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切诊中本级-ppt课件名师教学资料.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切诊中本级-ppt课件名师教学资料.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切诊 本级 ppt 课件 名师 教学 资料
- 资源描述:
-
1、第四章第四章 切切 诊诊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掌握掌握诊脉的部位和方法;诊脉的部位和方法;2、 掌握掌握正常脉象、常见病脉的脉象与临正常脉象、常见病脉的脉象与临床意义床意义;3、 熟悉熟悉脉诊的原理,脉诊的原理,脉象要素、脉象的脉象要素、脉象的生理变异生理变异;4、 熟悉熟悉相兼脉真脏脉概念与主病规律相兼脉真脏脉概念与主病规律;5、了解、了解妇人脉和小儿脉妇人脉和小儿脉;6、了解按诊的一般方法和内容;、了解按诊的一般方法和内容; 切诊切诊-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按、压,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切诊又
2、分为:切诊又分为: 脉诊脉诊 按诊按诊 脉诊脉诊:观察脉搏的变化:观察脉搏的变化 按诊按诊:对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对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第一节脉诊第一节脉诊概念概念:是医生用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脉手指切按患者脉搏,感知搏,感知脉动应脉动应指的形象指的形象来了解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的诊察方法。脉诊简史脉诊简史 1 1、扁鹊扁鹊: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 2 2、内经内经:“三部九候论三部九候论”、“独取寸口独取寸口”。 3 3、张仲景张仲景:“平脉辨证。平脉辨证。” 4 4、王叔和王叔和:著:著脉经脉经,记载,记载2424种脉象。种脉象。 5 5
3、、李时珍李时珍:著:著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记载,记载2727种脉象。种脉象。 6 6、周学霆周学霆:著:著三指禅三指禅,以缓脉为权衡标准。,以缓脉为权衡标准。 7 7、黄宫绣黄宫绣:著:著脉理求真脉理求真。 8 8、赵绍琴赵绍琴:著:著文魁脉学文魁脉学。切 诊脉象形成的原理脉象形成的原理(心)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因之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因之产生了收缩、舒张运动,产生了收缩、舒张运动,脉象脉象即即心动应脉,脉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的形象动应指的形象。 1 1、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心主血,其充在脉心主血,其充在脉”、“心藏心藏 脉、脉舍神
4、。脉、脉舍神。” 2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行则血行。”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 3 3、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保证、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保证 “脉以胃气为本。脉以胃气为本。” 切 诊 气血的推动气血的推动肺气敷布肺气敷布保证气血保证气血肝气的调节肝气的调节正常运动正常运动(常脉常脉) 脾气的统摄脾气的统摄肾气的鼓动肾气的鼓动脉诊的部位脉诊的部位 一一 、脉诊的部位、脉诊的部位 、素问三部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论 :三部九候诊法,:三部九候诊法,又称为遍诊法:又称为遍
5、诊法: 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上为头部、中为手动脉。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部、下为足部。 在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为天、地、人三候,三三,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三部九候诊法候诊法。切 诊 2 2、人迎寸口诊法:、人迎寸口诊法:灵枢灵枢终始终始 对对人迎人迎和和寸口寸口脉象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脉象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法。 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 ( (颈总动脉颈总动脉) )主要主要反映体表情况。反映体表情况。 颈总动脉桡动脉3 3、三部诊法、三部诊法张仲景
6、在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中常用中常用人迎人迎、寸口、趺阳寸口、趺阳或太溪。或太溪。 寸口脉候脏腑病变;寸口脉候脏腑病变; 人迎、趺阳脉候胃气;人迎、趺阳脉候胃气; 太溪脉候肾气。太溪脉候肾气。 胫后动脉跟支胫后动脉跟支足背动脉足背动脉桡动脉桡动脉颈总动脉颈总动脉 4 4、寸口诊法:寸口又称、寸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气口”、“脉口脉口”,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桡动脉的搏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切 诊独取寸口原理独取寸口原理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寸口脉象为什么能
7、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难经难经一难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脉之大会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手太阴之动脉也” 素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变见于气口。”寸口寸口脉的分部:脉的分部: 寸、关、尺三部: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通常以腕后高骨( (桡骨茎突桡骨茎突) )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为为关关,关前,关前( (腕侧
8、腕侧) )为为寸寸,关后,关后( (肘侧肘侧) )为为尺尺。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分候五脏六腑)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分候五脏六腑)左左心心肝(胆)肝(胆)肾小肠膀胱肾小肠膀胱寸口脉寸口脉寸寸关关尺尺右右肺肺脾(胃脾(胃)命门(肾)大肠命门(肾)大肠(上以候上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下以候下)上竞上,下竞下上竞上,下竞下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平息和体位平息和体位 平息: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吸 定息,脉五动定息,脉五动, ,闰以太息,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命曰平人”。 平息平息是要求医生在诊脉时保持呼吸调匀,是要求医生在诊脉时保持呼吸
