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三语文早读资料(第12周)离骚韧性中国 炼篇-语言风格文意概括.doc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2266186
  • 上传时间:2022-03-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13.9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三语文早读资料(第12周)离骚韧性中国 炼篇-语言风格文意概括.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三语文早读资料第12周 离骚 韧性中国 炼篇-语言风格 文意概括 语文 资料 12 韧性 中国 语言 风格 概括 下载 _其它资料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2届高三语文早读资料(第12周)1、 情景式默写离骚真题训练【2020年高考新课标卷】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模拟训练1 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 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 。”3 “ ,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4 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5 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 。”6 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 。”7 离骚中表明

    2、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8 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9 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10 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 。”11 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12 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 。”13 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14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作者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骂和侮辱的极端痛苦之状的两句是“

    3、 , 。”15 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16 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 。”17 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 。”18 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 。”19 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 , 。”20 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或表现诗人“修初服”之后做的事情)的两句:“ , 。”21 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

    4、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 , 。”22 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23 屈原在离骚中“ , 。”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明自己洁身自好。24 屈原在离骚中,借缤纷多彩、芳香浓烈的服饰来比喻诗人高尚的德行或美好理想的句子是“ , 。”25 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 。”26 屈原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达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 , 。”与于谦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作

    5、文鉴读素材积累聚焦: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甚至已经融入每个人的血脉,侵入每个人的气息。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首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伴读 杜甫杜工部历经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悲情激烈,却因为毅

    6、力、苦难、悲悯和仁爱而成为伟大。投笔从戎的文弱书生们当年日寇蓄谋已久图谋全面侵华,磨刀霍霍铁蹄日益逼近之下,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学生们悲愤之下喊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言:“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是多么无奈、无助的呼喊。但是国之不强,只能是任人宰割。任你如何悲痛欲绝,也只能是徒以头抢地耳。百般无奈下别无选择,一批批文弱书生不得不投笔从戎,以身报国,奋起反抗,毅然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正是由于年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抱定牺牲一切之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拼死一切抵抗日寇,才取得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才有今天祖国欣欣

    7、向荣之景象。伴读 体弱者也可以有刚勇之气,正如珍贵植物的生长,不仅仅取决于土地,而更多取决于种子。强国之梦,必从强民开始。白衣执甲,时代英雄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一线,斗志昂扬:“若有战,召必回”“我是党员,我带头”“穿上白大褂,就要像战士的样子”他们紧急科研、日夜奋战,在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等一大批专家共同努力下,新型检测试剂、抗体药物、实验疫苗和诊疗方案等成果不断推出。在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科研、临床、防控等各环节相互协同、各领域并肩作战,共同谱写了“白衣执甲赴荆楚,不灭病毒终不还”的时代壮歌。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每个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广大抗疫战线的医务工作者就是

    8、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义无反顾奔赴湖北和武汉,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用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人间大爱,铸就社会的价值基石,捍卫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新时代的精神坐标,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素材运用片段1杜甫啊!那草堂的诗魂,你听到我的呼唤了么?时光衔枚疾走,你的那一切已成历史,然而,你的爱国爱民之心却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隔千年,我们仍懂得你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私,我们仍记得你的三吏三别。你的精神将成为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你的泪没有白流啊!“艰难苦恨繁

    9、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望着那位流泪的老人,我不禁也默然流泪 节选自诗圣的泪伴读 杜甫的思想和杜诗串联起来,充实具体感人。片段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要有一种精神的。爱自己的祖国,敬她,赞她,更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生命,这是一种深沉的、具有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感情,它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黄旭华,用他的全部心力,向我们诠释这一种深沉至爱。是他与他的战友们,以岁月和心血凝铸,为共和国开启了核潜艇的历史新篇章,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烙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祖国的荣誉都高于一切。黄旭华毫不犹豫地将个人的志向融入国家的需

    10、要、民族的需要之中,并为之倾注自己毕生的心血。他们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学习的。在快节奏的时代,奉献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也可能是默默无闻,我们要像黄老那样,用汗水、青春乃至生命来报效祖国。 节选自岁月和心血凝铸深沉至爱伴读 在抗战的炮火下,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深海的惊涛里黄旭华走过一生最好的年华,隐姓埋名,青丝变华发。致敬,民族的脊梁!原题呈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

    11、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杖藜叹世江苏考生每一次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忧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作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

    12、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舒婷的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

    13、,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伴读 本文构思巧妙。作者以探访者身份走进“杖藜叹世者”的心灵世界,触摸

