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知识 要点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北师大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北师大北师大版小学版小学数学六数学六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知知 识识 要要 点点 2019 年 12 月 1 / 17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圆圆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 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r 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 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 d 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
2、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 dr r 1/2d 用文字表示为: 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3 倍多一些, 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 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 时,取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d 或 C=2r 圆周长=直径 圆周长=半径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
3、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 半,用字母(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 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rr。 圆的面积公式:。 14圆的面积公式: 或者 S=(d/2) 或者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2 / 17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 R,内圆的半径是 r,它的面积是 S=R 或 S=(R) 。 (其中 Rr环的宽度 )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 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
4、周长公式: d/2d 或 r2r 圆周长的一半=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 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倍,而面积 扩大倍。 22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 , 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 , 而面积比是:。 圆周长和直径的比是:1,比值是 圆周长和半径的比是 2:1,比值是 2 23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厘米; 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厘
5、米。 24在同一圆中,圆心角占圆周角的几分之几,它所在扇形面积就占圆面积的 几分之几;所对的弧就占圆周长的几分之几 25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26扇形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 S=n/360 (n 为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 为扇形所在圆的半径) 27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 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8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3 / 17 有 2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 3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 4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6、: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29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30、永远记住要带单位,周长是(例如:cm) ,面积是平方(例如:cm2) ,体积 是立方(例如:cm3) 。 31、圆的周长: 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031.4 32、圆的面积: 3.14123.14 3.142212.56 3.1432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3.1472153
7、.86 3.1482200.96 3.1492254.34 3.14102314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 都是先算乘 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如果是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如果是分数连乘,可先进行约分,再进行计算; 如果是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要先把除法转换成乘法,然后按乘法运算。 2、解决问题 (1)用分数运算解决“求比已知量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量是多少”的实际问 题,方法是: 第种方法:可以先求出多或少的具体量,再用单位“1”的量加或减去多或少 的部分,求出要求的问题。 第种方
8、法:也可以用单位“1”加或减去多或少的几分之几,求出未知数占单 4 / 17 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单位“1”的量乘这个分数。 (2) “已知甲与乙的和,其中甲占和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 第种方法:首先明确谁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求出甲数,再用单位“1” 减去甲数,求出乙数。 第种方法:先用单位“1”减去已知甲数所占和的几分之几,即得未知乙数所 占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乙数。 (3)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要找准单位“1” 。 确定好其他量和单位“1”的量有什么关系,画出关系图,写出等量关系式。 设未知量为 X,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答方程。 (4)要记住以下几种
9、算术解法解应用题: 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的量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还可以用列方程解 答。 3、要记住以下的解方程定律: 加数 +加数 = 和; 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 = 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 = 积; 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 = 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4、绘制简单线段图的方法: 分数应用题,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知道单位“1”的量用乘法,另一种是求单位 “1”的量,用除法。这两种类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分成三种:(一)一种量是另 一种量的
10、几分之几。(二)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几分之几。(三)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少 几分之几。绘制时关键处理好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在审题确定单位“1”的量。绘制 5 / 17 步骤: 首先用线段表示出这个单位“1”的量,画在最上面,用直尺画。 分率的分母是几就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几份,用直尺画出平均的等分。 标出相关的量。 再绘制与单位“1”有关的量,根据实际是上面的三种关系中的哪一种再画。 标出相关的量。 问题所求要标出“?”号和单位。 5、补充知识点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 简便运算。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
11、不变;分数乘分数,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 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倒数:乘积是 1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 3/4 把 3/4 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 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 4/3。3/4 是 4/3 的倒数,也可以说 4/3 是 3/4 的倒数。 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 12,把 12 化成分数,即 12/1 ,再把 12
12、/1 这个分数 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 1/12 , 12 是 1/12 的倒数。 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 0.25 ,把 0.25 化成分数,即 1/4 ,再把 1/4 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 4/1 用 1 计算法:也可以用 1 去除以这个数,例如 0.25 ,1/0.25 等于 4 ,所 以 0.25 的倒数 4 ,因为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 律。 6 / 17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 除
13、外) ,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 1。单位 1 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 单位 1 用除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一般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来观察。 2、同样高度的物体,在同一光源的照射下,离光源越近,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 短;离光源越远,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3、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4、确定观察的范围: 1)先找到观察点、障碍点; 2)连接观察点和障碍点后确定观察的范围。 5、看不到的地方称作盲区。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
14、认识 1、百分数的意义 像 84%,28%,2.5%这样的数叫作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带单位名 称,它表示的是一个比值。 2、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百分数的读法: 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相同, 但百分数读作 “百分之几” , 不读作“一百分之几” 。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相当于分母是 100 的分数,但百分数不能写成分数的 形式,而是在分子的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3、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意义不同 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 系,并不是表示某一个具体数量,所以百分数不
15、能带单位。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 7 / 17 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所以分数表示数量时可以带单位。 写法不同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分数的最后结果中的分子只能是整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 数。 百分数的最后结果中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如:18%,16.7%,180% 4、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数的后面直接添上“%” ,如 0.25=25%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如 3/5=0.6=60%(
16、除 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先把“%”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当移动的位数不够时,要添 0 补位。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当百分数 的分子是小数时,要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把 分子变成整数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 法相同,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然后把小数点 向右移动两位,再在数的后面加上% 6、求百分率的方法: 百分率一般是指部
17、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如合格率就是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 数量的百分之几。及格率就是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结果用百分数的形式 表示。 常考的几种百分率: 合格的数量总数量100%=合格率 及格的人数总人数100%=及格率 发芽的数量总数量100%=发芽率 优秀的人数总人数100%=优秀率 8 / 17 出席的人数总人数100%=出席率 缺席的人数总人数100%=缺席率 命中的次数总次数100%=命中率 7、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答方法相同,都是用乘法来计算,用 这个数乘百分之几。计算时可以把这个数化成小数来计算,也可以把这个数化成分 数
18、来计算,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三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表示各个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一、绘制条形统计图(主要是用于比较数量大小) 1、写出统计图的标题,在上方的右侧表明制图日期。 2、确定横轴、纵轴。 3、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条形的宽度和间隔。 (直条的宽窄要一 致,间隔也要一致,单位长度要统一) 4、 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 确定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要根据最大和最小的来综合 考虑。 5、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6、给直条图形不同的颜色(或底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