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完美版)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病毒性肝炎(完美版)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肝炎 完美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病病 毒毒 性性 肝肝 炎炎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概述概述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特点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特点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 预防预防 概述概述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组全身性传染病。包括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粪粪-口传播:甲、戊型口传播:甲、戊型-急性感染;急性感染;体液、血液传播:乙、丙、丁体液、血液传播:乙、丙、丁-慢性慢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概概 述述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病
2、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亿亿 10% 乙型肝炎患者近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千万 每年近每年近 30万万 人死于肝炎或肝癌人死于肝炎或肝癌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 高高概概 述述(一)甲型病毒性肝炎(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为为20面对称体面对称体 电镜下可见实心和空心两电镜下可见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种颗粒 单股正链单股正链 RNA 病毒病毒 可分为可分为7个基因型个基因型 1. 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耐酸、耐碱、耐乙醚。耐酸、耐碱、耐乙醚。对热和紫外线、甲醛敏感
3、。对热和紫外线、甲醛敏感。2. 2. 抵抗力强抵抗力强3.3.病毒分型和抗原抗体系统病毒分型和抗原抗体系统 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抗抗HAV-IgM:是诊断: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 4.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黑猩猩、狨猴和恒河猴等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狨猴和恒河猴等灵长类动物。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1. 1. HBV形态结构形态结构 大球形颗粒(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颗粒)(二)乙型病毒性
4、肝炎(二)乙型病毒性肝炎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HBsAg 不含核酸不含核酸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串连成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串连成 (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具传染性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具传染性)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HBsAgHBcAgHBV DNADNAP(外膜蛋白)(外膜蛋白)(核衣壳蛋白)(核衣壳蛋白)2.2.HBV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结构pre-s1pre-s2SP PC Cpre-cXHBV DNA 3.2 kbpre-S1 pre-S1蛋白蛋白pre-S2 pre-S2蛋白蛋白S HBsAgpre-C HBeAg
5、C HBcAgP DNAPX HBxAg编码编码612M达高峰达高峰HBeAg阳性阳性-感染早期,感染早期,病毒复制及病毒复制及强传强传染性染性的指标的指标。HBeAg持续阳性持续阳性-疾病预后不良,易发疾病预后不良,易发展成慢性。展成慢性。病变极期后消失病变极期后消失血清转换HBcAg乙乙 肝肝HBcAg主要存在于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颗粒 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HBeAg。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而只能检测到抗,而只能检测到抗-HBc(6)抗)抗-HBc抗抗HBc-IgM:是:是HBV近期感
6、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病病毒在复制毒在复制-最早出现的标志性抗体最早出现的标志性抗体抗抗HBc-IgG:凡:凡“有过有过” HBV感染者均可阳性感染者均可阳性HBcAg的的免疫原性免疫原性最强最强持续时间:持续时间:618个月个月可终身阳性可终身阳性(1W出现,出现,6M内消失)内消失)在血液中只能检出抗在血液中只能检出抗-HBcIgM和抗和抗-HBe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DNAP(DNA多聚酶)多聚酶):是逆转录酶是逆转录酶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HBxA
7、g:也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也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常见概念常见概念 “两对半两对半”,“大三阳大三阳”: HBsAg(+)、HBeAg(+)、抗抗HBc(+)“小三阳小三阳”: HBsAg(+)、HBeAb(+)、抗抗HBc(+) 血清转换:血清转换:HBeAg 抗抗-HBe “转转 阴阴”常用指标:血清常用指标:血清HBeAg抗原抗原抗体转换抗体转换 HBV DNA 阴转阴转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4.4.抵抗力抵抗力 HB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一般浓度的消毒剂
8、耐受。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一般浓度的消毒剂耐受。5.5.动物模型和组织培养动物模型和组织培养 动物模型动物模型-黑猩猩和长臂猿等黑猩猩和长臂猿等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三)三)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为单股正链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可能属黄病毒属可能属黄病毒属含三个编码区含三个编码区C区区M区区E区区(易变)(易变)基因型:基因型:10个,我国主要为个,我国主要为1b型型1.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2. 2. 抗原抗体系统抗原抗体系统 目前尚无法检测目前尚无法检测HCV的抗原成份。的抗原成份。 抗
