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气候的形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章-气候的形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气候 形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首先是概念的不同首先是概念的不同天气天气:一个地区大气中的风雨雷电、冷热阴晴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短时间短时间的综合状况。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其次是时间尺度的不同其次是时间尺度的不同稳定性的不同稳定性的不同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与联系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与联系气候系统的组成与属性气候系统的组成与属性组组 成成陆地表面陆地表面大大 气气海海 洋洋冰雪圈冰雪圈生物圈生物圈属性属性热力属性热力属性动力属性动力属性水分属性水分属性静力属性静力属性第一节第一节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太阳辐射是大气、陆
2、地、海洋增温的主要能源,又是大气中一切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所以,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在地球表面,之所以存在不同的气候类型,首先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造成的,同样,对于同一气候区,气候有季节的交替,也是太阳辐射随时间有变化的缘故。一、天文辐射的分布一、天文辐射的分布 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是由太阳与地球间的天文位置决定的,又称天文辐射。由天文辐射所决定的地球气候称为天文气候,它反映了世界气候的基本轮廓。 (太阳常数太阳常数) 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天文辐射时空分布特点天文辐射时空分布特点(1)天文辐射能量的分布
3、是完全因纬度而异的)天文辐射能量的分布是完全因纬度而异的 。(2 2)夏半年获得天文辐射量的最大值在)夏半年获得天文辐射量的最大值在20202525N N的纬度带上,由此向两极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地。的纬度带上,由此向两极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地。 (3 3)冬半年北半球获得天文辐射最多的是赤道。)冬半年北半球获得天文辐射最多的是赤道。 (4 4)天文辐射的南北差异不仅随冬、夏半年而有不)天文辐射的南北差异不仅随冬、夏半年而有不同,而且在同一时间内随纬度亦有不同。同,而且在同一时间内随纬度亦有不同。 (5 5)夏半年与冬半年天文辐射的差值是随着纬度的)夏半年与冬半年天文辐射的差值是随着纬度的增高
4、而加大的。增高而加大的。 (6 6)在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在极夜期)在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在极夜期间,天文辐射为零。间,天文辐射为零。 二、天文气候带二、天文气候带1 1、赤道带、赤道带2 2、热、热 带带3 3、副热带、副热带4 4、温、温 带带5 5、副寒带、副寒带6 6、寒、寒 带带7 7、极地带、极地带南北纬南北纬1010度之间度之间南北半球南北半球10-2510-25度之间度之间南北半球南北半球25-3525-35度之间度之间南北半球南北半球35-5535-55度之间度之间南北半球南北半球55-6055-60度之间度之间南北半球南北半球60-7560-75度之间度之间
5、南北半球南北半球75-9075-90度之间度之间结结 论论 天文气候带基本上反映了世界气候分布的轮廓。但是,由于同一纬度带内地表性质千差万别,地表之上的大气的透明度、云层、云量均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地球大气的温度分布并不像天文气候带那样完全与纬度相吻合。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天文气候带基本上勾画出了世界气候分布的轮廓。第二节第二节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当地的太阳辐射和下垫面的性质,还通过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和洋流洋流的作用而接受外界地区特性的影响。这是因为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促进不同性质
6、气团发生移动,并通过气团的活动影响气候的形成。从而在不同纬度的不同环流系统影响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一、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一、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一)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一)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 前述地球约在南北纬35间,地-气系统的辐射热量有盈余,在高纬则相反。但根据多年观测的温度记录,却未见热带逐年增热,也未见极地逐年变冷,这必然存在着热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传输,这种传输是由大气环流和洋流来进行的。其中,大气环流起了80%的作用,洋流的作用为20%(最新资料:大气环流67%,洋流33%)。 1、平均经圈环流、平均经圈环流通过三圈环流实现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交换。2 2、大型涡旋输送、大型
