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PPT-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414805
  • 上传时间:2022-04-15
  • 格式:PPT
  • 页数:122
  • 大小:57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PPT-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基础理论 精气 阴阳五行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医学课件1第一章第一章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第一节第一节 精气学说精气学说 2H 2H 第二节第二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 4H4H第三节第三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4H4H 医学课件2目的要求掌握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阴阳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五行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医学课件3第一节第一节 精气学说精气学说 (一)(一)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一)气的基本概念(二)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三)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医学课件4第一节第一节

    2、 精气学说精气学说 (二)(二)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二)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三)阐释人体生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四)对中医学精气神理论构建的影响医学课件5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一)气的基本概念医学课件6(一)气的基本概念2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医学课件7(二)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1/31.精气(essense of qi)含义有二(1)与气同义。易经管子将气、精气、精互称。并认为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易传系辞上“精气为物”(2)又称为精,乃气中之精粹,是人类生命产生的本原。

    3、管子内业“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医学课件8(二)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2/32.精气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认为(1)精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包括人皆由精气构成。(2)精气的不断运动变化的特性和中介联系作用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医学课件9(二)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3/33.精气学说的形成和沿革(1)气与云气说(2)精气与水地说(3)精气与“太虚肇基说”(4)本原论(5)中介说医学课件101云气说云气说 “云气说”是气学说产生的始基。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如说文说:“气,云气也。”古代先哲们运用“观物取象”的思维

    4、方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以及呼吸之气等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医学课件11云气云气风气风气升降散聚产生、滋润万物降雨电闪雷鸣毁坏万物无形之气聚散形成、毁坏万物过大正常医学课件12古代先哲们在日常的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体验中,发现了天空中的白云,体验到了风的流动。云在风的吹动下,或升或降,或聚或散,变化无穷。天地间的这种升降聚散氤氲(浓郁)之气,即是云气。风的流动,云的聚散,能引起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变化。风吹云聚,可致雷鸣闪电和雨,雨水可孕育万物,而雷鸣闪电及狂风暴雨又可毁坏自然界的万物。由此产生诸多联想与推理,并萌生出一个理性概念:自然界自然界的

    5、有形质之物皆由风、云之类的无形无状而变的有形质之物皆由风、云之类的无形无状而变幻多端、运行不息之物所造就与毁灭。幻多端、运行不息之物所造就与毁灭。医学课件13即老子四十章所谓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易乾凿度所谓的“有形生于无形”。这类无形无状之物则被 进一步抽象为“气”,认为它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又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气的升降氤氲聚散运动,造就天地万物,并推动万物的发展与变化。于是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医学课件142水地说水地说水水地地自然界万物自然界万物产生、滋养、培育水水地地生生万万物物水为地之经脉,万物产生于水水水

    6、是是地地之之精精华华精精生生万万物物嬗变医学课件152水地说水地说“水地说”是精学说的产生之源。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联想到自然界的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与土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与土地并列而视为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本原。如管子水地说: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地说”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生成本原的最朴素的认识。自然界的水为地之经脉,土地中之精华,是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水地生万物也就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 医学课件16 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

    7、合而成,也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管子水地水地说: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这是古人对天地自然及人类自身反复观察、联想而得出的结论,可以认为是“水生万物水生万物”向向“精生万物精生万物”的嬗变。 中医学中有关精的认识对精学说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古代医家通过对人体自身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思考,逐渐认识了精的来源、作用,建立了中医学的精学说。医学课件173、气本原论、气本原论所谓气本原论气本原论,是指以元气作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即认为元气是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原始的本原,在元气之上,没有道”

    8、、“太极”等的存在。由于把由于把“气气”作为宇宙的最初本原,作为宇宙的最初本原,故称故称“元气元气”,因而凡将气作为宇宙最初本原的哲学思想,皆可称为“气本原论”,或“气一元论”,或“元气一元论”。医学课件184中介说中介说事物事物3事物事物4事物事物2事物事物1气产生产生产生感应感应感应感应中介信信息息传传递递载载体体医学课件19 4中介说中介说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感应。而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无形可见互感应。而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无形可见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气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9、是气(精气精气),因,因而气是宇宙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的中介性而气是宇宙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的中介性物质。物质。医学课件20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既生,它们之间就是相对独立的物体。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气是宇宙万物化生的共同本原,天地万物之间又存在和充斥着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气,而且这无形之气还能渗透于有形物体之中,与已构成有形物体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因而气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而且还是宇宙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气不仅是宇宙万物构成的物质材料或元素,而且还充当宇宙万物之间各种信息的传递载体。医学课件215太虚肇

