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骨伤科学ppt演示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327189
  • 上传时间:2022-04-03
  • 格式:PPT
  • 页数:55
  • 大小:21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骨伤科学ppt演示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伤科 ppt 演示 课件
    资源描述:

    1、.1中医骨伤科学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发展简史 第二章 病因病理 第三章 辨证诊断 一般局部、四诊合参、伤科各部检查法、骨关节X诊断 第四章 伤科基本手法 正骨手法、脱位复位手法、伤科推拿手法(穴位) 第五章 针灸疗法 第六章 固定 第七章 药物疗法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骨折慨论 第二章 上肢骨折 第三章 下肢骨折 第四章 脊柱骨折.2第一章 发展简史一、中医骨伤科学的慨念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组织伤病的科学(防治人体损伤的学科)。二、结合体育系卫生方向(体卫)的学生应掌握本学科的知识情况: 1、熟练掌握运用中医骨伤科的知识,对中、小学校学生的运动创伤有能熟练处

    2、理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2、掌握上篇及下篇的慨论(治则)及重要的各论。 3、掌握、了解各论的知识小点。三、本学科的知识涉及面广,难点所在,力求学生有全新的学习兴趣。 1、中医方面:医古文、内经、中医学基础、温病学、中医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推拿学、针灸学。 2、西医方面:基础化学、组织学、胚胎学、解剖学、生物化学、胜利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X线诊断学、生物力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统计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动物手术等。 3、中医骨伤科方面:骨伤、筋伤、骨病、骨科手术、手法是特色。总之,难度较大,因此: A、补充实用方剂 D、补充治疗细则 B、补充

    3、伤科推拿 E、补充相关针灸学、穴位 C、补充其它运动创伤 上篇 总论.3四、中医骨伤科学发展慨况 1、骨伤科的起源 2、骨伤科雏形 在公元前1066年公元220年,西周、春秋战国至汉代。西周时期出现了阴阳、五行学说等朴素的唯物辨证法思想,素问痿论有脉痿、筋痿、骨痿等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辨证施活。汉代名医华佗,医技高超,通方剂,精针灸、长外科,发明“麻沸散”施行“刮骨疗毒”和剖腹等手术。 3、骨伤科的形成和发展 (公元220年1368年),魏、晋、隋、唐、五代及宋辽金元时期,晋代葛洪在肘后方实为肘治救卒方,提出了骨伤四大证:骨折、脱位、筋伤、内伤,首创骨折新疗法:手术整复、夹板固定,发明了下颌关节脱

    4、臼的口内整复法。唐代道人于公元840年著有我国首册骨伤科专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书中提出了骨折的四大活则,整复骨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4、骨伤科兴盛 明清时代(公元1368年1840年1911年)中国古代骨伤科进入全盛时期。 5、骨伤科创新 中西医结合 先进西医诊疗技术、电子显微镜、活检、X、CT、核磁共振 专科学校 各类造影技术、关节镜、自体移植、异体移植、抗菌、输血、内固定 专科研究机关 1953年成立上海伤科研究院、洛阳正骨学院、成都体院骨伤科、1960创 建骨伤科专业 专科技术人员 专科医院 河南平乐郭氏正骨术、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江苏、广东 专科书籍 我国目前骨伤科界

    5、存在中医骨伤科、西医创伤骨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三大学派。 新科研方向:断肢再植、显微外科手术引进、骨髓、神经损伤、关节软骨病、老年退行性关节炎、软组织劳损、末端病、老年人的股骨软骨折、植血管。.4五、统计资料所示(天津骨研所)伤科情况1、特点:骨折的发生具有由肢体远端到近端,由上肢到下肢再到躯干,由高向低排列的规律,这与解剖部位的活动频率密切相关。脱位:肩关节、肘关节、下尺桡关节是高发部位,占全部脱位的57.87%。各部骨折的性别、年龄分布:骨折:95.7% 脱位:3.48% 韧带损伤:0.813% 男性:68.6% 女性:31.4%上肢骨折:55.8% 下肢骨折:36.1% 躯干骨折:8.1%

    6、年龄分布:最高24.93%为2030岁组 。最低为8090岁组,0.6%。骨折发生率依次为:指骨折13.82%,Colles骨折6.57%,尺桡骨双骨折5.41%,肱骨髁5.24%,桡骨4.23%,胫腓骨干双骨折3.48%,锁骨3.96%,掌骨3.12%,跟趾2.98%,股骨粗隆间2.53%,股骨颈2.49%,骸骨2.26%,外踝2.21%,股骨干2.13%,胫骨2.11%,肱骨干1.97%,肋骨1.01%,跟骨1.80%,腰椎(压折)1.57%,肱骨外科颈1.57%,距骨1.39%,骨盆1.38%,内踝1.28%,双踝1.08%,腕舟骨1.08%,尺骨1.03%。 第二章 病因病理 第一节

    7、病因病因指创伤发生的原因。伤病同其它疾病一样,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伤病的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机体本身的特性)和外因(损害机体的外界因素),它们是引起伤病发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内因:“正气”是指机体各脏腑组织的身理机能、防御能力和精神因素;外因:“外损”泛指导致伤患发生的各种外在因素,包括外力作用,六淫邪气、饮食饥饱、虎狼毒虫、疲极精力、金疤踒折等。在伤科疾病中,外因在疾病发生上起主导作用。一、外因(一)外来暴力凡跌仆闪挫、坠堕撞击、负重挤压、扭捩牵拉、金创火器、过度活动等原因引起的伤病,都与外力作用有关,造成损伤的外力,一般可分为四类:“损伤”: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体,早策

