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PPT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呼吸PPT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呼呼 吸吸COCO2 2O O2 2概概 述述 (Introduction)(Introduction)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章教学大纲本章教学大纲掌握:掌握:1、呼吸的全过程;外呼吸和内呼吸的概念;、呼吸的全过程;外呼吸和内呼吸的概念;2、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时肺内压的变化;呼吸运动时肺内压的变化;胸内压的概念及生理意义;胸内压的概念及生理意义;3、肺通气的弹性阻力;、肺通气的弹性阻力;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学意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学意义;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章教学大纲本章教学大纲5、潮气量、残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2、无效腔的概念;6、影响肺气体交换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及其数值发生变化时对肺换气的影响;7、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8、动脉血液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氢离子浓度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章教学大纲本章教学大纲熟悉:熟悉:1、呼吸运动的形式,人工呼吸;2、顺应性的概念、顺应性与弹性阻力的关系。3、气道口径与气道阻力的关系、呼吸时气道阻力的变化;4、O2与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5、肺牵张反射的概念、过程及意义6、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分别感受的有效刺激及其生理意义。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章教学大纲本章教学大纲 了解:了解:1、气体扩散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3、气体扩散速率及其影响因素;2、呼吸道与呼吸膜的组成、组织学结构及其功能;、呼吸道与呼吸膜的组成、组织学结构及其功能;3、气胸的概念和危害;、气胸的概念和危害;4、组织换气的过程,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组织换气的过程,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5、呼吸节律形成机制的两种学说;、呼吸节律形成机制的两种学说;6、脑干呼吸中枢的组成;各级呼吸中枢在呼吸运动调、脑干呼吸中枢的组成;各级呼吸中枢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和地位;节中的作用和地位;7、防御性呼吸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呼吸呼吸1.1.概念:概念: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程。2.2.作用:作用: 摄取
4、摄取O2O2,排出,排出CO2CO2。3.3.参与的系统:参与的系统:呼吸与循环系统呼吸与循环系统4.4.过程:过程: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的运输、组织换气5.5.呼吸受损的临床表现呼吸受损的临床表现:缺:缺O2O2,和,和或或CO2CO2潴留潴留呼吸过程呼吸过程1.肺通气:肺通气:肺与外界气体之肺与外界气体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肺换气: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 组织换气: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血液与组织、 细胞之间
5、的气体交换过程,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包括在内。呼吸全过程呼吸全过程: 一、肺通气一、肺通气二、换气二、换气三、气体的运输三、气体的运输四、调节四、调节 一、肺通气动力一、肺通气动力二、肺通气阻力二、肺通气阻力三、肺通气评价三、肺通气评价第一节肺第一节肺 通通 气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1.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称为呼吸运动(respiratory respiratory movement)movement)。包括吸气
6、运动和呼气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吸气肌: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肋间内肌和腹肌。辅助吸气肌:斜角肌和胸锁辅助吸气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等。乳突肌等。 原动力原动力: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直接动力直接动力: :肺内压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差。力差。 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的上下径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 ,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胸廓容积扩大,胸廓容积扩大,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 (因肺无主动扩缩的组织结构
7、因肺无主动扩缩的组织结构) )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入肺气体经呼吸道入肺 平静吸气平静吸气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缩小胸廓缩小胸廓上下上下、前后前后、左右径左右径胸廓容积缩小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肺被动缩小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出肺气体经呼吸道出肺 平静呼气平静呼气吸气:吸气肌(膈肌吸气:吸气肌(膈肌 、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呼气:吸气肌舒张呼气:吸气肌舒张平静呼吸平静呼吸特点:吸气主动,呼气被动特点:吸气主动,呼气被动肋骨前端和肋骨前端和胸骨上举胸骨上举肋弓稍肋弓稍外展外展穹窿下穹窿下移
8、移胸腔扩大主要靠膈肌的下移(胸腔扩大主要靠膈肌的下移(80%)吸吸:(:(吸气肌吸气肌+ 辅助吸气肌)收缩辅助吸气肌)收缩呼:吸气肌舒张呼:吸气肌舒张+ 呼气肌收缩呼气肌收缩呼吸运动特点呼吸运动特点: 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呼吸类型呼吸类型 按呼吸深度分按呼吸深度分: 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平静呼吸频率平静呼吸频率:成人成人:1218次次/分分 按动作部位分按动
