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脑性瘫痪的康复教学文稿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章-脑性瘫痪的康复教学文稿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瘫痪 康复 教学 文稿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 脑性瘫痪的临床诊治(一)概述 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小儿从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瘫病及视觉、听说、行为和感知异常等等多种障碍。病因:出生前/时/后个月内有早产、低体重、窒息、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等高危因索。 基本病理变化: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软化、纤维化、萎缩、脑沟增宽、脑白质丧失,以及由于各种先天畸形等而导致的大脑功能失调。CP的典型姿态的典型姿态 在脊髓灰质炎被控制以后,在小儿时期,脑性瘫痪所造成的残疾更显突出。 我国脑瘫患病率为1.55。 我国“
2、九五”攻关课题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至2003年我国共有脑瘫患儿约31万例,而且每年新增4万例。按临床表现分按临床表现分1、痉挛型(60-70%)2、手足徐动型(约20%)3、强直型4、共济失调型5、震颤型6、肌张力低下型7、混合型8、无法分类型按瘫痪部位分按瘫痪部位分1、单瘫2、截瘫3、偏瘫4、双瘫5、三肢瘫6、四肢瘫7、双重性偏瘫注:引自注:引自1988年佳木斯年佳木斯第一届小儿脑瘫会议第一届小儿脑瘫会议 2、根据肢体障碍的情况分型(1)单肢瘫:单个肢体受累。(2)偏瘫:一例肢体及躯干受累,上肢损害较重。(3)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4)四肢瘫:四肢及躯干均受累,四肢严重程度相似。(5)截瘫
3、:双下肢受累明显,躯干及双上肢正常。(6)双瘫:四肢均受累,双上肢及躯干较轻,双下肢受累重。(7)双重性偏瘫:四肢均受累,但双上肢重,有时左右侧严重程度可不一致。+12345671、单瘫、单瘫 2、偏瘫、偏瘫3、三肢瘫、三肢瘫 4、四肢瘫、四肢瘫5、截瘫、截瘫 6、双瘫、双瘫7、双重性偏瘫双重性偏瘫瘫痪肢体障碍分型瘫痪肢体障碍分型(“+” 表示受累部位及严重程度)表示受累部位及严重程度)(四)脑瘫的早期表现 06个月或09个月患儿的主要表现 1、易激惹,持续哭闹或过分安静,哭声微弱,哺乳吞咽困难,易呕吐,体重增加不良。 2、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 3、身体发硬,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 4、
4、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哭。 5、大运动发育落后,如:不会翻身,不会爬,拇指内收握拳不会抓握。 6、经常有惊厥发作。(七)脑瘫的诊断 1、诊断(1)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等障碍。 (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6)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如头部CT、MRI、B超、EEG、SPECT、脑血流彩色多谱超声、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等。跪坐姿跪坐姿 后仰式站姿后
5、仰式站姿 被提起时的姿势被提起时的姿势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CP患儿异常姿势患儿异常姿势 翻身 坐姿 紧张时的椅上坐姿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CP患儿异常姿势患儿异常姿势站姿 在床或垫上挪动 俯卧姿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CP患儿异常姿势患儿异常姿势下肢剪刀状交叉 尖足站姿仰卧时的上肢伸展、内收、两手握拳互握的姿势痉挛型痉挛型CP患儿异常姿势患儿异常姿势股内收站姿 双瘫的坐姿 角弓反张痉挛型痉挛型CP患儿异常姿势患儿异常姿势痉挛型儿的爬姿 痉挛型儿的翻身 痉挛型儿的俯卧痉挛型痉挛型CP患儿异常姿势患儿异常姿势被提起时的姿势 四肢瘫儿的姿势 偏瘫儿的姿势痉挛型痉挛型CP患儿异常姿势患儿异常姿势对称性颈紧张
