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2020年整理).pptx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344015
  • 上传时间:2022-04-06
  • 格式:PPTX
  • 页数:35
  • 大小:129.1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2020年整理).pptx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 新课程 标准 解读 2020 整理 pptx 课件 下载 _其它版本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学 海 无 涯 小小学学语语文文新新课课程程标标准准解解读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 法。 “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 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 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 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 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 一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 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 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

    3、质、学习方法 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 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 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 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 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理解。 2

    4、、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 海 无 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 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 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 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汉语

    5、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 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 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 力。 (三)(三)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 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 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精神。 要帮助学生形

    6、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四)(四)努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 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 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 海 无 涯 解读解读 2011 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版

    7、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育被异化的今天,语文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 2001 年 7 月,语文新课标实验稿正 式颁布至今,十个年头过去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为一线工作多年的语文教 师,我在这次新课标的学习中,也得到了不少收获,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所得总结如下: 一、 本次新课标坚持了什么? 原课程标准准确的说是实验稿。经过了十年的坚持。新修订的、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既是对十年课 改的坚持,也是对课改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实践的期望。 新课标在这次修订中首先坚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 语文教育的特点

    8、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次, 坚持了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坚持培养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二本次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做了那些修改? 专题一强调: (一).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二)更加强调了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 300 个基本字表,17 个部首,300 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 高的字,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 300 个字。B、义务教育

    9、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2500 个常 用字,表二 1000 个次常用字;3500 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 3000 个,会写 2500 个。 (三).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小学 6 年,要背优秀诗文 160 篇,古诗词 75 首。课外阅读不少于 145 万字,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 专题二:新课标注重了四个加强 (一)、 大力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一、二年级认 字量,写字量减少了 200 个。要求认识 1600-(1800)个左右,会写 800(1000)个左

    10、右。 (二)、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力 与 01 版的课标相比,修订稿有一个亮点,就是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个 问题躲不开,绕不过,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的问题。课标没有打太极,直接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学 海 无 涯 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明显,目标和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 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一句话,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三)、 加强儿童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儿童阅读是语 文课程的重要方面,建议把阅读安排在课堂里。学生从

    11、自己读书中学到的要远远比老师教的多。 (四)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题三:降低:语文标准第一学段识字量有 1600-1800 改为 1600 左右,写字量由 800-1000 改为 800 左右,减少了写字量,并强调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语文标准第一学段阅读中关于默读少了不出声, 不动唇的具体要求,并把诵读的童谣改为了儿童诗。对于第一学段写话也降低了要求:由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变为: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 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降低了要求。 三课标内容解读 首先总体的体例上没有变化。还是分为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

    12、实施建议和附录 第一部分-前言(性质、地位、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课程资源、教学及评价)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79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 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阶段目标 我们分学段进行分析,从变化中感到新课标努力践行着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 我们主要看变化的部分。 第一学段(12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有两条变化比较大。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13、、端正、整洁。(增加了努力两个字)习惯是 逐步养成的。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大家 对比一下,这种变化也是目标的降低。力争操作性更强一些。学 海 无 涯 我重点学习的小学第二学段,具体学习体会如下: 第二学段(34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其中(1800)1600 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原:会使用字典、词典, 有初步的

    14、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增加了第条。关于写字习惯。(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 输入汉字)(原 5 条,现 4 条) (二)阅读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一条 有很大的变化。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一 条也发生了变化。(原 10 条,现 9 条)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 的快乐。(原第 3 条) 2

    15、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 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原 8 条,现 6 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 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除: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原 4 条,现 3 条) (五)综合性学习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 4 条,现 5 条) 第三学段(56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新增)

    16、学 海 无 涯 (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 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 8 条)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 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原 11 条,现 8 条) (三)习作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调整:不提 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400 字的习作)(原 7 条,现 5 条) 对于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和具体建议课标阐述很明确,不再详述。 以上就是我对新一轮语文课标的解

    17、读。今后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课标明确了,在具体的备课中才能 做到有据可依。一一、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主主要修改内容解读要修改内容解读 2001 年,教育部根据课程改革纲要,拟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第八届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 组成部分,代表了国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世纪初叶 我国中小学语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标准,已经在全国范围 内使用了十年。实践证明,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改革精神,洋学 海 无 涯 溢着时代气息,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推动我国语 文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实践在发展,课程标准也必须随之进行修订。十年的课改实践,

