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酶促反应动力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物化学酶促反应动力学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反应 动力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研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意义 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的速率以及影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的速率以及影响此速率的各种因素的科学。在研究酶的结构与功响此速率的各种因素的科学。在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酶的作用机制时,需要动力学提供实能的关系以及酶的作用机制时,需要动力学提供实验证据;为发挥酶催化反应的高效率,寻找最有利验证据;为发挥酶催化反应的高效率,寻找最有利的反应条件;为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和某些药物的反应条件;为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和某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等,都需要掌握酶促反应速率的规律。的作用机制等,都需要掌握酶促反应速率的规律。 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酶反应速率对底物浓度作
2、图中间复合物学说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为了解释这个现象,Henri和和Wurtz提出了提出了酶底物复合物学说。该学说认为,当酶催化酶底物复合物学说。该学说认为,当酶催化反应时,酶首先与底物结合,生成酶底物复反应时,酶首先与底物结合,生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生成产物,并释放出酶。反应用下合物,然后生成产物,并释放出酶。反应用下式表示:式表示: S + E ES P + E 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存在的证据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和X光衍射直接观察到酶与底物的复光衍射直接观察到酶与底物的复合物。合物。酶与底物结合后光谱发生变化。酶与底物结合后光谱发生变化。溶解度或热稳定性在加入底物后发生变化。溶解度或热稳定性
3、在加入底物后发生变化。分离到了酶底物复合物。分离到了酶底物复合物。超离心沉降过程中,可观察到酶和底物共沉降的超离心沉降过程中,可观察到酶和底物共沉降的现象。现象。平衡透析时,观察到底物在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相平衡透析时,观察到底物在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相同同( (半透膜的一侧有酶,另一侧无酶,有酶一侧底半透膜的一侧有酶,另一侧无酶,有酶一侧底物浓度高于无酶一侧物浓度高于无酶一侧) )。 (1)平衡学说(Henri,Michaelis和和Menten方程)方程) 1902年年Henri和和Brown提出了酶催化的反应提出了酶催化的反应机理机理 1913年年Michaelis和和Menten完善了这个理论
4、,完善了这个理论,他们认为酶反应的第一步是快速可逆的平衡,他们认为酶反应的第一步是快速可逆的平衡,第二步慢,为限速反应。第二步慢,为限速反应。平衡学说推导反应速度方程的假设前提 在推导动力学方程时,有几点假设:在推导动力学方程时,有几点假设: 第一步迅速平衡,第二步慢,即第一步迅速平衡,第二步慢,即 k3 E,S ES。 酶以酶以E和和ES两种状态存在。两种状态存在。 根据平衡学说推导速度方程设设Vf 为为E与与S结合的速度,结合的速度,Vr 为为ES解离的速度,解离的速度,则则Vfk 1 ( E0ES )( SES ) Vrk 2 ES 平衡时平衡时VfVr k 1 ( E0ES )( SE
5、S ) k 2 ES又又 S ES SESS根据平衡学说推导速度方程 k1 ( E0ES ) S k 2 ES 解出解出 ES 得得 ) (012ESSESEkk120SkkSEES 令令 , 则则 12kkKs0SKSEESS根据平衡学说推导速度方程 由于由于V = k 3 ES,代入前式,代入前式得得 因为当所有的因为当所有的E都成为都成为ES时,可达最大反应时,可达最大反应速度,即速度,即Vm = k 3 E0 ,所以,所以 这就是米氏方程。这就是米氏方程。 03SKSEkVSSKSVVSm0SKSEESS米氏方程SKSVVsm 米氏方程是一个双曲线方程,若以米氏方程是一个双曲线方程,若
6、以SS为自变为自变量,量,V V为因变量,可以作出双曲线,与实验测得的为因变量,可以作出双曲线,与实验测得的结果相符。结果相符。 (2)稳态理论 1925年,年,Briggs和和Haldane提出了稳态(提出了稳态(steady state)理论,对米氏方程做了一项很重要的修正:)理论,对米氏方程做了一项很重要的修正: 在在 反应式中,反应式中,k3值值不小,后一步骤不是限速步骤。不小,后一步骤不是限速步骤。 所谓稳态是指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系统中的所谓稳态是指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系统中的酶底物复合物浓度由零逐渐增加到一定数值,然酶底物复合物浓度由零逐渐增加到一定数值,然后保持不变,即处于稳态
7、水平,后保持不变,即处于稳态水平,此时此时ES的解离和分的解离和分解速率之和等于解速率之和等于ES的形成速率的形成速率,根据稳态学说推导速度方程产生产生ES的速率的速率消耗消耗ES的速率的速率 稳态时稳态时所以所以32ESkESkdtESd0dtESd)(01SESEkdtESd)(3201ESkESkSESEk根据稳态学说推导速度方程 移项得移项得1320)(kkkESSESE)(3201ESkESkSESEk令令 ,代入上式得,代入上式得 132kkkKmmKESSESE)(0将上式中的将上式中的ES解出得解出得 0SKSEESm此此ES即为稳态时的复合物浓度。即为稳态时的复合物浓度。 根