    8、划能够组织结构的改变和生理功能的斋乱。.51、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外力接触的部位,包括撞击、挤压、坠堕和金创火器等(能量传递?),轻者皮肉受伤,重者筋骨脏腑受损。如引起软组织挫伤、摩擦力损伤、擦伤等。2、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这离万里接触的部位。多见传达、扭转杠杆等外力或复合外力形成体现。是暴力作用于机体的某一部,力量通过机体的传导,引起另一部的损伤。3、肌肉猛烈收缩亦可造成损伤,其多发生在肌肉起止点肌腱的附着部,如跌仆是股四头肌强烈收缩所致的股骨骨折。4、慢性劳损:是长期积累外力所致。(二)、强力任重可引起胸部屏伤、闪腰、椎弓根骨折等。 伤气、伤血(三)邪毒感染细菌、损伤积瘀及六气(六饮),风

    9、寒暑、湿燥火。瘀血:及时冷敷加压包扎。(四)、七情内伤因病致郁:喜、怒、忧、思、悲、恐、惊。二、内因:内因是指人体产生伤病的内在因素。损伤的发生,主要是由外力伤害所致,但伤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与患者的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职业性质、兵力因素及先天性疾患有关。 第二节 病理慨念:人体伤病发生后,局部和全身的病理变化和机理人体是由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损伤可分为:外损:皮肉筋骨。内伤:气血、经络、脏腑、津液。关系:皮肉、筋骨 气血 气滞血瘀 外损 内伤: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津液亏损、脏腑不和一、气血与损伤的关系:气与血的慨念:“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损伤后,内、外

    10、出血 血液的丧失 瘀血,如股骨骨折失血可达800ml以上。(一)血瘀气滞内、外出血 瘀血 气滞,特别是闭合性骨折 行气活血法(疏肝).6(二)、亡血耗血失血量 ,大出血,气机损害严重,出现亡血气脱。(失血量达1/3休克) 补气补血药(输血、服中药)二、津液代谢与损伤的关系:津液为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与气血在生理上及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损伤后(严重),可引起少、汗少、尿少、口渴、烦躁、唇干、皮肤干燥等失水及神志症状,严重者则摁扣出现高热、虚脱。三、脏腑与损伤的关系:(一)心“君主之官”,主血脉、主神志(二)肺“主气,司呼吸,朝血脉,生治节”(三)脾脾主运化、主肌肉、主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

    11、天之本。损伤后注意调理脾胃,有助于损伤的恢复。(四)肝主筋。伤后肝气失畅,气机郁滞而血行受阻,致胁肋胀痛,易怒、咯血、吐血、头晕不支,甚动风抽搐等。 柴胡疏肝散(五)肾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损伤后注意补肾续骨。(六)腑损伤后,便秘于结。 番泻叶冲服 大黄(生军)四、经络与损伤的关系: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具有联络全身、通行、濡养组织、调节人体各部分功能的作用。因此,一切损伤都可损及经络,经络的病变主要有两个方面:1、脏腑闪病可累及经络,经络伤病又可内传脏腑,造成经络脏腑俱病。2、经络由于损伤而运行阻滞,可影响所联络的组织器官的功能,出现相应部位的症候。在治疗中,必须重

    12、视经络这一重要环节,才能提高临床疗法。经络运行时辰与大穴的关系.7五、筋骨与损伤的关系 筋指软伤。 伤筋 伤筋能动骨 伤骨 伤骨必损筋 在骨折治疗中,应筋骨并重。六、皮肉与损伤的关系 皮肉是人体的外壁,内充卫气,伤患如破其皮肉,人体卫外机能受到破坏, 外邪易侵入而发生感染 气血瘀滞,瘀热成毒(脓肿) 皮肉失养,致肢体痿弱或功能障碍 第三章 辨证诊断 人体受损伤后,由于气血、营卫、皮肉、筋骨、经络、脏腑以及津液的病理变化,必然出现一系列的症候,对于诊断伤患以及了解其发展过程,随后等有终要价值。一、全身情况 轻微损伤一般无全身症状。较重损伤往往伴有神疲纳呆、夜寐不安、便秘、形体消瘦。如积瘀化热,常

    13、有口渴、口苦、便秘、尿赤、烦躁不安等表现;如严重损伤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小腿肌间隔综合症、脂肪栓塞等则可出现面色苍白、肢体厥冷、冷汗淋漓、口渴、尿量减少,血压下降,脉搏微细或消失、烦躁、神志淡漠等休克现象。二、局部症候(一)一般症状 1、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挤压痛、活动痛等疼痛性休克。 2、肿胀青紫:离经之血,严重者可出现张力性水泡(处理?)肌间隔综合症(切开减压) 3、功能障碍:伤在手臂则活动受限,伤在下肢则步幅无力,伤在腰背则躺仰阻抑,伤在关节则屈伸(关节功能而定)不利。与功能丧失在程度上的区别(二)特殊症候 1、筋骨损伤的特征 (1)畸形 (2)骨擦音 (3)异常情况 (4)

