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社会心理学 派别 理论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022-4-161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本章重点思考题本章重点思考题: : 1 1、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理论、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理论 2 2、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理论、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理论 3 3、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理论 4 4、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2022-4-162掌握理论的意义掌握理论的意义1、对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2、对后继研究或行为起定向或参照作用;、对后继研究或行
2、为起定向或参照作用;3、推动理论的更新和发展。、推动理论的更新和发展。2022-4-163n一、行为学派一、行为学派(刺激(刺激- -反应理论;模仿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反应理论;模仿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交换理论)n二、认知学派二、认知学派(格式塔学派理论;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认(格式塔学派理论;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理论)知相符理论和一致理论)n三、精神分析学派三、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学派;人际行为三维理论)学派;人际行为三维理论)n四、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四、符号相互作用学派(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
3、)(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2022-4-1642022-4-165n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华生的行为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 桑代克的桑代克的S-RS-R理论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多拉德和米德的模仿论多拉德和米德的模仿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霍夫曼的社会交换理论霍夫曼的社会交换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2022-4-166n2、核心概念:、核心概念: 联结(联结(association) 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 模仿(模仿(imitation)2022-4-167一、行为主义学派
4、一、行为主义学派n1、刺激、刺激-反应理论反应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桑代克(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E.L.Thorndike,1874-1949)、斯)、斯金纳(金纳(B.F.Skinner,1904-1990B.F.Skinner,1904-1990)等)等 理论观点:理论观点:1.1.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强调的结果。(强调刺激和反应质检的联结,故称联结理论。)刺激和反应质检的联结,故称联结理论。)2.2.刺激刺激- -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为强化作用而得到加强。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为强化作用而得到加强。(故称强化理论
5、)(故称强化理论)2022-4-168桑代克:饿猫逃出迷笼寻找食物桑代克:饿猫逃出迷笼寻找食物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试误试误说;动物学习的说;动物学习的三大定律:练习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律,效果律,准备律。备律。2022-4-169斯金纳:饿白鼠在迷笼中寻找食物斯金纳:饿白鼠在迷笼中寻找食物 n实验结果: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强化的不同方式。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强化的不同方式。2022-4-1610n2、模仿论、模仿论模仿: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米勒和多拉德(米勒和多拉德(N.E.
6、Miller & J.Dollard,1941N.E.Miller & J.Dollard,1941),他们在),他们在社会学习和模仿社会学习和模仿中提出。中提出。 理论观点:理论观点: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 -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应用:应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 -侵犯,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侵犯,助人等亲社会行为。2022-4-1612n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班杜拉和沃尔特斯(A.Bandura & R.H.Walters,1963A.Bandura & R.
7、H.Walters,1963)等)等提出。提出。理论观点:理论观点:1.1.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观察学习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动机过程2.2.环境(环境(E E)、人()、人(P P)和行为)和行为(B)(B)三者之间是交互决定的,三者之间是交互决定的,B = f B = f (P,E)(P,E)。应用:应用:讨论与解决电视等媒体的消极影响。讨论与解决电视等媒体的消极
8、影响。(将爱心传递下去)(将爱心传递下去)2022-4-1613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2022-4-1614班杜拉(班杜拉(1965)实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实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 n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让让4 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 奖励攻击组: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奖励攻击组: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 惩罚攻击组: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惩罚攻击组: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 控制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控制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 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
9、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n结果发现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n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n结果发现结果发现,三组孩子,三组孩子( (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 )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
