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历代建治与福州城的历史变迁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福州历代建治与福州城的历史变迁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州 历代 历史 变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福州历代建治与福州历代建治与福州城的历史变迁福州城的历史变迁主讲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主讲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戴显群教授戴显群教授一、福州历代建治一、福州历代建治周周 代:代: 福州原属于禹贡九州中的扬州,周福州原属于禹贡九州中的扬州,周代为七闽之地。周礼夏官职方氏:代为七闽之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贾公彦疏: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七闽。”春秋以后为越地,越王勾践六传至春秋以后为越地,越王勾践六传至无疆灭于楚,又七世至闽越王
2、无诸姓騶氏,无疆灭于楚,又七世至闽越王无诸姓騶氏,建都于冶。建都于冶。 ( (见史记见史记越世家越世家) ) 秦秦 朝: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闽中郡不在原三十六郡内,而是后来增置闽中郡不在原三十六郡内,而是后来增置的南海、闽中、桂林,象郡等四郡之一。的南海、闽中、桂林,象郡等四郡之一。 ( (见闽县乡土志见闽县乡土志) ) 领辖县有:今福建全省,浙江温、台、领辖县有:今福建全省,浙江温、台、处三府,江西铅山县和广东潮、梅一带的处三府,江西铅山县和广东潮、梅一带的部分。部分
3、。汉汉 朝:朝: 无诸从诸侯灭秦,又佐汉击楚有功,汉高帝无诸从诸侯灭秦,又佐汉击楚有功,汉高帝五年五年( (前前202202年年) ),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于东冶,冶城是福建修筑最早的城池。据地,都于东冶,冶城是福建修筑最早的城池。据汉书颜师古注:汉书颜师古注:“地名即侯官县是也。地名即侯官县是也。”后后封闽越王弟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前封闽越王弟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前112112年),东越反,汉讨平之,年),东越反,汉讨平之,“徙其众于江淮间,徙其众于江淮间,东越地遂虚。东越地遂虚。”(史记(史记东越传)东越传)“后有逃后有逃遁者颇出,立为冶县,
4、属会稽郡遁者颇出,立为冶县,属会稽郡( (今浙江绍兴今浙江绍兴) ),立繇为越繇王。立繇为越繇王。”(宋书(宋书州郡志)冶县即州郡志)冶县即今福州,福建历史上第一个县。今福州,福建历史上第一个县。 东汉建安八年(东汉建安八年(203203年),东冶县分为侯官、年),东冶县分为侯官、建安、南平、汉兴、建平五县。建安、南平、汉兴、建平五县。三三 国国: 吴永安三年吴永安三年(260(260年年) ),以会稽南部都尉,以会稽南部都尉为建安郡,侯官县属建安郡。置典船校尉,为建安郡,侯官县属建安郡。置典船校尉,主谪徙之人造船于此。福州开元寺东直巷主谪徙之人造船于此。福州开元寺东直巷即吴时都尉营,号船场。
5、即吴时都尉营,号船场。晋晋 朝:朝: 西晋太康三年西晋太康三年(282(282年年) ),分建安,立晋,分建安,立晋安郡,属扬州刺史(州治在建邺,后改名安郡,属扬州刺史(州治在建邺,后改名建康,即今南京)。元康元年建康,即今南京)。元康元年(291(291年年) ),隶,隶于江州(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领于江州(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领辖县有:原丰、新罗、宛平、同安、侯官、辖县有:原丰、新罗、宛平、同安、侯官、罗江、晋安、温麻八县。罗江、晋安、温麻八县。南南 朝:宋、齐、梁、陈朝:宋、齐、梁、陈 宋泰始四年宋泰始四年(468(468年年) ),改为晋平郡,隶江州。领辖,改为晋平郡,隶江
