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超高层建筑的抗风抗震设计(下精品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章(超高层建筑的抗风抗震设计(下精品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超高层建筑 抗震 设计 精品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3.1 地震作用的特点地震作用的特点 3.2 抗震设防准则及基本方法抗震设防准则及基本方法 3.3 抗震计算理论抗震计算理论 3.4 设计反应谱设计反应谱 3.5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6 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 3.7 实例实例 金茂大厦金茂大厦 3.1 地震作用的特点地震作用的特点 地震波传播产生地面运动,通过基础影响上部结构,上部结地震波传播产生地面运动,通过基础影响上部结构,上部结构产生的振动称为结构的构产生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移反应。由于地震作用是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不应称为地由于地震作用是间接施加在
2、结构上的,不应称为地震荷载。震荷载。 地震波可以分解为地震波可以分解为6个振动分量:两个水平分量,一个竖向个振动分量:两个水平分量,一个竖向分量和分量和3个转动分量。个转动分量。 (1)大多数结构的设计计算主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大多数结构的设计计算主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2)8度、度、9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3)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建筑本身的动力特性建筑本身的动力特性对建筑物是否发生破坏以及破对建筑物是否发生破坏以及破坏程度也有很大的
3、影响。坏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建筑物动力特性是指建筑建筑物动力特性是指建筑物自振周期、振型与阻尼物自振周期、振型与阻尼,它们与建筑物的质量和,它们与建筑物的质量和结构的刚度有关。质量大、刚度大、周期短的建筑结构的刚度有关。质量大、刚度大、周期短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惯性力较大;刚度小、周期长的建物在地震作用下惯性力较大;刚度小、周期长的建筑物位移较大,但惯性力较小。特别是当地震波的筑物位移较大,但惯性力较小。特别是当地震波的卓越周期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相近时,会引起类共卓越周期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相近时,会引起类共振,导致结构的地震反应加剧。振,导致结构的地震反应加剧。 自振周期自振周期:是结构本身的
4、动力特性。与结构的高度是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高度H,宽度宽度B有关。当自振周期与地有关。当自振周期与地 震作用的周期接震作用的周期接近时近时,共振发生共振发生,对建筑造成很大影响,加大震害。对建筑造成很大影响,加大震害。特征周期特征周期:是建筑场地自身的周期,抗震规范中:是建筑场地自身的周期,抗震规范中是通过地震分组和地震烈度查表确定的。是通过地震分组和地震烈度查表确定的。” 3.2 抗震设防准则及基本方法抗震设防准则及基本方法 1抗震设防的抗震设防的3水准目标水准目标 我国房屋建筑采用我国房屋建筑采用3水准设防目标,即水准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修,
5、大震不倒”。小震小震指该地区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多遇地震;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多遇地震;中震中震是指该地区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为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又称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的地震烈度,又称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大震大震是指该地区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为年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又的地震烈度,又称罕遇地震。称罕遇地震。 2抗震设计的两阶段方法抗震设计的两阶段方法 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及技术设计时,就要。在初步设计及技术设计时,就要按有利于抗震的做法去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
6、布置,然后进行按有利于抗震的做法去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然后进行抗震计算及抗震构造设计。在此阶段,用相应于该地区设防抗震计算及抗震构造设计。在此阶段,用相应于该地区设防烈度的烈度的小震小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构件的内力,并进行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构件的内力,并进行结构变形验算,用极限状态方法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按延结构变形验算,用极限状态方法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按延性和耗能要求进行截面配筋及构造设计,采取相应的抗震构性和耗能要求进行截面配筋及构造设计,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造措施。 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一些重要的或特殊的结构,经过第一。一些重要的或特殊的结构,经过
7、第一阶段的设计后,要求用与该地区设防烈度相应的阶段的设计后,要求用与该地区设防烈度相应的大震大震作用进作用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以检验是否达到了大震不倒的目标。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以检验是否达到了大震不倒的目标。 3抗震设防范围抗震设防范围 我国现行的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规)规定,在定,在基本烈度为基本烈度为6度及度及6度度以上地区内的建筑结构,应当抗以上地区内的建筑结构,应当抗震设防。现行震设防。现行抗震规范抗震规范适用于设防烈度为适用于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建筑抗震设计。10度地区建筑的抗震设计,按专门规定执行。度地区建筑
8、的抗震设计,按专门规定执行。我国设防烈度为我国设防烈度为6度和度和6度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度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 3.3 抗震计算理论抗震计算理论 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静力法、反应谱方法静力法、反应谱方法(拟静力法)和时程分析法(直接动力法)(拟静力法)和时程分析法(直接动力法)3大类。大类。我国我国抗震规范抗震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按照反应谱方法要求在设计阶段按照反应谱方法计算地震作用,少数情况下需要时程分析法进行补计算地震作用,少数情况下需要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规范要求进行第二阶段验算的建筑也是少充计算。规范要求进行第二阶段验算的建筑也是少数
