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围岩 稳定性 分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本章学习内容及要求本章学习内容及要求 1 1)了解地下洞室的研究意义和一般分类方法,掌握地下洞了解地下洞室的研究意义和一般分类方法,掌握地下洞室、洞室围岩及支护的基本概念;室、洞室围岩及支护的基本概念; 2)熟悉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重分布的特征,熟悉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重分布的特征,重点掌握圆重点掌握圆- -椭椭圆形洞室围边拉应力与压应力的产生条件;圆形洞室围边拉应力与压应力的产生条件; 3)掌握洞室围岩的变形破坏类型、特征及其产生的结构与掌握洞室围岩的变形破坏类型、特征及其产生的结构与力学条件;力学条件; 4)掌握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掌握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熟悉地下洞室围岩稳熟悉地
2、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定性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5)了解地下岩体支护措施分类,熟悉常见、常用的围岩支了解地下岩体支护措施分类,熟悉常见、常用的围岩支护措施。护措施。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1)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2)地下洞室围岩的各类变形破坏特征及其产生条件;地下洞室围岩的各类变形破坏特征及其产生条件; 3)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 本章难点:本章难点: 1)各类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的条件;各类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的条件; 2)各类围岩变形破坏的控制因素和产生
3、条件。各类围岩变形破坏的控制因素和产生条件。本章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及难点10.1 10.1 地下洞室概念及研究意义地下洞室概念及研究意义 10.1.1 10.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 地下洞室地下洞室(underground cavity) 天然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或为各种目的存在于岩土体中或为各种目的修建修建在地下在地下的的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并有较大延伸长度的中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并有较大延伸长度的中空通道或中空洞空通道或中空洞室室统称为地下洞室,包括矿山坑道、统称为地下洞室,包括矿山坑道、铁路隧道、水工隧洞、地下发电站厂房、地下铁道铁路隧道、水工隧洞、地下发电站厂房、地下铁道及地下
4、停车场、地下储油库、地下弹道导弹发射井、及地下停车场、地下储油库、地下弹道导弹发射井、以及地下飞机库等。以及地下飞机库等。 公路隧道武汉长江隧道水电站地下厂房ssss10.1 10.1 地下洞室概念及研究意义地下洞室概念及研究意义 10.1.1 10.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2 围岩(围岩(surrounding rock) 开挖空间周围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开挖空间周围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那部分岩体。的那部分岩体。 3 二次应力(二次应力(secondary stress) 岩体开挖引起的重新分布的应力,岩体开挖引起的重新分布的应力,也称次生应力。也称次生应力。 4 支护(支护(Support)
5、用于支撑地下洞室围岩,使其用于支撑地下洞室围岩,使其稳定的结构。稳定的结构。10.1 10.1 地下洞室概念及研究意义地下洞室概念及研究意义 1 按用途按用途:矿山巷道(井)、交通隧道、水工隧道、:矿山巷道(井)、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地下厂房(仓库)、地下市政工程、地下军事工程地下厂房(仓库)、地下市政工程、地下军事工程 ; 2 按洞壁受压情况按洞壁受压情况:有压洞室、无压洞室;:有压洞室、无压洞室; 3 按断面形状按断面形状:圆形、矩形、城门洞形、椭圆形;:圆形、矩形、城门洞形、椭圆形; 4 按与水平面关系按与水平面关系:水平式、倾斜式、垂直式;:水平式、倾斜式、垂直式; 5 按介质类型按介
