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经典实验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原子物理学经典实验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物理学 经典 实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n被散射的被散射的粒子散射角大部分分布在小角度区域粒子散射角大部分分布在小角度区域(平均平均2-3),但,但是大约有是大约有1/8000的的粒子散射角粒子散射角 ,甚至达到,甚至达到180, 即发生即发生背反射;背反射;90n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这些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这些粒子在接近原子时受到的力粒子在接近原子时受到的力很大,但很大,但汤姆孙模型下不能发生这些大角度的偏转。汤姆孙模型下不能发生这些大角度的偏转。1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观察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减速势减速势的作用是检测光电子的作用是检测光电子动能的大小。使得动能的大小。
2、使得光电流为光电流为0所需施加的最小反向电压所需施加的最小反向电压称称为为截止电压截止电压V0,它刚好使得它刚好使得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不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不能到达负极,有能到达负极,有2012meVmv2、经典经典理论的困惑理论的困惑u瞬时性问题瞬时性问题按经典理论,电子逸出金属所需的能量,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按经典理论,电子逸出金属所需的能量,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积累,一直积累到足以使电子逸出金属表面为止积累,一直积累到足以使电子逸出金属表面为止.与实验结果不与实验结果不符符 .经典的驰豫时间经典的驰豫时间50min,光电效应的不超过,光电效应的不超过1ns 。u截止频率截止频率v0问题
3、问题按经典理论按经典理论,无论何种频率的入射光无论何种频率的入射光,只要其强度足够大,就能使只要其强度足够大,就能使电子具有足够的能量逸出金属电子具有足够的能量逸出金属 .而实际情况是存在一截止频率而实际情况是存在一截止频率v0,低于此值,无论光强多强,都不会有光电效应现象发生。低于此值,无论光强多强,都不会有光电效应现象发生。3、量子解释量子解释-爱因斯坦方程爱因斯坦方程u光量子(光子)假设光量子(光子)假设hvu爱因斯坦方程爱因斯坦方程电子一次性吸收一个光子能量,要么吸收,要么不吸收,吸收电子一次性吸收一个光子能量,要么吸收,要么不吸收,吸收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的束缚,另外一部分转
4、化为自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的束缚,另外一部分转化为自身的动能,即身的动能,即212mhvmv 逸出功,逸出功,与材料有关与材料有关u量子解释量子解释212mhvmv截止频率截止频率0/vh瞬时性:瞬时性:一个电子一次性吸收一个光子能量,无需时间积累一个电子一次性吸收一个光子能量,无需时间积累截止电压与频率的线性关系:截止电压与频率的线性关系:将将 和爱因斯坦方程结合消去动能项得,和爱因斯坦方程结合消去动能项得,2012meVmv0hWVee截止电压截止电压V0与入射光频率与入射光频率 v 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用来测定普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用来测定普朗克常数朗克常数h,直线斜率就是,直线斜率
5、就是h/e1 1、基本思想、基本思想n玻尔理论的核心是玻尔理论的核心是原子体系能量量子化原子体系能量量子化,能量的分立特征决定了,能量的分立特征决定了原子光谱是线状谱,反过来说,光谱实验中电磁波发射或吸收的原子光谱是线状谱,反过来说,光谱实验中电磁波发射或吸收的分立特征也就证明原子能量量子化;分立特征也就证明原子能量量子化;n弗兰克弗兰克- -赫兹实验用荷能电子碰撞原子,原子分立的能态特征就赫兹实验用荷能电子碰撞原子,原子分立的能态特征就必然意味着它只能必然意味着它只能吸收某些特定的能量吸收某些特定的能量产生激发,从电子上转移产生激发,从电子上转移的这些特定的能量值也能证明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这
