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七年级地理全套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327564
  • 上传时间:2022-04-03
  • 格式:PPTX
  • 页数:163
  • 大小:14.3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年级地理全套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级 地理 全套 课件
    资源描述:

    1、七年级地理七年级地理一、地球地图一、地球地图二、世界气候二、世界气候三、区域地理三、区域地理一、地球地图一、地球地图(一)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与地球仪(二)地球运动(二)地球运动(三)地图(三)地图(一)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与地球仪赤道周长赤道周长4 4万千米万千米极极 半半 经经63576357千米千米赤赤 道道 半半 径径认识地球认识地球6378千米千米地心地心平均半径平均半径 6371千米千米 地球仪:人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形状,并按一定比例把它缩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小,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

    2、的一个工具地球的模型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地轴地轴 地球自转轴地球自转轴北极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球表面的交点纬线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的纬线圈。经线经线 连接南北两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直相交的半圆南极南极 地轴南端与地球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表面的交点赤赤 道道地地 轴轴南南 极极北北 极极地心北极星纬线纬线(1 1)纬线的形状)纬线的形状(2 2)纬线是否等长)纬线是否等长圆形圆形不等长不等长东西方向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

    3、地球一周的圆圈(3)纬线所指方向纬线所指方向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纬 度度实实 质质本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本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面的夹角(线面角);赤道赤道0 0,南北极点,南北极点9090。40书写方法书写方法北京:北京:北纬北纬4040( (或或4040N N) )划分方法划分方法由赤道到南极和北极各分作由赤道到南极和北极各分作9090;A 赤道赤道(0度)度)40度北纬北纬40度(度(N)北极北极南极南极纬度纬度(北纬(北纬90度)度)(南纬(南纬90度)度)地心地心40度南纬南纬40度度(S)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AB看北极星求纬度看北极星求纬度北北 纬纬

    4、N N 南南 纬纬 S S纬线的划分纬线的划分0 0o o1515o oN3030o oN4545o oN6060o oN9090o oN6060o oS4545o oS3030o oS1515o oS9090o oS7575o oN7575o oS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0 0o o1010o o1010o o2020o o2020o o3030o o3030o o9090o o9090o o赤道赤道( (北纬北纬) )( (南纬南纬) )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赤赤 道道南 回 归 线北 回 归 线北极圈北极圈南极圈南极圈0

    5、0o o0 0o o2323o o26266666o o34349090o o9090o o几条重要的纬线几条重要的纬线2323o o26262323o o26262323o o26266666o o34346666o o34346666o o34349090o o低纬度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 0o o0 0o o3030o o3030o o3030o o3030o o6060o o6060o o6060o o6060o o9090o o高中低纬和五带的划分高中低纬和五带的划分北极圈北极圈66.3466.34o o南极圈南极圈66.3466.34o o南回归线南回归线23

    6、.2623.26o o北回归线北回归线23.2623.26o o热 带有直射阳有直射阳光,且直光,且直射两次射两次寒带寒带有极昼和极夜有极昼和极夜有极昼和极夜有极昼和极夜温 带温 带既无极昼和极既无极昼和极夜又无直射夜又无直射既无极昼和极既无极昼和极夜又无直射夜又无直射经线经线北极点北极点南极点南极点定 义在地球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午线。经线特点经线特点1.1.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半圆)。相等(半圆)。2. 2. 两条正对的经线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成一个经线圈。地地 轴轴60度东东经经60度度0度度经经线线地

    7、心地心0 00 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 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又称本初又称本初 子午线子午线. .北极北极南极南极理解经度理解经度00600E1200W经度划分经度划分从从0 0经线起,向东、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向西各分作180180;1800书写方法书写方法北京:东经北京:东经116116或或116116E E识识 别别数字向右(东)增加数字向右(东)增加为东经;数字向左为东经;数字向左(西)增加为西经。(西)增加为西经。S SN NW WE E1515o o1515o o6060o o4545o o30 0o o3