    14、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聆听他们共同的大爱之音。几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寥寥数笔的议论,恰到好处地表明观点。,标题不一般开篇引出观点:爱之深,忧之切。以杜甫、柳宗元为例,论证“虽处忧患之中却回报以浓烈的爱”。由古而今,以舒婷、北岛、顾城等诗人为例,论证“因为爱,所以忧才有了意义”。本段选取白岩松事例,认真审视,细细解剖。呼应开头,突显中心。同时很自然地交代“杖藜叹世者”的出处与寓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登月舱在月面静海降落,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当阿姆斯特朗走出狭小的登月舱,从飞船走出月球的瞬间,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他走出了自己的

    15、一小步,但是却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平稳“亲吻”祖国大地,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在这项万众瞩目而异常艰辛的任务背后,活跃着一群年轻科研工作者。他们用行动完成着习总书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的殷切嘱托,相信点滴之水终能汇聚成江河,每个个体的努力都会变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责

    16、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时间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主要由两则登月材料构成,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越,体现了人类不断探索及不断超越的精神。阿姆斯特朗个人的一小步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任务的背后则有一群年轻科研工作者,他们心怀家国,勇于担当,以个体努力推动国家不断进步。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个体与国家、社会、人类的关系,这是行文的具体情境,考生需要在这样的情境限制下思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完成写作。2. 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在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时需要结合材料的具体情境,不能脱离材料,思考的方向是,点滴之水终能汇聚成江河,每个个体都要努力变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力

    17、量。而且行文中要联系自身实际,思考将来如何用自己的一小步让国家迈出一大步,如何努力推动国家进步,如何达成这样的理想。3. 价值判断的限制。“他走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但是却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命题者是在肯定个体对于社会、国家、人类的价值,引导考生去谈个体对社会、人类的积极影响。尤其第二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每个个体的努力都会变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更加体现出命题者鲜明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命题者有意引导考生要将个体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之中,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考生在材料限制性因素基础上阐发观点时,角度开放。可以谈个体对社会、

    18、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可以谈如何将“小我”融入“大我”;还可结合自身实际,去谈“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总之,围绕个体与国家、社会、人类的关系,可阐释的角度是自由的。2. 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在阐述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时,可援引事实,支撑论点,丰富素材;也可阐释道理,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个人立足点不同,思考的方向自然不同。在小我与大我、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下,考生可思考的角度很多。3. 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在谈个人的“感受”与“思考”时,可叙可议,也可叙议结合,只要利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但必须“文体特征鲜明”。【解题】这是一道包含具体情境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价值观,启发考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家

    19、国认同感。考生行文时需要根据情境,结合任务展开写作。两则材料内容不同,但立意方向一致,均指向个体与国家、社会、人类的关系,将“小我”融入“大我”,体现个人的责任与担当。审题立意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句。两则材料中都有相关背景人类首次踏上月球、嫦娥五号完成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背景材料意在引出写作的主体材料,即审题立意的关键句,所以两则材料的最后一句应作为本次写作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住关键句,兼顾整体,立意自然得出。【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心有“大我”,至诚报国。2.锤炼“小我”,成就“大我”。3.“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4.“小我”融入“大我”,绘就精彩人生。偏题立意:1.谈“责

    20、任”“担当”。(未体现“小我”与“大我”关系,脱离具体情境)2.勇于探索,敢于追梦。(片面理解材料,未结合关键语句)3.成功重在积累。(由“点滴之水终能汇聚成江河”得来)高中语文(id:gzyw11)编辑整【范文】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阿姆斯特朗个人的一小步,却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每个个体的努力都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正如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这背后凝聚着多少“了不起”的你我的付出。“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只有将每一个个体的努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 热血难凉是家国,丹青难写是情怀。 每一个个体只有心怀家国、主动融入时

    21、代之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塑造更精彩的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心有大我,方会“一寸丹心图报国”。“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作为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年轻的黄大年秉持着满腔爱国之情,不忘“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爱国初心,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正是这样一种国家至上的“大我”情怀,使他在回国后为了国家科研事业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以“拼命黄郎”的精神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透支自己”式的牺牲小我,为的是国家的繁荣富强。 心有“大我”,国家有希望。 正如那把青春献给茫茫大漠的樊锦诗,视敦煌如生命的她与丈夫分居长达19年,