    10、(太虚肇(zhao)基说)基说太虚太虚大无大无无极无极宇宙本原宇宙本原太太极极太虚指宇宙生成之前的状态,是气的本然状态“太虚寥廊, 肇基化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素问天元纪大论 肇基,指“气”的运动状态,即聚散为气之用。元元气气两两仪仪万万物物八八卦卦易易天地天地四四象象医学课件22源于内经。内经认为宇宙的本原来自于太虚。并认为太虚即气。太,大也;虚,无也。当以无极解。无极生太极,太虚指宇宙生成之前的状态,是气的本然状态。 内经不谈宇宙,而称太虚。认为天地都是由“太虚”中的大气生成的,天地只是整个太虚的一部分。但内经不强调太虚寂寥沉静的特性,而重视太虚中运动着的大气。在内经看来,太虚中的大

    11、气才是宇宙的本原。素问天元纪大论 “太虚寥廊, 肇基化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所谓“太虚寥廓”,寥,寂寥沉静。廓,空阔无边。此形容太虚寂然不动、无形无象的状态指“气”的本然状态,即虚静为气之体。 寂然不动,即“太虚寥廓”;感而遂通,而“肇基化元”指“气”的运动状态,即聚散为气之用。医学课件23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3(一)精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淮南子天文训“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医学课件24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32.精气生万物机理: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结合易传咸彖“天地

    12、感而万物化生”彖tuan四声荀子礼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阳气地阴气氤氲合和化生万物医学课件25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3/33.精气存在形式:(1)弥散(无形) -基本存在方式 正蒙太和“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2)凝聚(有形)-无形气聚合的方式 肉眼可见其性状素问六节藏象论 “ 气合而有形”医门法律“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医学课件26(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1.精气运动具有普遍性.素问六微旨大论“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医学课件27(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2.精气运动根源在于其本身固有的阴阳相

    13、互作用。阴阳阳气气阴精升、浮、动、散、排斥降、沉、静、聚、吸引渗透、震荡、胜负、曲伸医学课件28(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3.精气运动的表现(1)气机: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如:肺呼出与吸入医学课件29(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2)气化: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 基本形式-形气转化 两种类型-化和变(量变和质变) 多余能量(气)食物(形)活动的能量(气)脾胃消化吸收肌肉满壮(形)医学课件30(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食物大小化食

    14、物尿汗津液精气的聚合、弥散、排斥、吸引能量转化和释放变医学课件31(三)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感应中介中介: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个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交接联系,是客观事物转化和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对立双方统一的环节1.精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物质 气宇宙物体2物体1物体3人医学课件32(三)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感应中介2中介机理(1)相互感应:事物之间交感相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吕氏春秋应同“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同类事物感应易传彖下tuan“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阴阳二气客观存在着交感相应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如乐器共鸣共振,磁石吸引,电波磁场,季节气候对人影响等自然感应。医学课件3

    15、3(三)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感应中介2感应形式:波动和震荡。太极图 “一气震荡”“一气波动”3中介意义:把整个自然界连接成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医学课件34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1.新生命产生是精气聚集而成,精气维持着生命全过程,精气一旦离散则生命活动终止。 2.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由精气运动变化产生和推动。医学课件35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例如:精气生命构成精气运动产生生理效应生命体的生长发育、盛壮衰老、死亡精神活动“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促 进医学课件36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二)说明

    16、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1.精气构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还弥散于躯体之内各组织器官之间。 各部分相互感应影响。 局部病与整体病相互影响。 各个局部病之间相互影响。 调节内在脏腑活动可以治疗外在器官病。生理上 病理上 治疗上医学课件37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二)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2 精气将自然界万物与人联系起来。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与自然进行的物质与信息交 换是以精气为中介通应物质。医学课件38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三)阐释人体生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哲学精气学说中医精气学说局限于生理学范围形成专门术语精、气、血、津液相互转化血