9、调匀,清心宁神清心宁神,以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的脉率以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的脉率 切 诊 以医生一次正常呼吸为时间单位,来检测以医生一次正常呼吸为时间单位,来检测病人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每分钟呼吸病人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每分钟脉动次,每分钟脉动7280次,次,一息四至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闰以太息五至。) 诊脉时,医生应清心宁神,思想集中,诊脉时,医生应清心宁神,思想集中,精神专一。所谓精神专一。所谓“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东垣十书东垣十书谓:谓:“澄神静虑,调息凝心。澄神静虑,调息凝心。” 五十动五十动 指诊脉时间不得少于脉搏跳动五十次,
10、指诊脉时间不得少于脉搏跳动五十次,一般不得少于一分钟,以三分钟为宜。一般不得少于一分钟,以三分钟为宜。 体位:坐位、卧位与体位:坐位、卧位与心脏等高。心脏等高。 侧坐仰卧、臂平即可、侧坐仰卧、臂平即可、直腕仰掌、气血调和直腕仰掌、气血调和 腕垫脉枕、高度同心、腕垫脉枕、高度同心、医得宁神、平息辨认。医得宁神、平息辨认。 “ “诊法常以平旦诊法常以平旦” 平旦:气由阴出阳平旦:气由阴出阳(安静状态)(安静状态) 未劳作阴气未动,未劳作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阳气未散 未进饮食未进饮食经脉未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络脉调匀,气 血未乱血未乱 脉象脉象反映反映原有原有阴阳阴阳盛衰盛衰气血气血通滞通滞故故
11、可可诊诊有有过过之之脉脉诊脉时间: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平旦为佳,安静。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 1、平旦为诊病最佳时间平旦为诊病最佳时间 2 2、诊法常以平旦又不拘于平旦:、诊法常以平旦又不拘于平旦: 诊 病 必 须 在诊 病 必 须 在病人安静的状病人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态下进行:内环境内环境外环境外环境指法指法n1、选指:、选指:n左或右手(左手左或右手(左手切病人右手、右切病人右手、右手切病人左手),手切病人左手),n食中、中指及无食中、中指及无名指三指平齐,名指三指平齐,手指略弓形,以手指略弓形,以指目指目诊脉。诊脉。2、布指:、布指:寸口诊法:寸关尺定位寸口诊法:寸关尺定位中指定中
12、指定关,食指候寸,无名指候尺,关,食指候寸,无名指候尺,疏密适当。小儿疏密适当。小儿可用一指定关法。可用一指定关法。高骨定关高骨定关中指定关中指定关食指诊寸食指诊寸部部无名指诊尺无名指诊尺部部“一指定关法”3、总按、单按、总按、单按 总按:总按:三指同时用相同指力察两手寸三指同时用相同指力察两手寸口脉部体脉象的形态、脉位、脉力等。口脉部体脉象的形态、脉位、脉力等。 单诊:单诊: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分别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数、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数、形、势等变化。形、势等变化。切 诊27总总 按按切 诊单单 按按切 诊错误的诊脉手法错误的诊脉手法切 诊
13、 (1)举法:举法:轻按,浮取。轻按,浮取。 (2)按法按法:重按至筋骨,:重按至筋骨,沉取、重取。沉取、重取。 (3)寻法寻法: 不轻不重,按至肌肉,不轻不重,按至肌肉,中取;中取; 或调节指力,从轻到或调节指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前重,从重到轻,左右前后推寻,细察脉象。后推寻,细察脉象。4、举、按、寻、举、按、寻脉象要素(位、数、形、势)脉象要素(位、数、形、势)1 1、脉位:、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浮脉浮脉“如水漂木如水漂木”沉脉沉脉“如石投水如石投水”2 2、脉次、脉次:指脉搏的频率。:指脉搏的频率。迟脉慢迟脉慢数脉快数脉快3 3、脉形、脉形:脉动的宽
14、度等形态:脉动的宽度等形态洪脉洪脉“状若洪水状若洪水”细脉细脉“状若丝线状若丝线”4、脉势:脉势: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滑脉滑脉“如珠走盘如珠走盘”涩脉涩脉“轻刀刮竹轻刀刮竹”脉象要素脉象要素 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 脉位脉位:脉管的浅深脉管的浅深 至数至数:脉搏的频率脉搏的频率 脉长脉长:脉动的范围长短脉动的范围长短 脉力脉力:脉搏的强弱脉搏的强弱 脉宽脉宽:脉管的粗细脉管的粗细 流利度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脉来的通畅程度 紧张度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脉管的弛缓程度 均匀度均匀度:脉动的节律脉动的节律切 诊正常脉象正常脉象n 正常脉象又称平脉、
15、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常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气机调畅,阴阳平衡,精气机调畅,阴阳平衡,精神安和,为健康的征象。神安和,为健康的征象。n 脉象特征:脉象特征:三部有脉,三部有脉,一息一息45至,不浮不沉,至,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从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力。一致,尺部沉取有力。 n 脉象特点:有胃、有脉象特点:有胃、有神、有根。神、有根。平脉的特征平脉的特征 1、胃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2、神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3、根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尺脉有
16、力,沉取不绝。切 诊常脉特征常脉特征胃、神、根从不同侧面强调了正常胃、神、根从不同侧面强调了正常脉象的所必备的条件,三者相互补充而脉象的所必备的条件,三者相互补充而不能截然分开不能截然分开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标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标志之一。平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脉腑志之一。平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脉腑功能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功能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象征。状态,是健康的象征。n常脉具有上述基本特点,又有一常脉具有上述基本特点,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范围,常随人的定的变化规律和范围,常随人的生理活动、气候季节等环境的变生理活动、气候季节等环境的变化而