6、州。领辖县有:原丰、侯官、罗江、晋安、温麻。县有:原丰、侯官、罗江、晋安、温麻。 齐时仍曰晋安郡,亦隶江州。梁天监年间齐时仍曰晋安郡,亦隶江州。梁天监年间(50(502 2519519年年) ),析晋安地,置南安郡。普通六年,析晋安地,置南安郡。普通六年(525(525年年) ),以晋安以晋安( (福州福州) )、建安、建安( (闽北闽北) )、南安、南安( (闽南闽南) )三郡属东扬三郡属东扬州。晋安郡领辖县有:原丰、侯官、罗江、温麻。州。晋安郡领辖县有:原丰、侯官、罗江、温麻。 陈永定年间陈永定年间(557559(557559年年) ),增置闽州,领晋安,增置闽州,领晋安三郡。天嘉六年三郡
7、。天嘉六年(565(565年年) ),取销闽州,晋安仍属东杨州。,取销闽州,晋安仍属东杨州。光大二年光大二年 (568 (568年年) ),改为丰州,这是闽中自成一州的,改为丰州,这是闽中自成一州的开始。州治设在晋安郡,晋安郡领县:原丰、侯官、开始。州治设在晋安郡,晋安郡领县:原丰、侯官、罗江、温麻。罗江、温麻。 隋隋 朝:朝: 隋平陈后,于开皇三年(隋平陈后,于开皇三年(589589年)改年)改丰州曰泉州,当时废除天下诸郡丰州曰泉州,当时废除天下诸郡500500余个,余个,一改一改600600余年州郡县三级之制为州县二级制。余年州郡县三级之制为州县二级制。大业元年(大业元年(605605年)
8、,复改泉州曰闽州,大年),复改泉州曰闽州,大业三年(业三年(607607年)废州改郡,闽中故地改称年)废州改郡,闽中故地改称建安郡。当时建安郡所统县数,由原来的建安郡。当时建安郡所统县数,由原来的九个经隋代裁并后仅存四个:闽县、建安、九个经隋代裁并后仅存四个:闽县、建安、南安、龙溪,郡治设在闽县。(见三山南安、龙溪,郡治设在闽县。(见三山志志地理类)地理类)唐唐 朝朝: 高祖武德元年(高祖武德元年(618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武德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武德四年,移建州州治于建安(今建瓯),当时,闽县属建四年,移建州州治于建安(今建瓯),当时,闽县属建州。武德六年(州。武德六年(62362
9、3年),析置泉州(今福州地区)。年),析置泉州(今福州地区)。武德八年(武德八年(625625年),置泉州都督府,领泉、建、丰三年),置泉州都督府,领泉、建、丰三州。泉州州治在闽县(今福州),建州州治在建安(今州。泉州州治在闽县(今福州),建州州治在建安(今建瓯),丰州州治在南安。太宗贞观元年(建瓯),丰州州治在南安。太宗贞观元年(627627年),年),废丰州入泉州(今福州),武后圣历二年(废丰州入泉州(今福州),武后圣历二年(699699年)于年)于丰州故地重置武荣州,睿宗景云二年(丰州故地重置武荣州,睿宗景云二年(711711年)武荣州年)武荣州改名泉州(今泉州)。同时改泉州(今福州)为
10、闽州,改名泉州(今泉州)。同时改泉州(今福州)为闽州,泉州都督府为闽州都督府,领闽、泉、建、漳(泉州都督府为闽州都督府,领闽、泉、建、漳(686686年年置)、潮等五州。置)、潮等五州。 玄宗开元十三年(玄宗开元十三年(725725年)又改闽州为福州,闽年)又改闽州为福州,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福州的称呼从此开始。开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福州的称呼从此开始。开元二十一年(元二十一年(733733年),置福州经略使。开元二十二年),置福州经略使。开元二十二年,督福、泉、建、汀(年,督福、泉、建、汀(733733年置)等四州,漳州、年置)等四州,漳州、潮州归岭南道。潮州归岭南道。玄宗天宝元年(玄
