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dong881000
  • 文档编号:2403693
  • 上传时间:2022-04-13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9.2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dong88100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年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错题专练 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专练第二单元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逶迤(y) 丸子(wn) 磅礴(png) 岷山(mn)B. 沉着(zhu) 崎岖(q) 宾客(bn) 诞生(dn)C. 擎天(qng) 电钮(ni) 瞻仰(zhn) 围歼(jin)D. 臻备(zhn) 璀璨(cn) 皖南(wn) 千钧(jn)【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这道题是对多音字和易错字辨析的考查。加点的字都是平时易读错的,一定要记住它们的正确读音。解答这类题时,首先我们要注意易错字的字形,不要读成形近字的读音,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正确拼读。其次在读多音字时,要理解多音字的意思,根据意思选择不同的

    2、读音。A项中的“丸”应读“wn”。B项中的“着”应读“zhu”,“宾”应读“bn”。C项中的“钮”应读(ni)。故选D。2. 下面四组词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龙王庙 抢胳膊 坚强不屈 满腔怒火B. 手榴弹 瞄准 惊天动地 横七坚八C. 绷脸 拧开 昂首挺胸 悬崖绝璧D. 眺望 雹子 居高临下 气壮山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有误,抡胳膊:以肩部为中心点,用胳膊画圆的过程。故“抢”错误。B有误,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故“坚”错误。C有误,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故

    3、“璧”错误。D正确。3. 用“”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歼灭(qin jin) 郝副营长(qi ho) 黑魆魆(yu x)璀璨(cu chu)憧憬(tng chng)千钧一发(yn jn)【答案】jin ho xcu chng jn【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4. 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在灾难(nn nn)面前,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渡过一切难(nn nn)关。(2)碰瓷的人蛮横(hng hng)地横(hng hng)在马路中央,等待他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

    4、3)尽(jn jn)管医生尽(jn jn)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保住患者的生命。【答案】(1)nn nn(2)hng hng (3)jn jn【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灾难:拼音是zi nn,释义为灾祸苦难。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带来对生命的重大伤害。难关:读音nn gun,释义是不容易克服的困难。蛮横:读音为mn hng,意思是(态度)粗暴而不讲理。横hng:使物体成横向尽管:读音为jn gun,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

    5、老是、总是;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尽力:读音为jn l,竭尽自己全部的力量,竭尽全力。5.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日ku_侵占沈阳的消息传来,爱国同胞义愤填膺。(2)每一个人对明天都有美好的希j_。(3)子dn_打光了,战士们就用石头还击敌人。(4)听了战斗英雄的事迹报告,同学们个个热血fi_腾。(5)融化的雪水,从高耸的山jin_上飞泻下来。【答案】 . 寇 . 冀 . 弹 . 沸 . 涧【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

    6、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寇”“涧”“冀”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6. 照样子,找出错别字,并改正。例:我心头微微一振。(震)(1)他注视着那副图,默默地沉思着。 (2)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暴炸声。 (3)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组击。 (4)听说一按电妞,那玩意儿就亮了。 【答案】(1)副 幅(2)暴 爆 (3)组 阻 (4)妞 钮【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1)幅: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可组词“一幅画”。故“副”错误;(2)爆:猛然炸裂。可组词“爆炸”。故“暴”错

    7、误;(3)阻:阻挡。可组词“阻击”。故“组”错误;(4)钮:器物上用手操作、转动的部分。可组词“按钮”。故“妞”错误。7.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上序号。征:A远行; B用武力制裁; C寻求,希望得到; D现象、迹象。(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2)这次征文竞赛的主题与生态保护有关。( )(3)鲜艳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革命的胜利。( )【答案】 . A . C . 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一字多义。“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