    18、 为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经验。在总结、反思十年经验教学的基 础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终于同广大语文教 育工作者见面。2011 年版稿在坚持实验稿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语 文教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审视,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要求。 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准确理解和把握修改 的内容,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1 年版稿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改,主要反映在以下十 几个方面。 (一)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 性课程”。(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 (二)强调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 (三)强调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

    19、多读、多写、多积累。 (四)强调“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强调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六)强调识字、写字要适度。 学 海 无 涯 (七)强调加强写字教学。 (八)强调人文素养与培养语文能力融为一体。 (九)强调“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十)强调习作的阶段性特点。 (十一)强调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十二)强调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 (十三)强调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下面,重点对“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予以解读。 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 多写、 多积累,并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

    20、计思路”及“实施建议”等 部分反复强调。 (一)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使然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强调诵读涵咏,熟读精思,强调熟读 勤读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执法。朱熹就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 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而精思, 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得尔。 ”学 海 无 涯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优秀的阅读能力和广泛的阅读 实践基础上成就了一代 “诗仙” 。 杜甫的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 证明了的真理。可见,我国古代的圣人、名人,都提倡学习语文要靠 多读书,多积累,而不提倡教师讲

    21、的太多。 从教育实践的层面来看,我国传统的私塾教学,百分之九十的教 学时间是让学生诵读背书,教师极少讲问。方法虽然有些呆板,但以 学生自读为主的指导思想,对今天的阅读教学仍有启发意义。 红楼 梦中有一回描写黛玉教香菱学诗,黛玉的教法并不是讲解和发问, 而是让香菱熟读王维、杜甫的诗各一百首,边读,边吟咏,边揣摩, 读到一定的量时,再与黛玉交流读诗心得,这样反复多次,一个初识 字的丫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写古诗。由此可见,把读书 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写,自读自悟,是一种有效 而且高效的读书策略。 我国现代的许多学者,也都是提倡要多读多背,要以学生的实践 活动为中心。 我们怎

    22、样学语文编者王丽老师邀请了国内一大批知 名专家、作者、科学家、艺术家等共七十余人,撰写了自己早年学习 语文的经历与体会,讲述小时候的语文学习对自己一生成长的影响。 这些名家无不谈到了多读书对自己的影响之大,并发出“学好语文别 无他途,多读多写而已”的感慨。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自述十二三岁 就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说那二百多篇古文,是自己真正的启学 海 无 涯 蒙教师。又说“我以前在私塾念书的时候,老师平时讲得少,而且讲 的简单,他唯一的方法就是叫学生多读写,多背书,读多了,读 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是能 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23、, 语文教学要做到教有成效, 学有收获,必须走多读、多写、多积累的路子。 2.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使然 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 均主张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 主读练活动为主。 发现法的创始人布鲁诺说:“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 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 习。”引申到语文学习中,则是要以语文为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多读 多写多练,自己去发现、探求和解决问题。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实践家与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 调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他说:“多年的经验使 我们全体教师得出一条理论:为了使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 理解地阅读那就必

    24、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花在朗读上的时间 不少于 200 课时,而花在默读、视读上的时间不少于 2000 小时”。 学 海 无 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国文 和英文一样, 是语文学科, 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 须在心与眼之外, 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讨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 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 诵,那才全面不偏。”国学大师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 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 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

    25、复实践。” 现代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已然清楚地证明,学习语文必须走多 读、多写、多积累之路。 3.国内、境外语文教学的实践使然 从国外以及港台阅读教学现状来看, 普遍倡导以学生的自主读练 活动为主。 我们先来看看台湾的阅读教学。台湾的阅读教学,常常是一篇课 文学六个课时:第一课时归纳大意,学习字词;第二课时,探究课文 内容和表达形式;第三课时,欣赏课文特色,练习语句;第四课时, 说话练习;第五课时,作文;第六课时,写字。在这六个课时中,后 三个课时全部是学生活动;前三个课时也有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学生 的。这样设计,整体上保证了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读练为主。 学 海 无 涯 美国的小学语文教学。首先,美

    26、国小学强调多读,充分保证学生 阅读的时间。如威斯康星洲际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每天在校内的阅读 时间为 45 分钟,还有的学校学生自由阅读时间为一小时。其次,强 调自主阅读。其阅读教学,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由阅读课”, 一般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走进专用阅览教室,可以按照自己的阅读 兴趣,自己选择读物。在阅读形式上也是以学生个人阅读或小组合作 阅读为主的。教师在课上只进行组织和督促,一般不对学生进行阅读 指导。另一种是“有指导的阅读课”,学生阅读前教师对读物作一些 简单介绍,或者介绍书中一个有趣故事,或者讲述故事的开头,或者 大致描述书中的内容,其目的是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的这些指 导,花