11、宗天宝元年(742742年),又改州为年),又改州为郡,福州改为长乐郡,仍为长乐经略使。肃宗乾元郡,福州改为长乐郡,仍为长乐经略使。肃宗乾元年间,复为福州都督府。肃宗上元元年(年间,复为福州都督府。肃宗上元元年(760760年),年),福州都督府升为节度使,领福、泉、建、漳、汀、福州都督府升为节度使,领福、泉、建、漳、汀、潮等六州。肃宗大历六年(潮等六州。肃宗大历六年(771771年),罢节度使,置年),罢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 综上所述,隋唐时期的福州名称经历了丰州、泉综上所述,隋唐时期的福州名称经历了丰州、泉州、建安郡、建州、泉州、闽州、福州
12、、长乐郡、福州、建安郡、建州、泉州、闽州、福州、长乐郡、福州等多次的变化,最后才确定为福州。同时,唐朝政州等多次的变化,最后才确定为福州。同时,唐朝政府先后在福州设置都督府、经略使、都防御使、节度府先后在福州设置都督府、经略使、都防御使、节度使、观察使等行政机构,以督领当时福建诸州。使、观察使等行政机构,以督领当时福建诸州。 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光、寿军入闽,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光、寿军入闽,昭宗乾宁三年(昭宗乾宁三年(896896年),升福州为威武军,授王潮为年),升福州为威武军,授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次年,王潮卒,王审知代立。威武军节度使。次年,王潮卒,王审知代立。 唐代福
13、州县数,据三山志唐代福州县数,据三山志地理类记载,共地理类记载,共领县领县8 8个,分别是:闽县、连江、侯官、长溪、长乐、个,分别是:闽县、连江、侯官、长溪、长乐、福唐、古田、永泰福唐、古田、永泰。五五 代:梁、唐、晋、汉、周代:梁、唐、晋、汉、周 后梁贞明六年后梁贞明六年(920(920年年) ),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升为大都督府。后唐长兴四年长兴四年(933(933年年) ),闽王延钧称帝,把福州升为长,闽王延钧称帝,把福州升为长乐府。后晋开运元年乐府。后晋开运元年(944(944年年) ),闽王延政据建州,闽王延政据建州,以福州为东都。不久,闽国灭亡。后汉时,闽地以福州为东都。不久,闽国
14、灭亡。后汉时,闽地为吴越国钱氏所有,改称福州威武军。后周广顺为吴越国钱氏所有,改称福州威武军。后周广顺元年元年(951(951年年) ),改称彰武军。,改称彰武军。 五代时期,福州领县除了继承唐代外,增加五代时期,福州领县除了继承唐代外,增加了闽清、永贞、宁德三县。了闽清、永贞、宁德三县。宋宋 朝:朝: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978年年) ),吴越国钱氏纳土,吴越国钱氏纳土归宋,仍称福州威武军,属两浙西南路。雍熙二归宋,仍称福州威武军,属两浙西南路。雍熙二年年(985(985年年) ),设福建路,下领六州两军:福州、建,设福建路,下领六州两军: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
15、南剑州、邵武军、兴化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州、邵武军、兴化军,福建遂有军,福建遂有“八闽八闽”之说。之说。( (今之福建整个地区,今之福建整个地区,基本上是宋福建路的旧有范围基本上是宋福建路的旧有范围) ) 南宋德佑二年南宋德佑二年(12761276年),益王赵昰即位福州,是为端宗,改年),益王赵昰即位福州,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 宋代福州领县:闽县、侯官、怀安、长乐、宋代福州领县:闽县、侯官、怀安、长乐、福清、古田、永泰、连江、闽清、长溪、宁德、福清、古田、永泰、连江、闽清、长溪、宁德、罗源。罗源。元元 朝:朝: 元初全国分十个行省,福建隶属江浙行省