    17、气谷气胃气神气肾气先天之气 后天之气 脏腑之气气津液精血津血互化精血互化 精气互化医学课件39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四)对中医学精气神理论构建的影响哲学精气学说中医精气神理论精(essense)储存在脏腑中的实在物质(先后天之精、水谷之精)气(Qi)机体中具有很强活力,不断运动的极微细物质 神(Spirit,mind) 1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2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3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医学课件40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四)对中医学精气神理论构建的影响 中医精气神理论概念研究人体内精、气、神各自的概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的系统理论此理论形成构建与哲

    18、学的精气学说渗透和影响密切相关精气神关系精为形体之本,生命之源;气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神则为生命活动主宰和体现精气互化;精气生神;神统驭精与气医学课件41小结:小结: 精气学说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一)气的基本概念(二)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三)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二)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三)阐释人体生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四)对中医学精气神理论构建的影响医学课件42复习题(精气学说)1.精、气、神概念

    19、是什么?2 .何谓精气学说?3 .精气学说内容是什么?4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包括那些方面?医学课件43第二节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二、事物的相关性和阴阳属性的规定性二、事物的相关性和阴阳属性的规定性三、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三、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四、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四、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六、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六、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医学课件44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含义: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基本特征

    20、(属性归类):阳阴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无形、兴奋静止、内守、下降、寒凉、悔暗、有形、抑制医学课件45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三)阴阳的特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个范畴,同一层次,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阴阳属性的规定性阴阳属性的规定性是指用阴阳来分析事物或现象不仅能概括其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而且同时还代表着这两个方面的一定的属性一定的属性凡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皆可划分阴阳。()转化性:阴阳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如冰水蒸汽()可分性:阴阳中复有阴阳。如昼夜阴阳。,相关性普遍性普遍性相对性属性规定性属性规定性医学

    21、课件46事物的相关性事物的相关性事物的事物的相关性相关性:灵枢阴阳系日月“阴阳者,有名 而无形”水火,气血。例例1:水火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不同事物或现象。 水(water)性寒而下走,故水属阴 火(fire)性热而炎上,而火属阳医学课件47例例2:气血人体的气和血同存于人体内部,气温煦推动,故属 阳。血营养滋润故属阴。水与火可以分水与火可以分阴阳是因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阴阳是因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注意注意:火与血不能分阴阳火与血不能分阴阳因为二者不是一对相互关联因为二者不是一对相互关联的事物,也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因此不能用的事物,也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因此不能用阴阳阴阳来区分其相对

    22、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因而也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实际意义。就没有实际意义。所以阴阳学说中的阴阳阴阳仅是抽象的属性属性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的事物。 医学课件48阴阳属性的规定性阴阳属性的规定性属性的规定性属性的规定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6页“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医学课件49属性规定性举例空间空间时间时间季节季节温度温度湿度湿度重量重量亮度亮度运动状态运动状态阳阳上、外上、外昼昼春夏春夏温热温热干燥干燥轻轻明亮明亮升、动、兴奋、亢进升、动、兴奋、亢进阴阴下、内下、内夜夜秋冬秋冬寒凉寒凉湿

    23、润湿润重重晦暗晦暗降、静、抑制、衰退降、静、抑制、衰退医学课件50普遍性例子水火水火; ;天地天地; ;男女男女, ,不局限在某一个事物不局限在某一个事物.水,地,女-阴火,天,男-阳阴阳属性的普遍性:阴阳属性的普遍性:指阴阳属性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某一特定的事物,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之中,代表者相互对立而又联系的两个方面。如水火,天地,动静,气血,昼夜都可以划分阴阳。所以事物的阴阳属性具有矛盾范畴的普遍意义。医学课件51 阴阳相对性举例转化性转化性:冰与水比较: 冰-阴,水-阳; 水与蒸汽比较:水-阴,蒸汽-阳 比较对象不同,水的阴阳属性可以改变.可分性可分性: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24、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平旦平旦夜半夜半中午中午傍晚傍晚昼-阳夜-阴后半夜 前半夜前半夜 上午 下午下午医学课件52(四)阴阳学说概念 既是通过用阴阳来分析相关事物及某一事物内部的相对属性以及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来认识和把握自然界错综复杂变化的本质原因极其基本规律的学说。注意:阴阳与现代矛盾概念有类同之处,但仅是对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许多特殊矛盾现象的概括。适用范围小于矛盾。医学课件53二、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1最初指日光向背:山南日光向背:山南-阳,山北阳,山北-阴阴2殷商甲骨文有“阳日”“晦月”等具有阴阳含义表述。3西周诗经所用阴阳具有温热与寒凉、向光面与背光面的意义。4西周末期