    8、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1)句中“长征”是长途出征的含义。“征”远行。故选A;(2)句中“征文”是征集文章的意思。“征”寻求得到。故选C;(3)句中“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征”现象,迹象。故选D。8.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横线上。临:从高处往下看;来到,到达;靠近,对着;临近,临到。(1)瀑布为了奔向江河湖海,即使面临万丈深渊,仍然呼啸前行,绝不退缩。( )(2)每当夜幕来临,海面上一片渔火闪烁,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引人注意。( ) (3)妈妈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临走前又将我需要注意的事交代了一遍。( )(4)我站在山顶上居高临下,全城的景色尽收眼

    9、底。( )【答案】 . . . .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义字,注意平时对多义字的积累,结合整句话的语境进行理解即可。(1)本题中“面临”意思是面前遇到(问题、形势等),所以“临”的意思是靠近,对着。(2)本题中“夜幕来临”意思是夜幕要来到,到来,所以“临”的意思是来到,到达。(3)本题中“临走”意思是快要走的时候,所以“临”的意思是临近,临到。(4)本题中,“居高临下”本义指处在高处向下俯视,形容地势非常有利,处在有利的地位。所以“临”的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9.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B. 等闲:休闲,悠闲C. 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D. 云

    10、崖:高耸入云的山崖【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毛泽东 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在这里是平常的意思。所以B选项有误。10. 根据意思写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形容弯曲绵延的样子。(连绵)B. 气势盛大的样子。(磅礴)C. 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开颜)D. 平常。(等闲)【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结合整句话的语境和特点进行辨析。本题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项。连绵的意思是意思是形容山脉、河流等不间断,连为一体,雨雪连绵。而“形容弯曲绵延

    11、的样子”指的是逶迆、逶蛇、蜿蜒等。11. 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万水千山只等闲()A. 只要等到空闲的时候B. 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的事罢了C. 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罢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该句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只,仅仅,只不过。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只等闲: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罢了。故选C。12.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汇集 聚集(1)草坪中央的花坛里,( )着几只蝴蝶。(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肃立 站立(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一齐拾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4)他( )在那儿,一动不动

    12、。【答案】 . 汇集 . 聚集 . 肃立 . 站立【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汇集:连在一起、聚集聚集:集合;凑在一起肃立:意思是指恭敬严肃地站着。站立:意思是直立。13. 填上合适的词语。(填序号)屹立耸立挺立矗立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2冬天到了,雪松依然( )在风雪中。3进入天山,映入眼帘的是( )的群山,连绵不断。4五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答案】 . . . .

    13、14.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因为所以;即使也;不但而且;虽然但是(1)这火光( )微弱,( )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2)( )后续部队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 )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3)老师( )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身体。【答案】 . 虽然 . 但是 . 因为 . 所以 . 不但 . 而且【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关联词语的理解和辨析,结合整句话的内容和语境进行辨析。(1)本题中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转折关系,用虽然但是连接。(2)本题中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用因为所以连接。(3)本题中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用不但而且连接。1

    14、5. 读诗句,选择正确的意思填空。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诗句中的“远征”指(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向远方征战。(2)“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指困难多,艰险多。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比喻、夸张拟人、夸张(2)诗句表现了红军战士( )。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气概。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答案】 . . B . .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翻译、修辞、诗的思想感情。诗词的翻译,做此类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

    15、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本题中的诗句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1)翻译: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远征”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选。“万水千山”形容山无数,水无数,指困难多,艰险多。所以选。(2)翻译: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这句诗将“五岭”与“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所以选。结合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来分析。所以选。16. 品读句子,理解填空。(1)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句话是对郝副营长激战前的_描写。他眼

    16、中“对未来的憧憬”是_。(2)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称他“年轻的战友”,表达了对年仅二十二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_之情,“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_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这句话既是对前面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对革命先烈_的由衷赞叹。【答案】 . 神态 . 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 . 痛惜 . 幸福与安乐生活 . 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精神【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灯光这篇课文通

