土地退化最终连接 荒漠般景观过程加剧加速发展人类活动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3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为了增加收入人口激增燃料需求多无节制采挖药、菜过度樵采樵采天然植物严重破坏草场加速荒漠化破坏固沙植物()过度樵采在干旱区,土地的植物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过度放牧超载放牧牧草生长能力、土壤结构被破坏草场载畜量降低土地沙化短期的经济利益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进程目前,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草场超载率多在50%1
16、50%,少数地区高达300%。(3)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就存在着土地荒漠化的威胁。缺少防护林保护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作物产量逐年降低经济效益差而弃耕风蚀耕地“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是西北地区草地开垦的真实写照。掘进带来的负作用在干旱荒漠和草原地区,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进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这的确解决了干旱地带的人畜饮水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人畜活动必然会以水井为中心,于是水井周围就会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的地面。阅读指导当井的数目不很多,而且间隔很远的时候,在以井为中心的裸地之间还有大片正常的牧场以维持
17、牲畜的生存。当人口和牲畜的数量增加时,不得不打更多的井以满足人畜用水需要,而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导致整个牧场的毁灭。4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在荒漠地区作物生长必须依靠水源灌溉。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是迫于人口的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1)次生盐渍化的形成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地表聚集蒸发旺盛次生盐渍化()灌溉与次生盐渍化人类在荒漠中之所以能居住下来,关键在于从非荒漠源地得到大量的水分供应。以人类最早的两个文明中心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来说,两者均地
18、处荒漠,水分的来源是外来河流。这些外来河流流过荒漠区域,是由与气候无关的地质、地形等因素决定的。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土地退化与社会的贫困化问题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毫米。1萨赫勒地区位于撤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图文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点拨: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
19、,特别是7、8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下图,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自给性游牧与商业性定居牧业对草场的不同影响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
20、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点拨: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早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农作侵入牧区带来的影响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人口增加草地变旱地牧场超载草地缩小转牧脆弱
21、地区荒漠化加剧劳动力需求(弃耕后)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人口增长与荒漠化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点拨: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地区地区不同历史时不同历史时期期人类不合理的活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动造成的后造成的后果果河西河西走廊走廊经历汉、唐、明、清的大规模开发对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植被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我们将地图上的古
22、城和古遗址连接起来,就可以显示出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事实是令人震惊的:丝路南道及其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而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部远离古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古今道路竟然相距平均100多千米之遥。这一事实,清晰地显示了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与绿洲的进退局势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地区地区不同历史不同历史时期时期人类不合理的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活动造成的后造成的后果果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南缘绿洲汉代以来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向河流上游退缩地区地区不同历不同历史时期史时期人类不合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活动造成的后果造成
23、的后果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南缘绿洲北方农牧过北方农牧过渡地带渡地带清代以来大规模移民开垦原来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移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不断进步,荒漠化,也逐渐被作为一个代表全球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地区地区不同历史不同历史时期时期人类不合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活动造成的后造成的后果果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南缘绿洲北方农牧过北方农牧过渡地带渡地带旱作地区草旱作地区草原牧区原牧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趋于严重 1农牧界限向北推进,为什么会加剧该地区的荒漠化?点拨: 农牧界限向北推进,意味着农区侵入牧区,大片的草地将会变成旱地。这样
24、,势必压缩草场面积,在原有的牲畜量不减少的条件下,会产生所剩牧场的超载,超载的牧场并必定会逐步衰退,为了牲畜的发展又可能将牧场转移到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环境的退化趋势必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草地开垦出来的旱地本身在防风固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劣势。加上若因为土地肥力的衰退而弃荒的话,其本身就是现成的人造沙荒。因此,如果农牧界限向北推进,势必加剧该地区荒漠化的进程。 : 2为什么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点拨:在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常常存在“农牧之争”,从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对比,农业一般都高于牧业,因些就有农作侵入牧区的趋势。特别是在人口激增、粮食不足的条件下,以
25、农侵牧已成必然。若不加以控制,必定会陷入“过渡开垦 生态用水紧张 植被退化 荒漠化加剧 土地肥力减弱 再度开垦 荒漠化再度加剧”的恶性循环圈。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梭梭林(三年生)植物固沙沙拐枣固沙林在活化沙地上恢复的人工植被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