    8、0 0o o4545o o6060o o0 0o o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向东数字增加向东数字增加东经东经西经西经向西数字增加向西数字增加0 0o o1010o o1010o o2020o o2020o o3030o o3030o o180180o o180180o o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西经西经) )( (东经东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0 0o o1010o o1010o o2020o o2020o o3030o o3030o o180180o o180180o o( (西经西经) )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西经西经) )( (东经东经) )越往

    9、东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小越往东度数越小180180o o170170o o170170o o160160o o160160o o150150o o150150o o0 0o o0 0o o( (东经东经) )( (西经西经) )以东为西经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以西为东经20W20W20W160E20W160W80W60W100W140W020E45N30N15N80E 100E18015S60E140E40E040W60N9030S60S90东半球东半球西半球西半球20W-160E160E-20W向东向东向东向东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018020W160E东半球东半球西半球西

    10、半球自自转转方方向向东经度东经度西半球西半球西经度西经度东半球东半球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东半球东半球西经西经度度东半东半球球180W30W10W 20W010E20E30E160E 180E(二)地球运动(二)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定义: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地轴:地轴:倾斜的,倾斜的,空间指向不变,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空间指向不变,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逆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顺时针1、自转的方向、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PSUN 恒恒 星星PPE1E3E2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1 1、方向:、方向:2

    11、 2、周期、周期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北逆南顺)1 1个恒星日,时间为个恒星日,时间为2323小时小时5656分分4 4秒,转过秒,转过3603601 1个太阳日,时间为个太阳日,时间为2424小时,转过小时,转过36059 36059 恒星日:恒星日:太阳日:太阳日:天空中某一恒星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的时间间隔。太阳连续两次上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中天的时间间隔。恒星日恒星日太阳日太阳日5959 昼夜半球和晨昏线昼夜半球和晨昏线夜半球夜半球昼半球昼半球晨昏圈晨昏圈晨线晨线昏线昏线自转方向自转方向昏线昏线晨线晨线晨线晨线昏线昏线地方时地方时

    12、规律规律:公式公式:注意注意:东加西减东加西减; 经度差经度差:同减异加同减异加 经度差和时差换算经度差和时差换算: 经度相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地方时相差1小时;小时; 所求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经度差4(分钟(分钟/度)度)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公式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公式所求经度所求经度=已知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分钟)两地地方时差(分钟)注意:东加西减注意:东加西减07.5W7.5E180中时区中时区22.5W西一区西一区37.5W西二区西二区52.5W西

    13、三区西三区22.5E东一区东一区37.5E东二区东二区52.5E东三区东三区157.5W 142.5西十区西十区172.5W西十一区西十一区157.5E142.5E东十区东十区172.5E东十一东十一区区15W30W15E30E45W45E165E165W150E150W东十二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西十二区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计算:中央经线、时区边界线的经度、计算:中央经线、时区边界线的经度、时区数时区数 西西东东西西东东概念: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

    14、理论时区个理论时区概念: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各时区都以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公式:公式:某地区时某地区时 = = 已知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 两地相隔时区数两地相隔时区数1小时小时(注注意意:东加西减东加西减;时区差时区差:同减异加)同减异加)世界时:世界时:中时区的区时或中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经线的地方时国家标准时:国家标准时:北京时间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或东经(东八区的区时或东经120的地方时)的地方时)注意:注意: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

    15、80180度经线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的日期变更都从这条线开点,地球上的日期变更都从这条线开始。始。a a两侧钟点相同两侧钟点相同c c日界线日界线并不完全并不完全与与180180度经线重合度经线重合东东1212区区西西1212区区172.5E 180 172.5W5月月19日日旧的一天旧的一天5月月20日日新的一天新的一天WEb日期不同日期不同减一天减一天A A、是人为设立的、是人为设立的B B、为照顾、为照顾180180经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方经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

