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59页).doc

  • 上传人(卖家):宇zoey
  • 文档编号:235069
  • 上传时间:2020-01-01
  • 格式:DOC
  • 页数:58
  • 大小:1.0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59页).doc》由用户(宇zoe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优秀 教案 教学 反思 59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 1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4 篇 课文。文章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人物崇高的品质。古诗三首描绘了栩栩如生 的边塞风光图、春日送别图和遗民思国图;军神叙写了刘伯承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 72 刀 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而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的故事;青山处处埋忠骨叙写了毛泽东得知爱 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清 贫叙写了方志敏一生甘于清贫,被俘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内容

    2、课时课时 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3 1.会认 29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36 个字,正确读写 26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 门迎凉有感。 3.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以 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4.抓住对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抓住对国方兵士和方志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 军神军神 2 青山处处埋忠骨青山处处埋忠骨 2 清贫清贫 1 2 的心理活动。 习作习作 2 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当时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把这

    3、 件事情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 心活动。 语文园地语文园地 2 1.系统性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 方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4.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 孟浩然之广陵。 9 9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 会认“渭、仞、岳、蓟”等 6 个生字,会写“仞、岳、摩”等 6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有

    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仞、岳、蓟”等 6 个生字。本文要求会正确书写 6 个字,关键是“仞”和“遗”这两个 容易写错的字,应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 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 反复诵读中入情、在品味意境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 3 3.语言运用 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

    5、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从军行从军行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谈话导入,解读题目谈话导入,解读题目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边塞诗。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板书:古诗三首)同学们听说 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谁知道“从军”是什么意思?(参加军 队) 2.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 王昌龄的边塞组诗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诗。板书并齐读诗的题

    6、目。(板书:从军行) 3.解读题目。 教师引导:读懂诗的题目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一起轻声读一读题目,谁读懂了? 预设:(1)书上注释说,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2)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 4.了解诗人。 5.铺垫渲染。 (1)教师引导:我们读过一些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你们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 4 (2)在王昌龄的笔下,边塞风光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从介绍边塞诗入手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 格,能激发

    7、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板块二板块二 初初读古诗,感知诗意读古诗,感知诗意 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点评指导),再指名学生读。 (2)教师小结提问: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有哪 些?(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 (3)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默读这首古诗。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想这句的 意思。读完一首,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边读边与同桌讨论。 2.析字词,明诗意。 谁来说一说这首古诗字面上的意思。预设: (1)“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思是:

    8、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 (2)“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意思是: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3)“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都被磨穿了。 (4)“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是:他们心怀壮志,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教师小结: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边塞的风景,后两句抒发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初读古诗,运用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这首诗的大 意。 板块三板块三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教师小结过渡: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你们已经弄明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体会诗的深层含义吧。 课件出示 青海

    9、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自己轻声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长云、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 了玉门关) 5 (2)追问:什么样的雪山?请仔细观察文中这首诗上面的插图,这里的雪山是指祁连山,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终年积雪。祁连山雪光闪耀,异常壮丽,如今怎么就暗了下来呢?(漫天的黄沙,四起的 硝烟,让雪山变暗了) (3)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诗。(学生练读指名学生读) (4)人有时会因心情的不同而对周围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就如杜甫国破家亡时看到盛开的繁花而 流泪,听到鸟的叫声亦惊心。再读读这两句诗,对“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 亲人,不能回家与

    10、亲人团聚,心情也是低落的)带着这种低落的心情再读这句诗。 (5)在你积累的诗句中有写到玉门关的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再读这两句诗,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暗”,体现了戍边将士低落、孤独的心情,以及 对故土和家乡亲人的思念)把你的感受融在诗句中,再读一次。 2.教师小结过渡:边塞环境是这样的恶劣,思乡之情是这样的深切,可戍边将士 课件出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齐读,谁愿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在黄沙满天的战场上,战士的金甲都被磨破了,他 们表示不攻下楼兰就不回来) (2)教师引导:“穿”是指穿上金甲吗?(不是,“穿”是磨破的意思)金属制作的盔甲会

