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内科学胃病病症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413608
  • 上传时间:2022-04-15
  • 格式:PPT
  • 页数:51
  • 大小:54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内科学胃病病症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内科学 胃病 病症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医内科学胃病病证西固区中医院 黄亚丽1 胃胃 痛痛定义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释义胃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口为幽门,连于小肠脘脘胃腔。胃之上口贲门为上脘,胃之中部为中脘,胃之下口幽门为下脘。故胃痛也称胃脘痛,所谓“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2别名别名心口痛心口痛俗称。因胃痛最常见的部位是在上腹部,临近心窝处胃心痛胃心痛古称。如灵枢厥病篇:“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心腹痛心腹痛景岳全书 心胃痛心胃痛寿世保元3流行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多发病。据国外资料估计,大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据上海16所大、中型医院的资料

    2、分析,经X线钡餐和(或)内镜证实的性滑行溃疡的患病率为5.8%。北京协和医院从1978-1991年,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占同期内科就诊总病例数的0.3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据估计,约占整个人群的10%-20%.男女之比约为2.6-6.5比1. 慢性胃炎也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颇佳,有效率可达40%-73%。4历史沿革11胃痛首见于内经。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有详细的论述 与肝郁有关“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病因病机 寒凝气滞素问至真要大论 寒邪入侵,气血壅滞素问举痛论症状治法“胃病者,腹真胀

    3、,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足三里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2千金要方所载九种心痛,实际上多指胃脘痛而言。 5历史沿革23明代以前医家,多将胃痛与心痛混淆,明代 医家始明确加以区分。 王肯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 4明清时代的中医文献,重点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 寿世保元阐明了饮食不节致胃脘痛;景岳全书强调了“气滞”这一因素,治疗以“理气为主”。叶天士强调“久痛入络”,治疗胃痛当明其在气在血,而施以理气活血之法。6范围西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

    4、溃疡、 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7病因病机病因病机一、病因一、病因 1外邪犯胃外邪犯胃寒、热、湿邪寒、热、湿邪内客于胃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寒暖失宜寒暖失宜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邪收引气机凝滞,胃气失和胃痛 素问举通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90%以上的慢性胃炎有Hp感染,也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Hp在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的检出率为95%-100%;胃溃疡为70%-75%。8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饥饱无常饮食不节,饥饱无常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过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恣饮酒浆过食

    5、辛辣刺激,肥甘厚味,恣饮酒浆蕴湿生热湿热中阻,灼扰胃腑胃痛 据统计,一般在野外作业的,如地质勘测人员,专业司机等,往往由于饮食无规律,而患消化性溃疡的人较多。 食物对胃黏膜可引起理化性质的损害作用。咖啡、浓茶、烈酒、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以及偏食、饮食过快、太烫、太冷、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均可能是胃炎与溃疡病发生的有关因素。在饮食不当情况下,各种食物的理化因素和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均能损伤胃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饮食不节可使黏液分泌、胃黏膜屏障完整性、黏膜血流和上皮细胞的再生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受到干扰,PH梯度便会降低,保护性屏障便遭到破坏,而发生溃疡病。93情志不畅情志不畅忧思恼怒,情志不遂

    6、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失条达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肝郁日久化火肝郁日久化火郁火乘胃肝胃郁热胃络不畅胃脘灼热而痛久病入络久病入络,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血脉凝涩,瘀血内结胃络瘀阻不通则痛 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因素可影响胃液分泌,如愤怒常使胃液分泌增加,而抑郁常使胃液分泌减少。火灾、水灾、空袭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往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或促发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精神创伤如丧偶、离婚、事业失败、恐惧等,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机体处于高度精神紧张或应激状态时,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生化学、免疫功能和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或(和)减弱胃十二指肠

    7、黏膜抵抗力,增加对消化性溃疡的易感性;诱发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并发症。103情志不畅情志不畅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战时多于平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1942年比战前多3倍,1943年比战前多5倍。在某些参战国居民中,亦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普通内科人群中增至20%。 急性胃炎的发病,也可因过度紧张等应激状态下,可兴奋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前者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后者则使胃黏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促使黏膜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胃黏膜上皮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11 4素体脾虚素体脾胃虚弱,劳倦过度,饮食所伤,久病素体脾胃虚弱,劳倦过度,饮食所伤,久病中焦虚寒脉络失于温养热病伤阴,胃