6、些特定的能量值也能证明原子能量量子化;n电子作为一种激发原子的手段是十分有效的,因为电子质量非常电子作为一种激发原子的手段是十分有效的,因为电子质量非常小,在碰撞时可把全部动能转给原子。弗兰克和赫兹开创了用带小,在碰撞时可把全部动能转给原子。弗兰克和赫兹开创了用带电粒子和原子的碰撞实验研究化学物理问题,因此荣获电粒子和原子的碰撞实验研究化学物理问题,因此荣获1925年年Nobel物理奖。物理奖。2、弗兰克、弗兰克-赫兹实验赫兹实验(1914)K: 灯丝阴极;灯丝阴极; G: 栅极;栅极; A: 接收极接收极;KG间加正向电压,从间加正向电压,从0可调,加速电子可调,加速电子;GA加反向电压加反
7、向电压0.5V,屏蔽低能电子。,屏蔽低能电子。加热电离加速AIV9 . 4V9 . 40 5 10/VU板极电流和加速电压之间的关系IA-U曲线呈现振荡性质,极大值曲线呈现振荡性质,极大值和极小值交替出现,相邻两个极和极小值交替出现,相邻两个极大或极小之间的大或极小之间的电压差为电压差为4.9V.lUU4.9V时,电子在时,电子在KG之间之间和和Hg原子碰撞,转走原子碰撞,转走4.9eV能量,剩能量,剩下的能量克服反向电压到达下的能量克服反向电压到达A,电压电压越大,电流越大;越大,电流越大;lU=9.8eV时,碰撞两次,第二次在时,碰撞两次,第二次在G附近,失去几乎所有能量,又一次附近,失去
8、几乎所有能量,又一次电流极小;电流极小;l类推下去类推下去.3、改进的弗兰克、改进的弗兰克-赫兹实验赫兹实验(1920)旁热式加热,让电子均匀发射,电子能量测得更准;旁热式加热,让电子均匀发射,电子能量测得更准;靠近靠近K增加栅极增加栅极G1,KG1距离小于电子平均自由程,其内只加速不碰撞,距离小于电子平均自由程,其内只加速不碰撞,积累较高的能量;(条件:方框装置内的汞蒸气抽成稀薄气体。以至于加积累较高的能量;(条件:方框装置内的汞蒸气抽成稀薄气体。以至于加速层距离小于平均自由程。)速层距离小于平均自由程。)G1G2之间等势区,只碰撞不加速。之间等势区,只碰撞不加速。实验结果显示出汞原子内存在
9、一系实验结果显示出汞原子内存在一系列的分立能级。列的分立能级。 汞原子能级图汞原子能级图K狭缝电流计V电子射线GNi单晶集电器u加速电压V实际上改变的是电子波长,戴维孙-革末实验就是在固定 角(或电压)的条件下,通过控制电压(改变 角)来观察散射电子束的强度变化;uV=54V,=50时,探测到的反射束强度出现一个明显的极大。对照右图,入射电子束与晶面之间的夹角为90-/2,晶面间距为asin /2,布拉格公式为,2 sinsin(90)22oaksinak电子波长为,hmv2/ 2eVmv1.226nmV此处V以伏特为单位当V=54V时,对应的电子波长为0.167nm将电子波长值代入布拉格公式
10、 得,sinak0.167nmsin0.7760.215nmkkka可见k只能取1,于是有,oarcsin0.77650.9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有将近1的偏差,这是因为电子进入晶格后,在晶格中速度要增加,波长变短,相应的值变小。基于此而作适当修正,得到 ,与实验结果完全符合。这就有力的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同时也证明了德布罗意关系式的正确性。o501、实验观察和现象11( , )( ),i tE x tE x e22( , )( ),i tEx tEx e2*1212121221( )( )( )( )( )( )( )( )( )IxE xExI xIxE x ExEx Ex干涉项1212( )(
11、 )( )nxn xn x对比(a)和(b),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经典波和经典粒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波能够呈现出干涉和衍射现象,而干涉和衍射的本质在于波的相干叠加性。电子双缝干涉不同于经典波的地方l减弱电子束强度,使得电子一个一个的发射,且电子发射的间隔远远大于电子到达屏幕的时间,结果发现只要屏幕的曝光时间足够长,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以后,屏幕上同样可以出现双缝干涉图样;干涉不是电子与电子之间的干涉,而是电子自己与自己的干涉!Explanation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虽然无法预知单个电子通过哪个狭缝到达屏幕,但是电子通过狭缝1和2概率是可以确定的,可以用波函数 和 分别代表电子通过狭缝1和2的
