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Ⅱ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447055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格式:PPTX
  • 页数:70
  • 大小:2.9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Ⅱ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浙江 专用 2020 高考 语文 复习 专题 十一 文言文 阅读 课件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二部分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 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解考点考情磨高考真题探命题特点解考点考情总体要求 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简释:所谓“浅易”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能读懂的。考点简释分项考点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简释:“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意谓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常见”意谓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文中”说明这些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解释,须结合语境作判别。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常见文言虚

    2、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简释:“常见虚词”主要指上面列出的十八个,这是考查的范围。“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意义”指的是该词在文中的具体解释,“用法”指的是该词在语境中的词性及语法功能。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简释:“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是考查的重点。而且重点放在运用中,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与辨别,且能在翻译中译出。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简释:所谓“文中句子的理解”,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

    3、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分析。所谓“文中句子的翻译”,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一考点实际上把上面的四个考点全都包容进去了。5.文中信息的筛选。简释:它要求在基本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语言、行为举止、性格特点、思想感情、道理启示等相关信息。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简释:它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准确归纳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简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4、度”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即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在论述文中,就是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结论。这些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考点与考点6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交叉关系。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简释:它明确了鉴赏的内容,即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相对于古诗词来说,这一考点在文言文阅读第三道题中有所体现。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简释:“评价文章思想内容”,侧重于概括文章的主旨和简析文章形象的含义;“评价作者观点态度”,侧重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该考点要求很

    5、高,在实际考查中很少涉及。考情表览年份文题文本类型试题考点题号题干分值2015太平州学记(张孝祥)记事性散文(杂记)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2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6、8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正确断句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42016琅嬛福地记(张岱)记人性散文(杂记)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2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819把文

    6、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42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正确断句2017上池州李使君书(杜牧)议论性散文(书信)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2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6、8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正确断句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42018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议论性散文(文序)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2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6、8

    7、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正确断句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41.选材:稳中有变。“稳”,主要选记人记事类散文,很少选纯传记类文章,兼及议论性散文;“变”,只是“书”“序”“记”等具体文体的变化。难度相对较大。2.题型、题量稳定,分值略有增加。共五道题,三道单选题,分别指向实词、虚词和概括赏析,各3分;两道主观题,一道主观断句题,3分,一道翻译题,由原先的7分增至今天的8分。目前总分是20。3.考点稳定、全面。几乎涉及所有的考点。翻译是重点。数据密解磨高考真题一、(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

    8、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

    9、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注,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

    10、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注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1.圈点勾画:圈点出关键性词句,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整体阅读,回答问题810分钟答案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段):提出话题何为真正的儒者?第二层(第2、3段):介绍颜太初的为文特点及为官

    11、遭遇。第三层(第4段):点明作序的目的。2.明事知人:该文虽是一篇文序,但较少涉及“杂文集”的内容,而是用大量笔墨写颜太初的为文为官。从文章的介绍看,颜太初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其态度如何?答案(1)颜太初为人宽厚正直,才识过人。为官有政绩。为文志在学以致用、匡正时弊。(2)作者认为颜太初是真正的儒者。肯定赞扬他的为人为官为学,同情惋惜他的怀才不遇。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 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 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政绩带题细读,完成真题约10分钟答题提示“发言”是个古今异义

    12、词,今义是指在会议等集会上的讲话,古义是开口说话。考生很容易以今律古。其实不然,可从原文进行逻辑推导。文章开篇就提出天下不崇尚儒学,而紧接一句“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如果解释为“发表意见”,和前文的“不尚儒”的轻视态度,会产生矛盾。只有“一开口(就随意地)自称为儒”较为符合前后句的内在逻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答题提示B项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他的。A项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提宾标志。C项介词,表地点,在/介词,表动作对象,给、到。D项“所”字结构/与“为”连用,表被动。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A.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B.卒于睢阳从径

    13、道亡,归璧于赵C.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 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 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 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 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答题提示C项张冠李戴。“效

    14、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不是颜太初。值得注意的是B项,它考查的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的官职知识,虽说有点意外,但根据原文完全可以推导出来。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世 人 见 太 初 官 职 不 能 动 人 又 其 文 多 指 讦 有 疵 病 者 所 恶 闻 虽 得 其 文 不 甚 重 之 故 所 弃 失 居 多 余 止 得 其 两 卷答案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共6处,错2处扣1分)答题提示文言断句,首先是有一定的“路标”,然后也会设置一定的“障碍”。就“路标”而言,“又”“虽”“故”等字,很容易就