16、。元世祖元初全国分十个行省,福建隶属江浙行省。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至元十五年(12781278年),福建独立设省,名为福建行省,年),福建独立设省,名为福建行省,治所设在福州。其后,福建行省治所多次迁到泉州。至治所设在福州。其后,福建行省治所多次迁到泉州。至元二十二年(元二十二年(12851285年),罢福建行省,立宣慰司,隶江年),罢福建行省,立宣慰司,隶江西行省。至元二十三年(西行省。至元二十三年(12861286年),复置福建行省,治年),复置福建行省,治所在福州。但很快又并入江浙行省。成宗大德元年所在福州。但很快又并入江浙行省。成宗大德元年(12971297年),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等处
17、行中书省,移年),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泉州。大德三年又罢福建行省,而置福建宣慰使司都治泉州。大德三年又罢福建行省,而置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属江浙行省。直至顺帝至正十六年(元帅府,隶属江浙行省。直至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1356年),又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为福建行省,一直到年),又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为福建行省,一直到元朝灭亡。元朝灭亡。 元代福州路领县:福宁州(福安、宁德、长溪)、元代福州路领县:福宁州(福安、宁德、长溪)、福清州、闽县、侯官、怀安、长乐、连江、古田、永福、福清州、闽县、侯官、怀安、长乐、连江、古田、永福、闽清、罗源。闽清、罗源。明明 朝:朝: 洪武
18、元年洪武元年(1368(1368年年) ),改福州路为福州府,属,改福州路为福州府,属福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福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276(1276年年) ),改行中书省,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为承宣布政使司。16461646年,明末唐王年,明末唐王( (聿键聿键) )称帝称帝福州,年号隆武,升福州为福京,更名天兴府,福州,年号隆武,升福州为福京,更名天兴府,旋即败亡。旋即败亡。 明代福州府领县:闽县、侯官、怀安、长乐、明代福州府领县:闽县、侯官、怀安、长乐、连江、福清、古田、永福、闽清、罗源、福安、连江、福清、古田、永福、闽清、罗源、福安、宁德。成化九年(宁德。成化九年(1473147
19、3年),复置福宁州,辖福年),复置福宁州,辖福安、宁德两县。万历八年(安、宁德两县。万历八年(15801580年),怀安废县,年),怀安废县,并入闽县和侯官县。并入闽县和侯官县。 清清 朝:朝: 仍为福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福州府领县:仍为福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福州府领县:闽县、侯官、长乐、连江、福清、古田、永福、闽县、侯官、长乐、连江、福清、古田、永福、闽清、罗源、屏南十县。闽清、罗源、屏南十县。民民 国:国: 辛亥革命的翌年辛亥革命的翌年(1912(1912年年) )废府治,闽县、侯废府治,闽县、侯官两县合为闽侯县,福州地区属闽侯县管辖。民官两县合为闽侯县,福州地区属闽侯县管辖。民国二十
20、八年国二十八年(1939(1939年年) ),开始成立福州市政筹备处,开始成立福州市政筹备处,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民国三十五年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1946年年) ),正,正式成立福州市,作为福建省会,范围仅限于城区。式成立福州市,作为福建省会,范围仅限于城区。 二、福州城的历史变迁二、福州城的历史变迁1、西汉冶城、西汉冶城 福州最早的城池,福州最早的城池,称称“冶城冶城”。汉高祖刘。汉高祖刘邦统一全国后,因闽越邦统一全国后,因闽越部落的首领无诸曾助汉部落的首领无诸曾助汉军灭秦伐楚,有功于汉,军灭秦伐楚,有功于汉,高帝五年被封为高帝五年被封为“闽越闽越王王”。无诸即在福州冶。
