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隋唐佛学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428396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格式:PPT
  • 页数:47
  • 大小:30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隋唐佛学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隋唐 佛学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隋唐佛学隋唐佛学第一节概说第二节唯识宗的哲学思想第二节唯识宗的哲学思想第三节华严宗的宗教哲学思想第三节华严宗的宗教哲学思想 第四节禅宗的哲学思想第一节概说o心性、宇宙人生的本原问题。o积学能至”、“体无鉴周,理归一极”。 第二节唯识宗的哲学思想第二节唯识宗的哲学思想o一、一切唯识(唯识无境)一、一切唯识(唯识无境)o二、三性三无性二、三性三无性 一、一切唯识(唯识无境)一、一切唯识(唯识无境)o缘起论:“业感缘起”(惑、业、苦三道辗转相续);阿赖耶缘起;真如缘起等。o阿赖耶即阿赖耶识。内中含藏名言概念(种子),由它变现出万事万物(万法)。 1、四分说 o成唯识论:我和法是“但由假立,非实有性。

    2、”(卷一)o成唯识论卷七:“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唯有识耶?”o世亲的颂讲(卷七):“是诸法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四分o见分:分别的能力,叫做“能分别”,也叫“能缘”;o相分: “所分别”或“所缘” ;o自证分:对于见分对相分认识结果的证明;o证自证分:对自证分的自觉 。唯识义o“由此正理(四分说之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成唯识轮卷七)o成唯识论卷一:“内识体性非无,心外我法体性非有。便遮外计离心之境实有增执,及遮邪见恶取空者,拨识亦无损减空执。即离空有,说

    3、唯识教。” o成唯识论卷七:“远离增减二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 2、真唯识量 o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五所述“真唯识量”如下:o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宗:结论)o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小前提)o如眼识。(喻:一般相当于大前提)o比较下属比量:o宗: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o因:初三摄,眼所不摄故。o喻:犹如眼识。十八界:o六根 六境 六识o眼界 色界 眼识界o耳界 声界 耳识界o鼻界 香界 鼻识界o舌界 味界 舌识界o身界 触界 身识界o意界 法界 意识界3、八识说 o第一能变识:称“初能变”,叫作“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o 成唯识论:“诸种子者,谓诸相名分别习气。”(卷二)

    4、o不共相种:“变似色根及根依处,即内大种及所造色。”(成唯识论卷二)o共相种:“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所造色于他身处亦变似彼。”(同上)o 成唯识论卷二:“现居及当生者,彼异熟识变为此界。诸业同者,皆共变故。”有漏种与无漏种o成唯识论:“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胜进位,熏令增长。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漏起时,复熏成种。有漏法种,类此应知。”(卷二)第二能变识o即第七识:音译末那识(意译意识),其意思就是“思量”(思虑量度事物)。 第三能变识:o即前六识。包括第六识意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其功能为别境。二、三性三无性二、三性三无性 o一是徧计所执性。o二

    5、是依他起性。o“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o三是圆成实性。三性关系o“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成唯识论卷八) o成唯识论卷八:“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徧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说于彼言(即“于彼依他起”这句话的意思),显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 三无性 o徧计所执性相无性。o依他起性生无性(无自然性)o圆成实性胜义无性o 成唯识论卷二:o“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中道o成唯识论卷七:o“唯既不遮不离识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由斯远离增

    6、减二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第三节华严宗的宗教哲学思想第三节华严宗的宗教哲学思想 o其传承为:o初祖杜顺 (557640)o二祖智俨 (602668)o三祖法藏 (643712)o四祖澄观 (清凉大师,738838)o五祖宗密 (780841)法藏的主要著作o共23种57卷:o华严经探玄记20卷。o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亦名五教章)4卷。o华严经旨归1卷。o华严义涉百门一卷。o华严金狮子章一卷。o大乘起信论义记五卷。宗密的主要著作o禅源诸诠集都序四卷。o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1卷。o华严原人论1卷。o圆觉经大疏12卷等 一、法界缘起论一、法界缘起论 o“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

    7、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注华严法界观门)o法藏金狮子章:o“狮子情有,名为徧计;狮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变,故号圆成。” 二、二、“四法界四法界” o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o“色性自空,非色灭空。”(法藏义海百门) o“空无自性,约色以明。”(金狮子章) o“见高广之时,是自心现作大,非别有大;今见尘圆小之时,亦是自心现作小,非别有小。” (义海百门)o“此一念心现时,全是百千大劫。”(义海百门) 三、十玄缘起三、十玄缘起 o、“同时具足相应门”。、“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隐密显了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

    8、因陀罗网法界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十世隔法异成门”。、“主伴圆明具德门”(“唯心回转善成门” )。o“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华严金狮子章)四、四、“六相圆融六相圆融” o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o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o“总即一舍,别即诸缘,同即互不相违,异即诸缘各别,成即诸缘办果,坏即各住自法。”(卷四)o下又作颂曰:o“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o多类自同成于总,各体别异现于同, o一多缘起理妙成,坏住自法常不作,o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一乘。”总相o问:“此但椽等诸缘,何者是舍耶?

