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群文阅读教案:咏物诗中的托物言志-《苔》《青松》《寒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5页.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2390378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4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群文阅读教案:咏物诗中的托物言志-《苔》《青松》《寒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5页.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青松 寒菊 群文阅读教案:咏物诗中的托物言志苔青松寒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5页 阅读 教案 咏物诗 中的 言志 阅读教学 设计 下载 _小学语文综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咏物诗中的托物言志苔 青松 寒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道第一小学【教学目标】 情感,这一类诗就叫做“咏物诗”。(板书:咏物诗)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好每一首诗。 师:咏物诗的题目中有时会出现“咏”字,有2.借助注释大致说出每一首诗的意思。 时则不出现,而是直接用物做题目,比如我们今3.品读时抓住关键词,了解苔、青松、寒菊的 天要学习的一组咏物诗(课件出示苔青松特点。 寒菊),它们都是直接用物作为题目。4.体会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抒发自强 【点评】课前游戏联系旧知看图猜古诗,既充不息、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忠于故国的品质与高 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的综尚情怀。 合思考能力,还复

    2、习了相关古诗。咏 柳咏鹅【教学重难点】 的题目中有“咏”字,引出要学习的主题是咏物1.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诗,而古诗游园不值小儿垂 钓的内容中都含2.借助资料,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有“苔”,为对比学习袁枚的苔做铺垫。【教学过程】 板块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板块一:课前游戏,引出诗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咏物诗是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 苔,大家一起读读课题。们积累了许多古诗,咱们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 师(出示图片):苔,就是苔藓,你在哪儿见过诗,看谁最先猜出来?(游园不值小儿垂钓 苔藓?咏鹅咏柳) 生:我在老家房子阴湿的墙壁上看到过苔藓。师:“咏”

    3、是什么意思? 生:我在幽暗潮湿的石洞里面看到过苔藓。生:赞美,歌颂。 生:我在茂密的丛林里看到过苔藓。师:咏柳这首诗是赞美 师:对呀,这些地方都能看到苔藓。苔是低等生:柳树。 植物,常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苔藓到底有什师:咏鹅这首诗是 么特别之处,让三百多年前的清代大诗人袁枚都生:赞美鹅。 要赞美它呢?咱们一起到诗中寻找答案。师:赞美梅花的是 板块三:初读正音,整体感知生:咏梅。师: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到花鸟虫鱼,它们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和歌咏的对象。诗人在细致描写的同时,往往寄托着自己的 师:我们已学过许多古诗,掌握了许多学习古诗的方法。当我们拿到一首新的古诗时,你首 先会怎么做?

    4、生:我会大声地读这首古诗。(板书:朗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生:牡丹花朵很大,特别漂亮。(学生朗读古诗苔) 师(出示牡丹图片):牡丹是中国的国花 ,唐师:他读得怎么样? 代诗人刘禹锡这样赞美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生:他读准了每个字音,读得非常流利。 花开时节动京城。”从这句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师:是呀,他关注了字音,读古诗就是要读准 画面?每一个字的字音,字正腔圆。谁还想读读? 生:牡丹花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特别漂师:她读得怎么样? 亮。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生:她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生:牡丹花开,引来无数人欣赏,惊动了整个师:她采用什么节奏读这首诗的? 长安

    5、城。生:23 节奏。 师:这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呀!师:这首诗可以采用 23 节奏读,听起来抑扬 生: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牡丹顿挫。 花开后整个京城都惊动了。师:读古诗的最高境界是要读出韵味,读出 师:你很会思考,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音韵美。要想读出诗词的韵味,我们要先理解这 诗句,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人们观赏牡丹的首诗(板书:理 解)。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 情境。首诗的意思。 师:而苔花呢,一般肉眼是看不到的,用显微生: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镜放大后,它们真的像一朵一朵花,我们不由得师: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谁来说说这首 惊叹道诗的意思? 生: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和煦

    6、的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春天一来,苔藓 ( 二)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焕发着青春的光彩,长出绿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 师:这小小的苔,你还敬佩它什么?微小,但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生:苔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从未被太阳【点评】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许多学习古 照耀过,它的生长环境十分恶劣。诗的方法,古 诗“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师:袁枚在另一首苔中写过:“青苔问红读出韵味”是不变的准则,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 叶,何物是斜阳。”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法,巧妙将朗读和理解诗意结合在一起,教而无 痕,学生易于接受。 板块四:品读诗句,感悟志向 一、品读诗句 (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

    7、丹开。 师:读完这句我们不由敬佩这苔,你敬佩它什么? 生:苔花像米粒般小,却也像牡丹一样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师:苔的特点是什么?生:小。(板书:小)师:多小呢?生:苔花如米粒般大小。 师(出示苔花图片):看,这就是苔花,虽然肉眼不太看得见,但它也像牡丹一样尽情开放。你点 ,你发现了吗?生:都写出了苔的生长环境很恶劣,但它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师:我们知道植物生长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阳光。 师:然而,苔从未被阳光照耀过,甚至从未见过太阳,如此恶劣的生长环境,它却顽强地生长 着,在春天里焕发青春的光彩,绽放美丽的花朵,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自强不息。(板书:自强不息) 师:刚才,我们通过抓住事物特