    11、被磨 破,不可思议呀!边塞将士身上的金甲怎么会被磨破呢?(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 (3)磨破的是金甲,磨不破的是什么呢?(忠心报国的壮志雄心) (4)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将士报国的壮志却不会减,所有的豪情、气势都融在了这两句诗 里。刀光剑影里横刀立马的身影流露着马革裹尸的豪情。带着这份豪情壮志来读读这两句诗。 (5)豪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怎样的心情?(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心,一颗热爱祖国 的心) 3.教师小结:诗的前两句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一个“暗”字描写出将士们低落、孤独的心 情。后两句直接抒情,用将士们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乡的雄心壮志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设

    12、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古诗,想象诗境,初步体会古诗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 板块四板块四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1.感悟诗情。 6 (1)“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不思念家 乡的亲人,不想回家吗?(他们思念亲人,也想早日回家,但忠心报国比这些更重要) (2)家乡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啊!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 预设: 也许两鬓斑白的双亲拄着拐杖一次次在村头翘首以盼。 也许一对年幼的儿女在一声声地呼唤父亲回家。 也许留守家园的妻子因思念而过早地让黑发染霜。 (3)请你们代替边关的将士们给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为

    13、什么“终不还”。学生练笔、 交流。(结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忠心报国) (4)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 2.总结全诗。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即使战争如此残酷, 可守边的将士们却(学生接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戍边将士的凄苦、孤独与悲凉,更感受到了 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孤独、悲凉、充满壮志豪情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 (3)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共七首,七首诗呈现出七幅不同的画面,我们今天学的是第四首,还 有另外六首,大家课后选自己喜欢的读一读。感兴趣的同

    14、学回家之后可以再收集一下其他诗人的边塞诗 并读一读,感受盛唐边塞诗的豪放之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感悟诗情。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体会诗人表达 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7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默写秋夜将 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释题激趣,创设语境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1.教师引导:唐宋,是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朝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闪耀着 璀

    15、璨的光芒。今天,让我们撷取其中耀眼的一颗,走进南宋这个战火纷飞的朝代,一起走进诗人陆游那 颗忧国忧民的心灵。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板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了解诗人。 陆游,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的一位诗人,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 远的爱国诗人。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他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 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 3.回顾以前学过的古诗示儿。 我们来看他在临终之前留给家人的一封遗嘱,这首诗就是示儿,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4.一首示儿,让我们感受到了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又体 现了陆游什么样的心情呢?让

    16、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那悲愤而又充满希望、无奈而又充满激 情的心灵。 5.理解题目。 (1)这个题目这么长,该怎么读呢?(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这个“晓”指什么?(“晓”是天亮的意思) (3)整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秋天的后半夜,将要天亮的时候,陆游走出篱笆做成的门,迎着习 习的凉风深有感慨。) (4)读了这个题目,你们心中一定产生了许多疑问,你想问什么? 预设: 诗人为什么那么早就起来了?他是因为什么而睡不着呢? 8 为什么诗人会感到一阵凉意? 6.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学生自由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陆游写的另一首古诗示儿,体会陆游强烈的爱国之

    17、情,为学习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做好铺垫。 板块二板块二 初读诗歌,感受韵律初读诗歌,感受韵律 1.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导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指名学生读) 2.我们常说古典诗歌具有韵律美、节奏美,接下来给这首诗划分节奏。 课件出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教师指导朗读:“又一年”,时间多么漫长,读最后一句语速应该缓慢一些。我们再来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3.品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1)其实诗歌不仅具有韵律美,而且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独特的情感,有时作者还将自己的情怀 寄托在一些景物中,