    15、切分了该句,而“主谓宾”的意识,也能够让“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这样的句子断开。就“障碍”而言,“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这句,难度较大。“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又”字处断开后,产生了两个障碍:“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中,“指讦”作为谓语动词,能否接上“宾语”即“有疵病者”,甚至到“所恶闻”为止中间不断呢?从“主谓宾”的角度来看,不行。“所恶闻”作为“所”字结构必然需要主语,因此需要将“有疵病者”作为其主语,组成“有疵病者所恶闻”。“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如果切分为“世人见太初”和“官职不能动人”,两套“主谓宾”皆可成立,

    16、但在参考答案上并未体现,这应该属于“可断可不断”,如果断开,则表示短暂停顿,亦不可算错。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4分)审出得分点:_规范翻译:_ (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评分标准“既”,已经(在后);“徒”,只;“夸诳”,夸大欺骗;“蹈”,遵循、实行。答题提示“诳”字是个难点,可联想到“出家人不打诳语”得出。既,徒,夸诳,蹈(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4分)审出得分点:_规范翻译:_ 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

    17、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评分标准“身”,身份、地位;“言”,文章;“夭”,命短;译出反问句式及状语后置句。答题提示该句中“身”作为一个赋分点,很有难度。但结合后文的“太初虽贱而夭”中的“贱”,可以推导出前文的“身”应该是指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身,言,夭,反问句式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妻子弱不能自诉妻子:妻子儿女B.举进士解褐近十年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出仕做官C.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动人:调动别人,意指官职平常D.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厨传:厨艺文本回读,补充训练约2分钟解析厨传:驿站。可据“望仙驿记

    18、”篇名推出。参考译文天下不崇尚儒者很久了。当今世上的士大夫,开口说话一定自称儒者。儒者究竟是怎样的呢?高高的帽子、宽大的衣带、宽大的衣袖,这样穿戴的就可以叫做儒者吗?手持书简,俯身苦读,吟咏不停就叫做儒者吗?又或者用一点点墨汁湿润着笔尖,编织一些充斥华丽词藻的文章来号称儒者,(这和儒者)也差得太远了。除去上述种种不说,至于西汉的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的欧阳歙、张酺、胡广,(这些)世人所说的大儒,果真足够符合儒者的名称吗?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对这种情况很气愤。(他)读先王的文章,不研究章节句子,一定要探究其中的义理才行。(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

    19、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只诵读先王的文章)对他自己来说与邻里相比也就没有突出的地方,对他之外来说就不能发扬光大(先王的义理)。不能发扬光大,先王之道就遮蔽起来了,于是(他)探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的得失,创作诗歌和文章来宣扬倡导它。景祐初年,青州牧以荒废政务、逸乐过度、恣意放任为能事,(他)仰慕嵇康、阮籍的为人,当时各地的士大夫喜欢他不受礼教的束缚,一致效仿他,渐渐形成风气。颜太初厌恶他,认为他是使风俗大乱的根源,作了东州逸党诗来讽刺他。诗最终传到皇上那里,皇上立即追究青州牧的罪过。又有郓州牧因为下属的县令清廉正直与自己不同而生气,就诬陷他犯罪,将他在狱中拷打致死。他的妻子和孩子弱小不能自己

    20、去告状,颜太初平日与这个县令交好,怜悯他冤死,写了哭友人诗,郓州牧也因此而被罢免了。这时有人举荐颜太初博学有文采,天子下诏任用他为国子监直讲。恰逢有个平日不喜欢颜太初的御史,上书说颜太初放纵而不遵礼法,不可以担任学官。诏书就要到了,又改任河中府临晋主簿。颜太初为人,其实宽厚、善良、有政绩,不是放荡不羁的人。从临晋又改任应天府户曹,主管南京学校方面的事,死在睢阳。先前的制度规定,判、司、簿、尉四个官职的考核,没有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的,照例按县令录用。就算愚笨、懦弱、昏惑、老迈没有可用之才的人,凭年数积累,也一定能得到。而颜太初才华见识如此,中进士做官近十年,到死都没能摆脱判、司、簿、尉的行