    8、热郁火耗伤胃阴,久服香燥理气之品热病伤阴,胃热郁火耗伤胃阴,久服香燥理气之品胃络失于滋养隐隐作痛 现已一致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具有遗传素质,而且证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系单独遗传,互不相干胃溃疡患者家族中,胃溃疡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较多发生的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ABO血型和血型物质ABH分泌状态这二个基因特性有关。O型血者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较其它血型高1.4倍;血型物质ABH非分泌者患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分泌者高1.5倍(正常人80%为分泌者),而非分泌者O型血者的上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则高2.5倍。12 二、病机二、病机 1基本病机基本病机

    9、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生理生理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收纳腐熟水谷,胃气以 和降为顺,胃气宜通,不宜郁滞和降为顺,胃气宜通,不宜郁滞病理病理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伤及于胃胃气失和, 气机郁滞(气滞血瘀,宿食停滞,胃气郁滞)不通则痛 阳气不足,中焦虚寒胃络失于温养 胃阴不足胃失濡养 脉络拘急气血运行不畅 132病位病位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涉及胆、肾 (1)胃与肝生理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 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 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土得木而达病理肝气上逆易于横逆犯

    10、胃木旺克土,土虚木乘气机痞阻肝郁胃 肝气久郁气滞血瘀胃络瘀阻血瘀胃痛 痛 医学正传胃脘痛:“木气被郁,发则太过,故民病有土贼木贼之候”14(2)胃与脾生理脾为湿土,以升为顺 脾湿胃燥,脾升胃降 水谷得以受纳腐熟 胃为燥土,以降为和 燥湿相济,升降得调 精微得以转输运化病理胃病常累及于脾胃为阳土,其病多实(如饮食积滞) 脾病常累及于胃脾为阴土,其病多虚(如脾气虚弱,中焦虚寒) (3)胃与胆生理胆主通降有助于脾之运化,胃之和降病理胆病失于疏泄,通降失常逆行入胃胃失和降,气机不利胃痛15(4)胃与肾生理肾为胃之关,脾胃之运化腐熟,全赖肾阳之温煦 先天之肾赖后天之胃以滋养,后天之胃靠先天之肾以生化病理

    11、肾阳不足脾肾阳虚,中焦虚寒 胃失温养虚寒胃痛 脾胃虚寒日久损及肾阳 阳虚运血无力血瘀血瘀胃痛 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胃 胃阴亏损久则耗伤肾阴 胃肾阴亏失于濡养阴虚胃痛16 3病理性质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而演变各异早期外邪、饮食、情志所致者实证后期脾胃虚弱,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 4病理因素病理因素寒(寒邪)、热(热郁)、气(气滞)、血(血瘀) 湿(湿阻)、食(食滞)、虚(脾胃虚寒、胃阴亏虚)17 5病理演变病理演变 (1)实证与虚证、寒证与热证、气滞与血瘀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实证虚证 久痛不愈,反复发作,脾胃受损由实转虚因寒而痛寒邪伤阳脾胃虚寒 因热而痛热邪伤阴胃阴不足虚证感受外

    12、邪虚实夹杂 寒证热证外寒、饮食生冷寒积胃脘日久可郁而化热胃热证因热而痛复因生冷过度寒热不调寒热错杂证 气滞血瘀18(2)日久不愈,变证丛生胃热炽盛迫血妄行瘀血阻滞血不循经 便血、呕血 大量出血气随血脱亡阳厥脱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火热内结,腑气不通厥脱危证(腹 痛剧烈拒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呕吐、反胃胃痛日久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噎嗝19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主症: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疼痛性质:胀痛、刺痛、灼痛、剧痛、隐痛等。 2兼症: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酸等。 3发病特点: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13、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天气变化、恼怒、劳累、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20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辨虚实 实证 虚证疼 痛 痛剧,固定不移,拒按 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加剧因素 食后痛甚 饥而痛甚病程体质 新病体壮 久病体虚脉 象 脉盛 脉虚 2辨寒热辨寒热寒痛胃痛暴作,疼痛剧烈而拒按,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热痛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烦渴喜饮,便秘尿赤213辨在气在血辨在气在血 在气 在血新久 初痛 久痛性质 胃胀且痛,以胀为主, 时作时止 痛如针刺,呈持续性部位 痛无定处,或涉及两胁 痛有定处加剧 与情志因素有关 食后或入夜痛甚兼症 恶心

