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平面模型应力计算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平面模型应力计算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平面 模型 应力 算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已知P=700N,f0=12.5KN/m,眼杆厚度t=5mm,读出A点处条纹级数nA=9.56级。图中D=26mm,d=3mm,b=13.7。 根据钉压法判断A点受拉,故二,应力集中 式中: m 是等截面上的平均应力 69. 41 . 59 .23mAk2-2切应力差法根据等差线和等倾线两种资料,还不能解决模型内的应力值,必须在增加一个条件才行。增加的条件可以利用理论分析,也可以利用其它的实验办法。这里先介绍切应力差法。 从平面受力的模型中取出任一单元A来考察,单元体A处在执教坐标系x,y中的任意一点i,j处,如图2-2a所示。单元体的受力情况如图2-2b所示。本身重量不计,模型厚度为d。
2、根据平衡条件 可得 逐渐一次取前一个单元体,直到单元体取到模型的边界点B为止。0Xxyyxixix1,这里就可以得出式中, 表示与单元体统一很坐标边界上沿x方向的应力,可以根据边界上的等差线求出 图2-2平面受力模型及单元体iiyxxixxy10, 在边界点B处,设沿边界切向的正应力为一个已知值。再根据单向应力状态公式,参照图2-3a,b所示边界应力关系可得到 式2-2中的第二项内的是相距为的各单元体的上、下两截面上的切应力之差,而是上述这些单元体上切应力的叠加。如能求出这些相距危及同一水平坐标上各单元体上、下两截面上的切应力,则其差自然可以获得。根据已学过的应力公式可计算切应力为 其中1-2
3、 ,由等差线得出, 由等倾线得出。图2-3 边界应力关系2020,0,coscosBBxn2sin221yx 至于切应力的指向(代表正、负的符号)以观察主应力的方向确定。如图2-4所示。 由切应力所作用面的法线N开始,按首先与第一主应力相遇的原则转向,则切应力的方向与此转向相遇。这个指向若与取平衡条件时单元体A(图2-2b)上切应力的指向一致时,则为正;反之,为负。 切应力指向如图2-5所示。图2-4 切应力指示图标 图2-5 切应力符号切应力符号确定例2-1 一对径受压圆盘模型,直径D=50mm,厚度d=6.2mm,荷载P=800N,材料条纹值f0=12.3KN/m级。求距水平直径为10mm
4、截面上的垂直应力y 解: 取 距 水 平 直 径 10mm 处 的 横 截 面 为 OO1, 把 OO1 七 等 分, 如 图 2-6, OO1 的 长 度 为 OO1=221025 =22.913mm,x= 71OO=3.273mm 取y=x=3.273, 取 上 下 截 面 AB 和 CD 距 中 截 面 OO1 各 为2y, 坐 标 原 点 取 在 边 界 点 O 上, x 轴 向 右 为 正,y 轴 向 上 为 正。 计算步骤如下: 1画出等差线和等倾线,如图27所示。 2按照式(2-3)和图27算出AB,CD两截面分界线上的切应力,此时,切应力为正,从而即可得到和 值, 所谓 是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