    14、关节盂空虚 (5)弹性固定.82、脏腑损伤的特征: 如颅底骨折可出现眼周迟发性瘀斑、鼻孔、耳道等出血或脑脊液外漏;硬膜处血肿(颅内出血)常有中间清醒期。三、辨证方法(一)骨伤科“四诊”:望、闻、问、切。(一)望诊1、望神色:“神”是精神活动的表现。“色”是五脏气血的外荣,察神色的变化可知道病人的衰旺盛方,也能看出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2、望形态:“形”指机体外形,应注意是否正常,有无畸形。“态”指病人的姿势、姿态、步态等。3、望舌苔(舌质、舌苔) 伤科方面,主要察舌质。4、望伤部: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青紫、瘀斑、红肿,两侧肢体是否对称。有无成角、弯曲、旋转、缩短、变长、增粗、萎缩,两侧肢体的

    15、关节活动度是否有差别,有无过伸、过屈、内翻、外翻等畸形,对开放性损伤,应注意创面的大小、深浅、污染程度,创缘是否整齐及出血多少情况。(二)闻诊:听色怀念光阴和嗅气味1、听关节的响声:活动正常的关节,有时能听见柔和的响声。关节内或其周围有伤病时,常可听到异常响声,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关节鼠,有病理性响声。在脱臼的关节复位时,可闻及“咯嗒”声,表示关节已经复位。2、听骨擦音:骨折端相互摩擦所发生的音响,是诊断骨折的有力依据,检查时不能有意摇动骨折端去寻求骨擦音,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加重损伤。手捏断端之感受 手下感觉3、听骨传导音:用听诊器检查骨传导音,可以帮助诊断。4、听肌腱及腱鞘摩擦音:肌腱活动

    16、时,若出现粗糙的摩擦音或摩擦感,则为该肌腱腱鞘炎,肌腱腱围炎等。5、听捻发音:且于;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肺脏,形成气胸,空气渗入皮下组织,星辰皮下气肿,按之有捻发音6、闻全身间声息:如发音低弱者为气血不足,如气粗,语言声低,出言迟懒者,多为胸部有重伤;起微,语言声低,心烦意乱者,多为亡血重症或重伤气脱之症;关部损伤,烦躁惊叫者,多为颅内血肿。7、闻气味:绿脓杆菌(厌氧菌),臭皮蛋味.9(三)问诊: 在骨伤科的诊断中尤为重要,除作诊断学的一般问诊外,还必须重点询问骨折局部。(一)问全身 1、问伤势:问受伤过程曾经有无昏迷、昏迷长短,醒后是否再昏迷,有无恶心、呕吐、咯血等。 2、问寒热:畏寒者为气虚,

    17、气血不足,阳气不足,损伤初期发热,多属血瘀化热;孙撒谎能够中期发热,为有邪毒感染。 3、问汗:自汗者为气虚,常见于损伤初期或术后,盗汗者多为阴虚内热,见于肺TB、骨TB等。 4、问食欲:口苦者为肝胆有湿热;口淡者为脾虚失适,口腻者多属湿阻中焦,口中有酸腐味者为食滞不化。 5、问二便:伤后便秘或大便燥结,为学瘀内热,生军、番泻叶或润肠通便的中药或中成药。 6、问睡眠:伤后心烦内热者,多有久不入睡或彻夜不寐、气衰;神疲者,多为昏沉嗜睡,呼之即醒,闭眼又睡。 7、既往史:起病原因,有何旧病,曾作何治疗,用药情况,患者有无烟酒嗜好,思想与精神状况以及家族的健康情况,有无遗传性疾病。(二)问局部1、问受

    18、伤机制:(明确受伤史)主要询问其损伤原因、部位、受伤时体位、姿势、暴力大小及方向等。如系慢性劳损所致,应问工作性质,运动情况及专项。如髌骨软骨病等。2、问受伤时间问损伤日期与时间,以判断是新鲜损伤还是陈旧性损伤,一般新鲜骨折3周以内,儿童10天以内。3、为疼痛询问笔耕内人疼痛部位、时间、原因、程度、性质。4、问肢体功能伤后有无肢体功能障碍,如有须问是 伤治立即发生,还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10 5、问治疗经过问损伤后在何处经何人等经过何种方法治疗。如开放性骨折,问伤口处理情况,荷出骨折,如何诊治等。目前病情如何,是加重还是减轻。(四)切诊 脉诊(略) 摸诊:了解外力作用引起肢体损伤的部位、习

    19、惯拟制、程度、深浅等。 1、捏摸法:用拇、食和中指,先轻捏摸软组织,使笔耕内人逐渐适应,然后再适当用力,捏摸筋骨部分,先从这离骨折开始,逐渐摸向骨折部位。 2、挤压法:在疑有骨折时,医者用两手掌在骨折处或骨折相应部位,作前后或左右相对挤压,如有骨折可发生锐痛或疼痛加剧,如肋骨骨折。 3、摸压痛点:即摸痛点和压痛部位,根据压痛部位,范围和性质,判断损伤的组织。 4、摸包块:首先触摸包块的部位、深浅,了解其解剖层次;其次摸包块的硬度、大小、形态、边界是否清楚,推之是否有移动等,以了解包块的性质,损伤程度,若包块坚硬,能随肢体活动者,多为骨端,若质软,可随肌肉收缩移动者,多为断裂肌肉的断端。若伤后数