    27、的时间非常少,一般每堂课全班性指导只有 3-4 分钟,余下的 时间全部留给孩子自己阅读,或小组合作交流。 美国的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在我们国家简直不可想象。在我国, 阅读是由成人严密控制的,不光教材是统一的,一个班的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的问题、学习的步骤等,都是统一的,都 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自由度可言。那么,美国阅读教学 的质量如何呢?比我国严密控制的阅读教学质量是高还是低呢?近 几年来,由于美国许多大学到中国来招生,这给了我们一个比较的机 会。据湖南招生考试报道,美国学生的数学水平低于中国,而阅读水 平却高于中国。另外,小学语文教师期刊上曾经刊登美国小学六 年级学生

    28、的一套水平测试题,约八千字,无论是题量或难度,都高处学 海 无 涯 我国六年级学生的测试题。由此可见,强调多读多练、自主读练的阅 读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语文教学当下存在的问题使然 我国的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教师“讲得 多,问得多,演得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练得少”。一节课 40 分钟,学生读书活动时间不足 1/4,其余的时间被老师的讲解、提 问、板书等活动所占用。这种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学模式挤掉了学生 读书、思考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学生读得少 了,写得少了,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时间少了、机会少了,再谈提高 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变成一

    29、句空话了。 其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学习重“理解”轻“积累”, 更别说“运用”了。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语言,说课文中的 语言,记课文中的语言,用课文中的语言,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自 己的语言,而是在内容上大做文章,消耗大量宝贵的时间,以至教完 一篇课文,学生只理解一些内容和浅显的语文知识。语文没有熟读, 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印象不深,更谈不上正确地运用语言了,因而 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只有致力于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来培养“语感”,才能拥 有浓浓的“语文味”,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所谓“在游学 海 无 涯 泳中学游泳”,我们也应当让学生在语言中学语文,尤其在多

    30、读、多 写、多积累中学语言。 (二)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多读、多写、多积累 1.落实两个“转变” 走多读、多写、多积累之路,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怎么 教” 的问题上, 由教师唱主角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在 “教 什么”的问题上由“人文性”唱主角转变为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 中心,在课堂上、课堂外都大胆地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 做教师的, 应该深刻地认识语文-这一母语课程的学习特点, 明确地认识到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不是教师问出来、 讲出来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的。 这正如两岁左右的儿童学拿筷子吃饭夹菜一样, 就是靠他自己反复模 仿、

    31、反复尝试、反复习练而成,大人至多做做样子,稍加指点,而不 必花许多力气去讲解拿筷子的意义、功能和方法,更没有必要吃一顿 饭提 10 个问题。 语文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和人类 最优秀的、同时又是最优美的心灵和头脑对话,并接受那些高尚情感 的浸润和启迪。 也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悟得语文一些规律性的东 西。 学 海 无 涯 2.坚持“三多三少” 正如前文所言,“三多三少”是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少 慢差费”现象未能改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以学生 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变“三多三少”为“三少三多”。“三少”为 教师少问、少讲、少演。“三多”即为学生多读、多写

    32、、多练。这个 “三少三多”,包括多重涵义:一是体现在时间上,学生读、写、练 习的时间要相对较多,教师活动的时间要相对较少;二是体现在主体 性上,学生的主体性要强,有较大的自由度,教师只是指导者,不是 牵羊的人;三是体现在学习内容上,每课力求少而精,集中精力突破 重点、难点,而不是贪多求全。 要将“三多三少”落在实处,卓有成效,则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学 生的学习活动。吃准学吃准学段段目标目标,吃准编写吃准编写意意图图,吃准课文特点吃准课文特点,吃准吃准 学生学生实实际,际,在“四个吃准”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朗读、默读、背读、 速读、精读等读书活动;精心设计课堂练笔活动,读中学写,读写结 合;适度安排拼