6、质类型:岩体洞室、土体洞室、水中洞室;:岩体洞室、土体洞室、水中洞室; 6 按应力情况按应力情况:单式洞室、群洞;:单式洞室、群洞; 7 按埋置深度:按埋置深度:浅埋式、深埋式。浅埋式、深埋式。10.1.2 10.1.2 地下洞室的分类地下洞室的分类二滩地下厂房锦屏地下厂房拉西瓦水工建筑 10.1.3 10.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1.地下空间应用的历史地下空间应用的历史从从15 世纪开始的近代世纪开始的近代与现代与现代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 ,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有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有效武器。效武器。第一时代第一时代第二时代第二时代第三时代第三时代至今至今古代时期(公元前古代时
7、期(公元前30005世纪世纪)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引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引水隧洞,秦汉陵墓等。水隧洞,秦汉陵墓等。5世纪世纪14世纪的中世纪时代世纪的中世纪时代欧洲经历了封建社会最黑暗的千欧洲经历了封建社会最黑暗的千年文化低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年文化低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我国石窟逐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我国石窟逐渐形成。渐形成。远古时期(人类出现远古时期(人类出现 公元前公元前3000年)年)人类原始穴居人类原始穴居,北京周北京周口店的口店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人类居住地址。人类居住地址。第四时代第四时代10.1.3 10.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2.中国是世界地下工程发展强国
8、中国是世界地下工程发展强国中国是世界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发展最快、中国是世界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发展最快、地质条件及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地质条件及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 工程建设空间资源的局限,促进了地下洞室的建筑需求,工程建设空间资源的局限,促进了地下洞室的建筑需求,但软基、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地温、强破碎等复杂但软基、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地温、强破碎等复杂地质地质条件条件及深埋、大跨度、超长等及深埋、大跨度、超长等建筑要求建筑要求增大了地下洞室的增大了地下洞室的失稳风险。失稳风险。 3.中国也是世界地下工程风险最大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地下工程风险最大的国家 以上客观事实要求对地下洞室进行系以
9、上客观事实要求对地下洞室进行系统研究统研究,解决围岩应力与强度之间的矛盾,解决围岩应力与强度之间的矛盾,防止地质灾害发生防止地质灾害发生:为地下建筑的安全、经济提供保障;为地下建筑的安全、经济提供保障;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各类问题提供充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各类问题提供充分可靠的地质依据。分可靠的地质依据。10.1.3 10.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10.1 10.1 地下洞室概念及研究意义地下洞室概念及研究意义围岩应力围岩强度 基础设施建设中,各类地下洞室中的围岩失稳事故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中,各类地下洞室中的围岩失稳事故频发,如塌方、涌水、岩爆、大变形、瓦斯爆炸等屡见不鲜;如塌方、涌水、岩爆、大变
10、形、瓦斯爆炸等屡见不鲜;10.1.3 10.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印度板块印度板块欧亚板块欧亚板块四川盆地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地下地质灾害问题,如:地下地质灾害问题,如:l 地下工程坍方问题地下工程坍方问题l 高地应力与围岩岩爆及大变形灾害问题高地应力与围岩岩爆及大变形灾害问题l 岩溶隧道涌水突泥灾害及超前预报问题岩溶隧道涌水突泥灾害及超前预报问题l 隧道瓦斯突出及防爆问题。隧道瓦斯突出及防爆问题。2009年 6月 6日,三亚市绕城高速公路迎宾隧道塌方,8名工人被困2008年年5月月17日,大盈江四级电站是盈日,大盈江四级电站是盈江县在建的重要水电站之
11、一,它位于盈江县在建的重要水电站之一,它位于盈江县东南距离县城约江县东南距离县城约70公里的崇山之中公里的崇山之中 2006年年01月月16日,贵昆铁路辅助隧道日,贵昆铁路辅助隧道发生塌方发生塌方 12名施工人员被困名施工人员被困2007年年1月月12日,巴西圣保罗市西部地日,巴西圣保罗市西部地铁铁4号线一处工地发生塌方事故。当天号线一处工地发生塌方事故。当天下午发生的这次塌方事故造成至少下午发生的这次塌方事故造成至少3人人受伤,受伤,1人失踪人失踪 2005.10.27,天汕高速广福隧道塌方天汕高速广福隧道塌方12人被困,该隧道是双洞分离式高速公路人被困,该隧道是双洞分离式高速公路隧道,出事
