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蠕虫病-第三节-线虫病(二)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八章-蠕虫病-第三节-线虫病(二)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蠕虫 三节 线虫病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八章蠕虫病第三节 线 虫 病蛲虫病三1.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由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us vermicularis,蛲虫)寄生于人体肠道而引起的传染病。2. 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估计有2亿多患者,患者和感染人群主要是儿童。3. 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 传染病学(第9版 )概述 传染病学(第9版 )病原学蛲虫的生活史简单,无外界土壤发育阶段。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回盲部,头部附着在肠黏膜或刺入黏膜深层,吸取营养,并可吞食肠内容物。雄虫交配后死亡,雌虫在盲肠发育成熟后向下移动,在宿主入睡后爬出肛门产卵,每次产卵约1104个,产卵后多数雌虫死亡,少数可再回到肛门内,甚
2、至可进入尿道、阴道等。虫卵随污染的手、食物等进入人体肠道并发育为成虫。这种自身感染是蛲虫病的特征,也是需多次治疗才能治愈的原因。虫卵亦可在肛门周围孵化,幼虫经肛门逆行进入肠内并发育为成虫,这种感染方式称为逆行感染。 传染病学(第9版 )蛲虫生活简史生活史 传染病学(第9版 ) 蛲虫病为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温带、寒带地区感染率高于热带,尤以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儿童是主要的感染人群,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幼儿园儿童的感染率为40%左右,有的高达60%。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第9版 )(一)传染源 人是蛲虫唯一的终宿主,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排出体外的虫卵即具有传染
3、性。(二)传播途径 蛲虫主要经消化道传播。1直接感染:虫卵多经手从肛门至口入而感染,为自身感染的一种。2间接感染:虫卵经生活用品及受污染的食品而感染。3通过呼吸道感染:虫卵可漂浮于空气尘埃中,从口鼻吸入而咽下感染。4逆行感染:虫卵在肛门周围孵化,幼虫从肛门逆行入肠内而感染。(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但以儿童感染率高。有家庭聚集性。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第9版 )1. 蛲虫头部可刺入肠黏膜,偶尔可深入黏膜下层,引起炎症及微小溃疡。由于蛲虫寄生期短暂,故肠黏膜病变轻微。2. 蛲虫偶尔可穿破肠壁,侵入腹腔或阑尾,诱发急性或亚急性炎症反应。极少数女性患者可发生异位寄生,如侵入阴道、子宫、输卵管
4、等。3. 雌虫在肛门周围爬行、产卵导致局部瘙痒,长期慢性刺激及搔抓产生局部皮肤损伤、出血和继发感染。发病机制与病理 传染病学(第9版 )1. 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夜间更甚。2. 由于搔抓致局部炎症、破溃和疼痛。儿童患者常有睡眠不安、夜惊、磨牙等表现,有时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3. 侵入尿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与遗尿。侵入生殖道可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和下腹疼痛不适。偶尔蛲虫可经子宫与输卵管侵入盆腔,形成肉芽肿,易误诊为肿瘤。临床表现 传染病学(第9版 )1. 成虫检查 根据雌虫的生活习性,于患者入睡后13h,可在其肛门、会阴、内衣等处找到成虫,反复检查多可确诊。
5、2. 虫卵检查 最常用棉签拭子法及透明胶纸粘贴法。一般于清晨便前检查,连续检查35次,检出率可接近100%。由于雌虫多不在肠道内产卵,因此粪虫卵检出率小于50%。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传染病学(第9版 )1. 凡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者均应考虑蛲虫病。2. 家庭内曾有蛲虫感染病例的疑似异位损害患者,也应想到蛲虫病的可能,查到成虫或虫卵可确诊。诊断和鉴别诊断 传染病学(第9版 )(一)内服药 可选用以下药物之一进行治疗1. 阿苯达唑(albendazole) 100mg或200mg顿服,2周后重复一次。2. 甲苯咪唑(mebendazole) 100mg/d,连服3天。3. 噻嘧啶、双羟萘酸噻嘧啶(
6、抗虫灵):小儿30mg/kg,成人每次1.21.5g,睡前顿服。2周重复一次。(二)外用药物 如蛲虫膏、2%白降汞软膏涂于肛门周围,有杀虫和止痒双重作用。治 疗旋毛虫病四1. 旋毛虫病(trichinosis)是旋毛线虫所致的动物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旋毛虫幼虫的肉类而感染。2. 临床主要特征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肉剧烈疼痛、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幼虫移行至心、肺、脑时,可引起心肌炎、肺炎或脑炎等。 传染病学(第9版 )概述 传染病学(第9版 )病原学 旋毛虫虫体细小,雌雄同体。常寄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在宿主体内发育过程分为成虫、脱囊期幼虫、移行期幼虫和成囊期幼虫4个阶段。
7、人或动物吞食含活幼虫包囊的肉类后,包囊被胃液消化,旋毛虫幼虫自囊中逸出,侵入小肠黏膜绒毛上皮吞食血浆及细胞液,经57天,4次蜕皮发育为成虫。雌雄交配后雄虫即死亡。雌虫于交配后第57天胎生幼虫。雌虫产幼虫15002000条,约4周后从粪便排出。少数幼虫从肠腔排出体外,多数经血循环达全身,此谓移行期幼虫。幼虫只能在横纹肌发育成长。幼虫穿破微血管进入肌纤维逐渐长大,约4周后在其周围形成梭状包囊,称为囊虫期幼虫。包囊内含2条或以上幼虫,618个月后钙化,幼虫死亡,平均寿命510年。活成囊期幼虫被宿主吞食后重复其生活史。 传染病学(第9版 )旋毛虫生活简史生活史 传染病学(第9版 )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