    33、音、写字、理解等阅读练习。 3.“破一卷”与“破万卷”并举 标准(2011 年版)中要求每位学生九年的阅读总量达到 400 万字以上,这是对“破万卷”的要求。它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拓宽语 文教学的领域,将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把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紧密 结合起来, 适当补充阅读材料,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正如古人云; “ 积学 海 无 涯 学以储宝。”大量阅读正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 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 但“破万卷”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不能加重学生负担。这便是要 求我们还要抓好课内“破一卷”的训练。缜密选择,悉心指导,方能 实现“破万卷”与“破一卷”这对矛盾的辩证统一。其实,“破一卷

    34、” 必须是以“破万卷”为前提,也就是精读是以精选为前提的;而精选 出来的名篇佳作却要必须熟读精思,吸收精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 指点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读书能读十当百。可见学生的精读 又必须以教师的精讲为前提。 关于“强调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解读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实验稿没有提及,而 2011 年版稿在实施建议的第 6 条提出: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 辞、文体、文学的办法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 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 拨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

    35、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 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 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 定义进行 “系统、 完整” 的讲授与操练。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学 海 无 涯 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 握。 这一建议有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明确学习语法、修辞知识的目的“为了有助于学生更 好地识字、 写字、 阅读与表达, 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语感” 。 第二,明确学习语法、修辞知识的指导思想“根据语文运用 的实际需要”。 第三,明确学习语法、修辞知识的方法“从所遇到的具体语 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上世纪 80 年代以

    36、来,伴随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之争,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呼声日渐高涨,忽略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 日趋严重,时至今日,语文知识教学仍是处于尴尬的境地。很多老师 不能正确理解课标当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 而不敢谈语法修辞“知识”,不敢提“训练”。认为一提语法、修辞 就是违背了课标精神,就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做法和认 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贫乏,语文 能力低下。 小学语文这门课程就是学语言的,它和语言学息息相关,涉及语 言的各个领域。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文字学、修辞学 海 无 涯 学等,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语言,理

    37、解语言表达的内容,理解 语言表达的方式,体会语言的美感,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学会 运用语言,技能清楚明白地进行口语表达,又能文从字顺、准确流畅 地进行书面表达。这样,我们就不能回避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不能 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和做法,所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对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从范围难度上进行规定,从方法上强调“根据 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 拨”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让老师们充分利用语文课本当中丰富的 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语言的内容与表达的形式, 还语文之本, 归语文之真,返语文之道,务语文之业。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标精神

    38、呢? (一)依托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语法和修辞知识 词法教学应重在懂的词语的意义和表达效果, 而不是学习词法知 识, 要让学生练习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意义以及作者用词的 精妙。如课文牧场之国“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中的“镶嵌”一词的使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镶嵌”在句子 中的意思是什么,可以用其他什么词来替换?比如用“分布“。然后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词语的意思不同之处, 体会用” 镶嵌 “一词的好处。 用“分布”意思单调且过于理性;用“镶嵌”意义就丰富了,给人以 联想、想象的余地,便多了一份情趣。河水环绕着低地,那低地便是 水中之碧玉。 学 海 无 涯 句子教学我们不仅要

    39、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句式, 如陈述句、 疑问句, 还要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如课文再见了,亲 人中有这样的句子:“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 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如果把其中的疑问句改为陈述句, 句子的表达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情感的力量将被大大削弱,此处用陈 述句,是无法表达志愿军战士对朝鲜阿妈妮那种发自肺腑的心声的。 修辞手法的教学也是这样, 对小学生不要求掌握语法术语及有关 知识, 只要求通过具体的实例从感性上认识这些语言现象。 如教学 荷 花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可引 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句子并展开想象,先认识这句话是把荷叶比作

    40、“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再从“一个个”体会数量的“多”,从“碧 绿”体会颜色的“美”,从“大圆盘”体会荷叶大而圆的形状,然后 从整个句子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感悟运用比喻手法能 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 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适当运用一些语 法、修辞术语(如动词、名词、形容词、人称代词、比喻、你人、排 比、设问、反问等)指明词语性质和句子特点,不会增加学生的记忆 负担,这跟记忆“课本、书包”等名词没什么区别,况且可简化教学 过程。 (二)紧扣文本,领悟语法、修辞之精妙 学 海 无 涯 小学语文课本所编选的课文,是语言的海洋。各种不同形式、不 同风格的语言,丰

    41、富多彩,应有尽有。那些经过选词、炼句,使用了 修辞手法的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这些语言,或经过千锤百炼,或 妙手偶得,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些语言都是语文教学中的宝贵 资源。在教学时,教师要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探究语法运用之巧,品 味修辞表达之妙。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把园内凡是能 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 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将句子的 顺序调整一下,再和原句比较效果,学生会发现原句中侵略者的行为 是先手拿,再搬运,最后破坏、毁掉。而园内的东西是先写轻的、小 的, 再是重的, 最后是无法移动的。 这是层层递

