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416958
  • 上传时间:2022-04-15
  • 格式:PPT
  • 页数:37
  • 大小:39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内科学 绪论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临证方法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临证方法;2.熟悉中医内科学的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熟悉中医内科学的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辨证论治概要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辨证论治概要;3.了解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与方法。了解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与方法。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预防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二)中医内科学(二)中医内科学的的性质性质- 中

    2、医内科学既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临床专业课中医内科学 基础课:中基、中诊、中药、方剂、黄帝内经 临床基础课: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 临床专业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中医内科学外感病内伤病伤寒论温病学 金匮要略 后世内科专著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疾病 外感病 内伤病 伤寒温病脏腑病证 气血津液辨证 经络病证 肺系病证 心脑系病证 脾胃系病

    3、证肝胆病证 肾系病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现演变为:急诊学肿瘤老年病肾病肝胆病脾胃病肺病心病脑病热病中医内科中医内科学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起源与发展萌芽时期(春秋战国以前)奠基时期(春秋战国至秦汉)形成时期(魏晋至金元)完善发展时期(明清后)中医内科学 殷商甲骨文记载:“疾首”、“疾腹”、“疾言”、“疟疾”等; 商代创制汤液治病; 西周将医学分科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萌芽时期中医内科学 脉法五十二病方 治百病方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黄帝内经伤寒杂

    4、病论难经神龙本草经奠基时期中医内科学附: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1 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2 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奠基阶段奠基阶段 中医内科学病因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寸白虫、瘿病。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 南宋陈无

    5、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症状学诸病源候论记述病候784条,对许多疾病的症状学特征描述得详细、准确。千金要方指出消渴易发疮疡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甜”形成时期绦虫,甲状腺肿大结核病,麻风病,恙虫病中医内科学治疗学肘后备急方:青蒿治疗疟疾,海藻昆布瘿病。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常山、蜀漆治疗疟疾;白头翁、苦参治疗痢疾,槟榔治疗寸白虫,谷皮治脚气。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了大量内科方药。学术理论创新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形成时期倡火热而主寒凉主攻邪,善用汗吐下首创脾胃内伤学说主张滋阴降火中医内科学 明代 薛己内科摘要首用内科命名著作 王纶明医杂著“外感法仲景

    6、,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张介宾景岳全书阴阳互补学说 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泻九法 王肯堂证治准绳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完善发展时期淡渗法,升提法,清凉法疏利法,甘缓法,酸收法燥脾法,温肾法,固涩法中医内科学 清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辨证录证治汇补医学心悟医林改错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完善发展时期首创卫气营血辨证首创三焦辨证中医内科学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内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医疗、教学到科研,均取得了巨大发展。一、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内科学,出现较多专著和科研成果;二、中医内科临床诊治规范方面,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

    7、系统、规范;三、探讨中医内科学继续发展、创新之路。完善发展时期中医内科学三、三、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分类有不同看法。 最早对内科病证进行分类的是黄帝内经,按病因、病位进行分类。伤寒杂病论按病因病机将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感热病,统称伤寒;另一类是非外感热病,即所谓内伤杂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脏腑病机中医内科学三、三、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病因、病机、脏腑病因、病机、脏腑中医内科学热病 伤寒六经病证 温病卫气营血证 三

    8、焦病证 杂病 脏腑病证 气血津液病证 肢体经络病证 病机中医内科学肺病证 心脑病证 脾胃肠病证 肾膀胱病证 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 脏腑肝胆病证 中医内科学(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以病因命名:伤风、中暑、虫证等; 以主症命名: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 以特殊临床表现命名:消渴、哮证、癫狂等; 以主要体征命名: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以病机命名:郁证、痹证、厥证等; 以病位病机命名:肺痈、肺痿、胸痹等; 以病位主症命名:胃痛、胁痛、腰痛、心悸等; 以病因病机命名:瘀血、痰饮等; 以疾病的传变性命名:疫痢、传尸痨等; 综合病证命名:虚劳、中风等。中医内科学

    9、 四、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概要四、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概要(一)病、症、证的含义与关系(一)病、症、证的含义与关系病即疾病,指在特定的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特定的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全过程。中医内科学包括症状与体征。症状指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如发热、咳嗽。体征是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如面黄、目赤。症中医内科学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证中医内科学病、症、证的区别与联系症症-点点病病-块块证证-面面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中医内科学(二)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原则

    10、与方法(二)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原则与方法1.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原则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原则 从整体观出发(1)全面动态分析病情 动态观原则(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中医内科学2.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方法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方法(1)脏腑辨证(核心):肺系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2)气血津液辨证(3)风寒暑湿燥火辨证(4)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中医内科学(三)治疗原则与常用治法(三)治疗原则与常用治法1.治疗原则(1)先期治疗未病(2)分清标本,权衡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3)整体论治,调理阴阳(4)审证求机论治中医内科学(5)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

    11、(6)动态观察,分段论治(7)知常达变,圆机活法(8)重视调摄护理中医内科学2.常用治法(1)解表法(2)清热法(3)攻下法(4)和解法(5)温阳法(6)补益法(7)消导法(8)理气法(9)理血法(10)固涩法(11)祛湿法(12)祛痰法(13)安神法(14)解痉法(15)开窍法中医内科学五、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五、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一)四诊:全面、规范、真实、简明(一)四诊:全面、规范、真实、简明(二)辨病结合辨证(二)辨病结合辨证(三)论治(三)论治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治疗原则和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择主治方或基础方,再明确

    12、药物组成、剂量、煎法、服法、调养宜忌。中医内科学 辨病,也就是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中医诊断为二级诊断,一是中医病名诊断;二是证候,证候名或证型名的诊断。 辨证,就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观出发,将四诊所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病势,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病机),概括、判断出某种证候的过程。 二者关系: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疾病的本质特征,制定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内科学完整的临证方法四诊识病定性探因定位求本遣药选方立法医嘱中医内科学六、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与方法 :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临证方法,掌握和理解中医内科各个常见病、多

    13、发病的病证含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辨证要点、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临床选方用药,了解预防调护,逐步形成能对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诊断和辨证论治的技能和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要求方法方法中医内科学复习思考题1.最早的内科医生称为。2.金元四大家分别是,倡导论。3.首用内科命名的专著是。4.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是,著作是。5.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是,著作是。6.伤风、黄疸分别是以命名。7.中医内科具体临证方法。中医内科学复习思考题1.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中医内科疾病常用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有哪几种?3.中医内科疾病的临证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4.中医内科学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法有哪些?5.结合实际,谈一谈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方法。中医内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1695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