10、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2022-4-1615观察学习的后果观察学习的后果2022-4-1616n四、社会交换理论四、社会交换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霍曼斯(霍曼斯(G.C.Homans,1985G.C.Homans,1985)等提出,用经济学概念)等提出,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理论观点:理论观点:1.1.人的交往的本质
11、是人的交往的本质是“收益收益”与与“代价代价”的的“社会交换社会交换”,人们,人们在交往时,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在交往时,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收益、报酬(收益、报酬(rewardreward)代价(代价(costcost)= =后果(后果(outcomeoutcome)2.2.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公平和互惠方能是相互作用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公平和互惠方能是相互作用长期保存。长期保存。2022-4-1617nR/C=R/CR/C=R/C,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比较平衡,交往继,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比较平衡,交往继续;续
12、;nR/CR/CR/CR/C,内疚感,想方设法采取补偿行为;,内疚感,想方设法采取补偿行为;nR/CR/CR/CR/C,抱怨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行动,抱怨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行动(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2022-4-1618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2022-4-1619社会认知学派社会认知学派n1、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人的行为取决于人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和加工过程;人的行为取决于人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和加工过程; 社会认知过程:产生社会知觉社会认知过程:产生社会知觉- -形成社会印象形成社会印
13、象- -进行社会进行社会判断。判断。2022-4-1620n2、社会认知心理过程的解释:、社会认知心理过程的解释: 社会知觉解释社会知觉解释 归因解释归因解释 图式解释图式解释2022-4-1621二、认知学派认知学派n1、格式塔学派的理论、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M.Wertheimer,1880-1943)、苛勒)、苛勒(W.Kohler,1887-1967W.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K.Koffka,1886-1941)等,)等,19121912年于德国
14、年于德国问世,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问世,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理论观点: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他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作出的。弧机械的总和,他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作出的。最初侧重与研究知觉现象(对象与背景,知觉的整体性等)。最初侧重与研究知觉现象(对象与背景,知觉的整体性等)。2022-4-1622苛勒猩猩实验:苛勒猩猩实验:“接竿问题接竿问题”和和“叠箱问题叠箱问题”2022-4-1623苛勒:顿悟说苛勒:
15、顿悟说2022-4-1624n2、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代表人物:勒温(勒温(K.Lewin,1980-1947K.Lewin,1980-1947)理论观点:1.1.心理生活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 fieldPsychodynamics field) 。 心理生活空间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简称简称LSP)LSP),包括三个,包括三个部分:心理环境(部分:心理环境(E,E,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内部个人
16、区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内部个人区域(域(P,P,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组成,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组成,I-PI-P)和知觉运动区域()和知觉运动区域(P-MP-M)。)。(p44)(p44)公式:公式:B=f(P,E)=(LSP)B=f(P,E)=(LSP)外部环境生活空间模式图I-PP-ME2022-4-16252.2.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不仅取决与个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不仅取决与个人的生活空间,而且也受到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人的生活空间,而且也受到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整体比部分重要,引群体决策、舆论、气氛
17、等)的制约。整体比部分重要,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案例:案例:饿了,有生理需求,寻找食物,从而达到相对饿了,有生理需求,寻找食物,从而达到相对的平衡;孤独,有交往需求,寻找朋友,从而达到相对平的平衡;孤独,有交往需求,寻找朋友,从而达到相对平衡。衡。2022-4-1626n3、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理论、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理论 认知认知 行为行为 认知认知 认知认知 认知认知 情感情感给我一个支点,我就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将地球挪动。能将地球挪动。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2022-
18、4-1627n3、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理论、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理论 n认知相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麦克盖尔(麦克盖尔(W.J.McGuire,1960W.J.McGuire,1960),费斯廷格),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L.Festinger,1957)等,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等,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n理论观点:理论观点:1.1.人是理智人,当人的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人是理智人,当人的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并且自己意识到时,他就会自
19、发地去调整,而使之相符、一致。盾,并且自己意识到时,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而使之相符、一致。2.2.它是一系列理论的统称,它是一系列理论的统称,“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平衡理论”,“归归因理论因理论”,“一致性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认知- -感情相符理论感情相符理论”。n案例:案例:费斯廷格的从众的力量的实验。费斯廷格的从众的力量的实验。2022-4-1628n一致性理论(和谐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谐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C.E.Osgood & P.H.Tennenbaum,1955C.E.Osgood & P.H.Tennenba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