    14、呕吐,嗳气频频 呕血、便血舌脉 舌淡,苔薄,脉弦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气虚胃痛隐隐,空腹痛甚,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面色少华, 舌淡脉弱22 二、治疗原则二、治疗原则基本治则理气和胃止痛,立足于“通”(通则不痛)实证 祛邪为主 寒散寒 热清热 气疏肝理气 湿化湿 血活血化瘀 食消食导滞虚证扶正为主 阴虚养阴益胃 阳虚温中健脾虚实夹杂祛邪扶正并举 注意事项: 1忌滥用解热镇痛药物,尤其忌长期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 2忌不辨证用药;饮食伤胃忌用补益药物。23三、证治分类三、证治分类 1寒邪客胃证 症状胃痛暴作寒邪犯胃或饮食生冷,寒积于胃,寒凝气滞,不通则痛 恶寒喜暖,得温则痛减,遇寒加重

    15、寒遏胃肠,温则寒散,寒则增其邪势 口淡不渴胃无热邪 或喜热饮热能胜寒 苔薄白寒痛之象 脉弦紧弦脉主痛,紧脉主寒 24证机概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郁滞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前方理气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胃气郁滞 后方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暴作、喜热恶寒得胃痛之证常用药 香附理气止痛 香苏散 紫苏疏散风寒 陈皮理气和胃木香、乌药 甘草益气和中 高良姜温胃散寒荜拨、干姜、吴茱萸、生姜 良附丸 香附理气止痛25 2饮食伤胃证饮食伤胃证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暴饮暴食,饮食停滞,胃中气机阻塞 嗳腐吞酸宿食不化,食浊之气上逆 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胃失和降,气逆

    16、于上,食经吐出气机得顺 不思饮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 大便不爽食积下迫,大肠传导失司 苔厚腻,脉滑宿食停滞之象26证机概要证机概要饮食停滞,阻塞胃气治法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代表方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脘满不食、嗳腐吐食的胃痛证方解方解 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 茯苓、半夏、陈皮和胃化湿 连翘清热散结加减加减脘腹胀甚者加枳实、砂仁、槟榔 胃脘胀痛而便秘者可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 食积化热成燥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苔黄腻而便秘)合用大承气汤27 3肝气犯胃证症状症状胃脘胀痛,通连两胁肝气郁滞,肝气犯胃,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情志怫郁,气郁加重 嗳气、矢气则舒气滞

    17、暂得缓解 脘闷嗳气,善太息肝气郁结,肝气乘 脾之征 大便不畅气机不利 苔薄白,脉弦肝郁气滞之象28证机概要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治法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泄肝以安胃)代表方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本方疏肝理气,用于胃痛胀闷、攻撑连胁之证方解方解 柴胡(川楝子)疏肝解郁,柔肝止痛佛手、 延胡索 陈皮、枳壳、香附(苏梗)理气和中沉香、旋覆花 川芎理血 白芍、甘草缓急止痛294湿热中阻证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湿热蕴结于 胃,胃气郁滞 嘈杂,口干口苦,口渴不欲饮热中兼湿 纳呆恶心湿热中阻 小便色黄湿热内盛,下注膀胱 大便不畅湿热蕴结于肠,气机不畅 苔黄腻,脉滑数湿热中阻之征30

    18、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代表方 清中汤加减 (医宗金鉴) 本方清化中焦湿热,适用于痛势急迫、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的胃痛方解 :黄连、栀子清热化湿黄芩、蒲公英 茯苓、半夏、白蔻健脾除湿藿香、苍术 陈皮、甘草理气和胃315瘀血停胃证症状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似刀割瘀血内 阻,胃络壅滞,不通则痛 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血属有形之邪 食后或入夜痛甚血属阴,食后、夜间瘀血加重 或见吐血黑便瘀血内阻,血不循经 舌质紫黯,有瘀斑,脉涩血瘀之象32证机概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前方活血化瘀 ,后方化瘀止痛,合 用加强活血化瘀作用,适用于治