    20、日包块较硬,位置深,多为深部的血肿机化物,若新伤,则肿块较软,按之波动感,则为局部血肿。 5、摸畸形:在肌肉丰厚部位畸形不明显,可摸而得知。如骨折断裂发生分离移位,可摸得折端间凹陷,关节脱位可扪及脱位之关节头,肘关节脱位可扪及肘后三角改变等。 6、摸皮温:新鲜骨折局部皮湿稍高。若骨折处灼热,伴红肿,可疑有感染,若伤肢肿硬发凉,远端苍白或紫红,应考虑血管损伤,须防肢体发生坏疽。 7、摸异常活动:检查者一手握骨的近端,另一手握其远端,轻轻摇晃,如在四肢长骨不活动的地方,出现活动者为异常活动。 8、摸弹性固定:是关节脱位的主要体征,也是骨折与关节脱位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所谓弹性固定,是脱位的关节保持

    21、在特殊的即席功能位置,被动搬运伤肢时有一定阻力,松手造患肢自动弹回原畸形位。.11 (五)量度 是用软尺、卡规、量角器等测量肢体的周径、横径、长度、角度,测量时要与健肢对比,并作动态观察,准确的测量,对诊断和疗效评定都有重要作用。 一、肢体周径的测量 选择肌肉萎缩或肿胀明显的平面,测定其周径,并与健侧相应部位对比,新伤的周径大于健侧大腿周径取骸上1015作定点,小腿应在最粗处测量。慢性劳损、骨折后期的伤肢周径小于健侧。 二、肢体长度的测定 下肢的长短可有实际上的差别,形式上的差别,以及实际和形式同时存在的差别。 实际长度的差别; 形式上长度的差别; 测定方法: (一)比拟法:适用于3岁以下的儿

    22、童,因不合作用皮尺测量困难。 1、甚至产度比拟:上臂长短的比拟,为两上臂紧贴胸壁两侧,肘关节屈曲,比较摩嘴的高低。 前臂长度比拟法,为双手合掌,两前臂并拢,肘部支撑于桌上,比较尺骨茎突和手指尖的高低。 2、下肢长度比拟:儿童仰卧,髋、膝屈曲,足底平置于检查床上,比较两膝盖的高低,可分别测得两侧大腿和小腿的长度是否相等。 (二)皮尺测量法: 1、甚至总长度:测量肩峰至中指尖端之间的距离。 2、上臂总长度:测量肩峰至摩嘴突之间的距离。 3、前臂总长度:测摩嘴突至尺骨茎突之间的距离。 4、下肢总长度:在髂前上棘与同侧内踝尖端之间的距离。 5、大腿总长度:大粗隆至膝关节外侧间隙之间距离。 6、小腿总长

    23、度:膝关节外侧间隙至外踝之间或膝内侧间隙至内踝之间。 .12三、角度测量四肢关节测量角度时量角器放置部位表1、记录方法:中立位O法:先确定每一关节的中立位为O,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定为O,完全屈曲时可达140,为国际上广泛应用。邻肢夹角法:以相邻肢段所构成的夹角计算,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定为180,屈曲时可达40,则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18040=140。临床上常用第二种方法,也有用测量长度的方法测各骨相对移动范围,如颈椎前屈可测下颌至胸骨柄的距离,膝关节屈曲角度可测跟骨结节至地面垂直距离。2、人体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四、功能检查运动与感觉两方面。运动机能依靠关节及关节周围的肌肉舒缩活动完成,当关

    24、节或其周围肌肉发生伤病时,均可引起功能障碍。1、关节功能检查各关节的组成、性质。如一个关节的运动幅度下降,或运动方向、幅度超过了正常范围(柔韧专项),均为异常。关节的活动分为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其范围是被动运动稍大,检查时先作主动运动,后做被动运动。僵直畸形:关节运动功能消失。测僵直的角度。摩缩畸形:关节运动范围受限,测活动范围。2、肌力检查:神经系统伤患所表现的肌肉麻痹有两种:一是痉挛性麻痹,如脑瘫。二是弛缓性麻痹,如小儿麻痹后遗症。测量时应测损伤平面以下的主要肌肉,并与健侧对比,评定标准:O级至V级。.133、感觉检查:神经损伤必然影响其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可了解N损伤的范围和程度。感觉

    25、的检查感觉包括触觉、痛觉及温度觉等。感觉失常,一般可分为感觉减退、感觉异常(包括麻木感、蚁志感、痛觉可敏等)和感觉缺失等。神经反射(深反射)检查A、肱二头肌肌腱反射; B、肱三头肌肌腱反射; C、膝反射; D跟腱反射;(四)伤科各部检查法一、肩部检查1、望诊:端坐对比双肩,注意观察肩部棱角两侧是否对称,是否等高,颜色的改变;2、摸诊:锁骨、肩三角(肱骨大结节、肩峰、嘴突),肱二头肌腱长头腱在结节间沟是否滑动(屈肘和旋前)。3、特殊检查:屈肘抗阻肘外翻:若手下感到结节间沟有滑动or压痛,放弃阻力运动为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落臂试验:在90时,病人手臂不能维持而不自主下落 岗上肌断裂。直尺试验:

    26、正常时,一根直尺不能同时与肩峰和肱骨外髁相接触,如接触为 ,说明肱骨上端向内移动,为肩关节脱位或肩胛骨颈部骨折等。 搭肩试验:手搭在对侧肩部时,肘关节可紧巾胸壁,当手搭肩和肘巾胸不能同时完成为 ,为肩关节脱位。 4、鉴别诊断: 牵涉痛:内脏病变,N反射到脊髓,而引起疼痛。 放射痛:N于病变,触电棒串痛。 二、肘部检查 1、望诊:携均角男性为510,女性为1015。 2、摸:摩咀后的滑申炎(学生肘),滑申臂是否增厚(有无肿胀及摩擦声)。.143、特殊检查:肘后三角:正常时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及摩嘴三点一线,屈肘时呈一等腰三角形,脱位时此三点关系改变。伸肘屈腕旋前试验;前臂屈肌紧张试

    27、验:病人伸肘握拳,手臂贴在桌上,医者压住其拳的掌侧面,抗阻(前臂屈肌紧张),如肱骨内上髁处疼痛即为 + 肱骨内上髁炎。三、腕关节和手指检查1、望诊:中站在手背中央沿肌腱纵行分布,见于创伤性基建炎;若鼻烟壶处局限性肿胀,伴压痛,见于腕舟骨折;畸形:尺N伤后呈爪形手,桡N伤后呈垂腕,正中N伤后呈猿手,科氏骨折腕部可呈餐叉样畸形。2、摸诊:桡骨茎突压痛,见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特殊检查:指浅屈肌试验:检查者将患者正常指固定于伸直位,然后让患者屈曲患指的近侧指间关节,若屈曲正常,说明该肌腱完整;若不能屈曲,为该肌腱断裂或缺少。腕关节尺侧倾斜试验:拇指内收,然后握拳,检查者再将患腕向尺侧倾斜,如患

    28、腕桡骨茎突部疼痛,即为 ,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四、髋关节检查1、单腿独立试验。2、托马斯氏征。3、艾利斯氏征:又为下肢短缩试验。患者仰卧位,两腿并拢屈髋屈膝,两足并齐,观察两膝高度,如患腿低落为 ,说明患体有短缩,见于股骨胫骨折,髋关节脱位等。4、蛙腿试验:患者双髋屈曲90,两腿外展,正常时双腿外展可达90,先髋时外展受限,同时内收肌站力增大,使腿外展受限。五、膝关节检查.151、膝旋转屈伸试验。2、膝研摩挤压及分离试验。3、十字韧带提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30,医者一手掌置于病人大腿远端的内侧,另一手置于其小腿近端前外侧,两手对向提按,如小腿明显前移或后移,即为 ,有前十字韧带或后十字

    29、韧带断裂。4、浮髌试验:病者患膝屈曲30位,医者一手虎口对其髌骨上缘向下推,另一手虎口推其髌骨下缘向上,用一手食指按压髌骨,如有漂浮感,即为 ,表明膝关节腔内有大量积液。六、踝关节检查:1、足踝部推位试验。2、前脚内收矫正实验:如儿童的足前部内收,用手矫正内收,而使足前部外展超过中立位,这里可自行矫正的,如果检查时不能把足前部矫正到中立位或不能完全到中立位,则不能自行矫正,需用石膏矫形。七、脊柱检查1、直腿抬高试验。2、仰卧直抬腿试验。3、屈颈试验:病人仰卧位,一手置于枕部,另一手置于胸咕角之下,用力屈曲颈部,让颈部靠近胸部,若腰或小腿产生串痛,即为 ,表明腰椎间盘突出。4、“4”字试验。八、

    30、颈椎检查:1、椎间孔挤压牵拉试验。2、神经牵拉试验:检查时令患者尽量使颈部向健侧屈,医者一手放于头部痛侧推头颈部向健侧弯曲,同时另一手握住上肢腕部,向患侧牵拉,如上肢有麻木或疼痛,即为 。 第五节 骨与关节 X线诊断一、慨述:X线检查在骨、关节伤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确诊骨折与关节脱位,能显示骨与关节病变的范围及程度,确定某些疾病的性质,观察治疗效果,现已成为临床、特别是骨伤科诊治中主要手段。.16(一)检查方法:1、透视:仅适用于四肢明显的骨折或脱位的诊断,整复及复查,还可用于异物的诊断、嘀咕定位。2、摄片:是诊断骨与关节伤病的重要方法,适用于人体各部位骨与关节的检查。一般常规摄片取二

    31、个位置,即正位和侧位,必要时可选用斜位。切线们和轴位,3、特殊摄片(1)放大摄影:用于检查细小的骨关节部(手、足)(2)体层摄影:CT多用于检查重叠较多、结构复杂的部位,以显示所需层面骨结构的情况,对细微骨折、肿瘤的诊断有帮助。(3)关节造影(脊髓造影)将造影剂注入病人关节腔再内照片,借以显示关节软骨、关节内软组织关节腔等组织,用于膝、肩、腕、髋关节的磁节软骨板或韧带损伤,以半月板操作应用较多。(二)骨与关节X线片的阅读程序1、软组织:正常时X线片示密度较低的灰色影,缺乏对比软组织肿 胀、破溃、萎缩、钙化。2、骨:外形及大小,是否与解剖及发育一致(1)骨膜:与周围软组织密度一致,在X线片上不显

