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给水处理沉淀和澄清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4篇-给水处理沉淀和澄清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给水 处理 沉淀 澄清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沉淀和澄清沉淀和澄清 第一节第一节 沉淀分类沉淀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第三节第三节 斜板、斜管沉淀池斜板、斜管沉淀池第四节第四节 沉淀池类型沉淀池类型 第五节第五节 澄清池澄清池 1.1.自然沉淀自然沉淀 颗粒在沉淀过程中不改变其大小、形状和密度。2.2.混凝沉淀混凝沉淀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由于相互接触凝聚而改变其大小、形状和密度,这种过程称为混凝沉淀。3.3.化学沉淀化学沉淀 在某些特种水处理中,投加药剂使水中溶解杂质结晶为沉淀物,称为化学沉淀。第一节第一节 沉淀分类沉淀分类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自由沉淀自由沉淀:颗粒沉淀时不受容器壁和
2、其他悬浮物的影响,颗粒状沉淀。拥挤沉淀:拥挤沉淀:颗粒处于互相干扰的沉淀(网状沉淀)。一、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一、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 一般认为,悬浮颗粒与器壁的距离大于50倍颗粒的直径,同时体积浓度小于0.002时(5400mg/L),可认为自由沉淀,此时的沉淀速度称为自由沉淀速度。 以球型颗粒为例,在水中作沉降运动时将受重力、浮力、重力、浮力、摩擦阻力摩擦阻力三种力的作用。(一)颗粒的重力为: F1=1/6 d3 s g 颗粒下沉的速度可得自牛顿第二定律颗粒下沉的速度可得自牛顿第二定律:DFFFdtdvm21svs颗粒下沉速度;m颗粒的质量;t时间。s 颗粒的密度;d颗粒直径;
3、g重力加速度;(二)颗粒的浮力为:F2= 1/6 d3 1 g1水的密度。 (三)摩擦阻力 其值与颗粒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A及动压1/21/2 v vS S2 2有关。 FD颗粒在水中所受的阻力; cD阻力系数; 1水的密度; A颗粒在运动方向垂直面上的投影面积 d2/4; vS流速(下沉速度) 有: 颗粒下沉时,起始沉速为零,故以加速度下沉,随着vs增加,阻力也相应增加,很快颗粒即等速下沉。dvs/dt=0246)(21331sdssvdcdgdtdvm221sDDACF沉速基本公式:沉速基本公式:eDRc24221) 1(18)(18dsgdgussdcgusD11341.1.层流区层流
4、区 Re1 此时曲线倾角为45公式适用d0.1mm泥沙颗粒, Re在10-4 1之间斯笃克斯公式:2.2.紊流区紊流区 1000 Re105 此时cD=0.4,代入公式,得到牛顿公式:dgus)(11公式适用d2mm的砂粒eDRc10dgus311221)()2254(3.3.过渡区过渡区 1000 Re105给水处理对象:给水处理对象: 0.1mm以下的颗粒给水沉淀池的颗粒沉淀:给水沉淀池的颗粒沉淀:层流沉降颗粒粒径:颗粒粒径:d0.1mm u 7.5mm/s 去除容易去除容易 d=0.01mm u =0.075mm/s 不易下沉去除不易下沉去除d=0.001mm 胶体,不能自行下沉胶体,不
5、能自行下沉 必须混凝去除必须混凝去除第二节第二节 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一一. .理想沉淀池理想沉淀池理想沉淀池假设条件:理想沉淀池假设条件: u ui i不变:不变: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即在沉淀过程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即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干扰,颗粒的大小、形状、密度和中,颗粒之间互不干扰,颗粒的大小、形状、密度和沉速不变。沉速不变。 水平流速水平流速v v不变:不变:水流沿着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流沿着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不变。 颗粒沉到池底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即认为已被去除去除,不再返
6、回水中。,不再返回水中。絮凝池流速平流沉淀池絮凝池流速平流沉淀池 0.2m/s 3-25mm/s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污泥区ABCDvu理想沉淀池的工作过程分析uu0的颗粒uu0的颗粒u=u0的颗粒u=u0的颗粒vu沉淀池过流率与颗粒沉降速度的关系沉淀池过流率与颗粒沉降速度的关系 u u0 0t=Ht=H,vt=Lvt=L,有,有 u u0 0=H/t=H/t 又因为:又因为:Q=vBHQ=vBH,所以所以 H HQ/(vB)Q/(vB), 所以有:所以有:HLu0v长为长为L,有效水深为,有效水深为H,宽为宽为B的沉淀池,表面积的沉淀池,表面积为为A=LB.工程中表面积延伸为与水流方向相工程中表