    19、疗胃痛如 针刺或痛有定处之证 方解 丹参饮 丹参活血消瘀止痛 檀香、砂仁行气和胃 失笑散-蒲黄、五灵脂活血消瘀止痛336胃阴亏虚证症状胃脘隐隐灼痛郁火伤阴,胃络失于濡润,且阴虚则生内热 似饥而不欲食虚火消谷则似饥,胃虚不能消磨水谷则不欲食 口干咽燥,或口渴思饮胃阴不足,津液不能上承 消瘦乏力胃虚精微不足,形体失养 大便干结津液不足,大肠失润 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阴虚火旺之象 本证可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碱性返流性胃炎34证机概要胃阴亏耗,胃失濡养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前方养阴益胃,后方缓急止痛,合之滋阴而不腻,止痛又不伤阴, 适用于隐隐作痛、口

    20、干咽燥、舌红少津的胃痛方解 一贯煎 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 养阴益胃 当归养肝活血而具疏通之性 川楝子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35加减胃脘灼痛,泛酸嘈杂加珍珠层粉、牡蛎、海螵蛸或配左金丸以制酸。 胃脘胀痛较剧,兼有气滞加厚朴花、玫瑰花、佛手等(行气止痛) 大便干结难解加火麻仁、栝楼仁)(润肠通便) 阴虚胃热加石斛、知母、黄连(养阴清胃)临证备要 津枯宜生:西洋参、石斛、生谷芽、生鸡内金、荷叶、绿萼梅、 乌梅、木瓜(胃酸不足,可酸甘化阴)367脾胃虚寒证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脾胃虚寒,胃络失于温养 喜温喜按虚则喜按,寒则喜暖 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胃络借饮食之暖,以温通血脉 劳累或

    21、受凉后发作或加重劳则气耗,受寒则虚寒加重 时呕清水,神疲纳少,四肢倦怠乏力脾运迟缓,水饮停留,胃虚和降无权手足不温脾阳不能达于四肢 大便溏薄,舌淡,脉软弱中虚有寒,脾阳虚弱之象37证机概要证机概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治法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代表方黄芪健中汤加减 本方温中散寒,和胃止痛,适用于喜温喜按之胃脘隐痛备用方备用方或合良附丸、理中汤常用药常用药黄芪、桂枝、饴糖甘温补中,辛甘化阳 白芍、甘草缓急和营止痛 生姜、大枣温胃和中补虚黄芪健中汤黄芪健中汤是公认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剂。山西省中医 研究所曾观察到黄芪、甘草两药有特殊的功效。实验研究证明: 黄芪能扩张血管,改善血行,使缺血的细

    22、胞恢复活力,生黄芪可 防止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的发生,还能抑制胃液的分泌,减少游 离酸和酸度,使PH值上升。甘草补中缓急止痛,其提取物甘草次 酸可促进溃疡愈合。38溃疡病可参用外科治法溃疡病可参用外科治法 气滞血瘀在溃疡病中带有贯穿性,与外科肿疡的形成机制(气滞血瘀红肿成疡)相似,故可应用清热消肿、活血化瘀、托里定痛、养血生肌、益气生血,药如: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败毒消肿)地、芍、归、芎(养血和血生肌)乳、没、丹参、三七(活血化瘀)、黄芪(益气生血生肌),运用得当,均可获良效。39预防调护预防调护 1饮食调摄饮食调摄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胃痛发作时进流质或半流质饮

    23、食,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粗糙多纤维食物、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进食宜细嚼慢咽。 2精神调摄精神调摄 保持精神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恼怒。 3慎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慎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如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40专方辨证论治一、消化性溃疡一、消化性溃疡 1胃乐汤胃乐汤 党参15g 黄芪40g 白芍20 g 元胡10 g 甘草10g 珍珠层粉3g(分2次冲)枯矾2g。水煎服,日1剂。健脾益气。动物实验表明:本方能增加胃黏膜表面黏液凝胶厚度,使受损胃黏膜内的氨基己糖含量保持在正常的水平,有增强黏液屏障作用,该方还能增加胃窦部黏膜内PG合成,后者具有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胃