    16、居民生活方 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故不完全与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故不完全与180180经经 线一致线一致C C、有、有三处弯曲三处弯曲:白令海峡附近:向东弯白令海峡附近:向东弯阿留申群岛附近:向西弯阿留申群岛附近:向西弯太平洋岛屿与大洋洲一些国家:向东弯太平洋岛屿与大洋洲一些国家:向东弯早一天早一天晚一天晚一天国际日期变更线与日期早晚国际日期变更线与日期早晚减一天减一天加一天加一天不加不减不加不减西边西边东边东边人为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大致沿着大致沿着180经线延伸,固定不变。经线延伸,固定不变。东侧为旧一天。东侧为旧一天。自然变更线:自然变更线:0时所在的经线。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17、时所在的经线。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东侧为新东侧为新一天太太阳阳光光N1800时线时线旧一天旧一天新一天新一天A B 从天北极从天北极俯视俯视“逆时针逆时针”太阳太阳公转方向公转方向NN从天南极从天南极俯视俯视“顺时针顺时针”太阳太阳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SS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公转方向规律公转方向规律 恒星年:恒星年: 365天天6时时9分分10秒秒(真正周期)(真正周期) 回归年:回归年:365天天5时时48分分46秒秒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角速度角速度 1/d 线速度

    18、线速度 30km/S四季更替四季更替3月月21日日6月月22日日9月月23日日12月月22日日五五带带的的划划分分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北北 回回回 归归归 线线线南南南 回回回 归归归 线线线北北北 极极极 圈圈圈南南南 极极极 圈圈圈900900热热 带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三)地图(三)地图地图种类地图种类以地图信息以地图信息的获取及呈的获取及呈现方式划分现方式划分以比例尺以比例尺的大小的大小电子地图电子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传统地图传统地图大比例尺地图大比例尺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以内容划分以内容划分自然地图自然

    19、地图地图三要素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比例尺方方 向向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一、地图上的方向一、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地图:、一般地图:正对地图正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AB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北北 方方N3、经纬网地图:、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经线指示 方向方向纬线指示纬线指示 方向方向南北南北东西东西 北温带地区借助手表定方向北温带地区借助手表定方向原理:时针每走一小时,大约在钟表面上走原理:时针每走一小时,大约在钟表面上走300角,角,而太阳每小时在天空中从东向西走而太阳每小时在天空中从东向西走150角,即太阳角,即太阳每小时走的角

    20、度是时针走的角度的每小时走的角度是时针走的角度的1/2,所以用时,所以用时针所走角度的平分线来表示南北方向。针所走角度的平分线来表示南北方向。1263912639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手表时间必须为地方时手表时间必须为地方时下午下午上午上午南南方方南南方方首都首都省级行省级行政中心政中心一般一般城镇城镇洲界洲界国界国界未定国未定国省省,自治区自治区,直辖市界直辖市界地区界地区界铁路铁路公路公路长城长城运河运河河流河流,湖泊湖泊时令河时令河,湖湖水库水库,渠道渠道等高线等高线山峰山峰关隘关隘沙漠沙漠沼泽沼泽二、二、 图例: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

    21、数字: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三、比例尺三、比例尺1 1、概念:、概念:也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 2、公式:、公式: 比例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图上距离 / / 实地距离实地距离3 3、表示形式、表示形式数字式数字式直线式直线式文字式文字式1 1、两图图幅相等两图图幅相等,哪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幅地,哪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哪幅地图的内容更详细?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哪幅地图的内容更详细?2 2、由此你认为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由此你认为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有何关系?有何关系?040km北

    22、京市地图北京市地图0800km中国地图中国地图5、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若若实际范围相同:实际范围相同: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_,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_,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详细详细简略简略大大小小简略简略若若图幅大小相同:图幅大小相同: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 _;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反映的地理

    23、事物越 _;详细详细大大小小规律:规律: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如世界政区图等 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学校平面图等如学校平面图等。6、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的缩放原比例尺放大到原比例尺放大到n 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 原比例尺放大原比例尺放大n 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原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缩小到1/n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_;:_; 原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缩小1/n 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则缩

    24、小后的比例尺为:_.:_.原比例尺原比例尺n原比原比例尺例尺(1n)原比例尺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原比例尺(11/n)在比例尺为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上距离为4.4厘米厘米,把原图,把原图放大放大1倍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离是_厘米。厘米。1:70000000 8.8 随着比例尺的缩放,图幅面积会怎么变化呢?随着比例尺的缩放,图幅面积会怎么变化呢?1、明确坡度概念和数学表达形式、明确坡度概念和数学表达形式坡度