6、反射 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 痉挛型痉挛型CP患儿异常姿势患儿异常姿势Bobath法法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1、中枢神经病损后,异常姿势反射失去控制而释放,常表现为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干扰了正常的运动。 用反射性抑制模式(RIP)对其进行抑制。 2、中枢神经病损后,在抑制了异常运动之后,要运用各种促进技术进行促进, 按运动的发育程序从低级到高级进行促进和训练。 正常的运动感觉对改善和提高运动能力十分重要; 各种功能性技能都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射,平衡反射和其它保护性反射等基本反射模式为基础的。 要让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而不是运动本身; 要学习那些日后要组合成功能性技能的基本姿势和运动模式。基本技术
7、与手法:基本技术与手法:1、控制关键点:、控制关键点: 中心关键点(CKP)头和躯干 周围关键点(PKP)骨盆带和肩胛带 远端关键点(DKP)上肢和下肢2、反射性抑制:、反射性抑制: 用来抑制肌张力和姿势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防止异常的感觉输入。常见关键点常见关键点肩部肩部头颈部头颈部胸骨柄胸骨柄拇拇指指骨盆骨盆膝部膝部拇趾拇趾3、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射、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射 当身体偏离正常姿势时,人体会自发地出现恢复正常姿势的动作,即头部位置、头部对躯干位置、四肢对躯干位置等恢复正常的一系列反应,称为翻正反射。 平衡反射是比翻正反射更为高级的维持全身平衡的一种反应。4、感觉刺激:、感觉刺激: 加压或
8、负重 放置及保持 轻推a 压迫性轻推b 抑制性轻推c 交替性轻推总结:总结: 早期介入 体位治疗 调整张力,促进正常运动 助力运动促进本体感觉恢复 利用原始反射及平衡反应诱发运动 功能性运动训练,功能恢复是最终目标 (四)Rood法基本观点:基本观点:1、通过对皮肤感受器及本体感受施加不同的刺激,对运动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性的影响。2、运动功能的训练应按运动发育顺利进行。3、运动的控制由低级向高级分四个阶段 a 关节的重复运动,主动肌收缩而拮抗肌抑制。 b 关节周围肌群共同收缩,近端固定远端活动。 c 远端固定,近端活动。 d 技巧动作:近端固定,远端活动。1、兴奋技术, 提高肌张力快速刷拂轻敲
9、皮肤快速冰刺激快速轻拉肌肉抗阻收缩轻叩肌腱或肌腹有力加压关节2、抑制技术, 降低肌张力轻慢刷拂轻微关节挤压及负重缓慢持续牵拉中度温热刺激缓慢持续坚定的触摸 感觉刺激法:感觉刺激法: vojta法(德国) 是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的反射性运动的一种方法,也称诱导方法。 通过正常运动和姿势的诱导,达到抑制和阻止异常运动发生和发展的目的。 Bobath法具体训练:(1)维持正常肌张力所常用的活动模式 1)扶骨盆轻轻向前后摇动,选取侧卧位置可减轻伸展的痉挛模式。 2)完全屈曲或半屈曲,上下肢左右摆动。选择仰卧位置,利用屈曲模式抑制过强的伸肌痉挛模式。 3)分开患儿大坐腿在训练者腿
10、上或圆滚垫上慢慢摇动,训练下肢屈曲外展。坐在圆滚垫上,让患儿双脚着地受压,可放松下肢肌张力。 4)仰卧在训练球上,轻轻弹上弹落或前后摇动。伸直上肢,屈曲下肢以抑制痉挛模式。 5)俯卧在训练球上加压或慢慢摇动,来抑制屈曲痉挛模式及促进伸展模式。 (2)控制关键点 颅、肩、肘关节、腕关节、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足踝关节 1)头部前倾:控制痉挛,促进肢体屈曲; 后倾:促进肢体伸展。 2)上肢连肩部: 将上肢外展外旋、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达到抑制前胸肌和颈肌屈曲痉挛;促进手掌和手指自然张开;促进下肢外展、伸直和外旋; 将上肢外旋,达到抑制上肢和肩部的屈曲痉挛; 将上肢抬高和外旋,抑制上肢和肩部的屈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