7、涡旋输送 大型涡旋指的是移动性气旋、反气旋、槽和脊等。 北半球北半球D北半球北半球G 由于环流经向输送热量的结果,低纬度降低了由于环流经向输送热量的结果,低纬度降低了2 21313,中高纬度却升高了,中高纬度却升高了6 62323。据最新资料,。据最新资料,赤道实测温度比辐射差额温度降低了赤道实测温度比辐射差额温度降低了1414,而极地,而极地则提高了则提高了2525,因此大气环流和洋流在缓和赤道与,因此大气环流和洋流在缓和赤道与极地间南北温差上,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极地间南北温差上,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 结结 论论3 3、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海陆间的热量传输 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有
8、明显作用。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是冷源,在中高纬度盛行西风,大陆西岸是迎风海岸,又有暖洋流经过,故环流由海洋向大陆输送的热量甚多,提高了大陆西岸的气温。在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是冷源,这时大陆上热气团在大陆气流作用下向海洋输送热量。 海陆间的热量交换是造成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气温有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环流与水分循环二、环流与水分循环三、环流因子对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三、环流因子对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由于环流因子的作用,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凡是迎风岸,降水多,温度变化和缓;背风岸,降水少。1、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冬季大陆东岸迎风岸,降水 多,气温较高。
9、20度以南:度以南:大陆西岸背风岸,降水少,气温较低。海海 洋洋陆陆地地 海海洋洋2060度之间:度之间:大陆西岸迎风岸,暖洋流,降水多,气温温和。大陆东岸离岸风,风由寒冷大陆吹来,且为冷洋流沿岸,降水少,气温低。2、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陆陆地地 海海洋洋海海 洋洋356035度以北:度以北:大陆西岸迎风坡,降水多,气温和缓大陆东岸因季风影响,吹向岸风,降水多,气温也高35度以南:度以南:大陆西岸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高。大陆东岸迎风坡,降水多,气温也高。四、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四、洋流对气候的影响1 1、对气温的影响、对气温的影响 调节了高低纬度间的温差;调节了高低纬度间的温差; 破坏了气温的纬
10、度地带性分布。破坏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分布。2 2、对降水和雾的影响、对降水和雾的影响 暖洋流沿岸多降水;冷洋流沿岸多雾。暖洋流沿岸多降水;冷洋流沿岸多雾。五、环流变异与气候五、环流变异与气候 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环流形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环流形势在某些年份出现异常变化时,就会直接影响该时期势在某些年份出现异常变化时,就会直接影响该时期内的天气和气候,出现异常。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厄尔内的天气和气候,出现异常。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尼诺/ /南方涛动(南方涛动(ENSOENSO)就是一个显著的实例。)就是一个显著的实例。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一词源出于
11、西班牙文“El Nino”El Nino”,原,原意是意是“圣婴圣婴”。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暖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180180)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1 1、正常年份:盛行东、正常年份:盛行东风风赤道太平洋海面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西比东高出西高东低(西比东高
12、出4040厘米)厘米)2 2、东风加强时:西太平洋海、东风加强时:西太平洋海面抬高面抬高1010厘米,东太平洋下厘米,东太平洋下降降5 5厘米厘米东太平洋次层冷东太平洋次层冷水上翻,鱼类饵料增多水上翻,鱼类饵料增多鸟类增多鸟类增多雨量偏少气候雨量偏少气候干旱。干旱。3 3、东风减弱年份:东太平、东风减弱年份:东太平洋海水上翻现象消失洋海水上翻现象消失西西太平洋海水回流向东太平洋海水回流向东海海温上升变为暖流温上升变为暖流鱼类、鱼类、鸟类饥饿而死鸟类饥饿而死干旱气候干旱气候变多雨气候。变多雨气候。 现现 象象 分分 析析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