    21、列,他死时大概四十岁。唉,这是上天要毁灭儒者,使他们一定达到这么坏的地步啊!将会像狗对自己奇怪的事吠叫一样,品行正直、与众不同的人一定要被铲除吗?怎么他的仕途和寿命两者都如此困厄呢?世人看到颜太初官职不能震动人,又加上他的文章多指责批评,有缺点毛病的人讨厌听到,即使得到他的文章,也不很重视它。所以丢弃遗失的占多数,我只得了他的两卷。在同州又得到他写的题名记,现在集在一起,为它作序。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他日有见到它的人,看到他的后车诗,就不会忘记借鉴警诫了;看到他的逸党诗,礼义就不会衰败了;看到他的哭友人诗,

    22、残酷的官吏就会心生惭愧了;看到他的同州题名记,地方长官就了解政治的腐败了;看到他的望仙驿记,地方长官就不经营驿站了。由此来说,带来的益处不也很多吗!二、(2017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上池州李使君书杜牧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

    23、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

    24、以应当时之务矣。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

    25、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注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缪:通“谬”。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1.圈点勾画:圈点出关键性词句,概括各段内容。整体阅读,回答问题810分钟答案第一段:说明自己不敢希望要求李使君。第二段:赞扬李使君其才其时,值得珍惜,并且鼓励他成就一番事业。第三段:讲明生在百代之后是件幸事的原因书具,可以为学;事多,足以应当时之务。暗含鼓励李使君趁今日好时代好好努力。第四段:讲治学之道要“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暗含指出李使君的努力之道。第五段:贬自己扬对方

    26、,趁机提出自己写信的目的求李使君给自己一个为官的机会。2.明事辨理:概括信的内容及作者写信的目的。答案信的主要内容是热情洋溢地赞美李使君的才学与时运,鼓励他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伟业,为官治学要“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借此委婉地提出让李使君任用自己的意愿。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期:期待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C.使圣人微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D.参之于上古 参:检验带题细读,完成真题约10分钟答题提示“可惜”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可”是“值得”的意思,“惜”是“爱惜”的意思。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

    27、相同的一组是(3分)答题提示B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C项代词,那些/连词,表选择。D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饰以温慎举以予人A.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儿之成,则可待乎B.其有国者成败废兴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吾尝终日而思矣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 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 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

    28、用的目的。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 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 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答题提示C项张冠李戴。第五段中“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指出了这是学者的弊病,而不是说作者自己。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仆 自 知 顽 滞 不 能 苦 心 为 学 假 使 能 学 之 亦 不 能 出 而 施 之 恳 恳 欲 成 足 下 之 美 异 日 既 受 足 下 之 教 于 一 官 一 局 而 无 过 失 而

    29、 已答案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共6处,错2处扣1分)答题提示首先,通读文段,大致了解整个文段的内容。其次,根据画波浪线句子的前后语境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因为名词和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初步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仆”“足下”都是人称代词,“仆”作“自知顽滞”的主语,可在“顽滞”后断开;两个“足下”分别作“美”与“教”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而“足下之美”与“足下之教”分别作了“欲成”“既受”的宾语,因此,可在其后断开。再次,看标志

    30、性虚词的位置,进一步断句。“假使”“亦”常放在句子开头,前面应该断开。“之”跟在动词“施”后;因为“恳恳”修饰“欲成”作状语,所以“之”应为宾语,故在“之”后断开。最后,通读整个句子,试着翻译一下,看句意是否通顺。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4分)审出得分点:_规范翻译:_ 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评分标准“资”,供给,给予;“光”,名词用作动词,光耀;“可”,岂。资,光,可(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4分)

    31、审出得分点:_规范翻译:_ 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评分标准“明白”,清楚;“完具”,完备;“挈置”,提携,安置。明白,完具,挈置1.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B.此乃以童子为师耳C.乃能为圣人也D.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文本回读,补充训练约5分钟解析C项副词,才。其他三项均为副词,表判断,是,就是。2.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这就是因为被自己的见识阻滞,不知道适宜地变化,叫迂腐的儒生,这也是求学的人的一个弊病。得分点:“乃”,“滞

    32、”,“于”(被动句),“学者”,句意对译文:_参考译文我与您年龄相同然而主张不同,您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智,内心正直,态度温和,用温和谨慎修饰(自己),所以为人处世光明高尚没有过失、后悔的事。(我)在京城期间,家里的事,人际往来,整天局促束缚,不能够每天说出心中所想来使自己明白,自然不敢用同辈之流期待你啊。去年请假,从江、汉之间回京城,才知道您调任地方官的缘由,敢于做正义的事,以前我期望您的心思,果然不是谬误,私下里自己恭喜道贺,您果然没有辜负上天托付给予的、我期望仰慕的,这两者就是我恭喜道贺您的原因,好啊,好啊。我不值得一提,虽然能做学问,也没有什么长进,像您的才华、时机,真是值得爱惜啊。以