    25、已经将阴阳抽象为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势力。并用以解释地震形成。对阴对阴阳运动的物质理解阳运动的物质理解医学课件54二、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5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哲学意义上的阴阳。渗透到内经成为中医阴阳学说。哲哲学上阴阳认为:学上阴阳认为:(1 1)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2 2)用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关系解释宇宙形成及宇宙万物普遍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医学课件55四四.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一一) )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交感互藏( of yin and yangof yin and

    26、yang )( (二二)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 (opposition and control of yin and yangopposition and control of yin and yang)( (三三) )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互用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yin and yangyin and yang )( (四四) )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 (wane and wax between yin and yangyin and yang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相互转化 (mut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27、 yin and yangyin and yang )医学课件56( (一一) )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交感互藏1阴阳交感(1)含义: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即相互发生作用。(2)基础: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 以实现的基础。(3)条件:阴阳和谐是阴阳交感的条件。(4)动力源泉:阴阳互藏(5)意义: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医学课件57天气地气上升动力源泉:阴中含阳下降动力源泉:阳中含阴交感和谐状态时阳阴云雾雨露空气雷电男女媾精阳光生命人新生命水例如,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医学课件58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

    28、错,而变作也”交感生万物素问天元纪大论 “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交感基础:阴阳互藏老子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交感条件:阴阳和谐医学课件592阴阳互藏(1)含义: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张介宾类经运气类“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医学课件60(2)起源: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体悟。上下:上中有下,下中有上水火:水暗为阴,或明为阳。水中内明; 火中内暗。气一元论:气分阴阳,积阳为天时,地阴之气已寓其中,反之亦然。素问天元纪

    29、大论“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医学课件61(3)特性:)特性:普遍性:老子普遍性: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所涵阴阳成分的比例大小决定事物阴阳属性。所涵阴阳成分的比例大小决定事物阴阳属性。被寓涵于事物内部不得显露的占较小比例的成分,被寓涵于事物内部不得显露的占较小比例的成分,虽然不代表事物属性,但有重要调控作用。虽然不代表事物属性,但有重要调控作用。四四圣心源圣心源天人解天人解“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有阴则气清而神旺。”医学课件62(4)意义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和合的动力根源。

    30、阴阳互藏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互根互用)的基础和纽带。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内在依据。可以解释脏腑生理病理。如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医学课件63例如:互根互用的基础和纽带阳中涵阴,阳依阴而存在,阳以阴为源而生。阴中涵阳,阴依阳而存在,阴以阳为根而化独阳不长阳中无阴-独阳阴中无阳-孤阴孤阴不生依存关系破坏,失去相互滋生、相互促进关系医学课件64例如:消长和转化的内在依据阳阳孤阴阴阴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独阳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平衡医学课件65( (二二)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

    31、在着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下,左右,男女,寒热阴阳制约:阴阳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主要体现于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如水灭火。如水灭火阴阳对立制约的结果:阴阳对立制约的结果:“阴平阳秘阴平阳秘”(balance of yin and yang),指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 医学课件66例: 四 春春温温季季春夏所以温热,是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所以温热,是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气气夏夏热热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的寒凉之气候候秋秋凉凉变变秋冬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秋冬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化化冬冬寒寒抑制了春夏温热抑制了春夏温热

    32、之气之气 医学课件67( (三三) )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系,又称阴阳“相成相成”。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相互依存关系,称为“互根”。阴阳互用,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医学课件68人体互根互用关系体现相对物质之间相对物质之间相对功能之间相对功能之间脏