    24、乐汤主要是通过增强胃黏膜防御因子,调整了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的平衡而起到治疗消化性溃疡 的作用。 2健胃愈疡汤加减健胃愈疡汤加减 党参15g 黄芪30 g 柴胡15g 白芍15g 白芨15g 青黛6g 珍珠层粉2g(分冲)甘草3g。水煎服,日1剂。健脾益气,疏肝和胃。动物实验研究:柴胡、元胡、白芍具有镇静止痛,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珍珠层粉、白芨粉有中和胃酸、抗组胺作用。 413溃疡合剂溃疡合剂 黄芪20g 当归9g白延胡9g 白芍12g 香附10g 乌药7g肉桂3g 甘草9g 白芨12g 乌贼骨15g 。水煎两次,浓缩至75ml ,每服20-30ml,饭前30分钟服,日3次,连服6周1疗程。温中

    25、健脾,行气止痛。药理研究:乌贼骨主要含有碳酸钙,可中和胃酸,缓解呕酸及烧心症状,又可促进溃疡面炎症吸收,其内所含的胶质与有机酸和胃液作用后,可在溃疡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出血,减轻局部疼痛。白芨含黏液质,能保护并促进溃疡面愈合。元胡含延胡索乙素等十几种生物碱,既能镇痛,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又有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之功。白芍含芍药甙 ,能松弛胃肠平滑肌,故可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甘草成分FM100与芍药甙有协同镇痛作用。肉桂含桂皮油,对胃肠有缓和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功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乌药、香附均有镇痛作用,且香附又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当归能兴奋胆碱能受体,使胃肠蠕动

    26、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加,加强肌体消化机能。黄芪能提高肌体细胞内cAMP水平,使细胞生理代谢作用增强,细胞生长旺盛,因此,有利于胃内溃疡面的愈合,促进胃肠消化机能的恢复。42二、慢性胃炎二、慢性胃炎 1益中活血汤益中活血汤 黄芪30g 肉桂8 g 吴茱萸10 g 乳香8g 没药8g 生蒲黄13g 三棱10g 莪术10g 川芎12g 乌药12g 丹参15g。水煎服,日1剂。补中益气,养胃健脾,活血散瘀。药理研究:黄芪含蔗糖、氨基酸、黏液质等成分,能增加血清中蛋白含量。并能抑制胃酸分泌过多,使胃黏膜不被胃蛋白酶分解而变薄。肉桂含桂皮油,可刺激胃黏膜而增进食欲,所含桂皮醛及肉桂酸能使家兔白细胞增加。吴茱

    27、萸所含生物碱有镇痛消炎作用。丹参、乳香、没药、川芎、三棱、莪术、乌药、蒲黄的药理作用相似,均可加快微循环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而丹参、乳香、没药还能促进胃黏膜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抑制过度的纤维细胞增长,而有助于颗粒结节消失,使黏膜色泽变红或部分呈充血状。由此表明,本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432养胃汤 党参、黄芪各30g 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瓦楞子、鱼腥草、大枣各20g 乌梅、桂枝、丹参、赤芍、甘草各10g 。水煎服,日1剂。益气活血清热。药理:乌梅、桂枝、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可抑制Hp,有助于阻断其致病作用。鱼腥草可调节植物神经和乙酰胆碱,缓解平滑肌的紧张状态,促进胃排空,改善消化道症状

    28、。丹参、赤芍可抑制TxA2合成,调节TxA2/PGI2平衡,改善微循环和胃黏膜血流状态。桂枝、乌梅可兴奋唾液腺,促进多种抗菌原素和生长因子分泌。黄芪、丹参、大枣、甘草可提高血浆或胃壁组织的cAMP含量,以疏通微循环,发挥抗缺氧、抗疲劳、抗胃黏膜损伤作用。 3半夏泻心汤加减 法半夏、白术、赤芍各12g 干姜5g 党参、公英各15g 黄连6g砂仁6g 鸡内金、枳实各10g 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健脾和胃,开结除痞。44三、胃黏膜脱垂症 1加减补中益气汤 党参、黄芪各15g 白术12g 柴胡、陈皮、元胡、枳壳各9g 升麻6g 半夏10g 山查15 g 黄连6g 甘草3g。水家服。日1剂。脸皮理气