    25、坡度 tgtg=H/L =H/L 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如何分析坡度大小与等高线疏密状况如何分析坡度大小与等高线疏密状况、等高距以及比例尺之间的关系?、等高距以及比例尺之间的关系?等高线绘制1301201201101002、等高线地形图中推算坡度的计算公式、等高线地形图中推算坡度的计算公式ABA等高距等高距实地距离实地距离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CB坡度坡度 tantan 等高距等高距比例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如何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大小与等高线如何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大小与等高线疏密状况、等高距以及比例尺之间的关系?疏密状况、等高距以及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

    26、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 若若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 若若 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根据比例尺大小判断:根据比例尺大小判断: 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坡度坡度 tgtg 等高距等高距比例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

    27、图上距离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地面某点到另一地面某点到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为点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甲甲乙乙海平面海平面1000米米500米米1500米米地面某点到海平地面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面的垂直距离为绝对高度,即海绝对高度,即海拔拔高度的计算方法高度的计算方法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山顶山顶鞍部鞍部山脊山脊陡坡陡坡看一看看一看: : 说出地形名称说出地形名称缓坡缓坡山谷山谷等高线绘法示意图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山、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的绘制HHH等高面等高面等高距等高距等高线等高线10010010010010010

    28、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的绘制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闭合曲线,闭合曲线,内高外低。内高外低。闭合曲线,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外高内低等高线凸向低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中间高于两侧等高线向高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中间低凸出,中间低于两侧于两侧两组表示山峰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的区域多条等高线重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叠在一起处山等高线稀疏等高线稀疏缓坡缓坡等高线密集等高线密集陡坡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

    29、缓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坡度的识别、坡度的识别、地形图的解读、地形图的解读50AB200150250100250300 解读:图中解读:图中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地形的识别、地形的识别、地形图的解读、地形图的解读50AB200150250100250300山顶山顶陡崖陡崖高高低低山脊山脊50AB200150250100250300高高低低低低山谷山谷山谷山谷50AB200150250100250300鞍部鞍部山脊山脊山谷山谷要领:要领:等高线都呈等高线都呈 字型,字型,、地形图的解读、地形图的解读、地形的识别、地形的识别山脊中山脊中 两侧两侧 ;山谷两侧;山谷两侧 中中 。

    30、高高低低高高低低山脊山脊山谷山谷、地形图的解读、地形图的解读、地形的识别、地形的识别山脊与山谷的区别山脊与山谷的区别流水法流水法要领:要领:等高线都等高线都 ;山峰山峰盆地盆地、地形图的解读、地形图的解读、地形的识别、地形的识别山峰中山峰中 外外 ;盆地外;盆地外 中中 。高高低低高高低低闭合闭合要领要领3 3:鞍部呈鞍部呈 字型,陡崖等高线字型,陡崖等高线。、地形图的解读、地形图的解读、地形的识别、地形的识别8重合重合解读解读3: 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地形图的解读、地形图的解读、陡崖的高差、陡崖的高差650650600600500500

    31、400400300300200200如右图:如右图: 顶部:顶部: 底部:底部: 崖高:崖高:200 200 400400500 500 A A600600200 200 B B 300300 (1) (1)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200m-100m0m100m200m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等高线等高线等深线等深线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等高线等高线等深线等深线最高处最高处300300,400400)最低处(最低处(

    32、-300-300,-200-200)等高等高线剖线剖面图面图的画的画法法AB二、世界气候二、世界气候天气天气 符符 号号 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阴多云晴 冰雹 雷阵雨雨夹雪中雪小雪气气 象象 符符 号号 东风雾霜冻大雪S沙尘暴台风阴转雷阵雨中雨转大雨晴转多云小雪转中雪请判断出符号所代表的风向风力?北风(4级)东风(6级)南风(2级)西风(5级)东北风(8级)东南风(10级)西南风(12级)92对流雨的形成对流雨93锋面雨锋面冷气团暖气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雪、大风以及沙尘暴等天气1、锋面及锋面附近天气锋线942、锋面类型及特点冷气团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冷锋暖锋95米止地形雨示