9、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阳性为病毒感染标志(不为非保护性抗体,阳性为病毒感染标志(不能区分现在还是过去感染)。能区分现在还是过去感染)。 HCV RNA是是HCV现在感染和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现在感染和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3. 抵抗力抵抗力 抵抗力较强,耐热,对氯仿敏感。抵抗力较强,耐热,对氯仿敏感。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四)丁型病毒性肝炎(四)丁型病毒性肝炎 1.形态结构形态结构 HDV是单股负链是单股负链RNA缺陷病毒,其自身不能复制,缺陷病毒,其自身不能复制,必须与必须与HBsAg共存才能复制。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 HD
10、Ag和和HDV RNA均是均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感染的直接标志。2.2. HDAg和抗和抗-HDV 抗抗HDV-IgG:是:是HDV既往感染的标志。既往感染的标志。 抗抗HDV-IgM:是:是HDV早期感染标志。早期感染标志。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五)(五)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1.形态结构形态结构为无包膜球形颗粒为无包膜球形颗粒 HEV为单股正链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图图 HEV电镜图,电镜图,球状无包膜,呈晶格状排列球状无包膜,呈晶格状排列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2.2.抗原抗体系统抗原抗体系统 抗抗HEV-IgM
11、:是近期内: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诊断价值(3M后转阴后转阴)。 抗抗HEV-IgG:HEV感染后可长期存在,可用于流感染后可长期存在,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行病学调查。 3.抵抗力抵抗力HEV碱性情况下较稳定,对高热、氯仿、氯化碱性情况下较稳定,对高热、氯仿、氯化 铯敏感。铯敏感。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病理(一)甲型病毒性肝炎(一)甲型病毒性肝炎1. 1. 传染源:无携带状态,传染源:无携带状态,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性感染者。 粪便排毒期始于发病前粪便排毒期始于发病前2周,至周,至ALT高峰后一高峰后一周,
12、当血清抗周,当血清抗HAV出现时基本停止。出现时基本停止。 急性黄疸型患者,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急性黄疸型患者,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粪粪口传播口传播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或偶经输血与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或偶经输血与 注射感染。注射感染。 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 蚶、蚶、 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 起。起。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一)甲型病毒性肝炎(一)甲型病毒性肝炎3. 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抗抗HAV阴性者。阴性者。六个月以下的婴儿不易感。六个月以下的婴儿不易感。
13、 我国我国4040岁以上岁以上成人成人90%90%98%98%抗抗HAV-IgG阳性。阳性。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一)甲型病毒性肝炎(一)甲型病毒性肝炎(二)乙型病毒性肝炎(二)乙型病毒性肝炎1.传染源传染源 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与(与HBV浓度有关浓度有关-分娩感染:出生即注射分娩感染:出生即注射HBIG及乙肝疫苗保护率及乙肝疫苗保护率9095%;宫内感染:。不;宫内感染:。不能转阴)能转阴) 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其他其他流行病学流行病学3.人群易感性人群易
14、感性 人对人对HBV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人感染人感染HBV后可获得持续性免疫力,后可获得持续性免疫力,其标志是血其标志是血 清中出现抗清中出现抗-HBs,免疫力的大小和持续性与抗免疫力的大小和持续性与抗- HBs滴度成正比。滴度成正比。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二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4.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差异地区差异 性别差异性别差异 无明显的季节性无明显的季节性 以散发为主以散发为主 有家庭聚集现象有家庭聚集现象 婴幼儿感染多见婴幼儿感染多见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二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三三)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 1. 传染源传染源 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
15、和慢性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HCV携带者。携带者。 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性传播性传播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10%)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四)丁型病毒性肝炎(四)丁型病毒性肝炎1. 传染源传染源 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HBV/HDV携带者。携带者。 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同同 HBV 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co-infction 未受未受HBV感染的人群感染的人群super-infection 已受已受HBV感染的人群感染的人群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五)(五)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1. 传