    22、更来不及尽母亲之责,照料自己的两个儿子,如此只为“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正如万众瞩目的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背后,活跃着一群年轻科研工作者,他们把个体的努力变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用怒放的生命唱出最美的歌,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以“无我”之姿绘就精彩人生。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更要用拼搏的一生去书写自己无悔的青春,将小我融入大我,把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转变为自己实际行动的力量。发奋读书,为高考冲刺,为人生奠基,每一个努力奋斗的足迹都是在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只有每一个你我都如此,中国梦的实现才不会在你我口中成为空谈。愿你我与时代同步伐,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奉献祖国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的兴盛与衰亡,往往决定了个人命运的走向。“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作“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优秀范文 1】为国守望(题目即观点,精警又简练)一曲苏武牧羊,让人想起两千年前的边地寒雪,想起那不屈的苏武。雪野茫茫,朔风凛冽,却无法吹冷他

    24、的爱国热肠;武力强迫,重利诱惑,却无法打消他的望“汉”雄心;饥寒交迫,漫长折磨,却无法销蚀他的赤胆忠心。整整十九年,为什么他能在荒寒之地的漫漫长夜里饮雪吞毡、心坚如铁?因为他心中有汉,因为他有一腔为国守望的热血。(开篇联系材料,紧扣题目要求。排比造势,语句优美。利用设问点出观点,映衬标题。)大浪淘沙,那些因贪图个人享受而汲汲于名利者早已被人们唾弃,而那些为国守望者却被人们举得很高很高。个中原因,有两点特别重要。(过渡段,巧妙构出“总分总”的行文格局。)一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苏武隐忍雪域,不屈服于权力压迫,不贪慕荣华富贵,是因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责任和担当。同样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25、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忘我旷达,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刚烈决绝,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舍家报国,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因果分析)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人以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的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以致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涌现出了几十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把一生交给祖国,始终守望着“国之重器”的黄旭华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现出了带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战天斗地、劈山凿渠,守望一方的黄大发式的村干部;涌现出了守望母亲、眷顾故土、担忧家国命运而一生

    26、泣血的余光中式的“乡愁”诗人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担负着复兴家国的重任。(分论点一:为国守望需要责任与担当。先进一步分析材料,以抒情方式盛赞苏武为国守望的责任和担当。接着以排比的方式列举了范仲淹、曹植、霍去病、黄旭华、黄大发、余光中等例子形成古今对比,文气豪雄。)二是那一份牺牲和奉献精神。古往今来,为国守望者无不勇于牺牲和奉献。国难当头时,以自身鲜血警醒同胞的陈天华,奉献牺牲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平年代在异国争取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爱国人士黄素梅历尽周折,艰难奔走,奉献牺牲的是个人享乐;入伍七年,却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的国旗哨兵张自轩,牺牲奉献的是小家幸福。正是因为他们自觉将

    27、个人利益与国家命运有机结合,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怀为一体,从流连小家的私情走向复兴中华的大义,中华民族才能国运昌隆。(分论点二:为国守望需要牺牲和奉献精神。正面列举为国牺牲奉献的志士仁人,段末总结点明题旨,突出为国守望的意义。)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同样,一个国家多一些为民族利益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如果只耽于一己私心,守望着鲜花美酒,守望着权位美色,那国家就危险了。(引用名言,类比论述为国守望的重要作用。并从反面以概述方式指出贪乐误国。)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为国家担起责任,为民族奉献牺牲吧!(文末总结前文,发出呼告。)【优秀范文 2】人要有家国情怀“露

    28、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

    29、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引析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释论点含义)“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

    30、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31、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篇末再次点题,照应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2021年2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身患绝症仍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一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地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67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当选为“感动中国2020

    32、年度人物”。这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上具有很多高贵的精神品质,有人说他们爱国奉献让人感动,有人说他们敬业尽责让人感动,有人说他们执着坚守让人感动,有人说他们为民服务让人感动,其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点?请根据你的感受和体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精选】淬爱国之心,铸青年精神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爱国者不胜枚举,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最让我感动。他们不畏困难,尽责担当;他们不计得失,甘于奉献;他们不惧死亡,舍生取义如今,吾辈身处百年未有之变局,社会快速发展、人心浮躁,但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却为我

    33、们阐释了当代应有的爱国之心,他们的爱国奉献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尽个人之力,淬爱国之心,铸青年精神。爱国而勇于担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责任与担当为爱国之本,也是爱国的前提。心向国者,无不乐于为国担当。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定宇,身患渐冻症,步履蹒跚却依然与时间赛跑,奔走在最需要他的一线。这种坚守,这种努力,无不诠释着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国测一大队从第一代队员开始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山河,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行动诠释爱国之心。而有了国测一大队丈量国土的担当,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更有信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他们迎难而上