12、点离出口约隧道,出事点离出口约463米、离工作米、离工作面约面约80米;原设计该段岩层为较坚固的米;原设计该段岩层为较坚固的V类围岩,开挖后发现实际变更为较差类围岩,开挖后发现实际变更为较差的的III类围岩类围岩 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岩爆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岩爆 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五次大涌水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五次大涌水 圆梁山隧道突泥圆梁山隧道突泥 都汶高速公路隧道瓦斯爆炸都汶高速公路隧道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掌子面处塌方掌子面处塌方,瓦斯异常涌出,瓦斯异常涌出,致使模板台车附近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模板台车配电致使模板台车附近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模板台车配电箱
13、附近悬挂的三芯插头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箱附近悬挂的三芯插头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005年年12月月22日日14日日40分,四分,四川省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川省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右线隧道发生特别右线隧道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重大瓦斯爆炸事事故,造成故,造成44人死亡,人死亡,11人受伤,直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接经济损失2035万元。董家山隧道万元。董家山隧道左线全长左线全长4090米,右线全长米,右线全长4060米,米,事故发生时右线隧道完成开挖事故发生时右线隧道完成开挖1487米、衬砌米、衬砌1419米。米。单轴应力作用下的主应力迹线 稳态水流 环绕圆柱形障碍时的流线
14、 10.2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10.2.1 10.2.1 围岩应力重分布的一般特点围岩应力重分布的一般特点l岩体初始应力状态l洞室开挖后应力重分布l对比开挖岩体产生应力重分布的主应力迹线与稳态水流越过障碍物时的流线。 理想弹性平板在单轴应力作用下主应力迹线的分布与稳态水流经过障碍物时的流线特征具有相似性: 圆柱形障碍物置于光滑稳态水流中时,水流环绕障碍物呈现弯曲; 紧靠障碍物的上、下游处,水流速度减慢,流线向外展开,与拉应力区所出现的应力迹线分开相似; 在障碍物两侧,水流加速,产生汇流现象,与压应力增大区应力迹线的聚集相似; 在大约三倍于障碍物直径
15、以外的区域,流线并不受障碍物的影响而产生明显的弯曲。10.2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0hhN10.2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l岩体内任何一点的初始应力状态(即原岩应力)通常可以垂直正应力v (通常为主应力)和水平正应力h来表示(其中 vo值可以是零,也可以是常数): 由上式可知: 岩体内的初始应力随深度而变化,对于地下洞室来说, 其垂直剖面上各点的原岩应力大小是不等的,即地下洞室在岩体内将地下洞室在岩体内将是处在一种非均匀的初始应力场中是处在一种非均匀的初始应力场中。hvvhNh10.2 10.2 开挖围岩的应力重
16、分布特征开挖围岩的应力重分布特征hvvhNh围岩原岩(3-5)D%5Dhl 据森维南原理,开挖洞室引起的应力状态的重大变化开挖洞室引起的应力状态的重大变化局限在洞室横剖面中最大尺寸的局限在洞室横剖面中最大尺寸的3-5倍范围之内倍范围之内。若此范围不超出地表,则可假定在洞室的整个影响带内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与洞中心处是一样的,这样,就将非均匀应力场简化为均匀应力场,从而简化了围岩应力计算。围岩及围岩内的初始应力(a)(b) 由右图由右图(N =0.25)可以看出:可以看出: 径向应力:径向应力:随着向自由表面的接近而逐渐减小随着向自由表面的接近而逐渐减小,至洞壁至洞壁处变为零;处变为零; 切向应力
17、:切向应力:在一些部位愈接近自由表面切向应力愈大在一些部位愈接近自由表面切向应力愈大,并于洞壁达最高值并于洞壁达最高值,产生产生压应力集中压应力集中;在另一些部分;在另一些部分,愈接近愈接近自由表面切向应力愈低自由表面切向应力愈低,有时甚至于洞壁附近出现拉应力有时甚至于洞壁附近出现拉应力,产产生生拉应力集中拉应力集中.引起强烈的引起强烈的主应力分异主应力分异l应力分布特征应力分布特征 围岩开挖引起洞室周边各质点围岩开挖引起洞室周边各质点向自由临空面方向移动向自由临空面方向移动,随围岩处初随围岩处初始应力状态的不同,在洞室周边产始应力状态的不同,在洞室周边产生不同的应力分布特征。生不同的应力分布