8、据稳态学说推导速度方程因为酶反应速率与因为酶反应速率与ES成正比,即成正比,即 所以所以 3ESkV 03SKSEkVm0SKSEESm又因为当所有的酶都与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又因为当所有的酶都与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即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即 ,代入上式得,代入上式得 03EkVmSKSVVmmSKSVVsm(稳态法)(稳态法)(快速平衡法)(快速平衡法)两个米氏方程的区别 这两个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快速平衡法推导这两个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快速平衡法推导的方程中米氏常数是的方程中米氏常数是Ks,而稳态法推导的米氏,而稳态法推导的米氏方程中米氏常数是方程中米氏常数是Km。 12kkKs
9、 132kkkKmKs是是 ES 的解离平衡常数的解离平衡常数米氏方程的几个特点从米氏方程中可以看出:从米氏方程中可以看出:当当S Km时,时, ,反应速率达到,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并与底物浓度无关,属零级反应;最大,并与底物浓度无关,属零级反应;当当S = Km时,时, ,所以,所以,Km的意的意义是使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义是使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物浓度。mmKSVVmmVSSVV2 2mmVSSVV米氏方程曲线米氏常数的意义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其单位是浓度单位。在一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其单位是浓度单位。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对于一定的底物,定的反应条件下,
10、对于一定的底物,Km是定值。是定值。 Km可以判断酶的天然底物。有些酶可以作用于几可以判断酶的天然底物。有些酶可以作用于几个底物,其中个底物,其中Km最小的底物是天然底物。最小的底物是天然底物。 当当k3 Km时,时,V = Vm = k3E0,此时对底物来,此时对底物来说是零级反应,对酶来说是一级反应,说是零级反应,对酶来说是一级反应,k3是一级是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k3表示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钟表示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又称为转换数),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又称为转换数),这时的这时的k3又可以写成又可以写成 kcat,kcat 越大,说明酶越
11、大,说明酶的的催化效率越高。催化效率越高。 kcat /Km的意义 Kcat /Km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表示酶的催化效率,Kcat /Km越大,越大,催化效率越高。催化效率越高。 ,其最大值极限是,其最大值极限是k k1,而,而k k1是酶与底物结合的速率常数,此常数受是酶与底物结合的速率常数,此常数受到底物在溶液中扩散速度的影响。到底物在溶液中扩散速度的影响。 32313kkkkKkm作图法求Km和Vm值 (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双倒数作图法) 将米氏方程两边取倒数得将米氏方程两边取倒数得 在一系列在一系列S下测出相应的反应速率下测出相应的反应速率v,以,以 对对 作图,
12、可得出作图,可得出Km和和Vm值。值。 mmmVSVKV1111SV1米氏方程的双倒数图多底物的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促反应按底物分子数的分类酶促反应按底物分子数的分类)底物数酶分类催化反应酶种类占总酶百分数单底物单底物单向单底物单向单底物假单底物假单底物异构酶异构酶裂合酶裂合酶水解酶水解酶A BA B + CA-B + H2O AOH + BH5%12%26%双底物双底物氧化还氧化还原酶原酶转移酶转移酶AH2 B A + BH2A2+ + B3+ A3+ + B2+A + BX AX + B27%24%三底物三底物连接酶连接酶A + B + ATP AB + ADP + Pi A + B +
13、ATP AB + AMP + PPi6%多底物反应按动力学机制分类(序列反应序列反应) 底物的结合和产物的释放有一定的顺序:底物的结合和产物的释放有一定的顺序:E+A+BEABEPQE+P+Q 产物不能在两种底物都结合之前释放。这产物不能在两种底物都结合之前释放。这类反应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类反应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序反应(ordered reaction) 其中其中P是是B转变的产物,转变的产物,Q是是A转变的产物。转变的产物。如脱氢酶的辅酶如脱氢酶的辅酶NAD(P)+相当于相当于A,NAD(P)H相相当于当于Q。 随机反应(random reaction) 如肌酸激酶催化肌酸与如肌酸激酶
14、催化肌酸与ATP反应生成反应生成磷酸肌酸和磷酸肌酸和ADP。乒乓反应乒乓反应(ping pong reaction) 如转氨酶催化转氨反应:如转氨酶催化转氨反应:氨基酸氨基酸1 酮酸酮酸2 酮酸酮酸1 氨基酸氨基酸2 A B P Q三、酶的抑制作用 因酶蛋白变性而酶活力丧失称为酶的失活作用,因酶蛋白变性而酶活力丧失称为酶的失活作用,而因为某种物质与酶结合使酶活力丧失称为酶的抑而因为某种物质与酶结合使酶活力丧失称为酶的抑制作用,酶受抑制丧失活力时酶蛋白并没有变性。制作用,酶受抑制丧失活力时酶蛋白并没有变性。能抑制酶活力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能抑制酶活力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inhibitor)。
15、)。 研究酶的抑制作用是研究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研究酶的抑制作用是研究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催化机制,以及阐明代谢途径的基本手段,也可的催化机制,以及阐明代谢途径的基本手段,也可以为医药设计新药物和为新农药的研制提供理论依以为医药设计新药物和为新农药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据。抑制程度的表示方法 %100)1 (%100)1 (%0VVaii(1 1)相对活力分数(残余活力分数)相对活力分数(残余活力分数)(2 2)相对活力百分数(残余活力百分数)相对活力百分数(残余活力百分数)(3 3)抑制分数(被抑制而失去活力的分数)抑制分数(被抑制而失去活力的分数)(4 4)抑制百分数)抑制百分数0VVai%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