9、作部位分: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 混合呼吸混合呼吸:正常成人。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胸式呼吸: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 妊娠、肥胖。妊娠、肥胖。2.肺内压肺内压 1.1.肺内压肺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intrapulmonary pressure) 。平静吸气初平静吸气初: :肺内压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0.130.130.27kPa0.27kPa气出肺气出肺平静呼气末平静呼气末: :肺内压肺内压 = = 大气压大气压气流停
10、气流停-100-30肺内压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缓急、深浅和呼吸肺内压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缓急、深浅和呼吸道是否通畅关。道是否通畅关。 用力呼吸,紧闭声门呼吸、咳嗽时用力呼吸,紧闭声门呼吸、咳嗽时 肺内压的升降变化程度肺内压的升降变化程度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用人为的方法,建立肺内压与外界大用人为的方法,建立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之间的压力差气压间之间的压力差, ,维持肺通气维持肺通气方法方法: :负压吸气式负压吸气式( (压胸法压胸法) ) 正压吸气式正压吸气式( (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机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机) ) 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简称胸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简称胸内压
11、。. .胸膜腔负压形成与胸膜腔负压形成与肺内压、肺的肺内压、肺的回缩力有关。回缩力有关。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在呼气末或吸气末,肺内压等于大在呼气末或吸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而气压,因而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若以大气压为若以大气压为0,则,则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成因成因: :胸廓自然容积胸廓自然容积 肺容积肺容积肺始终处于肺始终处于扩张状态扩张状态回缩力回缩力肺回缩肺回缩肺内压肺内压与回缩力方向相反与回缩力方向相反肺扩张肺扩张胸内压胸内压= =肺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胸内压胸内压= = 大气压大气压- - 肺
12、回缩力肺回缩力胸内压胸内压 = -= -肺回缩压肺回缩压肺内压肺内压肺回肺回缩压缩压吸吸 / / 呼气末呼气末肺回肺回缩压缩压肺内压肺内压 压力压力: : 平静吸气时平静吸气时: :胸内压胸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 呼气时呼气时: :胸内压胸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 特点特点: : 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 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 有时可为正压有时可为正压( (如紧闭声门如紧闭声门用力呼吸用力呼吸) )。-90 临床链接临床链接气胸气胸:胸膜腔的密闭性遭到破坏,空气进:胸膜腔的密闭性遭到破坏,空气进 入胸膜腔。入胸膜腔。 气胸时气胸时,
13、 胸膜腔负压消失胸膜腔负压消失肺不张肺不张胸腔积液胸腔积液:胸膜腔的潜在性遭到破坏,胸膜:胸膜腔的潜在性遭到破坏,胸膜 腔负压消失腔负压消失肺不张,肺不张,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 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 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总结:总结: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与大气压之差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与大气压之差 原动力是呼吸运动原动力是呼吸运动 胸膜腔胸膜腔原动力转化为直接动力的关键原动力转化为直接动力的关键(二)肺通气的阻力(二)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阻力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
14、肺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2/32/3肺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 1/3: 1/3气道阻力: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气道半径有关粘滞阻力粘滞阻力惯性阻力惯性阻力常态下可忽略不计常态下可忽略不计1.弹性阻力: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变形的力。 计算公式: =P/ V 2.顺应性 :在外力作用下弹性体变形的难易程度 计算公式:C=V/ P3.弹性阻力与顺应性的关系: 顺应性=1/弹性阻力 顺应性大易变形弹性阻力小顺应性小不易变形弹性阻力大 .肺的静态顺应性曲线(压力容积曲线)肺的静态顺应性曲线(压力容积曲线)肺容积变化肺容积变化(V)肺顺应性肺顺应
15、性(CL)= =0.2L/cmH2O 跨肺压变化跨肺压变化(P) 跨肺压变化=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1.试验方法:分步吸气或分步呼气 2.曲线含义:曲线的斜率反应不同肺容量下顺应性或弹性阻力的大小,曲线斜率大,表示肺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曲线斜率小,表示肺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肺肺容容积积跨壁压跨壁压肺气肿肺气肿正常正常肺纤维化肺纤维化肺不张肺不张3.临床联系:正常成年人全肺平均CL0.2 L/cmH2O肺纤维、肺不张时,曲线变平、右移。 CL下降,弹性阻力呼吸困难弹性成分大量破坏,曲线左移。表示: CL增加,弹性阻力呼吸困难,肺气量肺气肿因肺顺应性还受肺总量的影响,所
16、以应测单位肺容量下的顺应性,即比顺应性。可用于比较不同个体的肺组织弹性阻力。测得的肺顺应性(测得的肺顺应性(L/cmHL/cmH2 2O O) 比顺应性比顺应性= = 肺的功能残气量(肺的功能残气量(L L)肺弹性阻力来源:肺弹性阻力来源: 肺肺弹性阻力弹性阻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1/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2/3:2/32.2.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 离体肺在充气和充水时(扩离体肺在充气和充水时(扩张肺至相同容积),可见充气所张肺至相同容积),可见充气所需的压力充水。需的压力充水。 说明肺泡内液说明肺泡内液- -气界面(表气界面(表面张力)是否存在,与肺的弹性面张
17、力)是否存在,与肺的弹性阻力有着密切关系。阻力有着密切关系。2. 肺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1/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2/3:2/3 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肺泡内的液肺泡内的液- -气界面,因界面层的气界面,因界面层的液体分子受力不均匀,表现的内液体分子受力不均匀,表现的内聚力(表面张力)方向是向中心聚力(表面张力)方向是向中心的的使肺泡缩小。使肺泡缩小。 a.肺泡回缩肺通气(吸气)阻力 b.大小肺泡内压不同大肺泡破裂或小肺泡萎缩 c.促肺泡内液生成产生肺水肿 .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 : 来源:来源:肺泡壁肺泡壁型细胞分泌型细胞分泌的,以单