    8、点来品悟诗句(板书:品 悟),知道苔虽然“小”,却自强不息地 绽放青春的光彩,这是学习咏物诗的一种好办 法。(板书:抓住事物特点)【点评】咏物诗以某一客观“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特征着意描摹。袁枚的苔浅显易懂,学 袁枚的志向。(板书:志)生很容易把握其特点“小”,然而小小的苔花却又 师: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不同寻常,它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地生长着,与 言为诗。苔这首诗,我们抓住苔花小的特点,体牡丹相媲美。教师引用刘禹锡赏牡 丹中的诗句 会出诗人想要表达的自强不息的志向。通过对物“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对比学习 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写法叫更加突显苔花的自

    9、强不息。 做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我们学过哪些托二、感悟志向 物言志的文章呢?师:自唐代以来,微不足道的苔就开始出现 生:白杨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作者借白在诗词歌赋中,是文人墨客经常吟诵的对象。你 杨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还在哪些诗句中读到 过“苔”呢? 生:梅花魂中外祖父借梅花来表达自己要生: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读到过“苔痕上 像梅花一样做个有气节的人,虽然饱受凌辱,但阶绿,青色入帘青。” 毫不畏惧,顽强斗争,外祖父就是要表达自己不生:王维的鹿 柴中 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 屈不挠的志向。苔上。” 生: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他的笔名叫生: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提到“茅檐

    10、长 落华生,他借花生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品格的人,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生: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写到“应怜屐齿 【点评】播放歌曲苔,分享北师大教授、博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士生导师康震老师对苔的独到解读,更好地帮生:胡令能 的小儿垂钓中有“蓬头稚子学 助学生理解苔的意义,从而了解咏物诗中托物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言志的写法,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感受,升华师:这些都是古代诗人笔下的苔,在众多诗 托物言志的主题。作中,袁枚的苔最受人推崇。在贵州乌蒙山区 板块五:合作学习,群文阅读石门坎的苗寨,有位叫梁俊的支教老师,他给这 师:托物言志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

    11、手法,首小诗谱上曲,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天籁之音。(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中梁俊改编的歌曲苔)师:梁老师为什么要教山里的孩子们唱苔这首诗呢? 看下面两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请组长带领组员 按照学诗的步骤朗读、理解、品悟和背诵,分工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一),每完成一项打勾, 之后汇报学习成果。学习时间五分钟。生:梁老师希望孩子们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勇气,要像牡丹一样绽放青春的光彩。 生:袁枚的苔告诉我们,太阳虽然照不到 苔,但苔有自己的青春,有自己的理想 ,有自己的 精神风貌。梁老师想借这首诗鼓励孩子们勇敢地 生活 ,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师:你真会思考,能够结合作者资料体会。(板书:结合作者资料)

    12、生:梁老师想告诉大山里的孩子们,即使拥有不多 ,依然要像牡丹般绽放,自强不息,做最美 的自己! 师:是的,梁老师就是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即使拥有不多 ,依然要像牡丹般绽放,自强不 息,做最美的自己!这是梁老师的志向,更是诗人【点评】统整的观念在中高段语文教学中被大力推广,以“1+X”群文阅读的形式进行教学最有实效。重点精读苔 ,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寒 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还知道了学习这一类诗的方菊和青 松则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教 法抓住事物特点 ,结合作者资料来品悟志向。学时,学习单为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操作路 作业: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好。 1.背诵所学的三首咏物诗。板块六:

    13、主题延伸,托物言志2.课后收集托物言志的诗 ,准备托物言志诗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首托物言志歌鉴赏会。的咏物诗苔青松寒菊,诗人借自然物来表3.选做题:有兴趣的同学试着创作一首托物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就是言志的诗或小短文。托物言志。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戈壁滩上高大【点评】读是感悟文本,写是体悟自己。通过挺拔的白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等都可以学习三首托物言志的小诗,学生已基本了解托物表达志向,你会选择哪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言志的写法,适时融入小练笔,学以致用。呢?请完成学习单( 二)。古典诗歌中有不少咏物诗,这类诗大多以“物”为吟咏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或达到

    14、“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以咏物诗为突破口,选择三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苔寒菊青松,以“1+X”群文阅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古诗群文阅读中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掌握阅读托物言志类古诗的有效阅读方法抓物体特点品悟志向。本节课重点学习苔,再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寒菊青松,在巩固、提升中掌握阅读咏物诗的方法。1通过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词“小”品悟 生:我想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苔自强不息的特点,从而提炼学习咏物诗的方妖的特点 ,表达要像周敦颐一样做个正直的人。 法抓住关键词把握物的特点;2. 由物到人,生:我想借梅花在寒冬腊月中依然灿烂开放的 由实到虚,再引导

    15、学生联系诗人自身经历、情趣、特点,表达自己要做一个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人。 爱好、人生态度等,揣摩诗人所言之志;3引导学师:你的志向跟王安石的志向一样,他曾在 生归纳、提炼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以及阅读托物梅花中写道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在石缝中扎根生长的竹子,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顽 强地生长着,我想借此表达自己坚韨不拔的志向。 师:是呀,清代诗人郑燮就曾经借竹石表 言志类古诗的有效阅读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寒 菊和青松,完成学习单。由教师扶着走到放手 自己读,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古诗词阅读体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课后安排托物言志诗歌鉴赏会,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迁移学法,有效阅读,提升诗 歌鉴赏能力。达过他的志向。生:我想借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特点,表达自己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志向。师:无私奉献的还有春蚕,李商隐在无题中就赞扬了它。师:是啊,人生如诗,立下了雄心壮志,我们就要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群文阅读教案:咏物诗中的托物言志-《苔》《青松》《寒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5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39037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