    33、器组织与功能活动之间。脏器组织与功能活动之间。阴阳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血气医学课件69例如医学课件70( (三三) )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指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的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消,意为减少、消耗。长,意为增多、增长。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阴阳相互制约而维持的一种协调稳定状态。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平衡,是指阴和阳之间的协调稳定平衡状态,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医

    34、学课件71例1:以四时气候变化四时气候变化而言, 从冬 春 夏,气候从寒冷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变热,即是“阴消阳长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 秋 冬,气候由炎热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变寒,即是“阳消阴长阳消阴长”的过程一年总体 阴平阳秘 医学课件72例2:以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 白天阳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是“阴消阳长”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生理功能也从兴奋转向抑制,是“阳消明长”的过程动态平衡的重要性动态平衡的重要性:阴阳消长平衡消长平衡(阴平阳秘)即健康,阴阳的消

    35、长失调消长失调即是病理状态。 医学课件73( (四四) )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阴阳转化,是指阴阳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物极”阶段阶段。原因:原因:阴阳矛盾对立双方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是因为对立的双对立的双方在其运动中已相互倚伏着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因素方在其运动中已相互倚伏着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因素。条件:条件:但是,阴阳的转

    36、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甚”或“极”就是促进转化的条件。即是说,阴寒到了“重重”、“甚甚”或或“极极”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为阳热;阳热到了“重”、“甚”或“极”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为阴寒。在这里,“阴阳之变阴阳之变”的条件是主要的,没的条件是主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便不能转化。当然,促使转化的条件,还有内、有一定的条件,便不能转化。当然,促使转化的条件,还有内、外之分。外之分。 医学课件74例例1:就生理而言,抑制和兴奋的互相转化,即是如此过度兴奋(整夜不睡上网)之后会变成抑制(第二天白天感觉疲劳)。

    37、例例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变化亦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如某些急性温热病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 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 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属于由阳证转化为阴证阳证转化为阴证。此时,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得以恢复,病情又可出现好的转机 例例医学课件75结论结论: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和实质: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和实质: . 1. 阴和阳是众多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普遍性、阴和阳是众多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普遍性、相对性和无限可分性。

    38、相对性和无限可分性。2.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则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则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调控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调控的。3. 阴阳对立的两个侧面,必须以对方之存在为自己存阴阳对立的两个侧面,必须以对方之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对立面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平衡在的前提,对立面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平衡则是相对的。相对平衡对于维持事物的正常状态具有重则是相对的。相对平衡对于维持事物的正常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要意义。4.对立面的消长

    39、运动对立面的消长运动(量变量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形成阴阳的转化质的飞跃,从而形成阴阳的转化(质变质变),这是事物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的消长是其转变化全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的消长是其转化的前提,而阴阳的转化,则是其消长发展的结果。化的前提,而阴阳的转化,则是其消长发展的结果。 医学课件76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一)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二二)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乃治 ( (三三) )说明人体的

    40、病理变化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阴阳失调 ( (四四) )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 ( (五五) )用于疾病的治疗用于疾病的治疗 医学课件77 ( (一一)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阴(属里藏精气而不泻);六腑阳(属表传化物而不藏) 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 心:阳中之阳 五脏之中 肺:阳中之阴 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肝:阴中之阳 脾:阴中之至阴 肾:阴中之阴每一

    41、脏腑阴阳之分: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 医学课件78( (二二)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乃治 例如:例如:以功能活动与脏器组织相对而言功能活动阳,脏器组织阴生理活动(消化)损耗(馒头)阴阳对立制约消化系统结构产生生理功能(消化功能)阴阳互根 生理活动(消化)损耗(馒头)化生补充了新的物质基础消长平衡和转化 医学课件79( (三三)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阴阳失调(阳盛则热,阳盛 则阴病;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邪气阴邪、阳邪之分,正气阴精与阳气之不同。 1.1.阴阳偏盛:2.2.阴阳偏衰:

    42、3.阴阳互损: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以致最后出现“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人体由于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表现,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 医学课件80(1)阳邪致病,可使阳偏盛而阴伤,因而出现热证;阳盛则热病因:外感温热之邪表现:高热,汗出、烦躁、面赤脉数 +口干唇燥,舌工红少津阳盛则阴病(2)阴邪致病,则使阴偏盛而阳伤,因而出现寒证。阴盛则寒病因:寒邪直中太阴表现:面白形寒、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 +肢冷、蜷缩、脉尺伏阴盛则阳病1.阴阳偏盛: 医学课件

    43、81 (1)阳气虚不能制阴,则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阳虚则寒,病因:机体阳气虚弱表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绻卧、自汗脉微(2)阴液亏耗不能制阳,则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阴虚则热病因:久病耗阴或素体阴虚表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 2.阴阳偏衰: 医学课件82( (四四) )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在辨证方面,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总纲 阴阳 里、虚、寒-阴 八纲以阴阳为 表、实、热.-阳 总纲 在临床辨证过程中,首先要分清明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 辨析阴阳 大-可以区分整个病证是属阴证,或属阳证。 小-可分析四诊中一个具

    44、体脉症。 医学课件83例如: 1.色泽色泽分阴阳:从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的阴阳属性 色泽鲜明为病 在阳分, 色泽晦暗为病在阴分。2.声息声息分阴阳:观察呼吸气息的动态,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区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多为阳证; 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多为阴证。 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 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3.脉象脉象分阴阳: 以部位分,则寸为阳,尺为阴; 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 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医学课件84( (五五) )用于疾病的治疗用于疾病的治疗“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确定

    45、治疗原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2归纳药物的性能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临床诊治,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以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适宜药物,遣药组方,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依据其气气(性性)、味和升降浮沉、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均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药性:主要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

    46、 五味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味。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即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发散,沉为收敛和泻利二便等作用。 医学课件85(1)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损其有余,实则泻之之(面白形寒、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面白形寒、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附子理中附子理中丸丸 阴偏胜阴邪过盛有余阴胜则寒实寒证寒者热之(温热药治疗治寒证) 损其有余阳偏胜阳邪过盛有余阳盛则热实热证热者寒之(寒凉药治疗热证) 实则泻之(高热,汗出、烦躁、面赤脉数高热,汗出、烦躁、面赤脉数)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口干唇燥,舌工红少津)口干唇燥,舌工红

    47、少津)(+增液汤(麦冬生地增液汤(麦冬生地玄参)玄参)阳盛则阴病,阳胜则热,阳热盛损耗阴液 热者寒之+益阴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阴寒盛损伤阳气 寒者热之+扶阳(+肢冷、蜷缩、脉尺伏)肢冷、蜷缩、脉尺伏)(+肉桂)肉桂) 医学课件86(1)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补其不足,虚则补之不能寒不能寒凉药直折其热凉药直折其热 不宜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不宜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 滋阴壮水以抑制阳亢火盛阴偏衰即阴液虚损不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虚热虚热证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阴虚)(阴虚)阳病阳病治阴阴 (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绻卧、自汗脉微)(面色苍白、

    48、畏寒肢冷、神疲绻卧、自汗脉微) 扶阳益火以消退阴盛 阳偏衰即阳气虚损不足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虚寒虚寒证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虚阳虚) 阴病阴病治阳阳 医学课件87 此外,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提出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阴虚有热阳中求阴(在用补阴药时,须加用补阳药) 阳虚有寒阴中求阳(在用补阳药时,须兼用补阴药)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新方八新方八阵阵补略补略)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总之,治疗的基本原则泻

    49、其有余,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纠正阴阳纠正阴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 偏胜偏衰偏胜偏衰 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恢复阴阳平衡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恢复阴阳平衡 医学课件88一般来说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凉次于寒) 寒凉属阴如黄芩、桅子等。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温次于热) 温热属阳 如附子、干姜之类。 医学课件89 2. 淡甘 涩酸 辛、甘、淡属阳 酸、苦、咸属阴 3.具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多升浮,升浮者为阳;具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

    50、,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阴证阳证)阴阳平衡阴阳失调辨证确定治疗原则 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选择药物 纠正阴阳偏盛偏衰恢复阴阳平衡恢复阴阳平衡 生理 病理 诊断 治疗 医学课件90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一)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 (二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三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和乘侮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和乘侮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一) )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二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PPT-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1480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