13、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 许多观测事实还证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亦有一定的影响。据研究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并在有的年份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遥相关分析遥相关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下垫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又是低层空气运动的边界面,它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就下垫面差异的规模及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来说,海陆间的差别是最基本的,并主要影响气温、大气水分和环流。一、海陆分布与气温一、海陆分
14、布与气温 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辐射能的内部转换、热容量的大小以及地辐射能的内部转换、热容量的大小以及地气、海气、海气之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形式都有显著差异。这就使得同纬度、同季间的热量交换形式都有显著差异。这就使得同纬度、同季节海陆气温的分布状况就不同,从而使地球表面等温线的节海陆气温的分布状况就不同,从而使地球表面等温线的分布并不像天文辐射那样与纬线平行。分布并不像天文辐射那样与纬线平行。 也就是说海陆分布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分布。也就是说海陆分布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分布。 海陆的热力差异,使得同纬度内出现了海洋性气候和海陆
15、的热力差异,使得同纬度内出现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一般说来,在海面上、海岛上和经常吹海风的大陆海一般说来,在海面上、海岛上和经常吹海风的大陆海岸地带,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在大陆内部、海洋气流岸地带,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在大陆内部、海洋气流影响所不及的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影响所不及的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二、海陆分布对大气水分的影响二、海陆分布对大气水分的影响(一)对蒸发和空气湿度的影响(一)对蒸发和空气湿度的影响海洋为“水汽源”,陆地为“水汽汇”,海洋的蒸发量比陆地要大的多;其湿度比陆地也要大。(二)对雾的影响(二)对雾的影响1.海上雾日多于陆地;2.海上多平流
16、雾,陆地多辐射雾;3.陆地雾多出现于冬季,海雾全年均有,又以春雾为多。(三)对降水的影响(三)对降水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降水量的影响比较复杂,海洋表面空气中水汽含量虽多,但要造成降水还必须有足够的抬升作用,使湿空气上升凝云致雨,所以海洋上不一定处处多雨,如副高控制下的冷洋面上就是海洋上的“干旱”气候区。从降水的成因来讲,可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气旋雨(包括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等。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这几种降水出现的时间和降水量有显著的差异。1.1.对流雨对流雨:形成对流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空气层结的不稳定性。大陆上夏季午后空气层结最易达到不稳定,在水汽充足和其它条件适宜时,就会产生对流雨。
17、海洋表面在夏季午间水温往往比海面气温低,空气层结很稳定,尤其是冷洋流表面逆温现象很显著,只利于雾的形成,不会产生对流雨,只有在暖洋流表面,在冬季夜间,水温比气温高,当天空有低云时,夜间云的上部空气辐射冷却,下层气温较高,气温直减率大,才有利于对流雨的形成;或者在冬季大陆冷气团移到暖洋流表面,气团下层增暖,也会产生对流雨。但总的来讲,海洋上的对流雨比大陆上为少,出现时间多在冬季夜间和清晨。 2.地形雨 地形雨只会在大陆上出现,在盛行海洋气流的迎风坡上最易形成。最著名的例子是印度的乞拉朋齐,它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年平均雨量为11429mm,是世界上少有的多雨地区。3.锋面雨和气旋雨:海洋上的降水
18、绝大多数是锋面雨和气旋雨。副热带高压盛行的洋面上,年雨量很少,年平均值在300mm以下,特别是在海岸的冷洋流地带年雨量甚至在100mm以下,是海洋上的“干旱”气候区。在纬度4060的海洋表面年降水量却在1000mm以上,这是锋面和温带气旋活动的产物。冬季锋面气旋发达,海上气旋雨冬季特别丰富。在热带暖洋流表面热带气旋盛行,是海洋上另一多雨地带。 温带大陆西岸,气旋活动频繁,尤其是在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锋面气旋最强,所以气旋雨也很多。愈向内陆,海洋气团变性愈甚,空气愈来愈干燥,降水量就逐渐减少,到了大陆中心就形成干旱沙漠气候。北半球大陆面积大,特别是亚欧大陆东西延伸范围很广,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气
19、团影响,所以出现大片干旱、半干旱气候;在南半球由于大陆面积较小,内陆干旱区域也相应地比北半球小。三、海陆分布与周期性风系三、海陆分布与周期性风系 由于海陆分布引起气温差异而造成的周期性风系有以一日为周期的海陆风和以一年为周期的季风。 (一)海陆风(一)海陆风 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称为海陆风。向海洋,这种风称为海陆风。(二)季风(二)季风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所谓有显著改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移至少有120,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频率超过40,至少在
展开阅读全文