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PPT课件: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儿科护理PPT课件: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护理 PPT 课件 第七 消化系统 疾病
- 资源描述:
-
1、儿科护理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项目二 胃炎项目三 肠套叠项目一 腹泻项目四 急性阑尾炎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腹泻、胃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2.识记胃肠减压的护理要点。3. 理解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4.理解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和处理原则。5. 学会应用肠套叠的非手术治疗指征与方法,以及空气灌肠后的护理要点。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基本解剖1.小儿上呼吸道解剖特点 小儿消化道的起点是口腔,继而为食管;食管与胃相连的部位为贲门,胃的出口为幽门;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连。 小肠根据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分为3段,分别为十二
2、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起自回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个部分。肝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胰横于胃后,居脾和十二指肠之间,其右端(胰头)较大、朝下,左端(胰尾)是横着的,尾部靠近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肠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3.胃新生儿胃容量为3060ml,13个月时为90150ml,1岁时为250300ml。婴儿胃为圆形,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时逐渐转为垂直位,7岁时逐渐拉长到成人胃的解剖位置。形状在幼年期为“牛角型”,79岁时呈“鱼钩型”,1012岁时逐渐变为成人的“管袋形”。1.口腔(1)
3、吞咽能力:婴儿最先发育的能力是吞咽,早在胎儿时期已有吸吮与吞咽动作。出生时足月新生儿借助口颊部坚厚的脂肪垫具备较好的吸吮与吞咽功能。出生后前3个月,吞咽纯属反射动作;约6个月时可以随意吞咽,把食物含在嘴里或吐出。(2) 唾液:新生儿和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完善。2.食管新生儿和婴儿食管呈漏斗状,腺体缺乏,弹性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其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容易发生反流。一直到810个月时,绝大多数小儿症状才消失。二、生理功能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8.小儿粪便(1) 胎粪: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粪,呈黏稠的黑绿色或深绿色,无臭,总量100200g,3
4、4天内排完。(2) 母乳喂养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偶有细小凝块,有酸味,不臭,每天24次。(3) 人工喂养儿粪便: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厚,量多,有较大、较多凝乳块,为碱性或中性。(4) 混合喂养小儿粪便:与人工喂养小儿粪便相似,但较软、黄。7.肠道细菌出生前,胎儿肠道内不含细菌,为无菌环境。但出生时和出生后与产道、空气、奶头等接触而经口鼻或肛门侵入肠道。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十二指肠和上部小肠所含细菌也较少,而以结肠和直肠中的细菌最多。5.肝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新生儿和婴儿肝在右肋缘下13cm可触及;到3岁,在12cm可触及;4岁以后,多数小儿肝在肋弓以内,只有极少数肋缘
5、下1cm内可触及。7岁前,小儿剑突下肝亦可触及,常在22.5cm。6.胰腺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包括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和含多种消化酶的胰液。小儿在出生34个月后胰腺得到较快发育,胰液分泌量随之增多。出生后1年,胰腺外分泌部生长迅速,为出生时的3倍。二、生理功能项目一 腹泻【概述】 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具体内容具体内容1.感染因素
6、(1)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尤以病毒、细菌多见。(2) 肠道外感染:因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或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同时感染肠道,故当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时,可伴有腹泻。2.非感染因素(1) 饮食因素:如喂养不定时、食物的质和量不适宜、过早给予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等均可引起腹泻。个别婴儿对牛奶、大豆及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引起腹泻。(2) 气候因素:本病好发于夏秋季。气候突然变冷、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致消化液分泌减少或口渴喝奶过多,都可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项目一 腹泻【临床表现】表现类型表现类型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急性腹泻
7、(1) 轻型腹泻:多由饮食不当或肠外因素引起,也可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恶心、呕吐或溢乳。一般大便少于每天10次。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粪质少,内有白色或黄白色奶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液。排便前常因腹痛而哭闹不安,便后恢复安静。一般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2) 中重型腹泻: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比较急。不仅胃肠道症状重,且伴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全身中毒症状。患儿食欲低下,常伴呕吐,有时进水即吐,严重者可呕吐出咖啡样液体。大便每天10次,甚至几十次。每次量多,呈黄绿色或蛋花汤样水样便,可伴少量黏液或血液。严重腹泻和呕吐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脱水