    32、影(2)骨皮质:征小绕骨四周的浓白影,四肢长骨骨干中部最厚,向两端逐渐变薄,其外缘较光整,内缘不光整,也不清楚。(3)骨松质:片示网络状致密影,长骨骨端,不规则骨内骨松质较多,骨小梁排列的方向与肌肉张力及重力方向有关,在股骨颈及跟骨表现明显。(4)骨髓腔:片示为骨皮质包着的无结构透明管状影,向骨端逐渐变窄、模糊、移行于骨松质,且于管状骨。(5)小儿长骨特点:分为骨干、干骺端、骨骺和骨骺板。 干骺端为骨干两端较粗大部分,片示为灰色影,呈喇叭口状。 骨骺为长骨两末端骨突部分,(骺软骨)片示不显示。 骨骺板指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层,片示横形透明(黑色)影。.173、关节:(1)关节腔:构成关节的相

    33、对骨端间的低密度区,包括关节软骨及关节腔,片示为关节间隙。小儿宽、趁人较窄。二、骨折慨念:(一)骨折的X线征象1、骨折线:是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由于骨折引起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断裂,片示为灰黑色(透明)线条状影,不光整,多为锯齿状。2、某些骨折:仅见骨皮质皱折,骨小梁歪曲或紊乱,可见长骨两端的松质骨及腕骨、跗骨骨折。3、嵌插及压缩骨折:骨折区表现为密度增高的浓白影,多见于股骨颈、桡骨远端及椎体等。4、青枝骨折:儿童骨韧性较大,骨干可发生不全性骨折,片示为部分骨皮质断裂或伴有相连的纵形裂隙,或仅见于一侧骨皮质皱褶隆起。5、骨折的类型:根据骨折线的形状分为横行、斜行、螺旋形、T形、Y型、纵行、粉碎性骨

    34、折,还可根据骨皮质完整程度分为: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青枝骨折)。根据骨折后时间的长短,分为 新鲜骨折 陈旧骨折根据骨所见骨折线的多少,分为 一处骨折 多处、多段骨折多段骨折与粉碎性骨折不同,前者为2根或2根以上骨折线不相交,后者为多根骨折线互相交错,有多个骨碎片存在。6、骨折的移位、成角畸形:(对位、对线)这是完全性骨折最常见的X线表现,主要为外力推移及肌肉强烈收缩所致,其次还与肢体位置不当的活动因素有关。.18骨折移位的描述,一般以近侧端相对古,来描述远折端移位的反县和程度,常见的移位有:侧向移位; 纵向移位; 成角移位; 旋转移位。7、骨碎片脱落:常见于关节附近的撕脱骨折,碎片形状、

    35、大小不定、折面不光整。8、骨痂出现:某类骨折,骨折线不易显示,而往往在有骨痂生长时,才能辨认出骨折存在,如腕舟骨、疲劳性骨折。9、骨骺损伤的X线表现。10、疲劳骨折(二)骨折愈合过程中X线征象1、血肿机化期:23周,折线清晰,断端锐利。2、骨痂形成期:着后3周左右,断端皮质内、外骨痂逐渐融合,片示折线模糊。3、塑形期:片示折线消失,塑形期一般24年。三、关节脱位的X线征象外伤引起关节正常解剖关系的丧失,称为脱位。解剖对位关系完全丧失,称为全脱位;其部分丧失,称为半脱位。片示所见关节间隙有一定正常值,超出正常范围,即表示脱位,另可伴撕脱古则后等。 肩关节 4.0毫米 桡腕关节 2.02.5毫米

    36、髋关节 4.05.0毫米 肘关节 3.0毫米 掌指关节 1.5毫米 膝关节 4.08.0毫米 桡尺下关节 3.0毫米 骶髂髂关节 3.0毫米 踝关节 3.04.0毫米 第四章第四章 伤科基本手法伤科基本手法 一、总论 1、定义手法:用指、掌、腕、臂等的劲力,结合身体或辅以器械,随症运用各种手法技巧,以及通过经络、穴位由表入里,从而达到治病疗伤,正复愈伤,强状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伤科运用广泛。 2、适应症:骨折、脱位、筋伤及内伤,除绝对手术适应症之外的损伤,皆可运用。.193、禁忌症。4、注意事项:手法前全面掌握病情; 术前准备; 术时要求。手法要求:不加重损伤的一次性整复。复位次数 ,损伤

    37、,肿 ,稳固性 。二、正骨手法(正骨八法) 示范1、手摸心会:从骨位表浅部或肌群之间去摸骨,并从骨之两端隆起部向中间摸去。2、拔伸牵引:基础、重叠、理筋3、旋转屈伸:旋转成角移位4、提按端挤:前后及内外移位5、摇摆触碰:横型、短斜型及锯齿型骨折6、夹挤分骨:矫正两骨或多骨并列部位的骨折,恢复骨间隙的正常距离。7、折顶回旋:骨折是从哪一侧移向背面的,X线不能解决,只有靠手法试探,阻力小的多为骨折移位的里弦,回旋(推转)的方向必须从原来移位的路线逆行回转。8、按摩推拿:矫正横断或锯齿型骨折而肌肉转发达的部位(理顺筋脉)。三、关节脱位的复位手法与固定(示范)1、肩锁关节:解剖,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诊