    29、,和胃止呕。药理:抑制胃肠蠕动。抑制消化液分泌:可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胃蛋白分泌明显减少,本方还有拮抗乙酰胆碱、五肽胃泌素、组织胺的促泌酸作用。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谊制作用。 2升提活血汤 黄芪30g 党参、升麻、柴胡、公英、枳实、肉桂、蒲黄、三棱、莪术、丹皮各10g 细辛5g 红花12g 川芎15g 丹参30g 甘草6g。水煎服,日1剂。益气健脾,或血化瘀。45 四、十二指肠炎 1胃脘痛方 炙刺猬皮、九香虫、佛手、元胡粉(冲)、甘草各4.5g 黄连6g 白芍、金铃子、香橼皮各9g 煅瓦楞12g 吴茱萸1.5g。水煎服,日1剂。或血化瘀,理气止痛。药理:刺猬皮

    30、有镇痛收敛止血作用。元胡含生物碱,内服产生类似吗啡及可待因的效果,能显著提高痛阈,有镇痛作用。所含元胡索乙素能抑制胃液分泌和降低其消化力,能使肌肉松弛,有解痉镇吐作用。金铃子含挥发性脂肪酸,为醋酸及己酸,有抗酸和解痉作用。白芍所含的芍药甙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甙、甘草次酸,有抗酸和解痉作用,甘草流浸膏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抑制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还有保护溃疡面的作用。甘草解痉之效与芍药有协同作用,有止挛急和解痉之功。马尾连主要为小檗碱,可增加胆汁形成以助消化;吴茱萸含挥发油、生物碱等,有镇痛作用;煅瓦楞含碳酸钙、磷酸钙,有制酸止痛作用。综

    31、合上述,本方有镇痛、制酸、收敛、止血、解痉、镇吐等作用,故可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炎。462肝胃百合汤 柴胡、黄芩、乌药、川楝子、郁金各10g 百合30g 丹参15g 党参、蒲公英各12g 牡蛎15g。水煎服,日1剂。疏肝理气,泻热和胃。现代药理:柴胡含挥发油(内有柴胡醇)、植物甾醇,有镇静、镇痛、镇吐、镇静作用;黄芩含黄芩甙、黄芩素,有解热、镇静、利胆助消化作用,对肠管有抑制作用;郁金含姜黄素,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减少尿内的尿胆元,郁金还有轻度的镇痛作用;丹参含丹参酮甲,维生素E,有镇静、镇痛作用;川楝子对肝硬化有一定疗效;乌药含挥发油等,乌药煎剂能促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气体之排出;牡蛎所

    32、含的碳酸钙具有收敛、制酸止痛作用,有利于溃疡的愈合;公英能使胆囊收缩,后利于胆汁排入肠中,有较强利胆健胃作用,并有止痛、止呕、排除胀气、促进食欲的作用。党参含皂甙、生物碱,能增强肌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宗上所述,本方有镇痛、利胆、健胃、收敛、制酸、消除胀气作用。故可治疗胃及上二指肠炎或溃疡等疾患。47附附 吐酸定义 是指胃中酸水上泛,又称泛酸。若随即咽下吞酸;随即吐出吐酸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兼见。 历代尚有“醋心”、“噫醋”之称48证治分类证治分类1.脾胃虚寒2.肝胃郁热 症状吐酸时作,胃脘灼热,口苦而臭,心烦易怒,两胁胀闷,舌红,脉弦 治法泄肝和胃 代表方左金丸加味 黄连直折肝火 吴茱萸辛通下达开郁结3湿阻于胃49附附 嘈杂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吞酸并见。 病因病机痰、湿、热、郁、虚气阻于胃,胃失安和嘈杂50辨证论治 1胃热症状嘈杂而胃中灼热,恶心吐酸或口苦,渴喜凉饮,或善食易饥,或不饥 纳呆,嗳腐臭气,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干,脉滑数治法清热和胃2胃虚证症状嘈杂时作时止,口淡无味,食后脘胀,体倦乏力,大便干结,舌淡, 脉虚治法健脾益胃和中代表方四君子汤加味3血虚证症状嘈杂而兼面白唇淡,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和中代表方归脾汤5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内科学胃病病症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136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