    17、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1)从“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陷入了”可知,这句话是对郝副营长激战前的神态描写。他眼中“对未来的憧憬”是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2)称他“年轻的战友”,表达了对年仅二十二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之情,“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这句话既是对前面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精神的由衷赞叹。对诗句选择正确的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7. 这两句诗是一组对偶句,与“腾细浪”相对应的短语是( )。A. 乌蒙磅礴B. 走泥丸18.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五岭绵延不

    18、断,像水中翻腾的细浪一般,反映了长征路途的遥远和艰辛。B. 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19. 对这联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联诗句在七律长征这首诗中是颈联。B. 这联诗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答案】17. B 18. B 19. B【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偶句的辨析。这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结合对偶句对仗工整的特点可知,“腾细浪”对“走泥丸”。【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五岭山脉

    19、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1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诗句和修辞手法的辨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分别将“五岭山”与“乌蒙山”比作“细浪”与“泥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将困难进行夸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20. 下列选项中,对“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B.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但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C. 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职位低微,所以从来不敢妄自

    20、忧虑国事。D. 这句诗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相近,它们的主旨都是热爱祖国,都认为人民和国家息息相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名句的理解和辨析,注意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本题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全诗内容是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载于剑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

    21、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所以本题中说法有误的是C项,这里作者并没有说自己不敢妄自忧虑国事。21. 读句子,体会句子意思再填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表明_。【答案】 .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当家做主人了。【解

    22、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故答案为: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当家做主人了。22. 读句子,回答问题。(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斩钉截铁”一词的意思是:_。这个词语表现了班长马宝玉_。画横线的句子中,“_”和“_”这两个词说明其他

    23、战士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2)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通过一个“砸”字我能体会到_。(3)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他”指文中的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他_的精神。【答案】 .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坚决、果断的态度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 热血沸腾 . 紧跟 . B . 班长马宝玉对敌人的憎恨 . 马宝玉 . 爱国、坚

    24、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这个词语表现了班长马宝玉坚决、果断的态度和不畏牺牲的精神。画横线的句子中,“热血沸腾”和“紧跟”这两个词语说明其他战士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和词语的理解。阅读词语“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砸”可知,这是从动作描写的角度来写的。所以选B。阅读词语“砸”字可知,这个词语写出班长马宝玉对敌人的憎恨。(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他”指马宝玉,结合“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可以体会到爱国、

    25、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23.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五位壮士的?(填序号)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3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答案】 . C . A . 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的掌握情况。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而人物描写是写人记叙文必须采用的方法。(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

    26、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是对小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的神态描写,通过对他们面部神态的描写,把小战士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的形象刻画出来了。故选C;(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这句话是对班长马宝玉的语言描写,通过班长的语言,体现出班长在完成任务时的激动心情。故选A;(3)“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这是对战士的动作描写,“砸”、“跳”等动作把战士们英勇献身的高大形象刻画出来了。故选B。24.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文章的“文眼”。

    27、它们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是郝副营长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B是郝副营长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都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C是路人在欣赏广场上华灯照耀的美丽景色时发出的由衷赞叹。【答案】 . C . A . 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梳理并理解文章内容,这要求我们对短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准确理解。灯光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作者在广场上听到路人欣赏华灯照耀的美景时发

    28、出的由衷赞叹,也引起了作者的回忆。第二次是回忆一次战斗中的郝副营长在看到图上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发出的感叹。第三次是郝副营长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都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25.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句子后的横线上。(1)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2)天安门广场周围闪烁着千万盏灯,犹如千万颗星星。( )(3)这些战士不就是最可爱的人吗?( )【答案】 . 设问 . 比喻 . 反问【解析】【分析】【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结合“这句话来着”可知是提出问题,结合“