    33、前所说的俊逸通达、坚定明智,内心正直,态度温和,用温和谨慎修饰(自己),这才华值得珍惜;年龄四十岁做刺史,得到偏僻小郡,有衣服和食物,没有做吏的苦楚,这是时机值得爱惜啊。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我常想百代之后,不一定不幸,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书记载详尽而且所记事情繁多。现在的谏官一定说:“假使圣人精深微妙的意旨没有流传,就是写注解的郑玄等人的罪过。”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假使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不值得学习,那就得圣人复活,像周公、孔子那样亲自教授精深微妙的意旨,这

    34、样以后才能做学问。那么圣人不复活,就终生不能做学问了;假使圣人复活,也就跟随并且扰乱他们。这是不学习的人,喜欢口出大话,欺骗扰乱常人罢了。自从汉朝以来,那些诸侯的成功失败、衰败兴盛,功业行迹,不计其数,各种各样的事,根据事实,都可以描述出来,考察它们的由来,判定它们的是非,十件里能有四五件,就能够用来应对当代的事务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是依据所见所闻,能够不丢失见闻并且细致思考的结果。楚王问蓬草的果实,回答说:“我以前听童谣知道的。”这就是把小孩子当作老师罢了。用上古时代的知识来检验它们,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反复斟酌,才能成为圣人啊。诸葛孔明说:“你们这些人读书,是想做博士啊。”

    35、这就是因为被自己的见识阻滞,不知道适宜地变化,叫迂腐的儒生,这也是求学的人的一个弊病。我自从元和年间以来,直到今天,自己见到听到的名家才子的讨论,常法制度,征讨叛逆作乱,考察他们当时的情形,用古代事迹进行检验,能够做到不丢失见闻并且细致思考,也能够成就一家的事业了。但是随时见到随时忘记,随时听到随时丢弃,轻视看到的重视听到的,这也是求学的人的一个弊病。像您有上天给予的天赋,我与您差距太大。我知道自己顽固凝滞,不能耗费心思做学问,假使能学成,也不能够拿出来散布,诚挚殷切地希望成全您的好事,改天在接受您的教导之后,对于官吏事务没有过错罢了。自古以来没有不学习却能在后代人中流传名声的,您努力吧。三、

    36、(2016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琅嬛福地记明张岱晋太康中,张茂先注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

    37、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而去。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

    38、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注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1.圈点勾画:圈点出关键性词句,概括各段内容。整体阅读,回答问题810分钟答案第一段:叙述晋代文学家张华偶遇一神秘老人,参观“琅嬛福地”的藏书之事。第二段:用韵文的形式揭示故事主旨。2.明事辨理:概括作者的观点。答案作者假托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阐明了学海无涯、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门肃茂先入肃:恭敬的样子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D.读书三十乘 乘:车带题细读,完成真题约10分钟答题提示“肃”解释为“恭敬的样子”

    39、,不能与之后的“(张)茂先”搭配,应为动词“恭敬地引进、引导”之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答题提示B项连词,如果/副词,好像。A项均为介词,和,跟。C项均为“所”字结构。D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茂先坐与论说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A.若二十年外书若望仆不相师B.多所未闻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C.望石再拜而去毕礼而归之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 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

    40、、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 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 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 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答题提示错在对“嬴氏焚书史”的分析上。结合前后文,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表现琅嬛福地藏书之全,由此强化此地的神异色彩。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3分)审出得分点:_规范翻译:_ 张茂

    41、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评分标准“爽然”,茫然若失的样子;“饷”,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给饭吃”;“非所有”,译为“不是所能拥有的”,表否定的判断。爽然,饷,非所有(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4分)审出得分点:_规范翻译:_ (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评分标准“见”,动词用作名词,见识;“小”,结合语境,译为“浅陋”;注意“春秋问蛄蟪“的翻译。见,小,春秋问蛄蟪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进 言 者 皆 曰 天 下 已 安 已 治 矣 臣 独 以 为 未 也 曰 安 且 治