    18、那么这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 (2)谁来说说“三万里河”指的是什么?师提示:往东入海。(黄河) (3)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我国青海省,由西往东,最后在 山东注入渤海。“三万里”是真实的数字吗?(不是,是为了突出黄河的长) (4)仅仅是长吗?你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黄河呢?(可以用“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惊涛骇 浪、波涛汹涌”等词语来形容黄河) (5)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谁来把黄河的这种气势读出来?(指名学生读“三万里河 东入海”) (6)“五千仞岳”中“岳”指的是什么?(西岳华山)“仞”是什么意思?(长度单位,古时

    19、以八 尺或七尺为一仞)“五千仞岳”表现了华山的什么特点?(高)高到哪种程度?(上摩天)“上摩天” 是什么意思?(碰到天) (7)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华山?(直插云霄、耸入云天、高耸入云) 9 (8)此时此刻,你感受到诗人笔下的祖国河山是怎样的?(壮丽) (9)面对如此壮丽的祖国河山,你的心里涌起一股怎样的情怀?(高兴、激动、自豪、兴奋) 4.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古诗的第一、二句。(男生齐读) 5.祖国的壮丽河山就只有这些吗?你还知道哪些?(滚滚的长江、巍峨的黄山) 6.教师引导:是啊,万里江山无限好,如此多娇的江山怎会不令人留恋、沉醉、自豪呢?让我们带 着这种难以言状的自豪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20、。(女生齐读) 7.此时此刻,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涌起了一股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让我们把这份情融入这琅琅的 诵读声中吧。(全班齐读第一、二句)不要停,把这首诗读完。(全班齐读第三、四句) 8.读完后两句,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呢?(悲凉、悲伤)你是从哪个字眼中体会到的?(从 “泪”字体会到的) 9.泪流到了哪种程度?(“泪尽”,泪都流完了,这是何等的伤心欲绝,痛断肝肠啊!) 10.教师小结:同学们,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我们的诗人心中应该是无比的自豪、兴奋,可是诗 人却为何如此的悲伤呢?是什么让他如此心痛呢?(这些美好的河山被胡人占领了)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走进诗人的

    21、内心世界,感受诗人表达的思想感 情。 板块三板块三 品读古诗,感悟诗情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补充背景材料。 课件出示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北宋灭亡,中原大好河山落入金人之手。金兵在中 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称帝,统 治着江南一小块江山,根本不思进取,无心收复失地,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此时年过六旬的诗人 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泪、痛断肝肠呢? 2.“遗民”是什么意思?(被遗弃的人民) 3.他们是被谁遗弃的呢?(南宋的昏君和贪官)这些遗民中有哪些人?(有老人、妇女、儿童等) 4.“胡尘”

    22、指的是什么呢?(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 5.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金兵在干什么?(师朗诵古诗,生闭上眼睛 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或听到百姓怎样了?(有的在金兵的追赶下四处逃窜,有的倒在金兵的铁蹄下, 到处血流成河) 10 6.教师引导: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的凄凉啊!但是他们绝望了 吗?(没有)他们仍然南望王师又一年。 7.他们“望”的是什么?(期望王师赶走金兵,收复失地) 8.教师小结:是啊!金兵铁蹄溅起的尘土,挡不住遗民们期望的目光。仅仅只有遗民在等待王师 吗?还有我们的诗人,还有许许多多正直、有爱国心的人们。 9.“又一年”是多

    23、少年?(一年又一年)当时金兵占领中原已经长达 65 年,“又一年”是整整 65 年呐,780 个月啊!他们(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全班齐读) (1)一年过去了,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五年过去了,生齐读(遗民泪尽 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十年过去了,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六十五年过 去了,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同学们,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们渴望的王师来了吗?(没有) (3)南宋统治者在做什么呢?(他们花天酒地,终日沉醉在莺歌燕舞中,早把中原大地上的老百姓 忘得一干二净) (4)遗民们对王师尽管还存着期望,