12、运动状态,则双缝齐开时,电子实际上处于 的混合态(即态叠加原理),干涉靠的就是这两个概率幅的相干叠加。1212l电子通过狭缝的探测S12P1P2D1D2屏xI3(x)I12(x)基本设想:如果电子从其中的一个狭缝(如狭缝1)通过,则探测器D1的信号强度远大于D2;若电子同时通过双缝,则两只探测器的信号强度应该相等;始终只有一个光探测器给出讯号,同时屏幕上干涉图样消失,呈现的仅仅是类似子弹扫射的结果;若关闭光源P1和P2,干涉图案很快恢复;不同条件、不同方式下反复多次实验表明,“观察效应使干涉消失”在原则上是无法避免的;换用波长较长的探测光源P1和P2进行实验,使光波波长超过两缝间距,干涉图案照
13、样存在。实验结果:u关于概率幅和概率的几条规则规则一:粒子从初态i到末态f存在几种物理上不可区分的途径,分别用波函数(又叫量子态或概率幅) 来表示,则粒子从初态运动到末态的概率幅 是各种可能发生的概率幅之和,即,12,n if123nn规则二:假如有n个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末态 , 由初态i运动到末态 的概率幅为 ,则粒子运动到末态的概率等于到达各种末态的概率之和,即,12,nfffnfn22nn规则三:两个独立的微观粒子组成一个量子体系,每个粒子都有从各自初态到末态的运动,对应的概率幅分别为 和 ,则体系的概率幅等于单个粒子的概率幅之乘积,即1212 注解:规则一实际上是态叠加原理的一种表述
14、,规则二和三分别是概率相加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相乘律。12222211221221xDxDW 2222*121212121212()()()() 干涉项若实验上不去检测电子的走向,则电子处于 的混合态,此时干涉项不为0,也就是说干涉效应是存在的,但是一旦在实验上检测到电子通过缝1,则电子就不再处于 的混合态,而是严格的处于 态,此时 ,干涉效应消失。量子力学中,人们把这种由于测量而导致量子体系从混合态收缩为单一态(本征态)的过程叫“波包塌缩”;1211220电子干涉绝不同于经典波的干涉,电子等微观粒子的干涉靠的是概率幅的线性叠加,即态叠加原理!u“观察效应”的物理解释 xSPD1D2121212
15、首先求电子在x处被记录,光子同时在D1处被捕捉到的概率幅;S1 x & P1 D1 :11S2 x & P2 D1 :22 由于这两个过程不可区分,所求的概率幅为,11122xD 其次求电子在x处被记录,光子同时在D2处被捕捉到的概率幅;21221xD 最后求电子在x处被记录,不管在那个探测器捕捉光子的概率;一、实验装置与现象 O中有处于基态的原子,被加热成蒸汽,以水平速度v 通过狭缝S1 ,S2 ,然后通过一个不均匀磁场,磁场沿z 方向是变化的。uStern和Gerlach最初用Ag 原子做实验,后来改用H原子,不管是Ag原子还是H原子,都有如下的实验现象发生:不加外场,即B=0时,屏P中央
16、位置只出现一条细痕,原子不受力的作用;加z方向非均匀磁场时,P上对称的出现两条细痕,改变磁场的非均匀性只能改变条纹间距,但仍然只有两条对称的细痕;u后来又对其它原子做了同样的实验,均观察到数目不等的对称条纹,条纹的个数或偶数条(Ag, H, Li, Na, K, Cu, Au) ,或奇数条(O, Sn, Zn等),但同种原子的条纹数目是固定的,不随磁场及其不均匀性的变化而改变。原子磁矩的空间取向是原子本身所固有的,与外磁场的有无及不均匀性的大小无关!二、定量分析z接真空泵原子进入磁场区域,只受沿z方向的磁场力Fz,为zzzBFz如果Fz恒定,则原子在此力的作用下将在xz 平面内作类似平抛运动,
17、从进入磁场区到离开:,dtv22121( )22zzzFdBdzmvmvz12tan/ 2zzzdBdmvz22tanzzBDdzDzmv按照能量均分定理, ,代入上式得:21322mvkT23zzBDdzzkT如果磁矩的空间取向量子化,即 是量子化的,z2的数值才可能是分立的,反过来也可以说,从实验测得的z2值是否分立,就可以反过来证明空间取向是否量子化。z实验结论:史特恩-盖拉赫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原子在磁场中的取向是量子化的!提出的新问题如果原子磁矩 完全由电子的轨道运动提供,即 ,则磁矩在外场方向的投影的取值为,l,zl zlBm 由于轨道磁量子数ml一共有2l+1个取值,这将意味着屏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