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元素的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导学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元素的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导学案.doc》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第3节第1课时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元素的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导学案 2019 新鲁科版 高中化学 选择性 必修 课时 原子 半径 及其 变化 规律 元素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_鲁科版(2019)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3节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第1课时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元素的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发 展 目 标体 系 构 建1.认识元素的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周期性变化的原因。3.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价值。一、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1影响因素2变化规律规律原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增加的电子产生的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小于核电荷增加导致的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的影响大于核电荷增加的影响同周期过渡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增加的电子
2、都排布在(n1)d轨道上,不同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ns)受到原子核吸引作用及内层电子排斥作用的总体效果差别不大3.应用利用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可以定性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所呈现的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增强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弱,获得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强(除稀有气体元素外)。(2)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减弱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强,获得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弱。(3)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递变的综合结果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周围元素的原子获得或失去电子
3、的能力都不强。二、元素的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1电离能(1)概念:气态基态原子或气态基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2)符号:I,单位:kJmol1。2电离能的分类M(g)M(g)M2(g)M3(g)且I1I2I3。3电离能的意义(1)电离能越小,该气态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2)电离能越大,该气态原子越难失去电子。(3)运用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可以判断金属元素的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4递变规律(1)(2)同种元素的原子,电离能逐级增大。5影响因素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氮原子的原子半径及第一电离能都比氧原子的大。()(2)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3)同
4、一周期的离子半径也是从左到右逐渐减小。()(4)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5)同周期元素,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大。()2具有下列核外电子排布式的原子,其半径最大的是()A1s22s22p3B1s22s22p1C1s22s22p63s23p1D1s22s22p63s23p4C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A项中原子为氮(N),B项中原子为硼(B),C项中原子为铝(Al),D项中原子为硫(S)。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可知,Al原子半径最大。3下列关于电离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增强B钠的
5、电离能I2I1,说明钠元素常显1价,镁的电离能I3I2,则镁常显1和2价CNa原子在不同状态失去1个电子所需能量相同D同一原子的电离能大小I1I2I3AB项,镁的电离能I3I2,则镁常显2价;C项,Na原子在基态和激发态时失去1个电子所需能量不相同;D项,对同一原子的电离能来说I1I2r(Mg)r(Al)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r(F)r(Cl)r(C)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r(Na)r(Mg2)r(Al3)电子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同通过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做参照物r(Al3)r(O2)r(Fe2)r(Fe3)、r(H)r(H)r(H)微点拨:可用“三看”法快速
6、判断简单微粒半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例1】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NaMg2Al3O2BS2ClNaAl3CNaMgAlSiDCsRbKNaBA中四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B中S2与Cl,Na与Al3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别相同,S2和Cl比Na和Al3多一个电子层,微粒半径大;C中微粒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NaMgAlSi;D中微粒为同一主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
7、半径越大,应为CsRbKNa。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依据元素周期表同主族、同周期递变规律进行比较;对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或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的半径大小的比较,应从原子核对其最外层上电子的吸引力大小入手,进而比较其半径大小关系。1已知An、B(n1)、Cn、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BABABCDCDCABDABDC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An、B(n1)、Cn、D(n1),阳离子在阴离子的下一周期,则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BACD,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C、D处于同一周期,
8、原子半径:DC;A、B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半径:AB,故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ABDC,D正确。2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C由于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不一定比上一周期A族元素原子半径大,如r(Li)r(S)r(Cl)。对于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和原子,半径是不同的。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不一定越大,对于同周期主族元素(
9、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电离能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素养养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元素电离能(kJmol1)钠镁铝第一电离能496738577第二电离能4 5621 4511 817第三电离能6 9127 7332 745第四电离能9 54010 54011 5781.试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Mg比Al的第一电离能大的原因。提示: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Al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Mg的3p轨道处于全空状态,3s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相对稳定,故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的第一电离能。2为什么钠元素的常见价态为1价,镁元素的为2价,铝元素的为3价
10、?化合价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提示: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较低,而第二电离能突跃式变高,也就是说,I2I1。这说明钠原子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1价阳离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状态后,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变得更强,不易再失去第2个电子。因此,钠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1价;同理分析镁和铝。1影响电离能的因素电离能的数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以及原子的电子构型。(1)一般来说,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加大,因此,越靠右的元素越不易失去电子,电离能也就越大。(2)同一主族元素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
11、同,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起主要作用,因此半径越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小,越易失去电子,电离能也就越小。(3)电子构型是影响电离能的第三个因素某些元素具有全充满或半充满的电子构型,稳定性也较高,如A族Be、Mg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s原子轨道全满、p原子轨道全空,A族N、P等元素原子p原子轨道为半充满状态,0族元素(He除外)原子p原子轨道为全满状态,均稳定,所以它们比左右相邻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2逐级电离能(1)定义:原子的1价气态基态离子再失去1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依次类推。可以表示为M(g)=M(g)eI1(第一电离能);M(g)=M2(g)eI2(第二电离能);M2(g)
12、=M3(g)eI3(第三电离能)(2)变化规律同一元素的逐级电离能是逐渐增大的,即I1I2I3I2、I4I3In1In。元素的逐级电离能逐渐增大并且会发生一个突变即突然增大多倍,这是由于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主族元素几乎不能失去内层电子的缘故。如Na原子的I1、I2、I3的值分别是(单位为kJmol1)496、4 562、6 912,在I1和I2之间发生突变。3电离能的应用(1)用来衡量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和元素的金属性。一般地,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性越强;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碱金属越活泼。(2)判断原子易失去电子的数目和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各级电离能逐渐增大并且会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3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