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药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习中医药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中医药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起学习中医药一起学习中医药1针灸针灸2针灸 针灸是针法针法和灸法灸法的总称。 针法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3针法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
2、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4灸法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5最主要的灸治原料最主要的灸治原料艾叶艾叶易于燃烧
3、易于燃烧气味芳香气味芳香资源丰富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易于加工贮藏6针法 毫针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 梅花针疗法,也称皮肤针疗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穴位激光照射法。7灸法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进行熏烤。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回旋灸: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间接灸:也叫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黄蜡灸、硫磺灸等。温筒灸:铜制灸
4、器、不锈钢灸器、竹制灸器。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8针灸发展 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2010年11月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进入21世纪,随着针灸医疗的副作用小、消费少等优势被世界各国人民渐渐认知,用针灸治疗或辅助疑难病症也渐显苗头,如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火针治疗慢性骨髓炎、舌针治疗脑性瘫痪,帕金森氏症等9十二经络 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
5、: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10十二经络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11阴经 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 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 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12阳经阳经 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在
6、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太阳小肠经在后 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经在后13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14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
7、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15足少阴肾经 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本经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见图)。16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
8、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17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 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18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之一。该经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