    38、断、治疗(复位、固定、药疗、功能锻炼)。组成肩峰与锁骨外侧端,关节面小而扁平,为平面关节,仅可作较小幅度的上下前后及旋转运动。复位方法:伤员端坐,伤侧肘关节屈曲90,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按压锁骨外侧段向下,另一手同时向上推肘部,关节即可固为,在保持复位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固定方法:先制备一条胶布带,宽46,长约120,取棉垫三块,分别放在肩上、肘下和腋窝。2、肩关节脱位组成:肱骨头和肩胛盂、球窝关节,灵活好。.20复位方法:蹬拉法:公元1406年,明代朱棣等首创,收效甚佳,沿用至今。伤员仰卧于诊疗床上,用软布垫于患侧腋下,术者脱鞋(同侧)以足掌蹬于患者的腋部,用双手握住患者玩部,顺势用力牵拉,同

    39、时足亦用力向病人头侧蹬,持续用力蹬12分钟,待肱骨头被牵至肩胛盂平面时,外展外旋位牵引并轻度内收内旋,当突然有滑动感或有顿性弹响声时,表明复位成功,用于请脱位及下脱位。郑氏挂法:为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所创,患者坐位,助手一人立于其后,用手按住患者双肩,术者立于患侧,用一手臂从肩部后侧穿过腋下,屈肘90,握住其挽 部,用另一手握住患者肘部,医者两手臂协同用力,轻轻摆动伤肢,然后术中握肘部之手先用力向下牵拉,当肱骨头被牵下肘,置于腋下的手臂用力向外上抬巩固上段,此时握肘部之手向上推送伤臂,当有震动感时成功。牵引回旋法:患者仰卧,助手用宽步带绕过伤侧腋下,向健侧肩部上方牵引,术者握持患肢肘部

    40、顺势向外牵引,使巩固头向下移,然后使上臂外旋并逐渐内收,再迅速内旋,即可成功。复位成功后,搭肩实验。固定方法:用绷带固定于搭肩位34周,或用绷带、三角巾固定法。3、肘关节脱位解剖肘关节,肘后三角改变。后脱位复位方法(右侧为例)患者取坐位,术者与患者对坐,以左手握伤肢下段,使前臂旋后,顺势用力向远端牵拉,用右手握持伤肘,以食、中二指扣住摩嘴上端,拇指置肘前,抵住巩固下端,向上向后推压,两手协同用力即可复位。固定:将肘关节屈曲于100位,取铁丝托板塑形,于肘后和腕部各置于一棉垫,用绷带将伤肢固定于托板上,23天后,该为屈90固定23周。.214、桡骨小头脱位复位方法:家长抱患儿于坐位,术者坐其对面

    41、,一手握伤肘,并用拇指于肘前捏压脱出之桡骨小头,同时另一手握伤肢腕部,首先牵拉,在捏压桡骨小头向外向后时,使前臂尽量旋后,然后迅速屈肘,使其手指触及肩头,复位即告成功,疼痛多立即消失,患儿便能上举伤肢。复位后多不需要固定,或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23天即可。5、髋关节脱位后脱位手法复位方法(于臀部摸到高突的股骨上端,伤肢变短,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左髋划正问号(?)病员仰卧,用宽布带固定骨盆,助手用两手按住患者连侧的髂前上棘,加强对骨盆的固定。术者一手握住患侧踝部,另一侧强臂挎住患肢的胛窝部,在牵引下屈髋、屈膝,使股部贴及腹壁,然后将伤肢外展,外旋并伸直。在此过程中股骨头滑入髋臼时可听到

    42、弹响或有震动感,表示已经复位,伤肢能屈、伸、展、收等活动而无弹性固定者,即为复位成功。右髋关节后脱位应划反问号。固定:在体侧上一长夹板,上自腰部,下至小腿中段,使髋、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或用皮牵引4周左右。膝关节脱位复位:助手甲、乙二人,分别握持大腿对抗牵引,术者推压或提按脱位的胫咕即可。固定: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再用铁丝托板将膝关节固定于伸达180160位68周。四、伤科推拿(按摩)手法 (示范)1、定义:按摩疗法是医者运用专门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2、作用:全身调节神经功能,促进循环、改善新陈代谢,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免疫力; 损伤: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除痉挛,

    43、松解粘连,软化瘢痕。 筋骨痹症:疏通经络,驱风散寒,流畅气血,调和营卫。.223、常用俞穴:头部 穴 名 位置 主治 百会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支点 头晕、头顶痛、昏迷 印堂 两眉内侧端直线的中点 头晕、前头痛、鼻病 太阳 眉梢与目外眦延长线的交点 偏头痛、眼病 人中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昏迷颈、背、腰 冈池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平耳垂 头晕、颈痛、眼病 大椎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发热、颈痛、中暑 肾俞 第二、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腰痛、肾炎 大肠俞 第四、五腰椎棘突旁开1.5寸 腰痛、肠炎上肢 肩三对 从颈根到锁骨肩峰端分作三等分,有等分的中点分别向后各