16、染源传染源 主要为潜伏期末和急性期病人。主要为潜伏期末和急性期病人。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3.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戊肝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戊肝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12年内不易再感年内不易再感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一)发病机制(一)发病机制 1.甲型肝炎甲型肝炎 毒血症期毒血症期 入肝入肝HAV对肝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在致肝损害中起对肝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在致肝损害中起重要作用。重要作用。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2.乙型肝炎乙型肝炎(1) HBV进入肝细胞的过程进入肝细胞的过程肝细胞肝细胞PHSA受体受体HB
17、VPHSAPHSAPHSA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2) HBV在体内的复制过程在体内的复制过程 是一个逆转录过程是一个逆转录过程HBV DNAcccDNA前基因组前基因组RNA (3) HBV损伤肝细胞的机理损伤肝细胞的机理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2.乙型肝炎 (4)临床转归:)临床转归: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损轻)(肝损轻) 免疫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正常 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肝损重)(肝损重)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硬化 无症状乙肝携带状态无症状乙肝携带状态
18、 免疫过强免疫过强 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大片肝坏死(大片肝坏死) 约约1540%慢乙肝发生肝硬化及晚期肝病。慢乙肝发生肝硬化及晚期肝病。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3.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乙肝类似,也以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与乙肝类似,也以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临床多较轻,少重型。临床多较轻,少重型。约约6085%急性转慢性。急性转慢性。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二)病理解剖(二)病理解剖1. 1. 基本病变基本病变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理改变以弥漫性肝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理改变以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炎症细胞浸润和间胞变性、坏死、再生、炎症细胞浸润和间质增生为基本特征。质增生为基本特
19、征。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2. 各类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各类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A 急性肝炎急性肝炎A:肝细胞嗜酸性变:肝细胞嗜酸性变B:Kupffer细胞细胞 以肝细胞水肿、气以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性球样变和嗜酸性变性为特点,可有点状坏为特点,可有点状坏死和灶性坏死。死和灶性坏死。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轻度)A:门管区:门管区 B:肝小叶:肝小叶 B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a) 轻度:类似急性肝炎,但可轻度:类似急性肝炎,但可 有轻度纤维组织增生有轻度纤维组织增生b)中度和重度:以碎屑样坏死中度和重度:以碎屑样坏死 或桥状坏死为特点,有明显或
20、桥状坏死为特点,有明显 的纤维组织增生或间隔形成的纤维组织增生或间隔形成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C 重型肝炎重型肝炎:以大块状或亚以大块状或亚 大块状肝坏死为特征。大块状肝坏死为特征。a)急性重肝:肝缩小、大块状急性重肝:肝缩小、大块状肝坏死(肝坏死( 2/3)。)。-红色红色或黄色肝萎缩或黄色肝萎缩b)亚急性重肝和慢重肝:主亚急性重肝和慢重肝:主要为亚大块状肝坏死,可有要为亚大块状肝坏死,可有肝细胞再生,假小叶形成。肝细胞再生,假小叶形成。c)肝炎肝硬化肝炎肝硬化亚急性肝坏死亚急性肝坏死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病理生理 1、黄疸、黄疸 2、肝性脑病、肝性脑病 3、出血
21、、出血 4、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功能性肾衰竭)肾衰竭) 5、肝肺综合征、肝肺综合征 6、腹水(水钠潴留、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腹水(水钠潴留、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液生成过多)血症、淋巴液生成过多)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急性黄疸型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轻度中度中度重度重度重型肝炎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分早、中、晚期分早、中、晚期淤胆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表
22、现临床表现l潜伏期潜伏期HA 4W(26W)HB 3M(16M)HC 40天(天(2W6M) HD 420WHE 6W(29W)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 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征:发热、乏力、纳差、厌油、黄疸及肝功异常。病程:24M(一)急性肝炎(一)急性肝炎 三三期期 黄疸前期黄疸前期黄疸期黄疸期 恢复期恢复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各期主要表现各期主要表现(1)(1)黄黄疸疸前前期期发热及上感样症状发热及上感样症状:热程多:热程多6月或发病日期不明而临床有慢肝表现者月或发病日期不明而临床有慢肝表现者轻度轻度 轻度症状和体征轻度症状和体征-预后较好预后较好 轻度肝功异
23、常轻度肝功异常中度中度 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重度 症状严重症状严重-80%5年内转为肝硬化年内转为肝硬化 肝脾肿大肝脾肿大 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无门脉高压)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无门脉高压)(二)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乏力、倦怠、下肢酸软、肝区隐痛;乏力、倦怠、下肢酸软、肝区隐痛; 纳差、腹胀、面色灰暗;纳差、腹胀、面色灰暗; 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可有肝脾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少数有肝外表现少数有肝外表现 化验:化验:ALT、AST异常,白蛋白降低等异常,白蛋白降低等活动期临床表现活动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