7、面积延伸为与水流方向相同的沉淀面积同的沉淀面积.AQLBQt1vBQtHu0 表面负荷或过流率二、理想沉淀池沉淀过程分析二、理想沉淀池沉淀过程分析 去除率去除率 Q/A表面负荷率,在数值上等于截流沉速,表面负荷率,在数值上等于截流沉速, m3/m2.h = m/.h ;A 沉积面积,沉积面积,m2;WuWuEiiuui的颗粒总重量具有沉速的颗粒去除重量具有沉速1000uuAQuEiiuui 截流速度截流速度u u0 0能全部能全部去除颗粒中去除颗粒中最小最小颗粒的沉速。颗粒的沉速。去除率公式分析:去除率公式分析: E只与只与ui、 Q/A有关,与有关,与v、H、L、T无关;无关; E、 ui、
8、 Q/A 、 H 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A 不变不变,Q ,产水量,产水量Q 不变不变,A ,造价,造价 E 一定一定,若若u i ,则,则 Q/A Q/A 不变不变,若,若u i ,则,则 E ,出水水质,出水水质 ui 不变不变,Q 不变不变,A E0uHAHAV不变提高去除率途径提高去除率途径提高沉速提高沉速ui增大增大A,A,降低降低u u0 0斜板(管)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 (浅池理论)(浅池理论)途径途径:加强混凝加强混凝澄清池澄清池总去除率计算公式:总去除率计算公式:颗粒沉速颗粒沉速:umin u1 u2 u0 u01 u02 umax占总量百分比占总量百分比: p0
9、 1-p0iPidpuuPP000010iiuuAQuE三、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三、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1.1.进出口的影响进出口的影响进口水流衔接进口水流衔接絮凝池沉淀池连接管管中流速管中流速v ?水流惯性水流惯性絮凝池沉淀池导流区导流区0.1-0.15米0.3-0.5米配水花墙 洞口流速洞口流速 v 0.150.2m/s三、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三、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1.1.进出口的影响进出口的影响出口水流衔接出口水流衔接出水管沉淀池强烈抽吸强烈抽吸出水支渠出水支渠出水支渠出水支渠指形渠指形渠2.2.水流紊动性水流紊动性vRRe平流平流 Re:400015000 紊流紊流
10、水温不变水温不变,是常数;是常数; v 减小减小(Q=v), Q 减小减小 降低水力半径降低水力半径 R湿周过水断面RBHBHR2BHBHR4宽:38m加隔墙: R , Re , 紊动性3.3.异重流和水流稳定性异重流和水流稳定性异重流:水流密度不同异重流:水流密度不同 稳定性:稳定性:RgvFr2v:1025mm/sV Re Re 利于降低紊动性利于降低紊动性Fr Fr 不利于提高稳定性不利于提高稳定性R Fr 稳定性稳定性环流短流进水区出水区原因:水温原因:水温 T , 杂质浓度杂质浓度C , 水平流速水平流速vRRe水流惯性力与重力作用对比的比值水流惯性力与重力作用对比的比值4. 4.
11、混凝条件混凝条件ui d2 降低降低Re R 提高提高Fr R提高提高 E斜板斜管斜板斜管 沉淀池沉淀池T H d ui 有利于沉淀有利于沉淀小结:小结:RgvFr2vRRe0iiuuAQuEUi A H u0 E 浅池理论浅池理论四、构造四、构造(1 1)进、出水区)进、出水区避免矾花破碎;避免矾花破碎;避免矾花带出,水质下降;避免矾花带出,水质下降;减少无效沉淀面积减少无效沉淀面积A A无效无效。(2 2)沉淀区)沉淀区布置:直流式布置:直流式要求要求紊 动进水:配水花墙、缝隙进水:配水花墙、缝隙出水:指形渠、非淹没式孔口出流出水:指形渠、非淹没式孔口出流四、构造四、构造(2 2)沉淀区)
12、沉淀区确定长、宽、高确定长、宽、高 有效水深有效水深H:理论:理论:H A E 浅池好浅池好 实际:实际:a)抗异重流)抗异重流最小水深;最小水深; b) 高程布置。高程布置。H=(34m)环流短流进水区出水区四、构造四、构造长:长: L= 3.6vT T:13hr (美国:美国:24hr; 日本:日本:35hr)校核:校核:L:B4:1 L:H10:1 Fr=10-4 10-5宽:宽: B=Q/(vH) v=1025mm/s 分格分格 B=38m确定长、宽、高确定长、宽、高四、构造四、构造(3 3)积泥区)积泥区排泥方式:排泥方式:泥斗排泥泥斗排泥穿孔管排泥穿孔管排泥机械排泥机械排泥 刮泥刮
13、泥 吸泥吸泥 虹吸式虹吸式 泵吸式泵吸式虹虹吸吸式式机机械械排排泥泥五、设计计算五、设计计算 u0 : A=Q/ u0 L=3.6vT T : V=QT L=3.6vT B=V/(LH) 校核:校核:L:B4:1 L:H10:1 Fr=10-4 10-50iiuuAQuE多层沉淀池多层沉淀池排泥排泥第三节第三节 斜板斜管沉淀池斜板斜管沉淀池絮凝池穿孔集水槽 斜板(管)区斜板(管)沉淀池积泥区配水区排泥沟清水区出水槽一、构造一、构造二、特点二、特点 (1)截留速度截留速度u u0 0小,去除率小,去除率E E高。高。平平:u0=Q/A斜斜:us =Q/(Af+A)us u0E = ui/u0总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