    34、、勇于担当的精神;凝心聚力,为新时代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爱国而甘于奉献。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七十余年;诗词研究,一钻就是七十余载;从青春到暮年,丝丝青发变成满头白发,不变的是叶嘉莹对古典诗词的挚爱。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她的毕生心愿是将中国古诗词发扬光大,不仅身体力行,还将毕生积蓄捐出,用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的这种付出让我们感动;她那令人肃然起敬的举动,都是对爱国奉献最生动最鲜活的诠释。一切伟大成就都是继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要学习叶嘉莹先生的精神,把热爱、奋斗、奉献的鲜明品格刻印在人生的跑道上,让爱国之行有更强劲的动力。

    35、爱国而不惧生死。白马篇有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眺望星汉,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中国向来不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惧生死的爱国者。为国、为民,他们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勇敢无畏;他们用壮志雄心谱写出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消防战士陈陆,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最先出发,最快到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他这种为国家、为人民无惧生死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仰。面对双方悬殊的实力,王海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敢于斗争,最终取得重大战果。他们表现出来的无畏风险挑战、不惧生死的行为,正是爱国之心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

    36、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定宇、陈陆、叶嘉莹、王海、国测一大队他们都可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生动而鲜活地诠释了爱国之心。“少年强则国强”,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应该向他们学习,萃取爱国之心,铸造青年精神。三、诗歌鉴赏.语言风格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2.请谈谈这首诗的语言风格。3.有人说这首诗有特点,请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进行分析。审题要点定向题干中有“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等字样相关答题术语类型术语豪放型雄浑开阔、恢宏高远、浩瀚辽

    37、阔、博大新奇、高旷壮阔、雄浑苍茫、辽阔深远清幽型清静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淡雅闲适、含蓄深幽、空灵高远伤感型空蒙迷茫、冷落萧疏、孤寂冷清、迷离恍惚、凄清冷落、肃杀凄凉悲苦型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凄寂、朦胧邈远欢快型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答题步骤图解答题模板样式本诗在语言运用上具有的特色。(步骤1)诗中某句写出了。(步骤2)诗人运用这样的语言抒发了的情感。(步骤3)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

    38、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绣衣:官服。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铜鞮陌:代指襄阳。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答案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比如上阕“还自叹

    39、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的怅惘;颈联对仗工整,富含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尾联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整首诗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情感惆怅而不颓废。本诗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插秧时节的大好风光,这几句笔墨虽

    40、淡,却营造了田野间生机盎然的景象,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最后两句通过听觉描写农民的劳动情绪,表现了他们乐天的性格,绘出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总体而言,表现出了明快简洁、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李攀龙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注】李攀龙,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此诗是李攀龙在友人皇甫汸被贬往开州时所作。玉珂,原指马勒上的饰品,此处指代远行的皇甫汸。吕虔刀,事见晋书王览传,吕虔为三国魏刺史,有佩刀,相者谓三公可佩。虔以授王祥,祥又授王览。后以之为称诵辅

    41、相之语。问:明诗别裁集评价这首诗体现了“雄浑沉雄”的诗风,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这一风格进行赏析。答案这首送别诗,虽有朋友离别时的惆怅感伤,但无低沉哀婉之态,诗人宽慰友人看淡官场暂时的失意,激励他建功立业,积极进取,基调是高亢豪迈的。(总说)颔联是对友人的开导:诗人用旷达之语劝慰友人,已在诗坛享有盛名,不必沉溺于被贬的失意中。颈联想像友人旅途境况,境界开阔苍凉,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悱恻之意。尾联以激昂铿锵之声令人振奋:诗人勉励友人,相信他会得到贵人提携,定能东山再起,不必虚度光阴。(分说)四、【文言文概括分析文意精要总结】答概括分析文意题要遵循以下三步骤:第一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1依据结构思路,浏

    42、览全文。2借题读文。四个选项,三项正确,一项错误。即便这一项错误,也不是该项全错,只错在某个句子或词语上。虽说一时不能断定哪项错误,但完全可以借助它们来阅读全文,把握文意。3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传主生平主要事迹。严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还要严防内容上的断章取义,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不明确。(2)传记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对传记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把握,严防人物与事件之间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或无中生有。(3)人物的对话。严防内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关系不明或文意理解上的错误。(4)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对文中信息的错解或误译。第二

    43、步:关注细节,依文索义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再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间空间上的顺序等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和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是否与原文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第三步:仔细比对,反复推敲概括分析文意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

    44、,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地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对点专项提升练】1请判断以下各题内容概括和分析的正误,错误的请给出原因。1.原文片段 (2014年新课标卷)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试题选项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判断:_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早读资料(第12周)离骚韧性中国 炼篇-语言风格文意概括.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26618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