    42、进, 步步升级的描写。 然后引导学生品味这样描写的好处, 学生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侵略者贪 婪、野蛮的丑恶嘴脸;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帝国主义滔天罪行的揭露 与控诉的强烈愤慨之情。虽然,教学时老师并没有提到“层递”这一 修辞手法,但学生已经深刻地体悟到层递的运用之妙,自然而然地就 能在表达中运用。 课文燕子从题目上看,自然应该以写燕子为主。课文写了燕 子的外形、燕子的飞行、歇息时的情景,但除此以外,还花了大量篇 幅描写春天的景色。为了使学生理解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教师可以运 用插图,并结合课文,让学生体会:如果没有了这些描写春天景色的学 海 无 涯 句子, 只是描写几只燕子, 文章还那么美吗?在比较中让

    43、学生感悟到: 春景的描写会将小燕子衬得更美。春景的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 是多余,是必须要写的。教师不需要讲什么衬托的修辞方法,但学生 对描写春天景色的那段文字的表达效果的理解和体会确实到位的。 (三)情感朗读,体会语法、修辞的表达效果 汉字有声调,音节分明,词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还有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字成语,因此汉语就有着自己独特的音 乐美和节奏感。 这样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是言语表达效果的重要组成部 分。因此,自己朗读或听他人朗读,通过语言的声音和节奏,是体会 表达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诗歌最讲究韵律,好的散文也十分注意用 字响亮、清晰和上口动听。如开国大典中:“这庄严的宣

    44、告,这 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 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这句话读起来,琅琅上口,气势磅 礴,节奏感很强。原因是句中平仄的安排、对偶手法的使用和长短句 的结合都非常恰当。可以说这样的节奏、这样的印象、这样的语势, 与所要表达的内容达到了较好的统一,菜场生了这样的表达效果。当 然教学中完全不必讲什么有关韵律、 修辞的知识, 学生只要通过朗读, 就能体会到这句话在音韵上、节奏上很有美感。 (四)注重训练,运用语法、修辞规范美化语言 学 海 无 涯 新课标特别指出,语法、修辞只是的学习应以“在实际运用中逐 步体味把握”。引导学生学习语法修辞,不仅要了解他的表

    45、达效果, 还应懂得如何运用。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用结合。 如教学我和祖父的花园后,鼓励学生将课文中描写作者自由自在的段落 背诵下来, 并模仿这样的特殊表达方式: “愿意就; 想就” 写一写“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这样的训练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特 殊句式、特殊表达方式的借鉴能力,又使学生在仿写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自 由、快乐、幸福”这一主旨的体会,促进了学生言语智慧的发展。 课程目标与内课程目标与内容容解解读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主要包括四部分:前言前言(课程 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课程目标与内容容(总体目标 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

    46、实施建议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 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附录录(附录 1.优秀诗文背 诵推荐篇目、附录 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 3.语法修辞知识要 点、附录 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 用字表)。 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课程 理念,二是课程目标,三是实施建议。下面,重点对课程目课程目标标与内容与内容 予以解读,并从策略、思路、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一)把握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目标的基基本内容本内容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需 要教师切实把握。 学 海 无 涯 1

    47、 1、了解课、了解课程程总目标总目标 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与内容”,包括“总体目标与 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两部分。“总体目标与内容”与原来的“总 目标”大同小异,只是在文字的表述上做了一些修改。 这个部分的修改,强调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特点。开头部分增 加了如下一段话:“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 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里特别强调了“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 体”,在教学中不可把三者分割开来。 课程总体目标一共有如下十条: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 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48、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 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 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 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 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学 海 无 涯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 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

    49、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 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 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 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 240 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 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 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 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积极尝试

    50、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以上十条,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第 1、2 条,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第 3、4 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 学 海 无 涯 3、 第 610 条,侧重于“知识与能力”。 以上三个方面, 是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 这三个维度的核心, 是“知识与能力”,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2 2、把握学、把握学段段目标与内容目标与内容 学段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 可见学段目标的重 要性。教师的教学,应以学段目标为基本依据。因此,把握学段目标 和内容,是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的重中之重。修改后的学段目标,与原 来的相比,总体结构、基本内容未变,但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2020年整理).pptx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34401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