    44、1寸处 肩周炎、落枕、颈椎病 肩髂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举臂时有凹陷处 肩痛、臂痛、上肢瘫痪 肩内陵 正坐垂臂,于腋前皱襞尽端与肩髂 穴连接的中点 肩痛不举、麻木、上肢瘫痪 肩贞 手臂合腋,于腋后纹头上1寸 肩背痛、肩周炎 曲池 屈肘或直角,在肘窝桡侧横纹头上至肱骨外上髁之中点 肘痛、肩臂痛、发热、上肢瘫痪手三里 曲池穴下2寸 手臂麻痛、肘挛不伸、偏瘫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 腕痛、落枕、上肢瘫痪内关 腕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 手指痛、胸腹痛、昏迷合各 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体中点 上肢痛、手麻、头痛、牙痛 .23下肢环跳 侧卧、屈髋,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臀裂上端连线的外1

    45、/3与内2/3交界处 腰腿痛、下肢麻木委中 窝横纹中央 腰背痛、下肢萎痹、腓肠肌痉挛承山 腓肠肌肌腹与肌腱之间凹陷端的顶 腰背痛、坐骨N痛、转筋膝眼 屈膝垂足、髌骨下缘连旁凹陷处 膝痛风市 直立时手臂下垂,中指尖所点处 股外侧皮N、腰腿痛足三里 外膝腿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 吸痛、腹痛、下肢麻木昆仑 外踝与跟腱之间 踝痛、腰痛太溪 内踝与跟腱之间 踝痛、N衰弱涌泉 脚底心凹陷中,在足前1/3与后2/3交界处 昏迷、中暑、脚底抽筋4、按摩手法抚摩操作 功效 运用揉捏揉捏搓 用双手的掌面挟住患部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并同时作上、下或前后往返移动的手法;称为搓法,其频率一般每分钟可达150200

    46、次/分,一般在理筋手法结束阶段使用,多用于四肢、肩关节、腰背、胁肋部。摩擦 推压 摇晃 抖动 提弹 11振动 12叩击 13按压.24五、针炙疗法针炙概念 P274 基础进针 刺手 押手 找穴位,帮助进针1、指切进针法 1.5寸以下2、夹持进针法 长针3、提捏进针法4、舒张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 非常熟练之后角度 直刺 斜刺 避开重要脏腑,透穴时用;(一针刺几穴) 平刺 头部基本手法: 捻转法 大幅度360720 小幅度180 单向特殊情况 双向 提插法 幅度、距离的大小 两法可同时使用辅助手法: 循 沿刺的部位上下左右循摩 刮 弹 搓柄 摇 震颤 .25针刺前的准备: 选择针具 1、安全 2、质

    47、量 本身质量和疗效质量 体位 卧位 坐位 放松 方便操作留针:将针留于穴位中一定时间,因为病情的补泻需要的刺激量,等于手法加上留针时间。七、一般情况下留针10分钟左右 对慢性病、巨痛症、痉挛、寒症,半小时以上。出针:也称引针、发针、拔针 将针轻轻捻转至皮下,再将针起出,用于棉球压针孔。得气 治神,又叫针感 刺炙腧穴后,因施用一定的手法而产生经气感应,患者有酸、胀、麻、重等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打散传导的感觉,术者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得气的意义 针刺治疗的效果候气 留针片刻后得气催气 行针导气法、用捻转、提、插等手法。隐性感传 无得气感觉,但有有效。针刺补泻法 针刺时用一定手法激发经气 补

    48、益正气,低下功能 舒泻病邪,使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方法(一)单式补泻 捻转补泻法:得气后,用捻转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 补:幅度180 慢 次数少 泻360 快 多提插补泻法 重插轻提,紧按慢提为之补 相反为之泻.26疚徐补泻法 进针时徐 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为之补迎随补泻法 针尖顺着经脉的循行方向为之补 针尖逆着经脉的循行方向为之泻呼吸补泻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地为之补 相反为泄开阖补泻 出针后即闭其孔为之补 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之泄平补平泻 小补小泄法 均匀、适度的捻转提插(二)复式补泻法(大补大泻法) 烧山火补 透天 泻 烧山火 天、人、地三部分分别进针,捻转9阳树透天凉 直接进入

    49、地部,捻转六阴树,提至入部,再 扩大针孔针刺选穴原则: 1、局部取穴 2、循经取穴 上取下、下取上、左取右、右取左 3、随症取穴 4、经验取穴炙法 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烧灼、熏熨,借助炙火的热力透入肌肤,经过经络的作用,以温通气血,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常用炙法: 1、艾条炙: 2、温针炙:可用燃着的艾条直接烤针柄至有温热感。 3、直接炙: 37壮 4、间接炙:隔姜炙、隔蒜炙、隔盐炙、附子炙、白胡椒炙、慢性劳损、风湿关节痛、肢端发冷、肢本麻木等症。 .27拔罐法拔罐法 P140 中国骨伤科学中国骨伤科学六、固 定 固定是治疗骨折、脱位和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一种需要手段,已

    50、复位的骨折和脱位,必须持续而有效地固定在良好的位置,才能保证良好的愈合过程。 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备以下标准:1、2、3、4。P94中国骨伤科学 夹板固定 夹板固定是从肢体的生理功能出发,通过束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固定垫防止或矫正骨折断端成角畸型和侧方移效应力,充分利用肢体肌肉动力,使骨折所致的不平衡恢复到平衡,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固定,为却静结合创造了条件,符合外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 优点:具有固定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病人痛苦少,可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股胃、折大腿肌肉有较大牵拉力,故常:配合皮肤牵引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骨伤科学ppt演示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32718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