17、有相应的变化。化而有相应的变化。脉象的生理变异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体质有关:、与年龄、性别、体质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120-140次次/ /分)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 瘦人脉浮,肥人脉沉。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切 诊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部位:、部位:寸、关、尺寸、关、尺2、指力:
18、、指力:举、按、寻举、按、寻3、平脉:、平脉:胃、神、根胃、神、根切 诊 病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称为病病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称为病脉。脉。 临床常见病脉临床常见病脉28种,即种,即浮、沉、迟、数、浮、沉、迟、数、洪、细洪、细、微、散、微、散、虚、实、滑、涩、长、虚、实、滑、涩、长、短、弦、短、弦、芤、芤、紧紧、缓,革、牢、弱、缓,革、牢、弱、濡濡、伏、动、伏、动、促、结、代促、结、代、疾、疾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切 诊 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 脉位脉位:脉管的浅深脉管的浅深浮脉、沉脉浮脉、沉脉 至数至数:脉搏的频率
19、脉搏的频率迟脉、数脉迟脉、数脉 脉长脉长:脉动的范围长短脉动的范围长短长脉、短脉长脉、短脉 脉力脉力:脉搏的强弱脉搏的强弱虚脉、实脉虚脉、实脉 脉宽脉宽:脉管的粗细脉管的粗细洪脉、细脉、濡脉洪脉、细脉、濡脉 流利度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脉来的通畅程度滑脉、涩脉滑脉、涩脉 紧张度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脉管的弛缓程度弦脉、紧脉弦脉、紧脉 均匀度均匀度:脉动的节律脉动的节律结脉、代脉、促脉结脉、代脉、促脉脉位分类脉位分类 ( (一一) ) 浮脉浮脉 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崔氏崔氏脉诀脉诀:“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浮脉
20、法天,轻手可得, 泛泛在上,如水漂木。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诊宗三昧:“ 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 按之稍减而不空。按之稍减而不空。”切 诊浮脉 沉脉脉位分类浮脉脉位分类浮脉脉位分类浮脉 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虚阳外越)越) 脉理:脉理: 1 1)主表证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表,故脉浮。 2 2)主里虚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 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
21、浮而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无根。 相类脉相类脉散脉散脉 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浮大无根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至数不齐至数不齐 2、临床意义:为、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至数不齐,涣散不收。至数不齐,涣散不收。” 诊宗三昧诊宗三昧:“其脉散者死。其脉散者死。” 脉理脉理: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切 诊相类脉相类脉芤脉芤脉 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失血,伤阴。失血,伤阴。 脉理:
22、阴血不能维阳气,阳气浮散。脉理:阴血不能维阳气,阳气浮散。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脉极虚芤迟,为清谷,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亡血,失精。” 切 诊相类脉相类脉革脉革脉 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医学实在易医学实在易“ 革脉外强革脉外强 ” 徐春甫:徐春甫:“ 革为皮革,浮弦大虚,如革为皮革,浮弦大虚,如按鼓皮,内虚外急。按鼓皮,内虚外急。” 特点:脉管表面绷急、力强,按之中特点:脉管表面绷急、力强,按之中间空虚。间空虚。切 诊 2、临床意义:主精血亏虚(、临床意义:主精血亏虚(亡血、失精、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半产、漏下等)。 革为精气
23、内虚,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所致。革为精气内虚,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所致。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血失精。” 伤寒论伤寒论“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则为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寒, 芤则为虚,芤则为虚,寒虚相搏寒虚相搏,此名为革。,此名为革。” ( (二二) ) 沉脉沉脉 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脉诀刊误“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轻手于皮肤
24、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脉也。”切 诊浮脉 沉脉脉位分类沉脉脉位分类沉脉脉位分类沉脉 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里证。主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沉而有力里实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 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 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 沉而无力沉而无力里虚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阳气虚不能升举。相类脉相类脉伏脉伏脉 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比沉脉更深,需重按着骨
25、始比沉脉更深,需重按着骨始 可得,甚至伏而不现。可得,甚至伏而不现。 诊家正眼诊家正眼“ 推筋着骨,得始其形。推筋着骨,得始其形。” 2、临床意义:主里证、临床意义:主里证邪闭、厥证、痛极(伏邪闭、厥证、痛极(伏而有力)而有力) 多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多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 如气闭、寒闭、热闭、火闭、痛极、霍乱如气闭、寒闭、热闭、火闭、痛极、霍乱 等可见。等可见。切 诊相类脉相类脉牢脉牢脉 1、脉象特征:实大弦长,沉取始得,坚着不移。、脉象特征:实大弦长,沉取始得,坚着不移。 李中梓:李中梓:“ 牢有二义,坚牢固实之义,又深牢有二义,坚牢固实之义,又深居在内之义。居在内之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