18、分子层分布于肺泡液的,以单分子层分布于肺泡液- -气界面上,其密度随肺泡的张气界面上,其密度随肺泡的张缩而改变。缩而改变。 成分成分: :二棕榈酰卵磷脂二棕榈酰卵磷脂( DPL( DPL或或DPPC )DPPC )。 作用:作用: a.a.降低肺泡(液气界面降低肺泡(液气界面)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降低吸气阻力; b.b.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防肺水肿的发生防肺水肿的发生; ; c.c.维持大小肺泡内压的稳维持大小肺泡内压的稳定性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缩。防肺泡破裂或萎缩。临床临床: 成人肺炎、肺成人肺炎、肺血栓等血栓等表面活性物表面活性物质质肺不张。肺不张。 6 67
19、7个月胎儿个月胎儿才开始分泌表面活性才开始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故早产儿可因物质,故早产儿可因缺乏表面活性物质而缺乏表面活性物质而发生肺不张和新生儿发生肺不张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透明膜病呼吸窘呼吸窘迫综合征。迫综合征。吸吸 气气肺泡表面积肺泡表面积DPL分散分散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肺泡回缩肺泡回缩防肺泡破裂防肺泡破裂 ( (呼气呼气) )()()( (密集密集) )()()()()( (扩张扩张) )( (萎陷萎陷) )降表面张力的作用降表面张力的作用 3.3.胸廓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形成。胸廓的弹性阻力的作用方向,则
20、视所形成。胸廓的弹性阻力的作用方向,则视胸廓扩大的程度而异胸廓扩大的程度而异: : 胸廓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处于自然位置时( (肺容量肺容量6767) ),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 胸廓缩小时胸廓缩小时( (肺容量肺容量6767) ),胸廓的,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外弹性回缩力向外= =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胸廓扩大时胸廓扩大时( (肺容量肺容量6767) ),胸廓的,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内弹性回缩力向内= =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肺容量变化肺容量变化( (V) ) 胸廓顺应性胸廓顺应性 = 0.2L/cmH = 0.2L/cmH2
21、 2O O 跨壁压跨壁压( (P)P)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4. 肺和胸廓的顺应性肺和胸廓的顺应性 肺的静态顺应性曲线(压力容积曲线)肺的静态顺应性曲线(压力容积曲线)肺容积变化肺容积变化(V) 肺顺应性肺顺应性(CL)= =0.2L/cmH2O 跨肺压变化跨肺压变化(P)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影响弹性阻力的因素(了解): 肺充血、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纤维化和感染等原因肺弹性阻力(肺顺应性)吸气困难。 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破坏肺回缩力肺弹性阻力(肺顺应性)呼气困难。 故肺顺应性加大并不一定表示肺通气功能
22、好。 肥胖、胸廓畸形、胸膜增厚、腹内占位病变等原因胸廓弹性阻力(胸廓顺应性)但引起通气障碍的情况较少。 (1)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气体在发动、变速、换向时, 因气流惯性所遇到的阻力。呼吸时 ,胸廓、肺等组织移位 发生摩擦形成的阻力(1020%)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 之间、气体分子与气道之间的 摩擦(8090%)。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跨壁压:跨壁压大跨壁压:跨壁压大管径被动扩大管径被动扩大阻力阻力。 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 . 气道管壁平滑肌舒缩活动:气道管壁平滑肌舒缩活动: 迷走迷走NAch + MNAch + M
23、受体受体收缩收缩气道阻力气道阻力 交感交感NNE +NNE +2 2受体受体舒张舒张气道阻力气道阻力 化学因素的影响:化学因素的影响: 儿茶酚胺、儿茶酚胺、 PGEPGE2 2 气道平滑肌舒张。气道平滑肌舒张。 组胺、组胺、PGF2PGF2、吸入气、吸入气COCO2 2、内皮素、内皮素气道平滑肌气道平滑肌 收缩。收缩。 二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1. 肺容量 潮气量(潮气量(tidal volume; TV)400600ml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10001500ml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
24、erve volume;ERV)2.肺容量(1) 深吸气量: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2)功能余(残)气量 余气量补呼气量(3) 肺活量 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用力(时间)呼气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并快速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它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正常值:t1末=83,t2末=96,t3末=99 。 意义:意义: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呼吸所遇阻力的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指标,阻塞性肺疾患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指标,阻塞性肺疾患的时间肺活量的时间肺活量。 (4)肺总容量)肺总容量 肺所容纳的最大气体量,肺活量肺所
25、容纳的最大气体量,肺活量余气量余气量 ( (二二) )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肺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潮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次次/ /分分) ) = 6= 69 L/min9 L/min 最大随意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 =最大限度潮气量最大限度潮气量最快呼吸最快呼吸频率频率( (次次/ /分分) ) = 70= 70120 L/min120 L/min(即(即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 通气贮存量百分比通气贮存量百分比= = 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93%(9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