    9、” o答:“椽即是舍。” “未有瓦等时,不是椽,故不作(舍),非谓是椽而不能作。今言能作者,但论椽能作,不说非椽作。何以故?椽是因缘,由未成舍时无因缘故,非是椽也。若是椽者,其毕全成,若不全成,不名为椽。”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别相o“以别成总,由无别故,总不成也。是故总者,即以总成别也。” (同上)o“只由相即,是故成别。若不相即者,总在别外,故非总也;别在总外,故非别也。” (同上)五、宗密的五、宗密的原人论原人论 o六教:儒道、人天、小乘、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直显真源教(一乘显性教)。o “真性虽为身本,生起盖有因由,不可无端忽成身相。但缘前宗未了,所以节节斥之(指原人论前三章)

    10、,今将本末会通,乃至儒道亦是。”o“谓初唯一真灵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变不易。众生无始迷睡,不自觉知,由隐覆故,名如来藏。” 原人论o“所禀之气,展转推本,即混一之元气也。所起之心,展转穷源,即真一之灵心也。”o“究实言之,心外的无别法,元气亦为心之所变。属前转识所变之境,是阿赖耶相分所摄。”o“三才中唯人灵者,由于心神合也。”o“洞明粗细本末,方能弃末归本,反照心源,粗尽细除,灵性显现。” 第四节第四节禅宗的哲学思想o一.佛学与禅宗o二慧能与神会二慧能与神会 o三自心是佛三自心是佛o四顿悟成佛四顿悟成佛o五五“无念为宗无念为宗”与与“定慧一体定慧一体” o六即世间出世间一.佛学与禅宗o禅

    11、那包括定慧两方面,按照宗密的说法,叫作“悟之名慧,修之名定”(禅源诸诠集都序) o禅宗传承:初祖:菩提达摩(南朝宋末,天竺僧)慧可(487593)僧璨(?606)道信(580651)弘忍(606674)【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慧能之后的禅宗五家o1、沩仰:创始人为沩山灵佑(771853)和仰山慧寂。o2、临济:创始人为义玄(?867)。o3、曹洞:创始人为洞山良价(807869)和曹山本寂(840901)o4、云门宗:创始人为文偃(864940)o5、法眼:创始人为文益(885958)二慧能与神会二慧能与神会o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o慧能偈:“菩提本无树

    12、,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o“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三自心是佛三自心是佛 o“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o“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般若品)o“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坛经机缘品)o“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同上疑问品) 自心o机缘品:“自己灵光常显现”。o后期禅宗的临济义玄说:“你一念心上清净光,是你屋里法身佛。”(古尊宿语录卷四)o

    13、坛经般若品:o“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o“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自信o“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地狥(徇:环绕)一切境转,被他万境回换,不得自由。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古尊宿语录卷四)o“心净即佛土净。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坛经疑问品) 四顿悟成佛四顿悟成佛 o“顿渐门下,相见如仇雠,南北宗中,相敌如楚汉。”(禅

    14、源诸诠集都序)o“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纵说得河沙道理,其心亦不增;纵说不得,其心亦不减;说得亦是汝心,说不得亦是汝心。”(古尊宿语录卷一)对法o“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坛经付嘱品) o“出语尽双,皆取对法”。“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 o“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曰:且教伊体会大道。”(古尊宿语录卷一)顿悟o“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古尊宿语录卷一)o神会:“迷即累劫,悟即须臾。”(神会语录卷一)o马祖:

    15、“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古尊宿语录卷一)o马祖: “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古尊宿语录卷一) 五五“无念为宗无念为宗”与与“定慧一体定慧一体” o“世人性净,智慧常明。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敦煌本坛经)o坛经定慧品:“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o“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同上)o“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同上) o“无念”,是“于念而无念”。(同上) “不于境上生心”(同上)o 坛经机缘品 :卧轮偈曰: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慧能偈曰:o“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

    16、菩提作么长。”无念o定慧品:o“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我法),无诸尘劳(追求福祸等妄念)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所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身,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无相o马祖:“所作无碍,事理双通,如天起云,忽有还无,不留碍迹。”(景德传灯录卷28) 定慧一体o“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定慧品)o“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同上)o“口说善语,心

    17、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同上) 六即世间出世间o“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坛经般若品) o“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坛经疑问品) o临济义玄:“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这叫作“随处作主,立处皆真”。 (古尊宿语录卷四) o义玄说:“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若人求祖,是人失祖。”故“菩萨罗汉尽是枷锁缚人底物。”(古尊宿语录卷四) o“他吃饭时不肯吃饭,万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景德传灯录卷六)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隋唐佛学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2839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