18、特征。10.2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对于圆-椭圆形洞室,周边可能周边可能的最大拉应力集中和最大压应力集的最大拉应力集中和最大压应力集中分别发生于岩体内初始最大主应中分别发生于岩体内初始最大主应力轴和最小主应力轴与周边垂直相力轴和最小主应力轴与周边垂直相交的交的A A、B B两点两点,而两点之间的应力则介于上述两个极值之间,呈逐渐过渡状态。 可见,这两点是判定围岩是否稳定的关键部位。10.2.2 10.2.2 圆圆- -椭圆形洞室周边应力集中的一般规律椭圆形洞室周边应力集中的一般规律 圆椭圆形洞室周边上可能产生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集中的部位 10.2
19、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A A点:点: 当当 N1/3 N1/3 时,时, / /00,为压应力;,为压应力; 当当 N1/3N1/3时,时, / /00,为拉应力。,为拉应力。 B B点:点: N N不论取何值,都不产生不论取何值,都不产生拉应力拉应力 对于不同对于不同N值条件下的圆形值条件下的圆形隧洞隧洞, 其关键点的应力状态为:其关键点的应力状态为:不同N值条件下圆形隧洞周边的应力分布 10.2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AB 根据弹性理论,圆根据弹性理论,圆-椭圆形地下洞室周边椭圆形地下洞室周边A、B两点的切
20、两点的切向应力可根据下式求得:向应力可根据下式求得: 式中式中: (+N)称为应力集中系数,记为)称为应力集中系数,记为Kc,则有,则有, Kc= /v 。 A点和点和B点的点的和和值列于下表:值列于下表:A点-12(a/b)+1B点2(b/a)+1-1()N 由公式可知:对于不同由公式可知:对于不同N值,圆值,圆-椭圆形隧洞围边关键点椭圆形隧洞围边关键点的应力状态不同,可能出现拉应力,也可能出现压应力。的应力状态不同,可能出现拉应力,也可能出现压应力。10.2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当当N=1N=1, ,任何任何 b/a,b/a,均均不产生拉应力不产
21、生拉应力; ; 当当N=0N=0, ,最大拉应力最大拉应力产生在产生在A A点点, ,且其应力集且其应力集中系数与洞形无关中系数与洞形无关, , v v -1 -1; ; 当当0 0 N N 1 1, ,特定洞形特定洞形有特定的产生拉应力的有特定的产生拉应力的临界临界N N值:值:NlN1;N1时时, ,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最大拉应力出现在B B点点,N,N愈高于愈高于1,1,拉应力愈大拉应力愈大. .1)拉应力产生的条件洞室围边应力集中系数与N值和轴比的关系2)压应力产生的条件 当当b/a=Nb/a=N时时,周边无拉周边无拉应力应力, ,各点的压应力集中系各点的压应力集中系数相等数相等, ,为特
22、定为特定N N值下值下, ,不同不同轴比洞室中可能产生最大轴比洞室中可能产生最大压应力集中系数中的最小压应力集中系数中的最小值值, ,稳定条件最好稳定条件最好; ; 当当b/ab/aN N时时, ,最大压应最大压应力集中产生于力集中产生于B B点点, ,且应力且应力集中系数随两者差值的增集中系数随两者差值的增大而增大大而增大; ; 当当b/ab/aN N时时, ,最大压应最大压应力集中产生于力集中产生于A A点点, ,且两者且两者的差值愈大的差值愈大, ,其应力集中系其应力集中系数愈高数愈高. 洞室围边应力集中系数与N值和轴比的关系10.2.3 10.2.3 方形方形- -矩形洞室周边应力集中
23、的一般规律矩形洞室周边应力集中的一般规律 以上各图表明以上各图表明: 方形方形-矩形洞室周边上矩形洞室周边上最大压应力集中均产生于角点上最大压应力集中均产生于角点上; 角点上的最大压应力集中系数随洞室宽高比角点上的最大压应力集中系数随洞室宽高比(B/H)的不同而的不同而变化,变化,在不同在不同N值条件下,大体上都是方形或近似于方形洞室上的值条件下,大体上都是方形或近似于方形洞室上的最大压应力集中系数最低最大压应力集中系数最低,随着,随着B/H增大或减小,洞室角点上的最增大或减小,洞室角点上的最大压应力集中系数则线性或近似干线性地增大。大压应力集中系数则线性或近似干线性地增大。A-14B0.84
24、1.21C2.18-1.08D2.26-0.98E3.203.40F-12.72 10.2.4 10.2.4 圆拱直墙形洞室应力分布特征圆拱直墙形洞室应力分布特征 据光弹试验资料据光弹试验资料, 城门洞型断面上各特征点的切向应力仍城门洞型断面上各特征点的切向应力仍可按前式求得。图中各特征点的应力集中系数中可按前式求得。图中各特征点的应力集中系数中和和值列于值列于下表,据此数据可作出下表,据此数据可作出N值与应力集中系数的关系图。值与应力集中系数的关系图。10.2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N圆拱直墙形洞室周边各点的应力集中系数与N的关系 根据左图可以看出
25、:根据左图可以看出: 当当N7时时,周边上的最,周边上的最大压应力集中转移到洞室顶拱大压应力集中转移到洞室顶拱的的A点处。点处。1)压应力产生的条件10.2 10.2 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由图中可以看出:由图中可以看出: 当当N1时时, 随着随着N值的降值的降低低, F处首先出现拉应力处首先出现拉应力(N 0.37), 随后随后A点处也开始产点处也开始产生拉应力生拉应力(N 0.25); 当当N1时时, 随着随着N值的增值的增加加, C点最先出现拉应力点最先出现拉应力, (N2.02), 随后随后D点处也开始产生点处也开始产生拉应力拉应力(N2.31)。2)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