    24、但是一年两年,甚至六十多年的苦难中,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 次的失望,一年又一年的失望。(再读后两句) (5)是啊!奸臣当道,小人横行,多少英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但是,他们绝望了吗?他们抗战 到底的信念动摇了吗?(没有)尽管南宋君昏臣庸,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那报国的赤子之心至死不 渝,他在临终之际留下一纸遗嘱示儿。此时此刻,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忧国忧民) 10.这一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面对在金统治地区里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说些什么呢? 面对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5、?选择一题,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写小练笔) 11.教师小结:我们的诗人最终带着满腔的遗憾离开人世,但是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对祖国无限 的热爱都凝聚在这首古诗里,那一字一句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最后让我们背诵这首诗并把它默写下来 吧!(学生默写古诗) 11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品读古诗,通过补充的材料和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写 小练笔,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板块四板块四 找共同点,总结提升找共同点,总结提升 1.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把这三首诗放在同一篇课文中,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这三首诗都是描 写家国情怀的) 2.这三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每首诗的前两句都是写景,借

    26、景抒情;后两句都是写人,通 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内心) 3.教师总结:今天学的古诗三首告诉我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对国家 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遭受祸害而躲开。 【设计意图】总结三首古诗写法和表达上的共同点,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 白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道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 100 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读出诗歌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 2.在品

    27、词析句中感受格式的艺术魅力。 3.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2 板块一板块一 对话诗人,解诗题对话诗人,解诗题 1.出示杜甫像,认识诗人。 2.说一说,关于杜甫你了解多少? 3.齐读诗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从诗人的相片引入,通过学生的交流中认识诗人、了解诗题,意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 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板块二 初读感知,觅诗心初读感知,觅诗心 1.初读感知,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

    28、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师引导:当杜甫听到唐军收复失地,激动无比,挥泪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请同学 们读读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韵味,看看从诗中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指名学生读古诗,相机正音。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蓟北 涕泪 衣裳 襄阳 3.学生交流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 4.交流“安史之乱”的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读准字音,读出诗韵,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对学习 有帮助的资料信息的习惯,提高材料的组织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板块三板块三 细读品味,悟诗意细读品味,悟诗意 1.细读品味 13 (1)师引导:

    29、八年战乱,不但使我们的诗人杜甫壮志未酬,更加尝尽了有家难回、饥寒交迫的苦难 生活,如今战乱已经平息,怎能不让我们的诗人心生喜悦呢? (2)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人,默默地,用心读一读这首古诗,你可以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看看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悦呢?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深入感受杜甫内心的喜悦之情。 (1)先在四人小组中汇报交流: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2)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自己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 3.对比感悟“悲喜交集” (1)先指名学生并说一说自己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 自己的感受读

    30、一读诗句。 (2)出示杜甫的春望。 (3)学生自读杜甫的春望,看看诗中,诗人流的是怎样的泪?并带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齐读春 望。 (4)学生交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中,诗人流的是怎样的泪?(板书:悲喜交集) (5)朗读首联两句。 4.想象感悟“欣喜若狂” (1)先指名学生并说一说自己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并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 (2)诗人的亲人们都不再愁眉苦脸,原来,他们都愁些什么呢? (3)在老师的引领下,闭上眼睛想象诗人的苦难的八年生活。并说说这是怎样的八年?(板书:欣 喜若狂) (4)角色朗读颔联两句。 5.对话感悟“放歌纵酒” (1)先指名学生

    31、并说一说自己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 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 (2)阳春三月,诗人想到可以回到故乡,内心无比的激动,请同学们想一下,诗人可能想些什么呢? 他的心情怎样呢? (3)朗读颈联两句 14 6.体验感悟“归心似箭” (1)指名说一说,从尾联两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看诗人的回家路线图,感受诗人回家的迫切。 (3)对比朗读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感受诗人愉快的心情。 (4)轻快、愉悦的心情齐读尾联两句。 【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所承载的知识、 情感、文化。以教材为载体,以“读悟说读”