9、,第二阶段采用弹塑性静力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数,第二阶段采用弹塑性静力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析方法。 1反应谱理论反应谱理论 反应谱理论是采用反应谱确定地震作用的理论。反应谱是通反应谱理论是采用反应谱确定地震作用的理论。反应谱是通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地震反应计算得到谱曲线。如图计算得到谱曲线。如图35所示的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面加速度运动作用下,质点的所示的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面加速度运动作用下,质点的运动方程如下:运动方程如下: 2直接动力理论(时程分析法)直接动力理论(时程分析法) 时程分析法是一种动力计算方法,用地震波(加速时程分析法是一种动力计算方法,用地
10、震波(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面运动输入,直接计算并输出结构度时程)作为地面运动输入,直接计算并输出结构随时间而变化的地震反应。它既考虑了地震的振幅、随时间而变化的地震反应。它既考虑了地震的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3要素,又考虑了结构的动力特性。要素,又考虑了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可以得到结构地震反应的全过程,包括每计算结果可以得到结构地震反应的全过程,包括每一时刻的内力、位移、屈服位置、塑性变形等,也一时刻的内力、位移、屈服位置、塑性变形等,也可以得到反应的最大值,是一种先进的直接动力计可以得到反应的最大值,是一种先进的直接动力计算方法。算方法。 3.4 设计反应谱设计反应谱 1反应谱
11、曲线反应谱曲线 我国制定我国制定抗震规范抗震规范规定的反应谱时,收集了国内外不同规定的反应谱时,收集了国内外不同场地上场地上255条条7度以上(包括少部分度以上(包括少部分6度)的地震加速度记录,度)的地震加速度记录,计算得到了不同场地的计算得到了不同场地的 谱曲线,经过处理得到标准谱曲线,经过处理得到标准 谱曲谱曲线,计入线,计入 值后形成值后形成 谱曲线,即规范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即规范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如图曲线,如图37所示。由图可见,确定结构地震作用大小的所示。由图可见,确定结构地震作用大小的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 值分为值分为4个线段,其直接变量为结构自振周个线段,其直
12、接变量为结构自振周期期 ,由,由 计算计算 值,代入下计算地震作用。值,代入下计算地震作用。GGkmgxSgxmSFaamax, 0max, 0 kTT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 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衰减指数;衰减指数;1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2阻尼调整系数;阻尼调整系数;T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Tg场地特征周期。场地特征周期。 为地震影响系数,是多次地震作用下不同周期T,相同阻尼比的理想简化的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之比,是多次地震反应的包络线,是所谓标准反应谱或平均反应谱。它是两项的乘积即地震系数k(地震
13、动峰值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和结构物加速度的放大倍数(结构反应加速度反应谱 与地震动最大加速度 之比)。:地震影响系数,(T)=S a(T)=K (T), S a(T)为加速度设计反应谱,K为地震系数K=a/g,(T)为放大系数谱。 2影响地震反应系数的因素影响地震反应系数的因素 场地场地特征周期特征周期Tg,与场地类型(土的软硬及覆盖层厚度),与场地类型(土的软硬及覆盖层厚度)及地震分组(震中距的影响)有关。及地震分组(震中距的影响)有关。 结构结构自振周期自振周期T由三种方法确定。其中经验法的确定如下图。由三种方法确定。其中经验法的确定如下图。 结构的阻尼比结构的阻尼比 : 阻尼是结构的
14、动力特性之一,是描述结阻尼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是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的术语构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的术语 。钢结构的阻尼比一。钢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般在0.010.02之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之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30.08之间之间 。 场地卓越周期场地卓越周期:地震波在某场地土中传播时,由于不同性:地震波在某场地土中传播时,由于不同性质界面多次反射的结果,某一周期的地震波强度得到增强,质界面多次反射的结果,某一周期的地震波强度得到增强,而其余周期的地震波则被削弱。这一被加强的地震波的周而其余周期的地震波则被削弱。这一被加强的地震波的周期称为该场地土的
15、卓越周期。期称为该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自振周期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单:自振周期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单质点体系在谐波的作用下,都会按一定形状作同频率同相质点体系在谐波的作用下,都会按一定形状作同频率同相位的简谐运动,其相应的周期就称为自振周期。当建筑物位的简谐运动,其相应的周期就称为自振周期。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卓越周期接近时,其地震反应就大,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卓越周期接近时,其地震反应就大,反之则小。反之则小。 设计特征周期设计特征周期Tg: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反映
16、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对应的周期值,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当结构的自振周期超过设计特征周期时,地震作别确定。当结构的自振周期超过设计特征周期时,地震作用就会随其自振周期的增大而减小。当结构的自振周期小用就会随其自振周期的增大而减小。当结构的自振周期小于于0.1s时,地震作用会随其自振周期的增大而急剧增大。时,地震作用会随其自振周期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实际的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大都会大于设计特征周期,但实际的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大都会大于设计特征周期,但一般不大于一般不大于6.0s。 3.5 水平地震作用计
17、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我国我国抗震规范抗震规范规定,设防烈度为规定,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的建度以上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而对于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而对于7、8、9度以及度以及6度度设防的设防的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应计算地震作用。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应计算地震作用。 计算时要通过加速度反应谱将地震惯性力处理成等计算时要通过加速度反应谱将地震惯性力处理成等效水平地震荷载,按效水平地震荷载,按x、y两个方向分别计算地震作两个方向分别计算地震作用。具体计算方法又分为用。具体计算方法又分为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和和反应反应谱振型分解法谱振型分解法两种方法。在少数情况下需采用弹性两种方法。在少数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