8、、酸中毒、低钾血症,还可出现发热、烦躁、嗜睡等。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表现为腹泻迁延不愈,大便次数和性质不稳定,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生理性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项目一 腹泻【治疗要点】【治疗要点】【治疗要点】【治疗要点】1.调整饮食除呕吐严重者,一般都应鼓励进食补充营养,以促进疾病的恢复。但腹泻期间需要调整饮食,根据病情给予易消化和清淡的饮食。2.控制感染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一般无需应用抗生素。细菌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而抗生素诱发肠炎需要停用原来抗生素,改用万古霉素等抗生素。3.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没有脱水或轻
9、中度脱水者可以采用口服补液盐预防和纠正脱水,中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竭者需要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4.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长期腹泻患儿常并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项目一 腹泻1.现病史2.健康史3. 辅助检查(1) 血常规:一般来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提示细菌感染,若降低则提示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则常见于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性病变。(2) 大便检查:大便中有较多白细胞常提示侵袭性细菌感染,其他原因导致的腹泻大便常规内含有较少白细胞或者没有白细胞。(3) 血液生化检查: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有无腹痛、腹部有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有无腹胀及肠鸣音是否亢进
10、等症状。另外,有无发热、前囟是否凹陷,以及哭时无泪,少尿,皮肤干燥、弹性差等脱水表现;有无消瘦,慢性营养不良等表现。性别、年龄、家族史等,重点了解病儿的饮食习惯。既往有无反复腹泻类似发病史,有无过敏史。【护理评估】项目一 腹泻【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原因原因1.腹泻与喂养不当、肠道炎症有关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5.潜在并发症酸中毒、低钾血症6.知识缺乏与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知识、卫生知识和腹泻时护理知识有关项目一 腹泻【护理目标】u (1) 达到正常的排便次数和
11、性状。u (2) 维持正常的体重和尿量;增加进食或补液,维持摄入和排出液量平衡;动脉血气分析恢复正常。u (3) 控制炎症,体温逐渐恢复正常。u (4) 保持皮肤完整性,无红臀发生。u (5) 电解质和酸碱度维持在正常水平。u (6) 家长了解腹泻病因、易感因素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喂养知识;家长能正确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食物清洁;能正确护理小儿。项目一 腹泻1.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3. 维持皮肤完整性采用柔软透气的棉质布类,不要应用橡胶,尽量减少一次性尿不湿的使用,必要时可以敞开。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清洁干燥,局部可以应用清鱼肝油、鞣酸
12、软膏、氧化锌等保护皮肤。有条件者可以应用烤灯,但需注意防止烫伤。(1) 调整饮食:维持良好的营养有助于疾病恢复,但严重呕吐和腹泻患儿需要暂时禁食(不禁水)。(2) 控制感染:加强卫生,做好消毒隔离,并根据大便培养的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3) 大便观察:评估患儿排便次数、性状(有无黏液、血液,是否为水样等)、颜色、气味、量,并根据医嘱及时留取标本,注意采集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同时在护理记录单上呈现动态变化。对于轻中度脱水不伴循环衰竭的患儿,以及需要预防脱水的患儿可选择口服补液盐。而重度脱水患儿或循环衰竭患儿选择静脉疗法。【护理措施】项目一 腹泻4.高热护理5.观察病情6.健康教育(1) 指导家长
13、合理喂养,母乳喂养者避免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辅食,防止饮食结构的突然变动。(2) 指导家长配置和应用口服补液盐。(3) 告知家长注意饮食卫生,加强食具消毒,避免食物污染。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4) 及时治疗佝偻病、营养不良等,加强体育锻炼,适当户外活动。(5) 气候变化时,及时添加和减少衣物,避免感冒。(6) 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对高热者,采取温水擦浴、冰袋等降温措施,必要时应用退热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衣裤。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并做好口腔护理。观察患儿血压、心率,判断有无周围循环衰竭等严重表现。(1) 监测生命体征。(2) 观察患儿脱水症状。(3) 观察有无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表