    32、为基本的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 悟,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 板块四板块四 诵读感悟,增诗韵诵读感悟,增诗韵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两次整体朗读古诗。 2.学生交流:学习了这首古诗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3.配乐美读古诗,尾联重复一次。 4.趣读古诗,(剑外忽传忽传收蓟北)。 5.熟读成诵,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设计意图】诵读整首诗歌,回归整体,教师的声情并茂的诵读把学生带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里,与 诗人同喜。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增加对诗歌韵味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多 次诵读达到背诵古诗的目的。 板块五板块五 拓展阅读,懂诗人拓展阅读,懂诗人 回乡后的

    33、杜甫是否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呢?这里是几首安史之乱平息以后杜甫的诗作,请同学们 读一读,体会体会诗人在收复失地后的生活和情感。想想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苦难诗人,人民的诗人。课 件出示: 登楼 宿府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登高 阁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五更鼓角声悲壮

    34、,三峡星河影动摇。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四首诗分别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全班交流汇报: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苦难诗人,人民的诗人? 【设计意图】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教学要基于文本,又要跳出文本,理解 一首诗诗是为了理解一位诗人,理解诗人的生活,理解诗人的情怀,理解诗人的生活时代。引导学生与 诗人对话 ,走进诗的世界,浸润于诗歌文化,提升语文素养,课终而意无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亲近语言,整体

    35、感知。 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得有感情、有滋味。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古 诗,在朗读评价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释,了解诗题的意思和正确读法;再通过读好句尾词的方法,指 导学生将古诗读得字正腔圆。上述做法,从诗的语言着手,以读为策略,读中渗透学法指导。 2.推敲语言,精读深悟。 围绕重点词体悟古诗中的情感,运用比较法洞悉古诗中的情感。注重学法指导:知诗人,解题目; 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3.积累语言,潜移默化。 古诗教学尤其要重视语言积累,使其对学生的语言和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布置学生搜集王昌 龄另外六首从军行诗歌的学习任务,比较好地体现了朴实、扎实、求实的教风

    36、,体现了重视语言积 累的理念。 16 1010 青山处处埋忠骨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彭、拟、谋”等 9 个生字,会写“泽、彭、拟”等 15 个字,正确读写“拟定、参谋、锻 炼”等 13 个词语。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2.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认

    37、识“彭、拟、谋”等 9 个生字。本课的有些生字,学生容易读错,如“拟”,应读作“n ”,不要读成“y”;“赴”应读作“f”,不要读成“p”;“躇”应读作“ch”,不要读成“zh ”。初读课文时,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的读音。老师重点指导易错的“炼”和“眷”2 个字的 写法,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学生不一定能说得出 来,但可以通过读表达出来。 3.语言运用 学习作者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性 格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7 1.预习提纲:完成状

    38、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认识“彭、拟、谋”等 9 个生字,会写“泽、彭、拟”等 15 个字,正确读写“拟定、参谋、锻 炼”等 13 个词语。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诗歌引入,走近伟人诗歌引入,走近伟人 1. 学生齐读。师简介:这是毛泽东少年时所作的诗,他善于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情怀。 2.对于毛主席,大家有哪些了解呢?(先让学生自由交流对毛主席的了解,再课件出示毛泽东简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39、走近毛泽东,感受毛主席的情感世界,来学习第 11 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板书:青山处处埋忠骨) 4.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课件出示抗美援朝的视频资料) 【设计意图】诗歌引入,体会毛主席博大的胸襟。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板块二 明确目标,检查预习明确目标,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仔细观察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课文由两个部分组成) 2.自由朗读课文的两个部分,说说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写毛岸英牺牲和毛泽 东收到电报后感到万分悲痛。第二部分写最后毛泽东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 3.检查生字词

