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doc》由用户(宇zoe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月是故乡明 部编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故乡 优秀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1 1 / 6 6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表 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1 通过阅读, 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 的重点。 2 学生第一次评点课文, 有一定的难度。 课堂上老师可介绍方法并进行示 范,来指导学生评点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 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 愁, 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 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
2、征意 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 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 同时, 月亮也是人 类相思情感的载体, 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 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 念。 在失意者的笔下, 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 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 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 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 遥望夜空, 看见朗朗明月之时, 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 关的诗句: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 诗经陈风月出 )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 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 望月怀远 )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2 2 / 6 6 上霜。举头
3、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 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 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简介作者 季羡林,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第六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北京大学副 校长等。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 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 京大学东语系教授、 系主任。 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
4、和翻译, 翻译了印 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 。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 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 创获良多、 著作等身, 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 师。 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 已结集的有 天竺心影 、 朗润集 以及季 羡林散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特色。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 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 所以, 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 出发, 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 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 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
5、如柳、 月、 炊烟、 乡音等等。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 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 通过对 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 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 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3 3 / 6 6 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 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全诗 为: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收兵。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抒发了杜甫离 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 在文学作 品中, 这样的写法特别多
6、, 月亮其实无处不明, 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 从 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 因而被广为 传诵。 本文的第一段, 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最后说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 样子” ,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第2、 3、 4、 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 第2小节是一个过渡, 由月到山, 到水, 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 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 着深厚的感情, 虽然只在故乡呆了六年, 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 仍新鲜如昨, 数星星, 捉知了, 看月亮, 拣鸭蛋, 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 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