    42、 者 非 愚 则 谀 皆 非 事 实 知 治 乱 之 体 者 也 夫 抱 火 厝 之 积 薪 之 下 而 寝 其 上 火 未 及 燃 因 谓 之 安 方 今 之 势 何 以 异 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答案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错3处扣1分)答题提示先初步了解语段大意,根据语言标志和结构特点,断开容易判别的语句 ; 再 根 据 对 上 下 文 的 理 解 来 突 破 难 点 。 本 题 可 借 助 的 语 言 标 志 有“曰”“矣”“也”“夫”“因”,句式结构有“

    43、皆也”“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理解“方今之势”句意后不难断句。参考译文进言的人都说:天下已经安定已经治理得很好了。唯独我认为还没有。那些说天下安定并治理得很好了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治乱本质的人。有人抱着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宁的地方,现在国家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茂先异之异:对感到奇怪B.把茂先臂走石壁下 把:扶着C.并不遗只字 遗:遗漏D.此中或开示 示:给看文本回读,补充训练约5分钟解析把:拉着。译文:_2.翻译下面的句子。繇前视伏羲,已是其

    44、叔季。 从前看伏羲那时代的事,已是其后的事情了。(得分点:“繇”通“由”;“叔季”,代指后期、末期)参考译文晋太康年间,张茂先做建安从事时,在洞山游玩。顺着溪水向里走,见到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头上,张茂先坐下来和他交谈。看他枕着的书,都是蝌蚪文,张茂先不认识,对此感到很惊讶。老人问张茂先说:“您读过多少书?”张茂先说:“我没读过的都是二十年以来的书,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书,那我已经全读完了。”老人微微一笑,拉着张茂先的手臂走到石壁下面,忽见有一道门,进去里面的路很宽,来到一个精致的小屋内,(里面有)藏书上万卷。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些)什么书?”老人答:“是各朝代的史书。”又来到另一间小屋,(

    45、发现)藏书更多。张茂先又问:“(这是些)什么书?”老人回答说:“是记载各国的书。”后来又来到一个密室,门上的锁很是牢固,有两只黑狗守在那里,(密室)上面有篆书写的名字,叫“琅嬛福地”。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什么地方?”老人回答说:“这是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老人指着那两只狗说:“这是痴龙,守在这里(已经)两千年了。”(老人)打开门恭敬地引茂先进入,(茂先)看见里面的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很多都不曾听说过,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等书,也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张茂先为此停留了两三天才出

    46、来,对老人说:“他日携带粮食再来拜访,(将尽情地)博览这些书。”老人只笑笑却没有回答,送张茂先出来。(张茂先)刚出来,石门就突然自动关上了。张茂先回头看,只见杂草藤萝,缠绕着石头生长,石头上的苔藓也是密合的,没有一点缝隙。张茂先呆呆地站在那里看,对着石头拜了两拜后离开。秦王嬴政焚烧了史书,咸阳的火烧得正旺。(可是)这里(却)有完整的史书,并没有遗漏一个字。向上追溯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结绳记下的事也有记载。从前看伏羲那时代的事,已是其后的事情了。海外有那么多有名的国家,中国不过像其中的一个黑痣。(我)读书三十车,也只是(读了)千万之一二。(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

    47、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如同石彭与鸭子上的细毛,我的见识就跟小孩一样。(我)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迷失了道路不能达到。回头看绝壁,疯长的只有薜荔。懊悔自己一出石门,就可望而不可即了。在此等上十多年,这里或许会开门(再)给我看。探命题特点1.选文特点:注重“为人,为文”的一致性,即选取的文章,基本都表达了该作者的一种处世态度和为人原则,对考生有一定的人格启发。2.题型特点:(1)实词解释题:所选词语大都较陌生;重点考查多义实词、词类活用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对语义的推断能力;题型为“负选型”(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虚词辨析题:所选虚词均在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之内;四组八个例句,四个出自文中,四个出自课本,与课本结合紧密;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兼考;题型为“负选型”与“正选型”交替变化。(3)文意概括和赏析题:言文并重,全面兼顾,2018年高考卷选项还考查了文化常识;赏析的角度较广,有结构,有手法,有语言等;设误点不在“赏析”,而在文意概括;题型为“负选型”。(4)文言断句题:所选语句或出自原文,或出于原文外;难断处仅一两处;采用扣分制,即错两处(或三处)扣1分;题型为主观题。(5)语句翻译题:要译的有两句,两句或一长一短,或一陈述一疑问、一难一易;赋分点全面,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皆涉及;句中虽无陌生词语,但个别词语译起来有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Ⅱ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4705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