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地理核心素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立德树人与地理核心素养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人 地理 核心 素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立德树人与地理核心素养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韦志榕韦志榕 20172017年年6 6月月汇报内容汇报内容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二 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三 发挥地理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四 结语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一个“抓手” 课程改革五项任务(五个统筹)五项任务(五个统筹) 统筹各学段统筹各学段 统筹各学科统筹各学科 统筹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统筹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 统筹各方面优势力量统筹各方面优势力量 统筹校内外阵地统筹校内外阵地 十项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十项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形成育人大形成育人大的格局的格局“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
2、革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第一项的第一项 (一)研究和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一)研究和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该具
3、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新实践。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第四项的第四项 (四)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四)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 立德立德树人树人根本任务 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总目标 学科核心学科核心素养素养学科目标大思路大思路什么是什么
4、是“素养素养”? “素养”(competence或competency)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这与中华民族文化中“素养”的含义是一致的。“素养”一词较早出现的有汉书 李寻传:“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把素养视为经常修习的涵养。后来,在我国汉语中主要指平日的修养,如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可见,“素养素养”对应的主体是对应的主体是“人人”或或“学生学生”,是相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是相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提出的,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提出的,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
5、授)概念解析概念解析什么是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Key competence)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所有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既表现出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选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什么是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摘自各学科课标)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
6、的能力。它以具体领域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为基础,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不只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 1 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9 9月课题组发布月课题组发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
7、人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具体包括三为核心,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个方面,6大素养、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个基本要点。文化基础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人文情怀 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理性思维: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勇于探究自主发展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乐学善学:乐学善学 勤于反思勤于反思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健康生活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社会参与责任担当责任担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劳动
8、意识:劳动意识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 技术应用技术应用治学治学 修身修身 济世济世 学科课程如何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课程如何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学生发展核心展核心素养素养。地理核心地理核心素养素养数学数学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语文核心语文核心素养素养历史核心历史核心素养素养2 2 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制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制我们研究的基本问题我们研究的基本问题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特点是什么?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地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视野?我们研究的角度(维度)我们研究的角度(维度)地理科学的角
9、度中国百年基础教育地理课程发展的角度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角度n地理学使命:解决资源、环境、发展面临的地理学使命:解决资源、环境、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复杂问题;n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 傅伯杰院士傅伯杰院士关注地理学与社会发展相关联关注地理学与社会发展相关联 2016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 张建珍 段玉山 龚倩 译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 二一六年八月 经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授权,由张建珍、段玉山、龚倩负责 2016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中文版本翻译工作,该宪章的英中文版本
10、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地理大会上于 2016 年 8 月 24 日同时颁布,此前中国翻译的其他版本均为未经授权的草稿。1 地理教育的育人价值地理教育的育人价值受过地理教育的公民能够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理解个人对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责任。地理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与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自己)和谐相处。2 地理教育的内容地理教育的内容地理学使得从地方尺度到全球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3 地理教育的方式地理教育的方式地理调查满足并滋养好奇心。地理视角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当代面临的众多挑战。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地理环
11、境对人的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地方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地方的综合的综合用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对区用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域本身的认识信息能力;设计能力;探究信息能力;设计能力;探究能力;科学态度能力;科学态度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应具备的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重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
12、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价值观思想方法实践行动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水平划分人地协调观: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 20170529(下同)对现代地球观的哲学思考之一:地球由自然
13、演化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地球科学哲学地球的自然演化阶段地球的自然演化阶段(工业文明出现之前)(工业文明出现之前)悠长的时间跨度辩证的发展历史基本协调的人地关系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工业文明出阶段(工业文明出现之后)现之后)地球和人类社会进入了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PRED的严峻现实) 经济 社会 生态自发的辩证演化自发的辩证演化自觉的辩证发展自觉的辩证发展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在人地关系中,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自然界具有优先地位,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地理环境通过社会物质生产表现了它的决定作用。我们要承认这种作用,对自然界表示感激和尊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
14、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整个地球表面的变化,其影响的方式、强度和后果各有不同。我们要认识到人类因素已经成为一种星球级别的地质作用力,更要以科学的态度运用这个作用力,不能滥用。 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价值观的层面看,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关系。以往人类活动,以损害自然价值的方式实现文化价值,从而使人类走到不可持续发展的地步。我们只有保护自然价值,才会有健康的文化。以不损害自然价值的方式实现文化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是协调人地关系最重要的目标。综合思维: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
15、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环境是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它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 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 地理3035千米千米200300米米地理环境本身的综合性特征,也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不仅限于研究各个组成要素,更重要的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统一的整体,综合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理环境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综
16、合研究有不同的层次,层次越高复杂程度越大,综合的难度也越大。当然,综合研究不是地理学独有的,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也进行综合性研究。但是,高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则是地理学所特有的。层次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则是地理学所特有的。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地方的综合地理环境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对要素的综合分析,往往是我们认识地理环境特点或地理现象成因的最基本的方法。要素的综合分析观照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一定是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为什么某地理事物在这个时间发生在这个地方,而不是那个地方;为什么某地理事物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变化,而不向别的方向发展变化?这些问
17、题都关乎时空之间的相关性。时空的综合分析观照了地理学研究的动态性特点。地理学特性视角之一是对地方的重视,地方的综合分析关照了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性特点。通过对地方地理环境要素及时空变化的分析,获得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地方性解释。(经济地理学思维109)区域认知: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空间认知是指在生活中,人们逐步理解地理空间
18、,进行地理分析和决策,包括地理信息的知觉、编码、存储、记忆和解码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地理学对空间的研究离不开“区域”。地理区域是地理学家为研究地理环境所产生的“一个知识概念、供思考的实体”。地理学科中的“区域”是“空间”的实体化,空间认知与区域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参考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及其表现研究高翠微 博士学位论文)“区域认知”一词,应包含“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和“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的涵义。前者是将区域认知理解为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一种策略和视角,后者是指对某一区域加以认识的方法。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 从从“空间空
19、间区区域域”的维度上探寻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潜在空间秩序、空的维度上探寻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潜在空间秩序、空间规律是区域认知的基本意涵。间规律是区域认知的基本意涵。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 把复杂多样的地球表面划把复杂多样的地球表面划分成区域加以认识,当然包括认识区域本身。要认识一个区分成区域加以认识,当然包括认识区域本身。要认识一个区域,会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区域的位置、特征、与其他区域,会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区域的位置、特征、与其他区域的差异、联系等等。而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和工具也有一域的差异、联系等等。而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和工具也有一定的定的“要领要领”或
20、或“技术路线技术路线”。评析区域开发利用状况评析区域开发利用状况 “区域认知区域认知”蕴含价值判断的成分蕴含价值判断的成分的含义是,对人们所提出的区域开发利用的措施、对策等,的含义是,对人们所提出的区域开发利用的措施、对策等,要秉持正确的地理观念及一定的评价依据对其合理性或不足要秉持正确的地理观念及一定的评价依据对其合理性或不足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地理实践力:一种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行动能力和思维品质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
21、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现代地理学研究主要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大部分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主要来自野外考察。早在19世纪以前,就将以定性描述为主的地理考察、地理探险等作为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尽管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成果广泛应用于地理学,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但是野外考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地理研究手段。 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