    33、意图地形雨 气气 候候 气温气温 降水降水纬度纬度 低纬地区气温高,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高纬地区气温低赤道附近降水多赤道附近降水多极地附近降水少极地附近降水少海陆海陆 近海温差小,近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内陆温差大近海迎风地带降水多,近海迎风地带降水多,背风地带降水少;背风地带降水少;内陆降水少内陆降水少地形地形 气温随着海拔升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高而降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少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赤道赤道300N600N900NSNWE堆积堆积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

    34、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东北信风盛行西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热上升冷下沉重力下沉重力抬升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成因)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成因)赤赤 道道 低气低气 压压 带带副热带高副热带高气气压带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东北北信信风风盛盛行行西西风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东东南南信信风风盛盛行行西西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阴雨天气阴雨天气阴雨天气阴雨天气阴雨天气阴雨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

    35、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天气阴雨天气阴雨天气阴雨天气阴雨天气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夏至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春分日夏至春分日夏至日日移移动动规规律律23.5N23.5S060N夏至日秋分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移移动动规规律律夏至日秋分日夏至日秋分

    36、日23.5N23.5S060N秋分日冬至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移移动动规规律律秋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冬至日23.5N23.5S060N冬至日春分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移移动动规规律律冬至日春分日冬至日春分日23.5N23.5S066.5N600303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

    37、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洲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冬季冬季冰岛冰岛低压低压印度印度低压低压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亚速尔亚速尔高压高压夏季夏季2 2、季风环流、季风环流(1)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北大西洋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冰岛低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蒙古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北季风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赤赤道道北半球冬季风的形成北半球夏季风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北大西洋北

    38、大西洋亚速尔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北大西洋北大西洋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东南季风东南季风南南东东信信风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3 3、季风环流的类型:、季风环流的类型: 类型类型源地源地风向风向性质性质成因成因东亚东亚季风季风冬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夏季风南亚南亚季风季风冬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夏季风亚洲高压亚洲高压西北风西北风寒冷干燥寒冷干燥 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 东南风东南风温暖湿润温暖湿润海陆热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质差异亚洲高压亚洲高压南印度洋南印度洋东北风东北风干燥干燥西南风西南风湿润湿润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季节移动高气压高气压FF低气压低气压 0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

    39、高压夏威夷高压高气压高气压1 1月月7 7月月低压低压海陆热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质差异低压带低压带副高副高低压带低压带副高副高低压带低压带副高副高赤道赤道1010 N N1010 S S23.523.5 N N23.523.5 S S3030 N N3030 S S4040 N N4040 S S6060 N N6060 S S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世界气候的一般分布规律大陆大陆东部东部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0、)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季风影响;影响;大陆大陆中部中部主要是主要是深居内陆深居内陆,受海洋的影响调节小;,受海洋的影响调节小;大陆大陆西部西部主要是主要是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影响。影响。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热带雨林:赤道附近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非洲面积最大热带沙漠: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及西岸。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最大撒哈拉沙漠热带季风: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温带海洋:中纬度的大陆西岸。西欧最典型地中海: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地区最典型亚热带季风:中国东南、美国东南、巴西的东南部温带季风:中国东北、俄罗斯东南、朝鲜半岛等温带大陆性:亚欧大陆、北

    41、美洲。亚洲最大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地中海西欧亚洲非洲非洲非洲北美洲北美洲世界气候的一般分布规律南美洲南美洲欧洲欧洲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亚洲亚洲判定气候类型的判定气候类型的“三部曲三部曲”一、确定南北半球一、确定南北半球二、以二、以“温温”定带定带三、以三、以“水水”定型定型步骤步骤依据依据因素变化因素变化结论结论判半球判半球最高(或最低)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气温月份判断判断所属所属温度温度带带确定确定具体具体的气的气候类候类型型最冷(热)最冷(热)月均温月均温降水量的年内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分配情况6、7、8三个月气温最高三个月气温最高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三个月气温最高最冷月