14、现。(4) 观察有无并发症,观察患儿的营养情况,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了解有无多脏器功能的障碍。【护理措施】项目一 腹泻(1) 腹泻得到控制和缓解(2) 家长掌握喂养方法(3) 未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严重并发症【护理评价】项目二 胃炎【概述】 胃炎是指由各种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有害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病变。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后者发病率高。【病因与发病机制】类型类型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1.急性胃炎病因包括感染、药物、应激、乙醇,以及变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腐蚀性物质,碱性反流,缺血,放射,机械创伤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削弱了胃黏膜防御机制的某
15、些成分,即损伤因子与防御因子间的平衡遭破坏。2.慢性胃炎是有害因子长期反复作用于胃黏膜引起损伤的结果。儿童慢性胃炎中以浅表性胃炎最常见,占90%95%,萎缩性胃炎极少。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胆汁反流、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及精神紧张等有关。项目二 胃炎1.急性胃炎2.慢性胃炎发病骤急,轻者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上腹痛于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患儿出现腹部剧痛。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感染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的腹痛,疼痛轻者为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常伴有食
16、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继而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胃黏膜糜烂出血者伴呕吐、黑便。【病因与发病机制】项目二 胃炎1.急性胃炎2.慢性胃炎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的腹痛,疼痛轻者为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继而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胃黏膜糜烂出血者伴呕吐、黑便。发病骤急,轻者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上腹痛于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患儿出现腹部剧痛。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感染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临床表现】项目二 胃炎为最有价值、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可直接观察
17、胃黏膜病变及其程度,可见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有时可见黏膜表面有黏液斑或反流的胆汁。Hp感染胃炎时,还可见到胃黏膜微小结节形成(又称胃窦小结节或淋巴结细胞样小结节增生),同时可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Hp和病理学检查。(1)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与培养;(2) 尿素酶试验;(3) 血清学检测Hp抗体;(4) 核素标记尿素呼吸试验。1.胃镜检查2.Hp检测【辅助检查】项目二 胃炎【治疗要点】类型类型治疗要点治疗要点1.急性胃炎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服用一切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监测生命体征及呕吐与黑便情况。静脉滴注H2受体拮抗剂,口
18、服胃黏膜保护剂。细菌感染者应用有效抗生素。2.慢性胃炎(1)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2) 饮食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3) 药物治疗: 黏膜保护剂,如次碳酸铋、硫糖铝、蒙脱石粉剂等; H2受体拮抗剂,常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胃肠动力药,腹胀、呕吐和胆汁反流者多用潘立酮、西沙比利;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进行规范的抗Hp治疗,药物治疗时间视病情而定。项目二 胃炎1.现病史2.健康史3.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和Hp检测。(1) 局部:有无腹痛,腹痛的部位、诱因、性质,与饮食的关系,有无腹部反跳痛及肌紧张。(2) 全身:有无食欲不振、消瘦、慢性营养不良,有无面色苍黄等贫血
19、表现。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等,重点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既往有无反酸、腹胀、嗳气和类似发病史,有无过敏史。【护理评估】项目二 胃炎【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原因原因1.疼痛与胃炎致腹痛有关2.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预防Hp感染及治疗的相关知识(1) 患儿疼痛减轻。(2) 家长可描述Hp防治要点。项目二 胃炎【护理措施】护理类型护理类型具体措施具体措施1.一般护理多休息,劳逸结合。2.饮食护理急性期如频繁呕吐、恶心、上腹疼痛者暂禁食,给予静脉补充液体,让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出血者遵医嘱适当延长禁食时间。待症状缓解后,可进食清淡温流质饮食。3.对症护理(1)
20、呕吐:注意观察和记录呕吐物的性质、量及色泽,呕吐时给予患儿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呕吐严重者暂禁食,开通静脉输液,遵医嘱给予H2受体阻滞剂和维生素B6缓解症状,详细记录患儿的出入液量,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脱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2) 腹痛:上腹隐痛者予调整卧位,按摩局部,促进舒适。对于疼痛剧烈者暂禁食,明确诊断后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4.内镜检查的护理(1) 术后留观30分钟,注意有无腹痛等不适症状。术后数日内注意大便颜色,教会患儿及其家长观察方法,若有消化道出血及时来医院就诊。(2) 术后禁食、禁水2小时,当日以温凉半流质为宜。行活检的患儿防止粗糙饮食对胃黏膜的摩擦导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