21、无诸即在福州冶山周围,建立一座都城,山周围,建立一座都城,称为称为“冶城冶城”。冶城的。冶城的位置当在今华林寺到钱位置当在今华林寺到钱塘巷一带。塘巷一带。 当时的城池面积不大。一方面因为当时当时的城池面积不大。一方面因为当时规定诸侯王都的面积不能太大。战国时期,规定诸侯王都的面积不能太大。战国时期,诸侯的国都,大者不过三百雉,即周围的诸侯的国都,大者不过三百雉,即周围的长度不过九百丈。(据范文澜中国通史长度不过九百丈。(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另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制。简编)另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制。当时除越王山、冶山南麓有一小片丘陵之当时除越王山、冶山南麓有一小片丘陵之外,大部分地区都
22、是水乡泽国与沙洲之地。外,大部分地区都是水乡泽国与沙洲之地。据郭柏苍葭柎草堂集云:据郭柏苍葭柎草堂集云:“相传汉时相传汉时海舶椗于还珠门外(即今鼓楼前贤南路海舶椗于还珠门外(即今鼓楼前贤南路口)。口)。”所以明代王恭有诗云所以明代王恭有诗云:“无诸建国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由此可见汉由此可见汉时时“冶城冶城”之南,确是江河潮水所及之区。之南,确是江河潮水所及之区。 冶城建立之初,城里居民主要是王族与治冶城建立之初,城里居民主要是王族与治下的官吏和士兵。至于其他百姓,仍散居下的官吏和士兵。至于其他百姓,仍散居在城外一片片洲地之中。在城外一片片洲地之中。位于屏山
23、的瓯冶池位于屏山的瓯冶池2、晋、唐子城、晋、唐子城 晋武帝太康三年(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福州设立年),福州设立“晋安晋安郡郡”。首任晋安太守严。首任晋安太守严高嫌故城太小,且地势高嫌故城太小,且地势不平,决心迁城。在越不平,决心迁城。在越王山(屏山)南麓建立王山(屏山)南麓建立新城,名为新城,名为“子城子城”。到了唐中和年间到了唐中和年间(881884年年),由于经济发展,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观察使郑鎰人口增长,观察使郑鎰遂将原来子城再次修拓,遂将原来子城再次修拓,其范围,可以从宋三其范围,可以从宋三山志所载子城的六个山志所载子城的六个城门遗址加以推测,这城门遗址加以推测,这六个城
24、门为:六个城门为: (南)虎节门(即今虎节路口)、(东南)安定门南)虎节门(即今虎节路口)、(东南)安定门(即今卫前街)、(东)康乐门(即今丽文坊)、(即今卫前街)、(东)康乐门(即今丽文坊)、(西)丰乐门(即今旧米仓巷附近)、(西内)(西)丰乐门(即今旧米仓巷附近)、(西内)宜兴门宜兴门(在今渡鸡口在今渡鸡口)、(西南)清泰门(即今之、(西南)清泰门(即今之杨桥路)。扩建后的子城,面积虽然比冶城大,杨桥路)。扩建后的子城,面积虽然比冶城大,但仍是官府衙门所在。从都督府门楼(今鼓屏路但仍是官府衙门所在。从都督府门楼(今鼓屏路湖东路口)到虎节门之间为主干道,两侧多为衙湖东路口)到虎节门之间为主干
25、道,两侧多为衙署,其东曰:东衙;其西曰:西衙(今仍保留东署,其东曰:东衙;其西曰:西衙(今仍保留东牙巷、西牙巷)。在主干道中段建一门楼,司更牙巷、西牙巷)。在主干道中段建一门楼,司更鼓,俗称鼓,俗称“鼓楼鼓楼”。而集市还是设在城外,今东。而集市还是设在城外,今东街口一带是繁华的商业区。至于旧冶城的故址,街口一带是繁华的商业区。至于旧冶城的故址,后来辟为后来辟为“球场(体育场)球场(体育场)”。三山志云:。三山志云:“冶山即今欧冶池山,唐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为冶山即今欧冶池山,唐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为球场。球场。”这里山水楼亭风景漂亮,裴次元作诗为这里山水楼亭风景漂亮,裴次元作诗为二十咏。二十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