    42、均温大于最冷月均温大于15最冷月均温在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之间最冷月均温在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之间最热月均温小于最热月均温小于5年雨型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冬雨型少雨型少雨型大于大于2000mm7001000mm大于大于1500mm7501000mm大于大于800mm500600mm3001000mm小于小于300mm小于小于200mm小于小于250mm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寒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43、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气温曲线图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降水量柱状图=气候类型直方图气候类型直方图气温表示冷热状况降水量表示干湿状况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寒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夏季炎热干燥

    4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雨热不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夏季炎热多雨。终年高温多雨终年高温多雨终年炎热,分终年炎热,分明显的干湿季明显的干湿季节节终年温和湿润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均匀终年寒冷干燥终年寒冷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夏季炎热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冬季低温少雨终年炎热,降终年炎热,降水集中于雨季水集中于雨季世界的气候类型(世界的气候类型(1212种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45、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冰原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苔原气候热热带带温温带带寒寒带带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多雨 终年高温,有明显湿季终年高温,有明显湿季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终年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终年温和多雨终年温和多雨.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冬长严寒,夏短温和冬长严寒,夏短温和终年严寒终年严寒长冬

    46、无夏长冬无夏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刚果盆地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半岛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中南半岛亚洲西部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非洲北部我国秦淮以南我国秦淮以南我国东北华北我国东北华北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地区欧洲西部欧洲西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北部亚欧大陆北部南极洲南极洲 格陵兰岛格陵兰岛东非高原东非高原归纳与总结归纳与总结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北部(三)区域地理(三)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的分析思路区域地理的分析思路地理位置和范围地理位置和范围(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自

    47、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地形、气候、河流、湖泊 )探讨人文地理特征探讨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人口、城市、工业、农业 )亚洲亚洲一、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一、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一)位置 1.半球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东半球2626E E169169W W8181N N1111S S2.2.经纬度位置经纬度位置:亚亚 洲洲太平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大大西西洋洋亚亚 洲洲欧洲欧洲非洲非洲大洋洲大洋洲北美洲北美洲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乌拉尔河里里海海大高加索山大高加索山黑海黑海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苏

    48、伊士运河红海红海曼德海峡曼德海峡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白令海峡(二)范围(二)范围亚洲面积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二、亚洲的自然地理概况二、亚洲的自然地理概况(1) (1) 特征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高周低地势中高周低高原、山地为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主,平原多分布大陆边缘区大陆边缘区1 1、地形、地形(2 2)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单元单元2.2.气候气候四、河流湖泊四、河流湖泊三、亚洲的人文环境三、亚洲的人文环境、亚洲的人文环境、亚洲的人文环境六、亚洲的人文环境六、亚洲的人文环境六、亚洲的人文环境

    49、六、亚洲的人文环境六、亚洲的人文环境六、亚洲的人文环境两印两巴孟加拉两印两巴孟加拉中美日俄尼日利亚中美日俄尼日利亚(南美)(南美)(北美)(北美)(欧)(欧)(非)(非)六、亚洲的人文环境六、亚洲的人文环境3.3.人口人口4.4.人种人种六、亚洲的人文环境六、亚洲的人文环境5.5.地域文化地域文化5.5.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巴西巴西 1.位置与范围2323S0亚马孙平原1/3巴西高原2/3 0南回归线,70 W40W。 1/3为亚马孙平原,2/3为巴西高原。一、巴西自然地理条件地形:2.地形与河流河流:世界流量最大世界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世界第二航运价值低高原和平原为主.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3

    50、.气候1.巴西的人种、人口分布人种复杂 ,“世界人种博物馆”。白种人占一半以上,其次是混血人种。二、社会经济条件1、巴西的人种、人口分布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 (东南沿海尤为稠密)为何广大的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原因:(1)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2)气候比较温和湿润3、沿海地区多良港,交通便捷(4)经济较发达2、富有特色的农业农业发达(出口居世界第二)位居世界首位: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位居世界前列:大豆、可可、玉米。3、迅速发展的工业铁矿、水能丰富煤炭石油不足。巴西主要资源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工业分布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发达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圣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全套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32756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