    40、预习情况。(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4.课文中出现了 3 封电报的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 3 封电报和毛主席批示的内容找出来 18 (1)从电报和批示中,你获取到了什么信息?(第一封电报彭德怀告诉毛泽东,毛岸英牺牲了;第 二封电报彭司令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第三封电报朝鲜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毛主席批示 的意思是让岸英安葬在朝鲜。) (2)对毛主席的批示,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小结:这里的“忠骨”是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 这里的“忠骨”是指什么?(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5)这句诗的意思太深奥了,只有走进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才能完全领悟

    41、它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走进 毛主席的内心,感受他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初步理解“青 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为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打下基础。 板块三板块三 观看动画,整体感知观看动画,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 界。(学生边读边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对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的看法。(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 热了几次。 (1)

    42、指名学生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悲伤得说不出话,吃不下饭, 只能借烟消愁) (2)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惊悉噩耗,毛主席怎能不悲恸欲绝呢?(全班齐读课件中的句 子) 4.噩耗传来,痛失爱子的老父亲在想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 后毛泽东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 次怎么会 19 (1)指名学生读。这段话写的是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这段对毛主席 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我感受到毛主席无

    43、比悲痛的心情。毛主席与爱子毛岸英聚少离 多,前面三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了他的身边,而这一次却回不来了。) (2)教师引导:毛主席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大家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 段话。 5.第一部分中还有哪些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指名学生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毛主席对儿子的两声呼唤中,我体会到毛主 席对儿子深深的思念,他多么想再见儿子一面。从动作和神态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 地喃喃着”,我感受到毛主席内心无比的悲痛,这种丧子之痛,这种

    44、丧失最心爱的长子之痛,是一位父 亲难以承受的。) (2)此刻,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毛主席心中的伤痛。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主席失去爱子后万分悲 痛的心情。(全班齐读课件中的句子) 6.学生练习接读,有感情地朗读。 (1)噩耗传来,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悲痛不已,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没说一句话。 (2)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 60 的毛泽东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他整整一天(学生 接读)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3)毛主席怎能不肝肠寸断呢?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 着烟。 (4)此时此刻,毛主席多么希望岸英能像去苏联留学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像去农村锻炼时那样

    45、 平平安安地回来,他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学生接读)“岸英!岸英!” (5)此时此刻,毛主席想到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所受到的苦,他的眼睛模糊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 (学生接读)“岸英!岸英!” (6)此时此刻,毛主席多么希望岸英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亲切地唤着“爸爸”,他哽咽了,喃喃 着儿子的名字(学生接读)“岸英!岸英!” (7)教师小结:可是,岸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再也唤不回心爱的儿子了。这节课,我们通过找 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到毛主席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我们运用这个方法 20 学完了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感情基调是悲痛的,让我们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再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46、的第一部分。(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毛主席痛失爱 子极度痛苦的心情。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2.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感情朗读,感受悲痛感情朗读,感受悲痛 1.谈话导入。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矗立在墓前,正 面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刻着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撰写的一段碑文: 课件出示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47、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五年他坚决请求 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 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2.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国和朝鲜关系一直都非常友好,毛主席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爱子葬在了 朝鲜。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啊?我们来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3.当司令部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而朝鲜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时,面对这两种抉择, 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认真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 的内心世界。(学生边读边画)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对毛主席

    48、的内心世界的看法。(学生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1 (1)指名学生读。你从对主席的这些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他心中万分的悲痛和不 舍。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发呆,他想起和爱子在一起的短暂时光,让人无限的眷恋。他想起岸英奔 赴朝鲜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一阵悲痛、愧疚又涌上心头。) (2)主席就算有再大的悲痛也要强忍着,咬着牙,和着泪吞进肚中,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主席,还 有很多的大事等着他去干。我们带着悲痛的心情一起来读课件中的句子。 6.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发呆,他心里在想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1)指名学生读。你从对主席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 的一种感情,主席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为父亲,怎会不想和死 去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 (2)这个要求是能满足的,也是合情合理的。父子情深蕴含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让我们带着 悲痛的心情来齐读课件中的句子吧。 7.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59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35069.html
    宇zoey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