    29、噢,对了”可知是回答问题,自问自答属于设问句。(2)结合“千万盏灯,犹如千万颗星星”可知是比喻句,把“灯”比作了“星星”。(3)结合“不就是吗”可知是反问句。26. 根据课文七律长征内容填空。(1)七律长征一诗中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2)更使红军感到欣喜的是终年积雪不化的岷山被自己踩在脚下,红军翻越岷山后,人人笑逐颜开。这句话对应的诗句是:_,_。【答案】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默写

    30、。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相关内容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全诗内容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排序。课文按照_的顺序叙述,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_-升国旗-_-_-群众游行。【答案】 . 开国大典进行 .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阅兵式的盛况【解析】【详解】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开国大典

    31、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记叙了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四个场面,重点写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两个场面。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故答案为:开国大典进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的盛况。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

    32、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28. 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后_的方法,重点写了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29. 如果把文段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_【答案】28. . 概括 . 具体 . 工人队伍 . 农民 . 缩影 29. 不好。因为“直奔”会场比“走向”会场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33、【解析】【分析】【2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写法的认识。选文出自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地心情,展示出了新中国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选文中句子“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是概括描写,其他文字是具体描写,重点写了工人队伍、农民,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缩影”。【2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品析。联系上下文可知,如果把文段中的“直奔”换成“走向”不好,因为“直奔”会场比“走向”会场

    34、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

    35、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30. 这段话描写了_的热烈场面。31. 请根据片段的内容排序。(填序号)_骑兵师 战车师 炮兵师 步兵师 海军32. 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战士们比作_,表现了_。33. 描写场面时,本段话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文中从“面”上描写的句子写下来。_【答案】30. 阅兵式 31. . . . . . 32. . 比喻 . 钢铁巨人 . 战士们精神饱满、气势昂扬的样子 33.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解析】【分析】【3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语段出自开国大典,课

    36、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明了开国大典伟大的历史意义,赞颂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表达了人民群众无限热爱领袖毛主席和欢庆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通读选段,可知这段话写的是阅兵式的热烈场面。【3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语段出自开国大典,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明了开国大典伟大的历史意义,赞颂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表达了人民群众无限热爱领袖毛主席和欢庆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仔细读文,这一片段先写了海军,又写了步兵师,再写了炮兵师,又写了战车师,最后写了骑兵师,所以排序为:。【3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的认识。片段中画波

    37、浪线的句子“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战士们比作钢铁巨人,表现了战士们精神饱满、气势昂扬的样子。【33题详解】本题考查点面结合。“点”指是的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的描绘。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文中从“面”上描写的句子是: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课内阅读。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

    38、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34. 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35. 品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你的体会。“石头像雹子一样”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一个“砸”字写出了_。36. 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和_,表现了壮士们_的精神。37. 五壮士引敌人上狼牙山的原因是( )。A. 追不上连队。B.

    39、 不让敌人追上连队。C. 无路可走。D. 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38. 为什么说“石头像雹子一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答案】34. 顶峰歼敌 35. . 比喻 . 战士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36. . 动作 . 语言 . 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37. D 38. 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石头砸向敌人时又急又密的状态,更能表明战士们对敌人的憎恨。【解析】【分析】【3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给短文起一个小标题。结合文段的内容可以得出主要是围绕五位壮士在顶峰歼灭敌人的故事,所以文段的标题可以是顶峰歼敌【3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分析句子的含义,结合整句话的内容

    40、进行辨析和理解。根据原文的划线句“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可以得出“石头像雹子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砸”字写出了战士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3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原文内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从“拧”“抢”“夺”等动词可以看出这是对壮士门的动作描写,从“喊道”可以看出这是语言描写。【3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和上下文的语境,可以得出五壮士引敌人上狼牙山的原因是保护群

    41、众和连队主力。【3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语境和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说“石头像雹子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石头砸向敌人时又急又密的状态,更能表明战士们对敌人的憎恨。阅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9. 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40. 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诗。41. 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其中“万水”以_和_为代表,“千山”以_和_为代表。42. 翻译下列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43. 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_,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44.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 诗的领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C. 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40369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